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篇 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415
颗粒名称: 第十八篇 商业
分类号: F7
页数: 27
页码: 512-538
摘要: 本篇记述了郴县志商业的经济成份、私营个体商业、集体商业、供销合作社、等发展历程及现状。
关键词: 郴县 经济 商业

内容

郴县历来为郡、府、州治地,且为湖广要道,商业发展较早。明代,以圩场集市贸易为主的商业日趋兴盛。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后,海禁大开,湘南的农副土特产品,在此集散;粤盐、京广百货及舶来品亦在此转销,郴州成为商人往来经商拨运之所。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日往返于郴州至宜章大道的骡马逾千,挑夫不下万人。郴江郴州码头出入的商船日达三、四十艘,沿河一带,设盐行、粮行、油行、土产行等行店栈数十间,其时,“行旅客商,络绎不绝,诚楚南一大冲会也。”光绪三十年(1904),长沙辟为对外口岸后,昔日由郴州转运广东的土特产和输入的洋货,大都易道北向,境内商业一度衰落。
  民国元年(1912)7月,郴州成立商会,致力发展商业。各客帮先后成立会馆,江西、广东、广西三省及省内衡阳、耒阳、祁阳、邵阳等地客商至郴经商者益多,商业渐次复苏。民国17年,衡郴公路通车后,县城逐步成为湘南日用工业品和土特产品的汇集中心市场。民国18年,郴县城关经核准备案的同业公会有盐业、屠业、纸张业、磨坊业、米业、烟业、旅馆业、瓷铁业、南货业、百货业、汤点业等11个同业公会,会员432家。民国21年,全县有商店996家,资本19.29万元(银元)。抗日战争期间,湖南省部分党政军机关、学校迁入境内,沦陷区商人亦逃难至郴经商,郴县商业贸易一度出现战时畸形繁荣。民国32年,大小商店摊贩达千户。民国34年1月, 日军犯境,郴城沦陷,商民逃离,市场一片萧条。抗战胜利后,商业逐渐恢复。民国36年,县城商店1056家,年营业额达6184亿元(法币)。之后,受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影响,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商店倒闭。民国38年,县城商店减至819家,且半开半停,商品奇缺,市场萧条。
  新中国建立初,发展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并保护私营商业的合法经营。1953年,对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对生猪实行派购。1956年,基本完成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公私合营商业或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少数保持个体经营的也归口国营商业或供销社管理,实行代购、代销等经营方式。全县商业形成以国营商业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1957年,全县购销网点2197个,从业人员2956人。每千人拥有网点10.9个,从业人员14.7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97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753万元。
  1958年,供销合作社、公私合营商业和部分合作店组并入国营商业;同时,全县撤并294个网点,下放564名商业人员,关闭大部分集市贸易,形成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
  1959年,县城归郴州市辖,县商业市场缩小。1960、1961年,农业连续两年歉收,工业减产,商品货源减少,猪肉、棉布、胶鞋等主要消费品零售量大幅度下降。1962年起,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恢复供销合作社,部分合作商店(小组)退出供销社重新经营,陆续开放集贸市场,商业贸易日渐好转。1 9 6 5 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 3 9 3 万元,比1 9 5 7 年增长2 7 %,年平均递增3.0 %;农副产品收购总额7 9 1 万元,比1 9 57 年增长5%。
  “文化大革命”期间,再次撤并网点,下放人员,取缔私商小贩,关闭部分集贸市场,商品流通受阻。1 9 7 5 年,配备专职人员,出资聘请经济作物技术员,加强生产培植,并积极组织农药、化肥和优良农、畜种苗供应农村,发展商品生产。同时,供销社在农村发展代购代销店,方便农民进行商品交易。1 9 7 8 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 2 0 2 万元,比1 9 6 5 年增长2.0 2 倍,年平均递增8.9 %,农副产品收购额1 5 7 5 万元,比19 65 年增长9 9.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商品流通体制,恢复、发展集市贸易,允许城镇闲散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店经商,商业、供销部门打破长期“固定供应对象,固定经营区域,固定调拨作价扣率”的“三固定”封闭型经营模式,缩小纵向计划调拨货源,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采用多种购销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国营和集体商业内部,逐步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和租赁经营制。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少流通环节的“三多一少”的商业体制。1 9 8 8 年,购销网点增至2 6 9 2个,从业人员5 9 8 5 人,每千人拥有网点8.3 个,从业人员1 8.4 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 6 1 2 0 万元,比1 9 7 8 年增长2.8 4 倍,年平均递增14 .4%;农副产品收购总额 5 7 8 5 万元,比1 9 7 8 年增长2.6 7 倍,年平均递增1 3.9 %。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