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抗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27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抗旱
分类号: TV-092
页数: 2
页码: 363-364
摘要: 本节记述郴县抗旱情况介绍打井、找水源、渠道、新添机排、新建水利设施、用水车、吊桶、水桶和其它工具抗旱。
关键词: 郴县 水利 抗旱

内容

干旱,历来是郴县的主要自然灾害。清代、民国时,境内无气象机构,对水、旱灾害没有专门记载,只有特大灾害才在有关史志中有简略记述。清代(1644~1911)的268年中,有记载的特大旱灾35年,平均7.7年一遇。民国元~38年(1912~1949),有记载的大旱和特大旱灾10次,平均3.8年一遇。新中国建立后,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但因人口、耕地和复种面积剧增,需水量成倍增加,旱灾仍较严重。据郴州地区气象局1952~1988年资料统计,37年中,发生特大旱灾4年,大旱灾5年,平均4.1年一遇,另外,还有中旱和小旱各13年。
  劳动人民历来同旱灾进行顽强斗争。清代、民国时期,多数地方用龙骨水车车水,少者一、二梯,多者三、四梯,连贯提水灌田。有的用竹筒扯水、吊桶吊水、水桶挑水、割草铺盖等方法抗旱。但因民力分散,抗旱工具落后,收效不大。
  新中国建立后,县委、县人民政府除大抓水利建设,从根本上防御水旱灾害外,一旦灾害发生,便全力抗旱。1954年大旱,县委、县政府各级干部大部分深入抗旱第一线,组织群众抗旱、保苗,减轻旱灾损失。1957年发生旱灾,县成立抗旱治虫指挥部,抽调200多名干部下乡抗旱,挽救了4.5万亩受旱水稻。1963年5月中旬,开始干旱,连续110天未下透雨,加上持续高温,蒸发量大,全县24.14万亩耕地受旱。干旱发生后,县委成立抗旱指挥部,由县委副书记任指挥长,全县抽调600多名干部奔赴灾区,组织6万多劳力全力抗旱。各级领导实行分片包干,并深入灾区,帮助解决抗旱资金、工具和物资。全县当年新添灌溉机械130台、3445马力,修好筒车205部,渠道56条、长100公里,圳1240条、长2500公里,拦河筑坝2663处,打井350口,找水源1250处,新增灌溉面积5.4万亩。
  无水利设施的地方,采用水车车水、人力挑水。全县通过各种抗旱措施,使数万亩禾苗得救。1984年,从6月2日断雨,到8月26日持续干旱85天,全县26.29万亩耕地受旱。县委、县政府分析全县旱情后,决定取消一切与抗旱无关的会议和原定去外地参观的计划,集中力量领导抗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有16名领导成员始终坚持在抗旱第一线,还从县直机关抽派34名科、局长和190名干部组成28个工作组,分赴各乡镇抗旱。各中型水库由副县级干部或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亲自掌管水权,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乡镇干部按人分段负责渠道放水,使水库充分发挥抗旱效益。在无水利设施的地方,动用55万个劳动工日在短期内新建水利设施1300处,新添机排112处、920马力,电排66处、1400千瓦,抗旱用油363吨、用电460万千瓦小时。并出动几十万人次用水车、吊桶、水桶和其它工具抗旱。很多农户以“千里千担救一丘”的决心抗旱。荷叶坪乡董家中海组村民彭雾生,全家6人中出动5人,连续20多天到200米以外的地方挑水灌田,使1.2亩受旱稻田获得亩产425公斤的好收成。由于抗旱及时,措施得力,全县共挽救6.1万亩稻田,减轻了旱灾的危害。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