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轻纺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348
颗粒名称: 第八章 轻纺工业
分类号: TS1
页数: 7
页码: 440-446
摘要: 本章介绍了郴县清末到1988年轻纺工业发展情况。包括造纸、印刷、食品、纺织、服装、竹木制品、日用五金等。
关键词: 轻纺工业 郴县

内容

第一节 造纸 印刷
  一、造纸
  清末、民国时期,县内山区农民以嫩竹、雪花树皮为原料,土法生产棉纸、草纸。民国29年(1940),商办亚华造纸厂在县城乌石矶建立。民国31年,该厂易名为郴县建华造纸厂,从业者48人,生产白厚纸360令,包装纸400令,黄板纸600令。民国34年,建华造纸厂被日军烧毁而停办。新中国建立初,山区有少数农民造纸。1958年,在县城乌石矶建县造纸厂,月产标语纸15.7吨。翌年,将纸厂移交给郴州市。之后,永春、芙蓉、南溪等乡有乡、村、组办小造纸厂。
  二、印刷
  清宣统三年(1911),县城2教师开办义元、邓衡2家石印作坊,因管理不善,5个月后停产。民国20年(1931),平民工厂设印刷车间,有铅印机1台,石印机6台。同时,二酉、庶民需2家石印社开业,使用木制石印机、脚踏圆盘机、手摇平台机印刷学生课本、信笺等。此后,三友、文元阁、益文堂、同文堂、进修、文魁、玉书阁等石印社相继开业。民国38年,全县6家石印社营业。
  1950年4月,《郴州群众报》社在北街办郴州群众报印刷厂,用铅字印刷。1952年12月,郴州群众报印刷厂被移交给郴县,易名为郴县印刷厂。1954年6月,郴县印刷厂又被移交给郴州群众报社。1956年,二酉、庶民需2厂并为正大印刷厂。1958年,正大、文元阁印刷厂分别被调至资兴县、蓝山县办印刷厂;县接管三友、益文堂、同文堂3家印刷厂,在北街创办郴县报印刷厂。1959年,县报印刷厂添置进口、国产对开机各1台,并承印学生作业本、群众文化用品。1961年,郴县报印刷厂改为郴县印刷厂。1980年,郴县一中办印刷厂,印刷课本、文件、表格等。1982年,郴县印刷厂增添彩印机、方箱机、压痕机、烫金机、制胶机、铸字机等设备,形成半机械化、半自动化生产线,可承印各种铅印、彩印业务。1988年,县办印刷厂2家、职工119人,产值133万元、利润23万元。
  第二节 食品
  一、制糖
  清末、民国时期,民间以稻谷、红薯、麦芽为原料熬制红薯糖、打糖。1952年,县土产公司南货业设食品加工厂,生产谷糖、麦芽糖,供本厂生产饼干、糕点用。1956年,食品加工厂实行公私合营,改为县糕点厂,1959年并入郴州地区糕点厂。
  1972年,省、地、县三级投资115万元,在桥口建立日处理200吨甘蔗的郴县糖厂,生产黄砂糖。1974年,县糖厂改进碳酸法制糖工艺,改造制糖和压榨车间,始产白砂糖,是年共产机制糖152吨。因甘蔗含糖量低,压榨技术未过关和管理不善,糖厂连年亏损。1973~1980年,共亏损95.9万元。1981年,县人民政府为保证糖厂原料,将糖厂与该厂周围的5个行政村合并组成糖厂公社,实行厂社合一,统一管理。公社派培植员指导种植甘蔗,并加强厂内管理,开始扭亏为盈。1982年,产白砂糖627吨、黄砂糖104吨,产值225万元,盈利18.5万元。1987年后,糖厂乡因管理上的矛盾而解体,糖厂恢复独立经营。同时,因甘蔗提价,糖厂再次出现亏损。1988年产白砂糖795吨,产值341万元,亏损24万元。1972~1988年,糖厂累计产白砂糖5586吨,黄砂糖1952吨。
  二、酿酒
  历史上,民间以糯米作原料,酿制糟酒、水酒。汉代,县内程水乡所产程酒,与衡阳酃湖酒齐名,被誉为“千里酒”。清光绪元年(1875),县城有怡和、胜义两作坊,年产水酒1500担。光绪三十四年(1908),县城水酒作坊增至9家,年产水酒5400担。民国6年(1917),同和圩(今同和乡)李顺和酒坊用高粱酿烧酒,年产14担。民国18年,水酒生产兴旺,全县产水酒19130担,其中县城有作坊48家,从业人员134人,产水酒10064担。日军入侵期间,水酒作坊锐减。战后逐渐恢复,民国38年,有作坊60家。
  1952年,县人民政府组织县城个体水酒作坊开办国营郴县酒厂,有职工12人,土法造酒30吨。1953年,县酒厂生产白酒,同年酒厂归省管辖,易名湖南省酿酒总厂郴县分厂。1957年,又改为郴县酒厂,由郴县专署管理。1958年,郴县酒厂在良田、栖凤渡、鲁塘、桥口等地办分厂。4个月后,良田、栖凤渡、鲁塘3个分厂因亏损而停办。1961年,郴县酒厂并入郴州专署化工厂。县以桥口分厂建郴县酒厂,是年产酒159吨。1963年,县酒厂因缺乏原料而停办。
  1972年,郴县糖厂设酿酒车间,用制糖后的废蜜和红薯干、高粱作原料生产白酒。并改变过去的手工操作法,从原料粉碎、投料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调制、灌瓶装箱均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1973年,新建年产720吨的制酒车间,改液体间接发酵为连续发酵,翌年5月投产。1975年增建日处理2吨淀粉制酒车间。1980年建配酒车间,生产瓶装酒、果露酒。1985年,县食品饮料厂增设汽酒生产线,年产汽酒7.9万瓶。县糖厂生产的皇宫玉香酒于1986年被评为郴州地区优质产品;巧克力香槟酒、茶仙米酒于1987年获郴州地区优秀新产品称号,销往省内外10余个县市。1988年,县糖厂扩建年生产能力1100吨的食用酒精车间,生产饮料酒2254吨。1972~1988年,糖厂累计生产饮料酒1.39万吨。
  三、副食品加工
  清末、民国时期,副食品加工多为前店后坊,产销一体。产品多为饼干、糕点,主要品种有银片糕、灯芯糕、法饼、花生糕。1952年,县土产公司南货业建立私营食品加工厂,生产饼干、糕点。1955年,兴建县粉丝厂,1956年改为糕点加工厂,生产饼干、糕点、糖果等,年产25万公斤。1965年,该厂并入郴州市糕点厂。
  1970年,县商业局建县糕点厂,生产饼干、油货、片糖。1975年,县商业局建食品饮料厂,生产酱油、豆油、豆豉、豆腐皮、酱菜,其中甜叶菊酱油于1983年被郴州地区科委列为研究项目,并被评为地区优质产品。1984年,县糕点厂设酥货、油货、糖果3车间,品种增至90多种,总产量90万公斤,总产值110.6万元,盈利3万元。1985年,郴县茶叶场办茶叶加工厂,加工茶叶。1988年,县办副食品厂4家,职工143人,产值159万元,利润5万元。
  四、卷烟
  民国29年(1940),岳州(今岳阳)人袁炳麟投资近万元,在郴县城裕后街开办湘北烟厂(又名巴丘烟草公司),有员工12人,手工卷烟。民国31年,县人曹炳麟,在县城河街开办华成烟草公司,有固定工7人,临时童工30人,手工卷烟。湘北烟厂于民国33年迁走。后因外地机制卷烟批量进入郴州市场,华成烟草公司于民国35年停办。
  1951年,县城商人刘有恒、南解阜、何桂萱等集资8000元,在县城文化路开办联营湘南烟厂,有员工25人,年生产卷烟能力322.5箱,因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于1958年停办。此后,县内无卷烟工业。
  第三节 纺织 服装
  一、纺织
  历史上,县内纺织业多为家庭手工业,所产布匹以自给为主,若有剩余,或上市交易,或以布换盐换粮;少数以纺织为业者,或走村串户招揽业务,或在家接受客户来料加工。清末,始出现专业纺织厂场。宣统三年(1911),境内有织布匠28人,手工织布机22架,年产布1.6万匹,产值4.06万元。民国18年(1929),县集资1万元(银元)在县城西街文庙开办首家官办工厂 ——平民工厂,收容30余名无业人员,购铁织机20架、织袜机4架,自制木织机20架。民国20年,生产棉纱15件,织竹布、光布3000匹,袜子1700双,手套300双,产值7400元。之后,工人增至100人。民国34年1月,日军侵郴后停办。民国38年,县城有5家小型棉纺织厂。
  1951年,私营织染厂增至28个,从业人员188人。1953年元月,郴县接受湘南行署工矿处的郴州织染厂。2月,郴州织染厂与公私合营联新针棉工厂合并成郴县织染针棉工厂,生产棉布。1957年,利华织布厂、联兴针织厂、群众织布厂并入郴县织染针棉工厂。1959年,郴县织染针棉工厂被移交给郴州市。
  1971年,在高山背兴办郴县针织厂。1973年投产,有电动袜机20台、手摇袜机8台、罗纹机9台,是年,生产夹底棉纱套袜13.91万双、手套0.19万双,产值10万元。之后,加产童袜、球袜、尼龙袜。全部产品由郴州地区百货公司纺织品采购供应站和郴州纺织品站包销。1978年,该厂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评为“大庆式企业”。1979年,按市场需求,发展尼龙袜。是年共生产手套30.8万双、袜子114.3万双,其中尼龙袜35万双,完成产值105万元,盈利16.6万元。1982年,县针织厂易名为郴州针织厂。该厂生产的交织弹力女袜、锦纶丝袜织造精细、美观大方、弹性好,1982年获湖南省纺织品公司优质产品证书和湖南省名优产品称号。1984年,市场袜子产品大增,百货站不包销,针织厂产品大量积压。
  1985年,该厂在广州纺织品订货会上同广州针织采购供应站一级站取得业务联系,打开销路。1987年,郴县与浙江嘉善县联办郴嘉棉麻纺织厂,建厂时未充分论证,建厂后无计划内原料供应。1988年,嘉善县将设备运至郴县抵合资款,后退出,由郴县单独经营。7月投产,生产棉纱2640锭。1988年,有县办纺织厂2家,职工442人,完成产值299万元,实现利润24万元。主要产品有袜子163万双,棉纱125.6吨。
  二、服装
  东汉至民国初期,县内有专门从事缝衣的手工业者,服务方式多为受雇上门做工与承接来料加工。民国9年(1920),县城开设缝衣制帽店2家,开始使用脚踏缝衣机。民国18年,全县有服装鞋帽厂(场)29家,从业者60人。县城正一街有2家产销兼营的鞋店,生产草鞋、钉鞋、布鞋、木屐,正一街因此又称草鞋街。日军入侵期间,服装厂(场)减少,民国35年只剩25家。规模最大的为“美丽服装店”,有工人11人,缝纫机2台。之后,渐有恢复。民国38年,县内有缝纫店76家,从业人141人。
  1950年,组织县城服装业者建立缝纫同业工会。1952年,县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烈军属工厂,从事服装生产。城关区个体手工业人员,分别建立工农、妇女、妇联3个个体缝纫厂。1956年,将烈军属工厂并入县织染针棉工厂,全县其它个体缝纫厂场也组织起来,建立9个缝纫社、2个缝纫小组、1个织染组,入社社员386人。1959年,县城缝衣社、缝纫组被移交给郴州市。1970年,建立县服装总厂,承接来料加工和缝制棉毛衫裤,年生产各式服装1~2万件。1979年,个体服装业兴起,集体服装业随之受到冲击。至1983年,全县10个农村服装厂(社),有7个停产,2个处于半停产状态。1988年,县办服装企业有服装总厂及8个基层服装厂,职工140人,生产服装1.9万件,加上接待来料加工,产值共67万元。
  第四节 竹木制品
  郴县竹木资源丰富,城、乡木、篾工匠较多,以手工制作床、柜、桌、凳等木制家具和编织箩筐、土箕、篮子、椅子等用具。居城镇者一般开设店铺,居乡村者,多受雇上门作工。民国18年(1929),全县有竹、木业店铺24家,从业人员34人。之后,江西、邵阳、衡阳、耒阳等地工匠来郴县开店,收购竹木,就地加工出售。民国38年,县城从事竹木器生产者157家,从业人员259人。
  新中国建立初期,竹、木加工人员仍为分散作业,县统筹木材经营。1952年,县城木器业店铺实行联产联销。1954年,建立城关镇木器、竹器、棕绳生产合作社。1956年,组织农村工匠建立木工社7个、木工组3个、竹器组2个,入社社员568人。翌年,生产木、竹制农具6.17万件。1959年,县城竹、木制品厂、社移交给郴州市。1969年,县建立综合厂,设一竹器加工车间,18名工人自己上山砍楠竹,加工竹片、晒衣杆、蚊帐杆、竹跳板、竹睡椅等竹器。1971年,县林业局建木材加工厂,制作柜、桌、椅等办公用具和家具,并代客户加工木材。1972年,县综合厂竹器加工车间分出,建立竹木制品厂,有工人84人,以代购小楠竹,生产竹片、竹杆为主,翌年实现产值12.9万元,利润1.87万元。1978年,该厂停止竹器加工。1982年,县蓄电池厂设鞋楦车间,生产鞋楦。1984年,蓄电池厂引进广东东莞新式家具生产技术,以木材加工车间为主体,成立湘粤家具厂,生产成套组合家具,年产值达10余万元。1986年,因木材来源和产品销售困难,取消湘粤家具厂牌子,仍恢复木材加工车间,生产一般家具。1988年,县属竹木制品工业企业有县林业局木材公司和蓄电池厂木材加工车间。其中,县木材公司有职工180人,产值68万元,利润11万元。
  第五节 日用五金
  清末,境内生产五金制品为手工操作,匠人或在城镇设店铺从业,或走乡串户上门加工,生产刀、盆、锁、壶等日用五金制品。民国18年(1929),登记注册的日用五金业厂(场)43家,从业人员70人,资本7901元。
  新中国建立后,铜匠、锡匠减少,生产铁器的匠人增多。1956年组织铁工社7个、铁木社2个、铁木组1个,入社(组)社员293人,生产铁制锄头、搭耙、刀、刮子。翌年,产铁制农具16.7万件。栖凤渡铁木社改制成功的五五型步犁在全县推广,厂长雷动礼于1958年参加国庆观礼团,赴京登天安门城楼观礼。1964年,铁木社(组)按人民公社组成农具厂。1965年,一些农具厂开始购进车床、钻床、刨床、电焊机等设备,进行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1970年,增加生产人力打稻机和机械零配件。栖凤渡农具厂年产菜刀、砍刀、尖刀万余把,销往省内外。80年代,分布在各乡的农具厂在激烈的竞争中,部分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988年,县办铁制品工业企业有16家农具厂(其中正常生产的8家),有职工355人,生产中小型农具7.97万件。
  第六节 其他
  一、纸制品
  1978年,县竹木制品厂设纸箱生产车间,购进一套纸箱生产设备,生产包装箱13.4万个,完成产值13.4万元,利润1.5万元,其产品供郴州烟厂使用。1981年,竹木制品厂改为郴州包装箱厂,扩大生产规模,添购一套生产小纸盒(内盒)的设备和印字机,使内外盒生产配套,并购进水泥纸袋缝纫机,生产水泥纸袋,是年完成产值57.8万元,利税4.77万元。1985年,纸盒生产厂家增多,竞争激烈,该厂亏损9万余元。1986年,转向生产复合纸水泥袋。1988年,包装箱厂有工人106人,生产纸盒48.9万平方米,完成产值55万元,亏损13万元。
  二、陶瓷
  东汉,县内已有陶瓷制造业,但产品质地粗糙。宋代,出现规模较大的窑床,所产陶瓷器皿种类繁多。之后,其生产情况无考。新中国建立前夕,县城有一家瓷器作坊,产品系白瓷彩绘瓷器。1954年,县工商联组织人员在高壁石门冲和坳上杉木塘找到瓷泥,送醴陵瓷厂试制成功后,发动工商业者集资0.9万元,从醴陵请来技师,在城关镇北湖桥建私营工力瓷厂,有职工46人,建土龙窑1座,主要生产碗、饭钵、茶壶、痰盂等产品。开工3月余,亏本0.4万元,随即停产。之后,仁康、永太长两家药材批发商投资扩建,1955年11月恢复生产,职工增至72人。1956年元月,对工力瓷厂进行公私合营,并将厂名改为郴县力新瓷厂,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1959年,资兴团结瓷厂并入,规模扩大,但工厂场地不足,便由省工业厅、郴县专员公署和郴县各投资20万元,在下湄桥新建厂房,翌年搬入新厂生产。1964年,将力新瓷厂移交给郴州市。
  三、钟表
  民国14年(1925).广东人余合州、曾少林在县城分别开“悦昌”、“曾庆和”种表修理店。之后,又有江西、衡阳人在县城开“享达利”、“大光明”钟表修理店。1953年再增4店。1955年12月,组建城关镇钟表合作小组,有职工12人,资本400余元,以修理钟表和理发工具为主。1958年,更名为郴州钟表刀刀剪修配合作社,1959年移交给郴州市。1982年以后,农村集镇有个体户修理钟表。
  四、鞭炮
  清末,鞭炮制造业较兴旺。民国时期,鞭炮制造业集中于县城南部。民国20年(1931),共有17家,固定资本1410元,年产45.6万千响。另草田铺有部分农民制造鞭炮。新中国建立后,县城制造鞭炮的人逐渐减少。至1988年,仅廖王坪、南溪等地农户生产少量鞭炮。
  五、制伞
  清代中叶,郴县有制伞店铺20多家,是全省纸伞主产地之一。之后,制伞者日渐减少,民国38年仅存几家,且时产时停。这几家店铺均在县城东街马头石一带,其中“廖老公泰”店制造的纸伞,经久耐用。1954年,组织个体制伞户建立郴县雨伞社。1959年,将该社移交给郴州市。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