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有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42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国有商业
分类号: F7
页数: 1
页码: 516
摘要: 本节描述了郴州县国有商业的先后设立省二级采购供应站(公司)7个。12月,建立新华书店,专营图书。1950年3月,成立县粮食科,10月成立中国粮食公司郴州分公司,经营粮食。
关键词: 郴县 经济 商业

内容

1949年11月起,县城先后设立省二级采购供应站(公司)7个。12月,建立新华书店,专营图书。1950年3月,成立县粮食科,10月成立中国粮食公司郴州分公司,经营粮食。
  1952年12月,粮食公司并入粮食科。1955年,设县级国营百货、食品、食杂、贸易、福利等5个专业公司,有干部职工149人。并在桥口、良田、鲁塘、华塘、栖凤渡建立5个食品站。1956年1月,县商业局成立零售公司。县百货公司在栖凤渡、良田、华塘、桥口、鲁塘等圩镇设批发部。年底,国营商业有职工347人。1957年,建立烟酒专卖公司和糖业糕点公司,开始组建东波贸易商店和鲁塘石墨矿贸易商店等工矿商店。至此,县国营商业体系基本形成。
  1958年6月,县供销社并入县商业局,下设工业品、食品、副食品、农产品采购、农业生产资料等5个经理部和合作货栈。农村5个批发部并入当地购销商店。1961年9月,商业局分为第一商业局与第二商业局(供销社),第一商业局辖日用工业品、药材、食品、副食品、食杂等5个公司。1963年,湘南进行商业体制改革试验, 日用工业品公司并入地区百货公司。1965年,食品、食杂、药材公司并入地区有关公司,副食品公司并入郴州镇副食品公司。1969年,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再次合并。1971年1月起先后恢复百货、副食品、药材等公司。1972年8月,肉食水产品经营从副食品公司析出,建立肉食水产公司。
  1975年,以副食品公司所属酱菜豆制品厂扩建蔬菜公司(后改称食杂果品公司,1986年12月撤销)。1976年3月,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再次分开。1979年11月,建立五金公司。
  1981年,建立纺织品公司,药材公司划出商业局系统。1984年成立县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担负烟叶购销和卷烟购进批发业务。1986年11月,建立良田商业贸易公司。1988年,国有商业有:县百货公司、五金交电化工公司、纺织品公司、副食品公司、肉食水产公司、县物资局、县新华书店、县农机公司、县医药公司、县粮食局购销公司、粮油综合贸易公司、粮油储运公司、烟草专卖局、烟草公司。共有批发零售和管理机构132个,人员1336人,完成商品零售额6199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8.5%。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