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27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水产
分类号: F307.3
页数: 3
页码: 358-360
摘要: 本节记述郴县水产业以渔业为主,人工放养、天然捕捞。
关键词: 农业 养殖业 水产

内容

县内水产业以渔业为主。汉代前,渔业生产基本上是天然捕捞。汉代开始山塘养鱼,三国时开始稻田养鱼。但渔业生产发展缓慢。民国38年,全县放养面积2.3万亩,产鲜鱼86吨。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山塘、水库的兴建,养殖水面不断扩大。1957年,全县产鲜鱼460吨,其中放养面积3.46万亩,产鲜鱼325吨。1958~1978年,山塘、水库、稻田由集体养鱼,加上单一抓粮食生产,年均产鲜鱼440吨,其中人工养殖354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养鱼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加上开放市场,鱼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养鱼生产积极性提高,渔业生产大发展。1988年,全县产鲜鱼1904吨,其中养殖面积6.2万亩,产鱼1855吨。
  一、人工放养
  鱼苗鱼种培育
  三国时期(220~280),县内农民从河中采集天然鲤鱼卵和人为选择鲤亲鱼于稻田繁殖鱼苗,供稻田和池塘养殖。之后,世代相传。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鱼种则向衡阳、岳阳及湖北等地鱼苗埠头采购。购回的鱼苗放在育苗池进行短期培育后再分塘饲养。1965年,全县在长江流域采购各种鱼苗约5000万尾。1972年,在五里牌公社渔场开展家鱼人工孵化试验,孵出草鱼苗100万尾。1978年,鱼苗孵化场增至5个,孵化鱼苗5000万尾。1979年后,增加亲鱼数量,扩大孵化规模,完善孵化设施。1980年孵化鱼苗8000万尾,鱼苗大部分自给。1987年,县农科所改为县鱼苗鱼种场,开鱼塘146亩,添置孵化鱼苗设施,1987年孵化草鱼200万尾、孑子鱼苗100万尾。1988年,全县孵化鱼苗1.5亿尾,达到自繁自养。
  山塘养鱼
  山塘养鱼是郴县养鱼的主要形式。五里牌、太平、栖凤渡一带山塘多,农民历来有在山塘养鱼的习惯。1949年,全县山塘养鱼面积3000亩。1956年实行农业合作化后,山塘由农业社统一养鱼。1957年,山塘养鱼面积6500亩,产鱼299.5吨,亩产46公斤。1958~1978年,山塘养鱼面积长期徘徊在0.5~0.8万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将部分低产田改塘养鱼。1980~1987年,田改塘3341亩,山塘养鱼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些养鱼能手从事专业养鱼,建成一批精养鱼塘,采用投放大规格鱼种,合理密放,立体搭配混养,轮捕轮放,投放配合饲料等养鱼新技术。1982年,有养鱼专业户126户,养鱼水面1286亩,产鱼248吨,亩产193公斤,比全县山塘养鱼平均亩产高65公斤。1988年,全县山塘养鱼面积20550亩,产鱼1406吨,亩产68.4公斤。其中精养鱼塘面积3000亩,栖凤渡镇栖凤渡村第六组村民陈子清1.4亩精养鱼塘,产鲜鱼806公斤,亩产576公斤。
  稻田养鱼
  县内农民从三国时期起即利用稻田养鱼,后稻田养鱼成为山区农民养鱼的主要方式,大都以鲤鱼为养殖对象。禾花落水,鱼吃后,长得肥而嫩。黄茅的禾花鱼一度成为朝廷贡品。新中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鼓励农民开展稻田养鱼,稻田养鱼面积、产量逐年提高。1952年养鱼2.7万亩,产鱼49吨,亩产1.8公斤;1960年养鱼3.44万亩,产鱼104.9吨,亩产3公斤;1965年养鱼3.94万亩,产鱼198.1吨,亩产5公斤。1966年起,稻田普及矮秆双季稻,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养鱼受到一些影响,加之“文化大革命”中,单一抓粮食生产,稻田养鱼减少。1966年养鱼7500亩,产鱼38吨,亩产5公斤;1977年养鱼面积降至3700亩,产鱼10.9吨,亩产2.9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稻田养鱼实行联产承包或大包干责任制,农民养鱼积极性提高,县水产部门和农民一起试验,创造出了秧——鱼、稻——鱼、秧——稻——鱼等多种轮作养鱼方式和在养鱼稻田里开井字沟的新技术,并推广高效低毒农药,稻田养鱼得到迅速发展。1982年,养鱼3万亩,产鱼225吨,亩产7.5公斤;1988年,养成鱼4.2万亩,产鱼358吨,亩产8.5公斤,还用0.8万亩稻田培育鱼种600万尾。
  水库养鱼
  1953年建起第一座小Ⅰ型水库(小谷仓水库),养鱼420亩,产鱼1.55吨,亩产3.7公斤。随着新建水库增加,水库养鱼面积逐渐扩大。1960年养鱼2800亩,产鱼10.5吨,亩产3.8公斤。之后,水库养鱼向实行科学技术养鱼和提高单产上下功夫。1976年,中型水库增至5个,养鱼面积扩大到0.5万亩,产鱼75吨,亩产15公斤。1982年渔业区划调查,全县有水库43座,最大面积1.15万亩,可养鱼水面5943亩。1988年,水库养鱼5200亩,产鱼91吨,亩产17.5公斤。
  鱼病防治
  县内常见鱼病有草鱼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赤皮病和泛池等。传统的方法主要采用生石灰、茶枯清塘消毒预防鱼病,和用中草药治疗鱼病。但由于防治水平不高,造成不少损失。新中国建立后,鱼病防治除用传统方法外,还重视其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60年代后,推广漂白粉清塘消毒;用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化学农药喷入水中杀死病原体;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治疗鱼类寄生虫;用西药黄胺胍、井岗枚素和海蚌含珠、大蒜、苦楝树皮、辣蓼等中草药防治鱼病。1980年,开始试验草鱼免疫注射。1983年,县水产站在30户养鱼户中开展草鱼出血病疫苗注射,免疫注射草鱼3万尾剂,草鱼成活率提高17%。之后逐渐推广,1988年,免疫注射草鱼12万尾剂。
  二、天然捕捞
  历史上,县内天然捕捞业兴旺,专业和兼业捕捞者千人左右,年捕捞量在千担以上,以地处东江、西河两岸的桥口、五里牌、栖凤渡等地捕捞者多、捕捞量大。民国38年,天然捕捞水产品产量86.5吨。新中国建立后,稻田、池塘养鱼发展,因洪水冲溢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流入溪河的各种鱼类增多,天然捕捞产量增加,1957年达135吨,1960年增加到210吨。后因稻田、山塘养鱼减少,水利建设时,沿河兴建河坝、拦水坝,从下游上溯产卵的鱼受阻,加上用炸药炸鱼、毒药毒鱼、电打鱼等行为泛滥,江河中的可捕鱼减少,天然捕捞量迅速下降,1970年降至25吨,1972年降至1吨。1980年后,随着稻田、山塘、水库养鱼增多,溪河内鱼量上升,天然捕捞量又有增加,1988年天然捕捞水产品产量49吨。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