第二节 生产资料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42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产资料供应
分类号: F713.3
页数: 5
页码: 524-528
摘要: 本节描述了郴州市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化肥肥料、化学农药、草籽、农用塑料薄膜、中小农具、农业机具等。
关键词: 郴州市 经济 生产资料

内容

一、农业生产资料供
  应清末、民国时期,县内供应的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铁、木、竹、棕制小农具。新中国建立后,农业不断发展,所需生产资料品种、数量日渐增多。1952年,农业生产资料归口供销社经营,是年销售额12万元。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化肥、农药、药械销售量上升。1960年,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261万元,比1952年增长20.8倍。70年代,粮食生产发展,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量增加,1980年销售额增到1415万元。1985年,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实行“双轨制”。1988年,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3127万元,比1952年增长259倍。
  (一)化学肥料
  县内供应的化学肥料主要有氮、磷、钾三种。1952年试销氮素化肥硫酸铵5吨。1956年化肥归口供销合作社经营,销售品种增加硝酸铵、氯化铵。1962年,销售品种增加过磷酸钙,1968年供应品种增加钙镁磷、尿素和碳酸氢铵。1970年,地区氮肥厂投产,县从地区调进碳酸氢铵696吨。1972年,县氮肥厂投产,生产的碳酸氢铵,由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包销,是年销售3362吨,并开始供应氯化钾131吨。之后,碳酸氢铵产量不断增多,销量逐年增加。磷肥、钾肥施用效果好,销量亦增。1981年,销售氮肥15664吨(其中尿素3149吨、碳酸氢铵12343吨、其他氮肥172吨),亩平49.6公斤;磷肥9283吨,钾肥315吨。1988年销售化肥28433吨(氮肥17178吨、磷肥8654吨、钾肥2611吨),比1952年增加243倍,年均递增16.5%。1952~1988年,全县共销售各种化肥38.3万吨,其中氮肥22.39万吨,占58.5%,磷肥14.63万吨,占38.2%,钾肥1.28万吨,占3.3%。
  (二)化学农药
  1954年始,由供销合作社经营化学农药,是年销售0.7吨。1957年上升为23.4吨,主要品种有可湿性“六六六”粉、甲基“六六六”混合粉、滴滴涕、乐果、西力生、赛力散。1958年推广种植棉花、烤烟等经济作物,防治病虫害面积增大,化学农药品种增加敌百虫、一○五九、一六○五、富民隆、稻瘟净等,销售量亦逐年增加。1960年销售177.4吨,1969年增至239.8吨。70年代和80年代初,稻田病虫害防治任务加大,化学农药销售量剧增,1973年销售945.5吨,比1969年增长2.95倍。80年代,农药向高效、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钾铵磷、杀虫双等农药销售量增加,一○五九、一六○五、甲基六六六混合粉等剧毒、高残留农药渐被淘汰。1982年,化学农药销量为1335吨。1983年后,销量有所减少。
  1985年起,多渠道销售农药,供销合作社的销量减少。1988年供销合作社销售232吨,比1982年减少1103吨。
  (三)草籽
  1962年,供销合作社开始经营草籽,是年销10.3吨,1966年销量升为223吨,1979年销售量最多,达313吨。80年代,农民多自留草籽种,加上草子播种面积减少,供销社销售量减少,1985年销34吨,1988年仅销13吨。1962~1988年累计销售3024吨,年均12吨。
  (四)农用塑料薄膜
  1967年始销农用塑料薄膜13.6吨。农用薄膜使用期为2~4年,销售量出现起伏。
  1974年销86.6吨,1975年销54.6吨,1976年销90.6吨,1982年销56.8吨,1988年销61.9吨。 1967~1988年共销1044吨,年均47.5吨。
  (五)中小农具
  新中国建立初,中小农具多为农户向个体手工业或生产厂、社购置或定做。1957年,供销合作社开始经营中小农具。是年销售5.44万件,1960年达22.42万件,1967年上升到44万件,1974年突破55万件。1980年销售34万件。后多渠道销售,供销社销量下降。
  1985年下降至12.7万件,1988年仅销售9.2万件。1957~1988年,共销售各种中小农具952.8万件,年均29.87万件。
  (六)农业机具
  1954年,供销社开始经营喷雾器,销售12部,1958年增至2441部,1970年销3780部。1971~1981年,年均销售3154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喷雾器需量增加,1982年销1.24万部,1985年销1.08万部。各户基本购置后,销量下降,1988年销0.54万部。1954~1988年共销喷雾(粉)器10.56万部,年均3017部。
  1955年始销打稻机,初由各地铁、木社(厂)自产自销,1967年供销社始销344台。
  后,打稻机销量增加,1971年销售2650台。1973~1978年,年均销660台,1979~1983年共销6401台,年均销1282台。1984~1987年共销495台,年均销124台,1988年销量剧升为2364台。
  1957年开始销售碾米机、磨粉机,1959年销售拖拉机、柴油机、抽水机,1965年销售轧花机。1968年后,棉花种植面积减少,轧花机销售减少。70年代后,拖拉机、抽水机、电动机、柴油机、碾米机、磨粉机、粉碎机等销量增加。
  二、工业生产资料供应
  1950年起,县内金属、建筑材料、轻化、机电产品等工业生产资料由国营商业部门兼营,重点供应生产小农具为主的手工业厂场和农田水利建设单位。1953年,国家将工业生产资料等物资分为三类:一类物资由国家统一分配,二类物资由国家各主管部门管理,三类物资由地方管理。1955年7月,全县工业生产资料分配由县计划委员会管理。1958年,执行在全国统一计划下,以地区管理和地区平衡为主的物资调拨制度。物资供应重点转向大炼钢铁和改造农具。1960年11月,县成立物资小组,负责计划内物资的采购、供应。
  1961年8月,县物资管理局成立,除采购计划内物资供应外,还积极向外开拓货源,采购计划外物资供应市场。是年销售钢材68吨,生铁262吨,供应对象主要为农业生产单位。
  1970年起,为适应工业的发展,供应工业生产建设的物资逐渐增加。1973年,执行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实行地区平衡、差额调拨、品种调剂、保证上缴的物资体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物资供应体制,逐步缩小国家计划分配范围,扩大物资企业经销和生产企业自销的范围。1980年,原由计划委员会统一分配的75种物资改为由计划委员会分配22种,由物资局分配47种,由其他单位分配6种。其价格由全省供应价调整为在一个城市、一个县实行一个供应价。1984年5月后,除计划物资统一定价外,其它物资逐步实行一定程度的浮动价(即生产资料价格上的“双轨制”)。 1985年,由计委员会分配的物资减少到13种。1988年,县计划委员会只主管钢材、生铁、水泥、铜、铝、汽车、石油、木材等8种物资的计划分配,其它物资由物资部门直接组织供应。
  1961~1988年,物资部门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1918万元(其中1988年2619.5万元),累计供应钢材47084吨,生铁5798吨,轮胎22830套, 水泥85578吨,玻璃25851标箱,汽车313辆,电动机3790台。
  三、石油供应
  清末、民国时期,石油由私商经营。民国初期,主要供应煤油。此后,动力机械发展,始有汽油、柴油、润滑油供应。
  1950年起,石油由人民政府实行计划分配供应,对用户逐级下达供应指标,郴县未设石油经营机构,由地区石油公司直接供油。1976年起,县商业局设立石油股,主管全县石油指标分配。1985年1月,石油实行一条鞭经营,业务从商业局划出。1987年4月,石油指标由县计划委员会分配管理。点灯用煤油由农村基层供销合作社经营零售,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油源情况,先后实行敞开供应、凭证限量供应、部分纳入奖售等方法。19531981年全县供应煤油5640吨,年均194吨。1982年后,煤油敞开供应,价格平议兼行。
  1988年供应煤油262吨。
  动力机械所需汽油、柴油、润滑油,较大的工矿、机关、企事业单位一般自备有油车和油库,直接向地区石油公司购买,农村则由供销社经销。1955年开始计划分配。1976年10月,对各类汽油、柴油车辆及机具用油实行按计划凭证定量供应,并按“农、轻、重次序,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统筹安排”的原则,对农业抗旱、排渍、机耕、农副产品短途运输和加工用油给予优先供应,享受价格优惠补贴。1978年供应汽油397吨,柴油1211吨,润滑油69吨。1981年起,动力用油改按机具动力大小结合作业任务实际耗油指标,实行定量包干。1982年10月起,取消农业用油价格补贴。1986年,供应汽油1034吨、柴油1559吨、润滑油101吨。1988年,供应汽油1097吨、柴油1302吨、润滑油107吨。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