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铁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37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铁路
分类号: F512.3
页数: 4
页码: 475-478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县铁路运输发展情况。包括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火车站。
关键词: 交通运输 铁路 郴县

内容

一、线路
  (一)北京至广州铁路
  单线铁路 原称粤汉铁路。1957年10月4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连接平汉、粤汉铁路。是年11月,命名为京广铁路。粤汉铁路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11月先在广东省境内动工,民国7年(1918)筑成武汉至株洲段和韶关至广州段。株洲至韶关段456公里,因地形复杂,工程艰巨,需款甚巨,无法动工。民国19年至民国22年9月筑成韶关至乐昌段。民国22年7月修筑乐昌至株洲段,民国25年4月28日,粤汉铁路在太平里车站接轨,6月郴县火车站通车,9月全线通车。粤汉铁路郴县段,南起廖家湾岭下(从广州黄沙站测算距离桩号,K359+223),北至廖王坪乡草田铺村鲁塘坳(桩号K433+831),长74.6公里。郴县共派4000余民工参加修筑粤汉铁路,其中422人在施工中遇险或患病身亡。筑路时,境内共采伐木材1.48万立方米,征收土地3412亩。民国33年夏,日军四次侵犯衡阳,为免铁路被日军利用,粤汉铁路局奉命将株洲至栖凤渡间路基、轨道、桥梁、涵洞、行车设备及站房设备先后进行破坏。民国34年1月,再将栖凤渡至乐昌间铁路设施进行破坏。民国34年12月开始修复,民国35年3月,耒阳至乐昌段通车。民国38年秋,国民党军队在撤退时,破坏铁路设施。是年10月,郴县组织3万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兵团和衡阳铁路管理局抢修队抢修铁路。郴县获得铁道部授予的“功在人民”大匾。12月,粤汉铁路全线修复通车。50年代中期起,开始对县境内临时桥梁改造,到1959年全部改造为永久性桥梁。
  复线铁路 民国25年建成的粤汉铁路单线衡(阳)广(州)段弯多、坡陡,设施简陋,50年代多次进行技术改造,但仍通过能力不足,成为京广铁路南北运输中突出的“窄路”。1958年5月,广州铁路局向铁道部报告“衡广复线改造任务书”。9~10月,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和广州铁路局共同上报初步设计方案,10月,铁道部批准下达鉴定意见。1959年,衡阳至广州复线开始动工,完成部分路线改线和部分复线路基土石方工程。后因调整国民经济,压缩基建,于1961年8月停工。1978年7月,国务院批准衡广复线工程正式复工。郴县境段北起K1872+200,南至K1938+500,其中郴州市境内25公里,郴县境内41.3公里。郴县成立支援铁路建设办公室,负责其事。各级党委、政府对征地拆迁工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深明大义,积极支持。县内共征收土地3241亩(其中稻田1100亩、旱土718亩、鱼塘30亩、山地1393亩);拆迁房屋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新建复线尽量利用原有线路,县内段坳上车站以北基本利用原有线路,坳上车站以南为新辟线路。1986年8月郴州至韶关区段电气化工程动工。1987年12月29日,栖凤渡火车站复线开通。1988年6月3日,街洞火车站复线开通。1988年11月24日,坳上、良田火车站复线开通。11月26日,郴县境内电气化区段建成投产,采用B T +直供的混合供电方式供电。全线采用单相工频25千伏交流制集中供电。采用远动装置起动,一次起动开通成功。县内铁路复线建成后,年运输能力由.15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以上。
  (二)资许铁路
  民国26年9月,湖南省煤炭局为开采资兴境内煤炭,筹建资许铁路,从京广铁路许家洞车站南端K1893+477.5处,引线至资兴县蓼江市,全长37.4公里,其中县境内长19.2公里。民国30年夏,许家洞至鲤鱼江19公里建成通车。是年冬,鲤鱼江至三都间13公里通车。其中鲤鱼江铁路大桥因缺乏资金、器材,未能动工,仅搭成木便桥,铺设轻便轨道,用斗车驳运,联接两岸火车运输。郴县大奎上、桥口、五里牌等地共2120人参加筑路。建设此路时,在郴县共征收土地1398亩(稻田512亩,旱土369亩,山地517亩),采伐枕木8463立方米。民国32年,粤汉、湘桂、黔桂三个铁路局与湖南省煤炭局合资修筑鲤鱼江大桥。民国33年,完成桥台和桥墩,后因日军继续南犯而停工。民国34年1月,日军侵郴前,为避免资敌,炸毁资许线2~8公里间3座桥梁,全线运输中断。抗战胜利后,全线枕木腐朽,桥桥梁毁坏,涵洞淤塞,多处塌方,不能通车。1951年秋始动工修复,1952年元旦竣工通车。1967年,从亚家山火车站引线建成桥口氮肥厂专线,长0.843公里。1972年,从桥口火车站引线建AJ—21(4994)专用线,长0.878公里。
  (三)郴嘉铁路
  从京广铁路郴州火车站北运转场接轨至嘉禾县行廊,为一级窄轨地方铁路,轨距762毫米,路基宽4米。1959年修成郴州市至黄沙坪部分路基。1960年,因压缩基本建设而停建。1979年6月,续建。1981年12月,郴州至桂阳段建成,简易通车。县境段长22.2公里,共征收土地1132.5亩。1984年1月~1987年9月,续建成桂阳至嘉禾段。1987年10月,全线通车。
  二、桥梁、隧道
  (一)桥梁
  京广铁路桥梁民国25年修的粤汉铁路郴县路段有前后湾桥、坳上跨线桥、新江桥、八里牌桥、芳头桥、东关桥、双脑湾桥、圬工桥、新桥、河脚井桥、槐树下桥、柘源桥、岭下洞桥、栖凤渡桥、泉水洞桥等15座桥梁。1959年11月,芳头桥、东关桥、双脑湾桥、新桥、河脚井桥、槐树下桥入郴州市境。1988年,修成的衡广复线,境内新建桥梁12座:泉水洞桥(单线桥,长117.2米),栖凤渡桥(单线桥,长117.2米),岭下洞桥(单线桥,长36.9米),柘源桥(双线桥,长29.49米),八里牌桥(双线桥,长28.3米),玛瑙山桥(双线桥,长32.9米),周家桥(双线桥,长44.38米),吊楼下桥(双线桥,长25.42米),万寿桥(双线桥,长293.3米),海龙口桥(双线桥,长155.83米),良田桥(双线桥,长8米),廖家湾桥(双线桥,长8米)。原泉水洞桥、栖凤渡桥、岭下洞桥仍为复线所利用;原前后湾桥、坳上跨线桥、新江桥、八里牌桥、柘源桥被废弃。
  资许铁路桥梁 资许铁路县境段有桥梁5座,总长173米。
  郴嘉铁路桥梁 郴嘉铁路县境段有桥梁6座,总长319.3米。最大的仙台岭桥,横跨西河,桥高32.7米,四孔等截面悬链型双曲拱桥,孔距48米,全长246.69米。
  (二)隧道
  郴县境内3条铁路中只有京广线有隧道。民国25年修筑粤汉铁路时,县境内建有廖家湾隧道(长108米)、虎形坳隧道(长115米)和婆婆岩隧道(长250米),民国33年7月,为防止铁路被日军利用,国民党军炸毁婆婆岩隧道出入口,民国35年修复。民国38年10月,国民党军队溃败时,再次炸毁婆婆岩隧道及预置其中的10余辆车辆,是年12月修复通车。1959年11月,虎形坳和婆婆岩隧道入郴州市境。1988年,新筑成的衡广复线郴县段设有陈家湾隧道(长230米)、周家隧道(长785米)、坳上隧道(长138米)、万寿1号隧道(长195米)、万寿2号隧道(长416米)、万寿明洞(长75米)、海龙口隧道(长213米)、南岭隧道(长6058米)。8个隧道总长8074双线米。全部为新建隧道,原有的廖家湾隧道被废弃。8个隧道中以南岭隧道最长,它位于郴县良田站与宜章县太平里站之间,京广线D K1931+817~D K1937+860处,全长6058双线米,是衡广复线第二大隧道。隧道埋深位于下连溪河底约40多米(轨顶标高约278米),内有20多条断层密集交错,溶洞洼地密布,中外专家公认隧道地质之复杂为国内外罕见。该隧道由铁道部第四设计院设计,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一、第五工程处施工。1979年9月开工,1986年11月18日,全隧道贯通。1987年3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鹏、铁道部部长丁关根到郴县良田镇井冲视察南岭隧道。是年9月完成隧道全部主体工程。
  三、火车站
  (一)京广铁路车站
  民国25年(1936),粤汉铁路郴县段自北至南设有栖凤渡、许家洞、郴县、坳上、邓家塘等5个火车站,除郴县车站为三等车站外,其余为四等车站。民国29年,增建街洞、槐树下火车站。1950年,新建良田火车站。1966年,增建大冲火车站。1978年,增设水塘、水龙、九树下等3个会让站。1983年,建罗家湾、廖家湾站。1988年,建成的衡广复线郴县段只设栖凤渡、街洞、坳上、良田等4个火车站,均属中间四等站,办理客货运输业务。
  栖凤渡站 位于京广线K1876+037处,民国25年建。1987年修建复线时,站址北移591米,中心里程位于K1875+500处,新建主体站房577平方米,站内铺设6股道,站台2座。1988年发送货物9.40万吨。
  街洞站 位于京广线K1883+536处,建于民国29年。修建复线时,站址南移540米,中心里程位于K1884+075处,主体站房519平方米,站内有8股道和2座站台,新站于1988年6月3日落成启用。是年,发送货物11.18万吨。
  坳上站 位于京广线K1922+931处,建于民国25年。复线施工时修建新站,中心里程位于K1920+480处,主体站房366平方米,站内有4股道、2座站台。1988年11月,新站落成启用。是年,发送货物5.5万吨。
  良田站 位于京广线K1930+025处,1950年12月建站。复线建设中,在老站西侧4公里处(中心里程位于K1930+300处)修建新站,1988年11月建成。主体站房245平方米,站内有5股道和2座站台。1988年发送货物10.74万吨。
  (二)资许铁路车站
  资许铁路在郴县境内设有桥口车站(中间四等站)和雅市坪、亚家山2个乘降所。
  (三)郴嘉铁路车站
  郴嘉铁路郴县境内设有大水洞、月形、华塘、塔水、庵子脚等5个中间站。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