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路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38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公路管理
分类号: F512.3
页数: 2
页码: 482-483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县公路管理发展情况。包括路政、公路养护。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公路管理 郴县

内容

一、路政管理
  新中国建立后,县内公路路政管理由各养路工班负责,管理路产路权。同时,各公路两侧村庄组织护路小组,分区划段进行护路。
  1966年后,公路交通秩序出现混乱状况。在一些路段,沿公路边建房、搭棚、种菜;堆物放料,横切公路开沟引水;毁坏公路标志和构造物,强砍滥伐公路行道树等现象严重。为维护公路秩序,县革命委员会制定公路管理规定,并加强对群众进行爱护公路和安全教育。80年代初,侵占公路用地、损坏路面、影响公路交通的现象再次泛滥。1984年,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公路路政管理的有关问题的布告》。1986年,成立公路派出所,依法治路,打击破坏公路的活动,保护公路交通设施。1987年6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后,县人民政府组织交通、公安、城建、工商、公路、交通监理部门成立公路路政整顿机构,分别对国道、省道、县道和主要乡道进行检查和整顿,纠正违章违纪行为,扫除路障,保证公路畅道。
  二、公路养护
  民国时期,境内公路由省公路养护队派人养护。
  1950年1月,境内公路由衡阳工务总段耒阳分段养护。1951年2月,建立郴县工务段,养护全地区公路。1953年3月,郴县工务段改为郴县养路段。1957年,贯彻国务院《关于改进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建设地方道路的指示》,公路两侧15公里内的18~45岁男性公民和18~40岁女性公民,每人每年摊派5个工日,每辆车每年派2个车工日,义务建勤修路。建勤代表工主要为公路采备砂石。1958年起,各人民公社修筑的社、队公路,由公路所属社、队派人养护,报酬由各社、队统筹解决。1959年,县内有6个人民公社抽派40人建立养路队,养护97公里社、队公路。1962年,国家、县、公社三级公路分级管养:建立县公路段,养护公路干线,经费由国家下拨;建立县地方道路养护队,由各公社派出民工建勤代表工养护跨公社公路,经费由县拨给;公社内简易公路及厂、矿、场、校专用公路由各单位自养。公路养护队以消灭路面坑槽、波浪、跳车、翻浆、水毁和改善简易公路、碎石路面、路基、桥梁、安全设施状况,提高好路率为主。1968年,县地方道路养护队并入县公路段,原县地方道路养护队所设的13个工班,由地区公路段按80人的定员拨给每人每月12元生活费,工资由各公社统筹解决。1981年,县建立区社公路管理站,1984年改为县乡公路管理站,直接管养县支线公路,兼管乡村公路保养。1988年,县公路段设工班24个,职工139人,养护公路223.73公里,其中国道1条,42.96公里,省道2条,37.5公里,县道7条(秧溪至鲤鱼江、白露塘至塘溪、窝泥坪至三口洞、廖家湾至芙蓉、良田至江口、板子楼至月峰线的板子楼至荷叶坪与同和至月峰段、大丘铺至五里牌),143.28公里。县乡公路管理站设工班14个,抽派民工建勤代表81人,养护公路136.34公里,其中县道5条(坳上李家湾至万岁桥、鲁塘至上茶园、五里牌至乌泥铺、荷叶坪至同和、六和圩至鲁塘),76.4公里,乡道7条(荷叶塘至栖凤渡、高车头至岗脚、栖凤渡至太平枞山背、华塘至石山头、石盖塘经小溪至良江公路接口、邓家塘上腊峰山至上连溪、鲁塘石墨矿至大塘),59.94公里。其它乡、村、组公路和专用公路由各单位自管自养。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