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养殖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26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养殖业
分类号: F307.3
页数: 10
页码: 352-361
摘要: 本章郴县养殖业记述家畜、家禽、水产、其他等产量,发展概况。
关键词: 农业 养殖业 郴县

内容

第一节 家畜
  一、猪
  (一)发展概况
  养猪,历来为郴县畜牧业的重点项目和农家的传统养殖项目。民国22年(1933),全县养猪5.3万头,除自食和本地销售外,还销往广东2000头。民国38年,全县养猪5.63万头,出栏肥猪3.19万头。
  新中国建立后,生猪生产受养猪政策和粮食丰歉的影响,出现起伏发展。1950年,生猪私有私养,银行发放贷款,支持贫困农户购买仔猪。1953年11月,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给每头猪留饲料粮50公斤。1954年,贯彻生猪“私有私养公助”的方针,并实行生猪派购政策,每派购一头猪发放预购定金15元,奖饲料粮20公斤(后加到50公斤)。1955年,县人民委员会将饲养母猪的任务作为指令性计划分配到乡、村、组。是年,生猪饲养量由1950年的6.34万头增至8.66万头,出栏3.96万头。农业合作化后,划耕地的5~8%给社员作饲料地。1957年,粮食减产,生猪饲养量减至7.32万头,出栏3.24万头。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取消自留地,社员口粮定量,吃饭在公共食堂,农户无条件养猪,强调集体饲养生猪。1959年,开展公社办万头猪场,大队办千头猪场,生产队办百头猪场的群众运动,生猪饲养量增至8.46万头,其中集体猪场410个,养猪3.38万头,各公共食堂养猪5.08万头。但出栏少,当年仅出栏3.21万头。之后因粮食歉收、饲料奇缺、猪场设备差、管理不善、疫病流行,生猪生产下降。1961年,生猪饲养4.75万头、出栏1.48万头,分别比1957年减少35%、54%。
  1963年,贯彻“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鼓励社员私人养猪,重新划自留地,多养不多购,开放生猪交易市场,实行收购生猪奖售棉布等工业品,生猪生产得到恢复。1965年,生猪饲养量15.15万头,出栏7.4万头。1966~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粮食减产,生猪饲养受到制约,年均饲养量降至11万多头,年均出栏降至4万多头。
  1970年粮食增产,生猪得到发展。1971年,关闭猪肉市场,集体和社员养的猪只能上交国家和自宰分食,不准上市交易。1972年,再次提倡大办集体猪场,要求每个生产队都要办一个集体猪场,并把社员私人多养猪当作资本主义批判。1976年集体猪场2011个,养猪5.34万头。因管理不善,猪一般要养一年多才出栏,多数猪场亏本。1977年集体猪场开始减少,农户私养生猪量增加。1978年,生猪饲养量19.88万头,出栏7.61万头,分别比1961年增加3.2倍、4.1倍。其中集体猪场1673个,养猪4.22万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生猪逐步转向私有私养,1982年,集体猪场全部撤销。1984年开始出现养猪专业户、重点户。1985年,取消生猪派购,开放肉食市场,产品多渠道销售,加上粮食增产,生猪发展迅速。1988年,生猪饲养量、出栏肥猪各为29.43万头、14.41万头,分别比1978年增加48%、89%。其中养猪专业户81户,共养猪2850头;养猪重点户450户,共养猪7515头。
  (二)品种
  县内饲养的生猪多为湘南花猪,也有少量的黑猪、宁乡猪、沙子岭猪。后经多年引进优良猪种,进行杂交配种,繁育出增重快、瘦肉率高的杂交二代、三代。1953年,设在白露塘大浪江的省农林厅畜牧试验场,引进中型约克夏、大型约克夏、苏联大白猪,繁殖仔猪向附近农村出售,并用引进上述良种公猪与本地母猪进行杂交改良,更新生猪品种。1955年在白露塘开始生猪人工授精,1958年和1959年,两年人工授精母猪2500头次,受胎900胎次,产仔猪5100头。1957年引进四川金华猪,1965年引进宁乡猪、沙子岭猪。1965年下半年,县农业局与县肉食水产公司合作,引进10头大约克夏和中约克夏种公猪,分别放在新市、坳上、鲁塘、华塘、栖凤渡5个食品站,开展生猪杂交和生猪人工授精。新市食品站1971~1975年,人工授精母猪1540胎次,产仔猪1.15万头。1985~1988年,引进杜洛克、汉普夏、大约克夏、中约克夏,在坳上、桥口、白露塘、鲁塘、荷叶坪、五里牌等乡镇设人工输精点,生猪人工授精4000多胎次,产杂交小猪2.4万头。1987年2月,县畜牧兽医总站从桃源县引进60头桃源母猪,其中44头放在坳上乡良种场饲养,用长白、杜洛克公猪分别进行杂交,提供瘦肉型二元杂交仔猪。
  (三)饲养
  农民养猪讲究“栏干食饱”。70年代前长期沿用“栏养、熟食”的饲养方法,70年代起试验推广生食饲喂法。公猪、母猪、仔猪、育肥猪的饲养方法各异。
  公猪
  独关一栏,以青饲料加大米、玉米、黄豆为主食,配种期间日精料1公斤以上,并增喂2~4个鸡蛋,或鱼虾粉等高蛋白饲料。
  母猪
  一栏关一猪,配种前与肥猪一样饲养;配种后,逐渐增加精料,产前10天内以精料为主。产仔时,饲养员日夜守护;产后,让母猪嚼谷催乳,人工协助哺初乳。哺乳期,以精饲料为主。
  仔猪
  在3~4周龄开食,日食多餐,以大米、大豆等精料为主,辅以优质青饲料,满双月出售,只重8~15公斤。80年代,推广在周龄时喂全价配合饲料,只重15~20公斤。
  育肥猪
  60年代以前,多用分段育肥法,仔猪进栏后,精饲料为主约喂一月后,开始“吊架子”,以青、粗饲料为主,辅以少量精饲料,喂至40公斤左右开始催肥,加喂红薯、米糠、大米等精料,约饲养一年达80公斤左右出栏。70年代起,一些农户改进饲养方法,从仔猪进栏至出栏,均以青、粗、精饲料搭配饲养,改栏内积肥为栏外积肥,改喂熟食为喂生食,育肥期缩短1~2个月。1979年起,部分农户使用配(混)合饲料养猪,生猪长得快,6个月可达100公斤。
  (四)饲料
  青饲料 以红薯藤、牛皮菜、油菜、萝卜、莴苣、南瓜、灰萝卜、荞麦、紫云英等种植饲料为主,辅以野菊花、艾、苦买菜、夏枯草、败浆草、葛藤、车前草、地菜、竹叶草、鸭舌草、扁浪丝、浮萍等多种野生植物。1957年开始引进水浮莲,后陆续引进水花生、水葫芦、聚合草、细绿萍等。农家将一时用不完的青饲料进行干贮或青贮,以备冬天饲用。
  粗饲料 谷糠、酒糟为传统粗饲料。60年代农村推广粉碎机后,秕谷、豆秆、豆壳、花生苗、花生壳、玉米秆、稻草等亦粉碎作饲料。70年代,曾推广发酵饲料和糖化饲料。
  精饲料 精饲料以大米、红薯、芋头、荞麦、小麦、玉米、高粱、麦麸等能量饲料为主,辅以大豆、豆腐渣、菜饼、猪骨粉、鱼粉、血粉等蛋白类饲料。80年代,开始以玉米、麦麸、鱼粉、统糠等为主生产配(混)合饲料。
  (五)疫病防治
  疫病种类 境内危害生猪的主要疫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仔猪黄白痢、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亚硝酸中毒等。历年来,危害较大的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仔猪黄白痢等5种。猪瘟又叫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此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流行时,不分品种、年龄、公母、大小,一律感染,发病后死亡率高。1949~1988年共发病78461头,发病率1.38%,死亡76388头。
  猪丹毒,俗称鬼打印,是由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架子猪和小猪。此病一旦发生,传染迅速,治疗不及时者,死亡率高。1949~1988年,共发病33976头,发病率0.6%,死亡12546头。其中1949~1965年发病23023头,1966年后发病减少。猪肺疫,又称锁喉症,是由多杀性巴代杆菌引起的传染病。1949~1988年,共发病17509头,死亡5090头。猪喘气病,又称猪气喘,1963年在栖凤渡发生,后逐渐蔓延到全县,1963~1988年,共发病11245头,死亡2339头。仔猪黄白痢,发病范围广,传染快,1949~1988年共发病77667头,发病率1.37%,死亡25533头。
  防治方法
  清末、民国时期,防治生猪疫病主要采用中草药和剪耳朵、剪尾巴放血、针灸等土方法,遇传染性病则无法医治。新中国成立后,坚持预防为主方针。1953年,培训兽医人员,对猪瘟进行防疫注射,并对上市的畜产品进行检疫检验。1954年兽医分片包干,对猪疫病及时防治。1955年后,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进行春、秋两次防疫注射。60年代,对生猪实行三包(包防疫、包治疗、包去势)。1970~1981年,实行合作防治制度,县设防疫站,公社有兽医站,大队有赤脚兽医,生产队有防疫员,包生猪防疫、治疗、去势,养猪户每出栏一头肥猪交合作防治费1元。1982年改“三包”为“二包”(包防疫、包去势),每头猪收费0.8元,治疗另收现金。1985年元月起,取消“二包”,兽医进行一切防治活动直接收现金。是年,实行仔猪窝边注射猪瘟疫苗。1988年,全县共26个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兽医97人,注射猪瘟疫苗13.2万头,占存栏15.02万头的87.9%,注射猪丹毒疫苗4.85万头、猪肺疫苗4.7万头、仔猪副伤寒疫苗3.7万头,加上及时治疗,有效地控制生猪疫病。是年因疫病死亡猪11538头(传染病6689头、寄生虫病399头、中毒病2278头、普通病2173头),死亡率3.91%。
  二、牛
  (一)发展概况
  郴县农户以牛为耕地主动力,有条件者均饲养,并爱护备至。民国22年(1933)有牛2.1万头。民国32年,发生牛瘟,死牛5309头。民国34年,日军侵郴时,抢杀耕牛6266头。至民国38年,县内耕牛降至1.04万头,其中劳役牛1.01万头,平均每头牛(劳役牛,下同)负担水田26亩。
  新中国建立后,各级人民政府严厉打击乱杀耕牛和故意破坏耕牛者。1950年,发放耕牛贷款,扶持农户养牛。1952年,县、区、乡均建立护牛委员会,督促实施各项护牛措施。
  1956~1957年,保险公司对部分耕牛实行保险。1957年,耕牛增至2.97万头,其中劳役牛1.84万头,每头牛负担水田19亩。1958年,耕牛归生产大队所有,集中饲养,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加上部分队重用轻养、草料不足、饲养员不稳定或责任心不强,造成耕牛死亡。
  1960年,畜牧兽医站解散,牛病无人医,耕牛死亡增多。1962年,耕牛降至2.32万头,其中劳役牛1.51万头,每头牛负担水田21亩。1962年底,耕牛所有权下放到生产队,各生产队采取集体放牧、分户管养,或包给专人饲养的方法,加强护养和繁殖工作。1964年,县颁发《关于发展耕牛生产的布告》,对耕牛的管养提出具体要求,并规定每头耕牛留稻谷50公斤;每头黄牛留稻草1250公斤,每头水牛留稻草1500公斤;劳役的牛每头备干红薯藤50公斤。之后,耕牛稳步发展,1980年有耕牛3.55万头,比1962年增加1.23万头,其中劳役牛2.1万头,每头牛负担水田15亩。1981年、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部分生产队耕牛养护责任制不落实,出现多户共一头牛和轮户饲养、使役的情况,少量耕牛因管理不善和劳役过度而死亡。1982年有耕牛3.34万头,比1980年减少0.21万头。之后将牛分到户饲养,各户对牛加强管养,加上开放牛的交易市场,牛发展较快。1988年有牛4.12万头,比1982年增加0.78万头,其中劳役牛2.82万头,每头牛负担水田10亩。
  1979年永春公社在仰天湖办牛场,养牛146头。1980年此场被列入地区、县牧业试点,开始引种牧草,1982年此场被列入省种草养畜开发项目,1984年被列入农业部万亩牧草飞播点。至1988年,国家、省、地共拨款102.87万元建设牧场,建成职工宿舍3栋1000平方米、牛栏3栋2400平方米、人工草场2万亩,青贮窖3个、围栏草山2万亩、建鱼池20亩,购置小型风力发电机、微型水力发电机。1979~1988年,仰天湖牧场共养牛1143头,出栏548头,养羊441只,出栏生猪978头,出栏鹅189只,产鲜鱼75担。但因场地权属发生争执,影响牛场的发展。
  (二)品种
  水牛
  县内饲养的水牛属滨湖水牛,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经长期自繁,品性逐步退化。水牛日耕田能力和使用年限优于黄牛,劳役年限15~18年。其数量占牛总数的比重逐步上升:1949年为21%,1965年为28%,1978年为33%,1988年达36%。
  黄牛
  县内饲养的黄牛属湘南黄牛,因长期公母混牧,近亲繁殖,饲养粗放,品性逐步退化,体形矮小,成牛头重一般只有100~250公斤。黄牛体质强健,行动灵活,一般3岁开教,可劳役到14岁左右,县内各地均有饲养。为增大黄牛的个体和使役能力,县畜牧部门多次引进外地良种牛,改良本地黄牛品性。1954~1964年,设在白露塘大浪江的省畜牧试验场引入短角牛、辛地红牛、荷兰黑白花奶牛等种牛9头(公牛6头、母牛3头)饲养繁殖。1964年,县农业局与省畜牧试验场合办板桥黄牛改良站,将板桥公社白露塘、金田、雅市三个大队的公牛全部去势,用短角公牛的精液给母牛人工授精,到1967年,共产杂交仔牛240多头。1972年在栖凤渡建立配种站,引进山河牛、南洋牛、辛地红牛、荷兰牛等4个品种9头公牛,至1975年共给栖凤渡、马头岭、五里牌3个公社110头母黄牛配种,产杂交牛81头。1975年,栖凤渡配种站迁到坳上公社林场,开展少量杂交配种工作,至1982年撤销。1980年,永春仰天湖牛场从省畜牧研究所取回西门塔尔公牛冷冻精液,开展人工授精工作,至1988年用牛冷冻精液给母牛进行人工授精共614头次,产杂交仔牛431头。
  (三)疫病防治
  县内牛的疫病主要有牛瘟、牛炭疽、牛巴代杆菌病、牛出血性败血病、牛结核病、牛焦虫病、牛流行热、牛钩端螺旋体病、牛肝片吸虫病、牛平腹吸虫病、牛肿脚烂蹄病、牛甘薯黑斑病等十余种。
  清末、民国时期,主要用土方和草药进行治疗牛病,遇牛瘟等传染性疾病,则束手无策。民国32年,栖凤、五市、四明、丰乐等乡发生牛瘟,虽经省农业改进兽医组第三兽医防治队用血清或脏器苗作牛瘟预防注射,牛瘟仍未得到控制,死亡5309头。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采取建立防治制度和推广新技术等措施,预防治疗牛病。
  1950年7月,省农林厅在郴县城关区和一、二区进行牛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试验,注射2551头,效果较好。是年冬,县人民委员会组织基层畜牧人员全力抓牛瘟扑疫工作,给全县的耕牛全部注射牛瘟疫苗,并采取隔离封锁病牛、妥善处理病牛尸体、建立疫情报告制度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牛瘟。1951年起,开展牛炭疽、牛出败、牛巴代杆菌病等菌苗免疫注射。1954年,全县消灭牛瘟,牛炭疽、牛出败等病也减少。1955年,各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耕牛合同保健工作。1970年,实行合作防治制度,所有耕牛全由公社兽医站承包防疫治病,1973年消灭牛炭疽病,其它传染性疾病减少。1982年起,实行牲畜保健责任制。
  三、羊、兔
  羊
  历史上,县内饲养山羊,但量甚少,只邓家塘、良田、桥口、华塘等地极少数农户饲养麂古羊。1954年,养羊54只。以后,渐有发展,1978年达820只。1979年,县号召发展草食动物,1981年羊增至980只。1987年仰天湖牧场引进马头羊27只。1988年,全县养羊1530只,出栏321只。
  兔 清末、民国时,县内有少数农户饲养肉用兔。新中国成立后,兔有一定发展。1961年,全县养兔4.4万只,其中五里牌公社1.1万只。1965年后,饲养减少,年均养兔千只左右。1978年春,良田、马头岭等公社从浙江嘉兴引进中国长毛兔2518只饲养繁殖。时,出售小兔和兔毛经济效益可观,发展迅速,年底全县有长毛兔8244只,其中集体兔场42个,养兔5040只。1982年,长毛兔发展到1.39万只,但兔毛价格骤跌,1983年养兔量下降到8413只。1986年,桥口镇引进西德长毛兔、日本大耳兔。1988年,存笼兔仅772只。
  四、其他家畜
  县内饲养的家畜还有马、驴、骡、狗、猫等。
  60年代以前,马、骡、驴为重要运输动力。1959年,全县有马、骡、驴123匹。后,机动车运输增加,马、骡、驴渐减,年均约40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的农户购大牲畜搞运输,马、骡、驴饲养量有所增加,1988年共105匹。
  一般农户习惯饲养猫、狗,养猫捕鼠,养狗看家及捕猎。60年代推广药物灭鼠后,猫食毒死鼠产生二次中毒死亡,饲养量减少。80年代,狗肉价格上涨,养狗数量增加。
  第二节 家禽
  一、发展概况
  饲养家禽(鸡、鸭、鹅)是县内传统养殖项目,以养鸡、鸭为主,每户养几只;太平、五里牌等地有养棚鸭的习惯,棚鸭多为蛋鸭,每棚鸭100只以上,流动放养。民国38年,饲养家禽36.18万只,出笼18.1万只。后因粮食增产,家禽疫病防治技术提高,家禽发展。
  1957年,饲养82.74万只,出笼41.6万只。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集体开办禽场,家庭养禽受到限制,1960、1961年粮食减产,禽饲养量减少,1960年养禽48.45万只,出笼26万只。1962年起鼓励家庭养禽,养禽得到发展。1964年养禽112.55万只,出笼56.55万只。1964年冬,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养禽受到限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私人养禽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进行批判,1971年饲养量降至64.83万只,出笼32万只。
  1972年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同时部分生产队办起集体鸭场,养鸭防治水稻病虫,是年禽饲养量上升至78.9万只,出笼39.43万只。1975年再次限制农户养禽数量,禽饲养量降至50.46万只,出笼25.23万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禽饲养量上升,同时出现养禽专业户、重点户。1981年,鲁塘兽医站何纯雄养三黄鸡3万只,出笼2.5万只。1983年全县养禽84.85万只(鸡62.38万只,鸭21万只,鹅1.47万只)。出笼44.2万只(鸡34.3万只,鸭8.8万只,鹅1.1万只)。其中养鸡专业户、重点户达160户,养鸡23.7万只。后因饲料价格上涨和鸡病得不到有效防治,养鸡专业户减少,但因粮食增产,各农户养禽数量上升。1988年全县养禽126.73万只,出笼40.8万只;其中养鸡76.97万只,出笼18.2万只;养鸭43.5万只,出笼19.1万只;养鹅6.26万只,出笼3.5万只。
  二、品种
  县内鸡的品种,以湘南黄鸡为主。1970年后,陆续引进白洛克、九斤黄、星布罗、红布罗、洛岛红、桃源鸡、长沙黄鸡、AA鸡、星杂288、来航鸡、新浦东鸡、罗期鸡等品种。
  鸭的品种历史上以麻鸭(土鸭)、瘤头鸭(洋鸭)和淮鸭为主。1970年起,相继引进北京鸭、苏州鸭、澳大利亚狄高鸭、英国樱桃谷鸭、卡叽——康贝尔鸭等品种。
  鹅的品种有白鹅、灰鹅两种。
  三、疫病防治
  县内流行的禽病主要有鸡新城疫(鸡瘟)、禽霍乱、鸭瘟、鸡马立克式病、鸡白痢、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等,以鸡新城疫、禽霍乱、鸭瘟危害最大。1953年开始使用鸡瘟疫苗预防鸡瘟,1962年使用禽霍乱疫苗接种预防禽霍乱,但两种疫苗的注射面欠广。至1988年,鸡新城疫和禽霍乱仍有发生。
  第三节 水产
  县内水产业以渔业为主。汉代前,渔业生产基本上是天然捕捞。汉代开始山塘养鱼,三国时开始稻田养鱼。但渔业生产发展缓慢。民国38年,全县放养面积2.3万亩,产鲜鱼86吨。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山塘、水库的兴建,养殖水面不断扩大。1957年,全县产鲜鱼460吨,其中放养面积3.46万亩,产鲜鱼325吨。1958~1978年,山塘、水库、稻田由集体养鱼,加上单一抓粮食生产,年均产鲜鱼440吨,其中人工养殖354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养鱼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加上开放市场,鱼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养鱼生产积极性提高,渔业生产大发展。1988年,全县产鲜鱼1904吨,其中养殖面积6.2万亩,产鱼1855吨。
  一、人工放养
  鱼苗鱼种培育
  三国时期(220~280),县内农民从河中采集天然鲤鱼卵和人为选择鲤亲鱼于稻田繁殖鱼苗,供稻田和池塘养殖。之后,世代相传。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鱼种则向衡阳、岳阳及湖北等地鱼苗埠头采购。购回的鱼苗放在育苗池进行短期培育后再分塘饲养。1965年,全县在长江流域采购各种鱼苗约5000万尾。1972年,在五里牌公社渔场开展家鱼人工孵化试验,孵出草鱼苗100万尾。1978年,鱼苗孵化场增至5个,孵化鱼苗5000万尾。1979年后,增加亲鱼数量,扩大孵化规模,完善孵化设施。1980年孵化鱼苗8000万尾,鱼苗大部分自给。1987年,县农科所改为县鱼苗鱼种场,开鱼塘146亩,添置孵化鱼苗设施,1987年孵化草鱼200万尾、孑子鱼苗100万尾。1988年,全县孵化鱼苗1.5亿尾,达到自繁自养。
  山塘养鱼
  山塘养鱼是郴县养鱼的主要形式。五里牌、太平、栖凤渡一带山塘多,农民历来有在山塘养鱼的习惯。1949年,全县山塘养鱼面积3000亩。1956年实行农业合作化后,山塘由农业社统一养鱼。1957年,山塘养鱼面积6500亩,产鱼299.5吨,亩产46公斤。1958~1978年,山塘养鱼面积长期徘徊在0.5~0.8万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将部分低产田改塘养鱼。1980~1987年,田改塘3341亩,山塘养鱼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些养鱼能手从事专业养鱼,建成一批精养鱼塘,采用投放大规格鱼种,合理密放,立体搭配混养,轮捕轮放,投放配合饲料等养鱼新技术。1982年,有养鱼专业户126户,养鱼水面1286亩,产鱼248吨,亩产193公斤,比全县山塘养鱼平均亩产高65公斤。1988年,全县山塘养鱼面积20550亩,产鱼1406吨,亩产68.4公斤。其中精养鱼塘面积3000亩,栖凤渡镇栖凤渡村第六组村民陈子清1.4亩精养鱼塘,产鲜鱼806公斤,亩产576公斤。
  稻田养鱼
  县内农民从三国时期起即利用稻田养鱼,后稻田养鱼成为山区农民养鱼的主要方式,大都以鲤鱼为养殖对象。禾花落水,鱼吃后,长得肥而嫩。黄茅的禾花鱼一度成为朝廷贡品。新中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鼓励农民开展稻田养鱼,稻田养鱼面积、产量逐年提高。1952年养鱼2.7万亩,产鱼49吨,亩产1.8公斤;1960年养鱼3.44万亩,产鱼104.9吨,亩产3公斤;1965年养鱼3.94万亩,产鱼198.1吨,亩产5公斤。1966年起,稻田普及矮秆双季稻,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养鱼受到一些影响,加之“文化大革命”中,单一抓粮食生产,稻田养鱼减少。1966年养鱼7500亩,产鱼38吨,亩产5公斤;1977年养鱼面积降至3700亩,产鱼10.9吨,亩产2.9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稻田养鱼实行联产承包或大包干责任制,农民养鱼积极性提高,县水产部门和农民一起试验,创造出了秧——鱼、稻——鱼、秧——稻——鱼等多种轮作养鱼方式和在养鱼稻田里开井字沟的新技术,并推广高效低毒农药,稻田养鱼得到迅速发展。1982年,养鱼3万亩,产鱼225吨,亩产7.5公斤;1988年,养成鱼4.2万亩,产鱼358吨,亩产8.5公斤,还用0.8万亩稻田培育鱼种600万尾。
  水库养鱼
  1953年建起第一座小Ⅰ型水库(小谷仓水库),养鱼420亩,产鱼1.55吨,亩产3.7公斤。随着新建水库增加,水库养鱼面积逐渐扩大。1960年养鱼2800亩,产鱼10.5吨,亩产3.8公斤。之后,水库养鱼向实行科学技术养鱼和提高单产上下功夫。1976年,中型水库增至5个,养鱼面积扩大到0.5万亩,产鱼75吨,亩产15公斤。1982年渔业区划调查,全县有水库43座,最大面积1.15万亩,可养鱼水面5943亩。1988年,水库养鱼5200亩,产鱼91吨,亩产17.5公斤。
  鱼病防治
  县内常见鱼病有草鱼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赤皮病和泛池等。传统的方法主要采用生石灰、茶枯清塘消毒预防鱼病,和用中草药治疗鱼病。但由于防治水平不高,造成不少损失。新中国建立后,鱼病防治除用传统方法外,还重视其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60年代后,推广漂白粉清塘消毒;用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化学农药喷入水中杀死病原体;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治疗鱼类寄生虫;用西药黄胺胍、井岗枚素和海蚌含珠、大蒜、苦楝树皮、辣蓼等中草药防治鱼病。1980年,开始试验草鱼免疫注射。1983年,县水产站在30户养鱼户中开展草鱼出血病疫苗注射,免疫注射草鱼3万尾剂,草鱼成活率提高17%。之后逐渐推广,1988年,免疫注射草鱼12万尾剂。
  二、天然捕捞
  历史上,县内天然捕捞业兴旺,专业和兼业捕捞者千人左右,年捕捞量在千担以上,以地处东江、西河两岸的桥口、五里牌、栖凤渡等地捕捞者多、捕捞量大。民国38年,天然捕捞水产品产量86.5吨。新中国建立后,稻田、池塘养鱼发展,因洪水冲溢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流入溪河的各种鱼类增多,天然捕捞产量增加,1957年达135吨,1960年增加到210吨。后因稻田、山塘养鱼减少,水利建设时,沿河兴建河坝、拦水坝,从下游上溯产卵的鱼受阻,加上用炸药炸鱼、毒药毒鱼、电打鱼等行为泛滥,江河中的可捕鱼减少,天然捕捞量迅速下降,1970年降至25吨,1972年降至1吨。1980年后,随着稻田、山塘、水库养鱼增多,溪河内鱼量上升,天然捕捞量又有增加,1988年天然捕捞水产品产量49吨。
  第四节 其他
  一、蜜峰
  境内养蜂历史悠久,以塘溪乡等山区较多。农民将收捕的野蜂置于方格叠式蜂箱(农民称为豆腐格蜂箱)或普通木箱内饲养,取蜜用刀割、布拧。1956年,引进意大利蜂(简称意蜂),使用活动框蜂箱,人工加础造脾饲养,机械摇蜜。1958年,县商业局、农业局和良田公社先后办起养蜂场,3个蜂场共养蜂489箱,追花放养。1960年,意蜂受小蜂蟥为害,养蜂数量减少,县商业局、农业局两蜂场停办,良田公社蜂场迁入县农科所养蜂队。1974年,农科所养蜂队有蜂600箱,并将蜂群分给县园艺场,后因管理不善和中蜂遭受囊状幼虫为害,蜂群逐年减少。1988年全县养蜂490箱,其中县园艺场养蜂队153箱。
  二、鸟类
  县内人工养殖的鸟类主要有:鸬鹚、鸽子、鹌鹑,均为零星饲养。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