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39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电报
分类号: F632.764
页数: 2
页码: 490-491
摘要: 本节记述郴县电报分为介绍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的内容。
关键词: 电报 邮政 电信

内容

一、有线电报
  民国2年(1913)6月,县城设郴州电报支局,由衡阳展线至郴州,开办国内有线电报业务。有蜂鸣器、音响机和莫尔斯人工收发机各一部,业务总类有官、商、特种、寻常4种,业务量以官、商两种较多。民国25年8月,电报业务种类调整为官军、局务公电、私务、公益、特种5类,多用话传和莫尔斯机收发,电报总交换量为全区之首。日军侵郴后,设备遭破坏,业务渐次下降。
  新中国建立后,电报电路疏通,电报业务量逐年增加。1950年,全县去报量8106份。
  1952年,业务种类有政军、政务、寻常、书信等4种常用电报。1953年县邮电局配置波纹收发机、键盘凿孔机各一部,并增办特种业务,办理分送、话传、送妥通知、预付回执费、核对、亲启、留交、专递、改发、加急等业务。1956年,县邮政局成为郴州地区的电报处理中心,增加电传打字机等设备,电报业务扩大到农村支局所。1957年,有线电报总类有防空、事故、天气、报汛、公益、军事、军政、企业、新闻、汇兑、公务、普通、书信等13种;特别业务扩大为特急、加急、分送、预付回执费、送妥通知、改发、专送、指定日期投递、留交、亲启、邮送等11种,全年电报去报量1.73万份,1958年,增至5.02万份。1958年10月,县邮电局电报业务交专署邮电局经营,郴县农村支局、所利用农话路线直接与专署局报房话传,业务量锐减。1961年,全县电报去报仅5129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经济活跃,电报业务量增加。1979年,去报量1.5万份。1988年,增至2.47万份,为1961年的4.8倍。
  二、无线电报
  民国27年(1938)9月1日,湖南省政府为第八行政督察区驻地郴县县城设无线电区台,使用手摇15瓦特发报机配以四管高放收报机,军政专用,至1949年未变。
  新中国建立后,无线电区台改为专署无线电台。1950年8月,国家准予办理租用电台业务,《郴州群众报》社、郴县专署气象台、中南309队第10分队、东波矿和变电站等特殊行业与部门租用专署电台,专作业务联络。后随机构的变化和有线通讯的发展,租用电台业务逐渐停止。1959年11月,成立郴州市,专署无线电台入郴州市境。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