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集体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32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集体工业
分类号: F427.64
页数: 2
页码: 423-424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县1953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包括二轻工业、部门集体工业、乡镇工业。
关键词: 工业经济 集体工业 郴县

内容

一、二轻工业
  1953年冬,开始进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县城首建金属制品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有社员37人。1954年,成立手工业管理科,管理二轻工业。1956年底,全县共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78个,有社员2887人(其中县城36个、1420人),全年完成工业产值396万元。1958年冬,农村集镇手工业合作社(组)转为公社所属的地方国营企业。1959年,将城关镇及许家洞、槐树下等手工业合作社、组移交给郴州市。1961年,把“大跃进”中转为地方国营的各公社手工业企业复转为集体所有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并新建一些手工业社,发展一批新社员,县内有各类手工业合作社(组)85个,社员1559人。1964年,手工业合作社(组)以人民公社为单位组成农具厂或服装厂,并随人民公社行政区划变动而变动。1969年后,相继建起县轻化工厂、塑料厂、锅厂、锅炉药剂厂、蓄电池厂、服装厂。1977年,县轻工业系统的农具厂、服装厂共26家被划归社队企业局管理,1983年复划归轻工业局管理。翌年,归二轻工业局管理。1985年工业普查统计,县二轻局所属工业企业共30家,职工860人,固定资产原值284.5万元,净值161万元,实现产值512万元,利润0.9万元。1988年,手工业联社(又称二轻工业局)所属工业企业28家(其中农具厂、服装厂23家),职工760人,固定资产原值365万元,净值202万元,实现产值628万元、利润13万元。
  二、部门集体工业
  1970年后,县内一些部门相继兴办集体所有制企业,主要有水电安装公司、饮料厂、中药材加工厂、教学仪器厂、一中印刷厂、轧钢厂。1988年,全县有县属部门工业企业6家,完成产值320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
  中央、省、地属企业先后在郴县境内办有一些集体性质的附属工厂。1988年,有柿竹园有色金属矿综合厂、七三二○工厂纸箱厂和128队钢粒厂等3个工厂,实现工业产值104万元。
  三、乡镇工业
  1956年,农业合作社始办集体工业,后逐步发展。1974年,社队工业产值357万元。1978年后,社、队工业大发展,1980年产值达1366万元。1988年,全县有乡、村工业企业1763个,从业人员6918人,固定资产原值2451万元,净值1817万元,实现产值2456万元,完成利润199万元。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机构

郴县轻化工厂
相关机构
郴县塑料厂
相关机构
郴县蓄电池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