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42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市场
分类号: F713.5
页数: 5
页码: 517-521
摘要: 本章描述了郴州市市场选介包括了县城市场、栖凤渡市场、l良田市场、同祥市场、华塘市场等发展。
关键词: 郴县市 经济 市场

内容

第一节 市场
  建设清光绪《郴州直隶州乡土志》载:“郴固无大市镇,除州治外,惟良田市铺店尚多。其余各处,或一、二百家,或二、三十家不等。乡人常于村居辐辏之地、水陆交会之冲,开列圩场,五日为期。届期或荷担、或挈瓶、或赁春、或抱布,懋迁有无,极攘往熙来之盛。”境内除郴州市场外,还有良田、桥口、鸦啸(今雅市)、高码、木根桥、华塘、保和、昌平、铜钱(今同祥)、荷叶、秀凤、五里牌、太和、栖凤渡等14处农村墟场,另有“十里一铺”31处。大多数市场选择在人口居住集中和交通便利之地,市场建设资金一般由地方官员、富户和宗族捐款、集资,市场内馆、店门面按派款比例分配。
  民国时期,衡(阳)宜(章)、郴桂(桂阳)、郴资(资兴)公路,粤汉铁路、许(许家洞)资(资兴)铁路相继通车,市场进一步扩大。桥口、良田、华塘、栖凤渡等交通要道形成初具规模的集市,高码、鸦啸、昌平、太和等圩场渐次没落,许家洞、坳上、黄茅、郴桂、和平、马头岭、草田铺等一批新集市逐步形成。各市场规模不一,设施简陋。除良田、桥口、华塘、栖凤渡、同祥等市场店铺较多外,一般只有30~50家店铺的狭窄小街,一、二间砖木结构的圩亭和一大块圩坪供商贩和赶圩者摆摊,一般3日或5日一集,毗邻圩场圩日相互错开。
  1949年,全县农村有定期赶圩的圩场22个,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市场货棚9栋,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
  新中国建立后,郴州市场日益兴旺;农村集镇市场的设置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行政区划的变更而变化。建设资金来源于县、社投资。1950年有良田、栖凤渡、五里牌、草田铺、太和、马头岭、荷叶坪、桥口、高码、雅市、许家洞、华塘、安和、保和、同和、同祥、黄茅、秀凤、坳上、正源、郴桂圩等定期逢圩的市场21个,其中各区人民政府的驻地,均设粮站、食品站、供销社、银行营业所、手工业社等单位,成为各区的中心市场。1958年“大跃进”中,农村市场大部分关闭,桥口、许家洞、良田、同祥、华塘、栖凤渡、五里牌等集市亦统一逢十(每月的10日、20日、30日)赶集,物资交流受到影响。1959年11月,县城市场划归郴州市。1962年后,农村市场陆续恢复。“文化大革命”中,集市贸易再次受到限制,复实行统一逢十赶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人民政府加强市场建设,不断改善原有市场条件,还建立一些新市场。1983~1988年,县工商部门共投资192.9万元,对栖凤渡、良田、五里牌、桥口、白露塘、坳上、永春、同祥、华塘、保和、荷叶坪等11个市场进行改建和扩建,并兴建月峰、太平、三口洞三个新市场。1988年,有农村市场30个(各乡镇所在地市场26个,工矿贸易市场4个)。平均每64平方公里有农村市场一个。其中定期赶圩的市场有21个,市场占地总面积4.1万平方米,其中亭棚面积1.8万平方米,固定摊位1358个,个体营业间45间。1988年农贸市场成交额3626万元。
  第二节 市场选介
  一、县城市场
  县城历来为“湖广商路”上的重要商埠,是粤盐广货入湘,湘货出粤的集散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五口通商后,海禁大开,由香港经广州北上运入内地的日用工业品,以及湘、鄂、川、黔等省销往广州、香港的农副土特产品,大部分通过“湖广商路”,在县城集散。输入商品以粤盐、煤油、机织布、日用工业品、京广杂货为大宗,输出商品以茶油、苎麻、茶叶、烟叶、药材、土纸、畜禽、蛋品等土特产品及金属矿砂为主。武汉、岳州、长沙相继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进出货物以长江航运为主,“湖广商路”日渐冷落,县城市场一度萧条。民国初,市场复兴。
  民国18年(1929),全城商店778家、从业者2135人。大都荟集于南大街、中山东街、中山西街,商务繁盛者以中山东街为最。寿福殿、五通庙、龙骨井等农贸集市亦渐形成。民国20年,经核准备案的同业公会有盐业、屠宰业、纸张、磨坊、米业、烟业、旅馆、瓷(器)铁(器)、南货、百货、汤点等11个,会员432家。民国25年,衡宜公路、粤汉铁路相继通车后,郴县城成为交通枢纽和湘东南经济中心,县政府陆续开辟文化路、板子街(今和平路)、北湖路、车站路(今解放路)、升平街等新商业街道和集市。其中,文化路成为粤盐转销批发市场,年销食盐30余万担,板子街、北湖路成为畜禽、山货、土特产品的交易场所,旺季每天行栈成交额达5万多元,百货、药材等批发市场亦逐步形成。民国28年,文化路发生一次火灾,烧毁店铺数十间,全城商店减少至458家,从业人员1564人。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难民纷纷逃难至郴,部分党政军、机关、学校迁入郴州,商业一时繁荣。民国34年1月, 日军犯境,商店多被抢掠一空,幸存的441户小商小贩,亦货物缺短,经营困难。抗日胜利后,内战又起,货币贬值,通货恶性膨胀,市场冷清。民国38年,全城工商业户661家。
  新中国建立后,县城市场迅速发展。1952年末,有国营商业批发机构6个,供销合作社门店7个,私营座商717户,从业人员1950人,摊贩1417户,从业人员1445人。纯商业零售额540万元,比1950年增长55.73%,其中国营商业占33.56%,供销合作社占7.19%,公私合营商业占0.35%,私营商业占58.9%。1953~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国营、供销合作社商业占居主要地位,市场扩展,相继建立北湖路北段、解放路、火车站等商业市场。1957年,县城市场设有地区属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专业公司8个,郴县属国营、供销社商业企业8个,地区各县均在郴州设立商业转运站。全地区的工业品批发和农副产品收购调拨大部分在郴县县城市场进行。1952~1957年共调拨、批发、销售食盐1050万公斤、棉布1433万米、食糖102万公斤、酒类120万公斤、胶鞋50万双、肥皂160万条、茶油53万公斤、苎麻5.4万公斤、茶叶37万公斤、生猪13.4万头。1957年,该市场有纯商业和饮食服务业网点569个,服务人员1909人,每千人口有网点2.8个,服务人员9.5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87万元(包括专区商业),比1952年增长1.75倍,年平均递增29.2%。其中国营商业占71.51%,供销合作社占2.7%,公私合营、合作商店(小组)及个体商业占25.8%。1959年11月建立郴州市后,县城市场移交郴州市管辖,但郴县商业局、供销社、物资局、粮食局、医药公司、烟草公司、新华书店、农机公司等商业单位仍在郴州市高山背、人民东路、燕泉路、文化路、西街、北湖路、国庆路、解放路、升平路等地设立县级公司和零售商店。
  二、栖凤渡市场
  栖凤渡市场地处县北,西河横贯镇区,京广铁路、国道107线公路纵穿全境。晚清时形成集镇,历为县境北区工业品和农产品的集散地。民国初期,有商店100余家,水运兴旺,衡阳、邵阳、祁东、耒阳等地商人雇船贩运土瓷、草席、土布、小杂货而来,购茶油等土产运销衡阳、湘潭等地。衡宜公路、粤汉铁路通车后,商店增至200多家,成为湘南较大市场之一。后,受日军侵华影响,民国28年(1939),商店减至29家,从业人员79人。抗战胜利后,逐渐恢复。民国38年,该市场有座商48户,摊贩200余户,每逢一、六圩日,资兴米贩,永兴、桂阳油农,广东庄客,以及周围七、八百副农民摊担,纷纷涌向市场,应市者少则四五千人,多时万余人。
  1951年,在此首立农村供销合作社。郴州土产公司和公私合营郴县厚生土产联营社相继在此设点收购茶油、禽蛋、土产。翌年,该市场有私营商业、饮食服务业263户,摊贩630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市场内相继建立粮站、百货批发部、食品站等国营基层商业机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市场交易一度受到限制,商业贸易发展缓慢。1977年,全市场社会商品零售额234.6万元,比1953年增长6.4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对市场的建设管理。1982年栖凤渡设建制镇后,市场建设迅速发展。1982~1987年,投资288万元,更新原有街道圩坪,沿老公路建筑新铺店180间,并新建面积5333平方米,可容2万人的大型农贸市场。1988年,该市场有商业、饮食服务业219户、472人,商品零售额284万元;亦农亦商摊贩3000余副。集贸市场年成交额达311万元。
  三、良田市场
  良田市场地处县南部,清代为“湖广通道”的重要驿站。嘉庆年间(1796~1820),良田称市,时靠骡马驮运和人肩挑货物,往来广东郴州之间的行人,多在此用餐住宿。至晚清,良田市场已形成约500米长的街道,有店铺300余家;一般圩日应市者千余人,多时达四五千人。主要上市物资有大米、畜禽、茶叶、土纸、竹木制品。民国25年,粤汉铁路通车后,良田的驿站地位逐步减弱,来往客商减少,市场逐渐冷淡。民国34年1月,日军侵入良田,部分店铺被毁。民国38年有商店69家。
  新中国建立初,以区设国营、供销合作社商业基层机构,良田设国营粮站、百货批发部、食品站及供销合作社,担负县南部的工业品、农产品购销调拨,成为南半县物资集散中心市场。1957年,有工商企业103户、从业人员683人。1958~1960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受到限制。1979年后,市场逐步活跃。1982年,良田建镇后,市场不断发展。东西街扩建成18米宽的水泥路面。在国道107线两旁新建一条500米长的新商业街道,新建800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农贸市场,设铺面10间,摊位154个,逢圩时,上市者七八千人,旺季万余人,每圩农贸成交额约9万元。1988年,有商业、饮食服务业222户,从业人员434人。
  四、同祥市场
  同祥市场位于县西南边境鲁塘乡,郴临公路旁边。市场附近石墨和煤炭资源丰富。民国20年(1931)立墟,墟期为一、四、七日,时上市物资以米、煤为主,应市者千余人。40年代,上市物资日渐增多,逐步发展成为较大集贸市场。
  1952年,桂阳至鲁塘石墨矿的公路通车后,国营基层商业和供销社,相继在同祥圩设点,私营商业由1户增至20余户,农贸市场得到发展,应市者约5000人,节假日和旺季达万余人。进入市场的物资有当地的大米、煤炭、畜禽、土纸、竹木制品,桂阳的肉食、禽蛋,临武的草席、魔芋和嘉禾的镰刀、犁铧等产品。年交流土纸达5000余担,谷箩上万担,成为毗连区集市贸易中心市场。1968年,圩场上方的塔下水库倒塌,铺店大部被冲毁。
  1970年,征地13亩重建。至1988年,贯穿圩场的桂(桂阳)临(临武)公路两旁,新建一条长达500米的街道,工商部门投资15万元,新建面积5054平方米的钢架结构农贸市场,设摊位224个。是年,该市场有工商企业262户,从业人员2168人,其中商业饮食服务业224户、从业人员457人。年集贸成交额达300万元,农产品交易占80%以上,供销社收购烤烟103万公斤。
  五、华塘市场
  华塘市场建于清咸丰年间,始称龙家圩,后改中伙铺,圩期为二、五、八日。民国10年(1921),更名为华塘铺,有百余米长的小街和200平方米的圩亭,有百货、南杂、中药等店铺11家,伙铺5家。粤汉铁路、郴桂公路通车后,桂阳、嘉禾、蓝山、新田、宁远、道县等地输入输出的货物均经郴桂公路,华塘成为郴州西向货物运输的通道,过往客商在此食宿,市面逐渐扩大,沿公路两旁兴建铺店数十间,客栈增至30余家。
  50年代,供销社、国营商业在此设点。1955年私营座商增至95户。随着物资上市量增大,华塘市场逐步成为县西部同和、保和、月峰、华塘等乡镇区域中心市场。1978年后,加强集镇建设,市面扩大,市容更新,工商业户增多,贸易兴旺,成为县内较大的集市。
  1982年建立华塘镇,至1988年,农贸市场改造扩大为2242平方米,有商业、饮食服务业200户,从业人员365人,年社会商品零售额749万元,其中集市贸易成交额371万元。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