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35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食品
分类号: TS2
页数: 2
页码: 441-442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州清末到1988年食品工业发展历程情况。
关键词: 食品工业 郴县

内容

一、制糖
  清末、民国时期,民间以稻谷、红薯、麦芽为原料熬制红薯糖、打糖。1952年,县土产公司南货业设食品加工厂,生产谷糖、麦芽糖,供本厂生产饼干、糕点用。1956年,食品加工厂实行公私合营,改为县糕点厂,1959年并入郴州地区糕点厂。
  1972年,省、地、县三级投资115万元,在桥口建立日处理200吨甘蔗的郴县糖厂,生产黄砂糖。1974年,县糖厂改进碳酸法制糖工艺,改造制糖和压榨车间,始产白砂糖,是年共产机制糖152吨。因甘蔗含糖量低,压榨技术未过关和管理不善,糖厂连年亏损。1973~1980年,共亏损95.9万元。1981年,县人民政府为保证糖厂原料,将糖厂与该厂周围的5个行政村合并组成糖厂公社,实行厂社合一,统一管理。公社派培植员指导种植甘蔗,并加强厂内管理,开始扭亏为盈。1982年,产白砂糖627吨、黄砂糖104吨,产值225万元,盈利18.5万元。1987年后,糖厂乡因管理上的矛盾而解体,糖厂恢复独立经营。同时,因甘蔗提价,糖厂再次出现亏损。1988年产白砂糖795吨,产值341万元,亏损24万元。1972~1988年,糖厂累计产白砂糖5586吨,黄砂糖1952吨。
  二、酿酒
  历史上,民间以糯米作原料,酿制糟酒、水酒。汉代,县内程水乡所产程酒,与衡阳酃湖酒齐名,被誉为“千里酒”。清光绪元年(1875),县城有怡和、胜义两作坊,年产水酒1500担。光绪三十四年(1908),县城水酒作坊增至9家,年产水酒5400担。民国6年(1917),同和圩(今同和乡)李顺和酒坊用高粱酿烧酒,年产14担。民国18年,水酒生产兴旺,全县产水酒19130担,其中县城有作坊48家,从业人员134人,产水酒10064担。日军入侵期间,水酒作坊锐减。战后逐渐恢复,民国38年,有作坊60家。
  1952年,县人民政府组织县城个体水酒作坊开办国营郴县酒厂,有职工12人,土法造酒30吨。1953年,县酒厂生产白酒,同年酒厂归省管辖,易名湖南省酿酒总厂郴县分厂。1957年,又改为郴县酒厂,由郴县专署管理。1958年,郴县酒厂在良田、栖凤渡、鲁塘、桥口等地办分厂。4个月后,良田、栖凤渡、鲁塘3个分厂因亏损而停办。1961年,郴县酒厂并入郴州专署化工厂。县以桥口分厂建郴县酒厂,是年产酒159吨。1963年,县酒厂因缺乏原料而停办。
  1972年,郴县糖厂设酿酒车间,用制糖后的废蜜和红薯干、高粱作原料生产白酒。并改变过去的手工操作法,从原料粉碎、投料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调制、灌瓶装箱均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1973年,新建年产720吨的制酒车间,改液体间接发酵为连续发酵,翌年5月投产。1975年增建日处理2吨淀粉制酒车间。1980年建配酒车间,生产瓶装酒、果露酒。1985年,县食品饮料厂增设汽酒生产线,年产汽酒7.9万瓶。县糖厂生产的皇宫玉香酒于1986年被评为郴州地区优质产品;巧克力香槟酒、茶仙米酒于1987年获郴州地区优秀新产品称号,销往省内外10余个县市。1988年,县糖厂扩建年生产能力1100吨的食用酒精车间,生产饮料酒2254吨。1972~1988年,糖厂累计生产饮料酒1.39万吨。
  三、副食品加工
  清末、民国时期,副食品加工多为前店后坊,产销一体。产品多为饼干、糕点,主要品种有银片糕、灯芯糕、法饼、花生糕。1952年,县土产公司南货业建立私营食品加工厂,生产饼干、糕点。1955年,兴建县粉丝厂,1956年改为糕点加工厂,生产饼干、糕点、糖果等,年产25万公斤。1965年,该厂并入郴州市糕点厂。
  1970年,县商业局建县糕点厂,生产饼干、油货、片糖。1975年,县商业局建食品饮料厂,生产酱油、豆油、豆豉、豆腐皮、酱菜,其中甜叶菊酱油于1983年被郴州地区科委列为研究项目,并被评为地区优质产品。1984年,县糕点厂设酥货、油货、糖果3车间,品种增至90多种,总产量90万公斤,总产值110.6万元,盈利3万元。1985年,郴县茶叶场办茶叶加工厂,加工茶叶。1988年,县办副食品厂4家,职工143人,产值159万元,利润5万元。
  四、卷烟
  民国29年(1940),岳州(今岳阳)人袁炳麟投资近万元,在郴县城裕后街开办湘北烟厂(又名巴丘烟草公司),有员工12人,手工卷烟。民国31年,县人曹炳麟,在县城河街开办华成烟草公司,有固定工7人,临时童工30人,手工卷烟。湘北烟厂于民国33年迁走。后因外地机制卷烟批量进入郴州市场,华成烟草公司于民国35年停办。
  1951年,县城商人刘有恒、南解阜、何桂萱等集资8000元,在县城文化路开办联营湘南烟厂,有员工25人,年生产卷烟能力322.5箱,因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于1958年停办。此后,县内无卷烟工业。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