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建材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336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建材工业
分类号: TU52
页数: 4
页码: 431-434
摘要: 本章介绍了郴县建材工业发展情况。包括水泥及水泥制品、砖瓦、石灰沙石涂料。
关键词: 建筑材料 非金属材料 郴县

内容

第一节 水泥及水泥制品
  一、水泥
  1958年6月,在城关镇北湖西南侧建立县水泥厂,从城镇、农村抽调800人,筑4座直径1.3米的土窑,是年,土法生产无标号硅酸盐水泥271吨。1959年,湖南省基建局确定郴县水泥厂为水泥生产定点厂,设计年生产能力3.2万吨,投资121万元,进行扩建改造。3月,水泥厂与机制砖厂并为县第一建材厂,内设水泥车间,有工人60人。1960年,该厂被移交给郴州市,1968年,改称郴州地区水泥厂。
  1970年,县投资25万元在良田公社麦田村建县水泥厂,筑一座Φ1.65×5米的土窑,安装2台Φ0.9×1.8米的球磨机,当年生产500标号(硬练)矿渣硅酸盐水泥62吨。1971年又增加Φ0.9×1.8米、0.9×3.6米球磨机各两台。1975年、1977年又分别添置Φ1.2×4.5米球磨机各一台,年生产能力达0.5万吨。但因设备陈旧、落后、不配套,加上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差,产量不高,造成连年亏损。1970~1979年,累计生产水泥2.51万吨,亏损57万元。1980年,县水泥厂学习球磨机研磨体合理级配等先进技术和经验,改进研磨体级配合,生料磨产量提高,水泥产量上升。1981年产水泥8700吨,盈利4万元。1982年起,县水泥厂以连续10年每年向国家上调水泥1万吨的条件,获国家建材局投资100万元,新建Φ1.7×7米液压往复式机立窑一座,添置Φ1.5×5.7米生料磨和水泥磨,年生产能力从0.5万吨扩大到2万吨。1983年,产水泥1.42万吨,产值72.4万元,盈利13万元。1984年起,生产325# 、425#、525#普通硅酸盐水泥。1986年,采用税前还贷和厂里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第二次技术改造,又建Φ2.2×8米塔式机立窑一座,年生产能力增大到4.4万吨。1988年,开展生产能力填平补齐技改工程,年生产能力扩大到6万吨。是年,全厂有职工253人,固定资产原值401万元、净值317万元,产水泥3.6万吨,产值202万元,盈利105万元。1971~1988年,县水泥厂累计生产水泥19.34万吨。
  1978年,鲁塘公社兴建设计生产能力1万吨的水泥厂,生产潮泉牌325#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1988年产水泥2700吨。1978~1988年,该厂累计产水泥2.26万吨。1987年,良田镇兴建设计生产能力4.4万吨的水泥厂,1988年底竣工试产。
  二、水泥制品
  1967年,县建筑公司生产建房用的翻模空心水泥板等水泥预制构件。1972年,县邮电局在华塘招旅办厂,采用木模、手工操作生产水泥电杆,主要用作农话线路电杆,自产自用,四个月后停产。1973年,县建筑材料厂生产水泥平瓦,年生产能力6万块。1973~1976年,县邮电局在坳上公社新丰大队生产水泥电杆。1976年2月,县建筑材料厂建成一条水泥电杆生产线,生产混凝土环形电杆,年生产能力0.2万节。1977年12月,县建筑材料厂易名为县水泥电杆厂,专产水泥电杆。1978年,县水泥电杆厂生产的水泥电杆被纳入省建材工业局定点生产计划,成为全地区唯一的专业定点生产厂家。之后,该厂逐渐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年生产能力扩大到1.8万节。1979年,县邮电局在郴州市江西岭建邮电局水泥电杆厂,年生产能力3000节。1985年,县水泥电杆厂根据107国道建设的需要,生产适用于公路建设、农田排水及无压下水道等水泥涵管,年生产能力6000节,当年生产6150节水泥涵管,后停产。1988年县水泥电杆厂有职工259人,生产水泥电杆1.55万节。1976~1988年,该厂累计生产水泥电杆11.28万节。
  第二节 砖瓦
  县内青砖、青瓦生产始于秦代,明清尤盛。民国38年(1949),城郊有13家砖瓦厂,从业人员90余人,有资金9381万元(法币)。生产仍沿用人力取土、手工成胚、自然干燥、土窑焙烧(燃料为柴)、润水成色的传统方法,以销定产。
  新中国建立初,有个体砖瓦厂30家,从业人员300余人,生产青砖、青瓦。1953年3月在马家坪建立地方国营厚生机砖厂,有36名工人,8台手压砖机,用煤炭为燃料,围窑烧制红砖。1954年3月,厚生机砖厂改名为郴县机砖厂,工人增至102名,年生产红砖285万块。1956年,组织城区私营砖瓦厂建立城关镇砖瓦生产合作社。1958年6月,县机砖厂与城关镇砖瓦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县机制砖厂,有工人200多人,年产红砖464万块。1959年3月,县机制砖厂与县水泥厂合并为县第一建材厂,10月派100人去鲤鱼江生产砖瓦,支援钢铁生产。12月,县第一建材厂被移交给郴州市,去鲤鱼江的人员组建成鲤鱼江砖瓦社。1963年,鲤鱼江砖瓦社迁回县城,仍生产红砖,翌年并入县建筑公司。1971年,建立县建筑材料厂,有工人72人,购300型砖机一套。1973年县建筑材料厂从河北购进8套制作水泥平瓦的机器,年生产水泥平瓦能力6万块。1971~1975年,累计生产红砖2881万块。1976年,县建筑材料厂停产红砖。1978年,又停产水泥平瓦。1980年,县园艺场从四川省引进技术,生产玻璃纤维瓦,年产瓦7~9万块。1983年县园艺场从四川省新津县引进技术,生产灰砂砖。灰砂砖用85%的天然河沙和15%的生石灰为原料,经过磨粉、筛选、注水、搅拌、消化、再搅拌、成型、蒸汽养护等工序制成。产品经郴州地区砖瓦质量监检站物理性能检验证明:抗压、抗折强度和冻融性能均合格,标号100,其规格与普通粘土砖相同,并具有棱角分明、规格标准、外表光洁、颜色灰白的特点。1986年被湖南省建材局列入“七五”计划,作为新产品予以发展。年生产能力1200万块。1983~1988年产灰砂砖3631万块。
  农村砖瓦生产多为手工制作,自产自用,只有少量商品性砖瓦。1978年后,桥口、马头岭、五里牌、鲁塘等公社砖厂和栖凤渡瓦厂购进制砖制瓦设备。但个别厂因设备性能不佳,出现亏损。1988年,乡镇企业砖瓦厂产红砖1276万块,瓦888万片。
  第三节 石灰沙石涂料
  一、石灰
  县内石灰生产始于汉代。农民生产石灰多为自产自用。民国27年(1938),县城郊区出现石灰专业生产厂家。民国38年,县城郊区有私营石灰生产厂家12家。1950年,新增6家,仍系私营石灰厂。1955年,城关镇有私营石灰厂9家,从业人员31人,1956年组成城关镇石灰生产合作社,社员36人,1958年该社并入县水泥厂。
  在农业合作化时期,各农业社兴办石灰厂,多为自产自用,按需生产,时产时停。70年代,五里牌、邓家塘、白露塘、良田、廖家湾、小溪、华塘等公社兴办石灰专业厂。其中邓家塘公社厂家较多,并从事石灰粉加工,其产品行销广东、深圳等地。1988年,全县产石灰5.29万吨。
  二、沙石
  县内河沙资源丰富,公私建筑,自取自用。1958年后,部分沿河公社、大队办起河沙场,始专业经营河沙。1988年,全县有桥口、廖家湾、华塘、栖凤渡、江口、荷叶坪、南溪等乡镇有河沙场,共捞取河沙36万吨。
  建筑用的片石、碎石,民间以自采自用为主,单位建筑,多临时雇请石工或发包给石匠开采。1958年后,五里牌、邓家塘、坳上、廖家湾、马头岭等公社办起采石场,生产建房筑路等工程所需的片石、碎石。
  三、涂料
  1984年12月,县针织厂建成涂料生产车间,生产107外墙涂料,至1988年,共生产涂料445吨。
  第四节 大理石花岗石
  县内有大理石产地4处,主要分布于芙蓉、良田、小溪等乡镇。花岗石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骑田岭、王仙岭和千里山。
  1985年,县建立花岗石、大理石工业公司,与香港宏信电脑有限公司达成开发花岗石、大理石协议,总投资480万美元,其中香港宏信电脑有限公司投资240万美元。引进年产15万立方米的花岗石、大理石板材生产线,在芙蓉乡安源源建立年产大理石荒料2000立方米的生产基地,在郴州市工业大道建立板材加工厂。至1988年,共生产大理石荒料1405立方米。其生产线设备正在洽谈引进中。1985年后,芙蓉乡安源村、桃源村各办1个大理石厂,1988年两厂共生产大理石荒料2710立方米、板材3500平方米。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