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济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26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经济作物
分类号: F307.1
页数: 6
页码: 347-352
摘要: 本节郴县经济作物记述烟草、棉花、水果、茶叶、蔬菜、其他经济作为。
关键词: 农业 种植业 经济作物

内容

一、烟草
  (一)晒烟
  晒烟,俗名旱烟、土烟、生烟。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前后,县境城区五里堆、白鹿洞等地开始种植晒烟,所产烟叶大而肥厚,香口好,品质优。19世纪末,晒烟种植面积扩大。清道光二十年(1840),郴州(包括郴县境、桂阳、宜章)烟叶年输出3万余担,销往广东、长沙、益阳及汉口等地。清光绪年间,郴州烟叶被列为贡品,并出口英国、日本、土耳其等国。英国驻汉口的商务机构向英国政府呈送的1882~1891年贸易报告中称:“最好的烟叶来自湖南,中国人认为,郴州所产烟叶最佳,这种烟叶大而肥厚,不作其它配制,味很香”。之后,受战争影响,加上外国卷烟进口增加,晒烟种植面积剧减。民国24年,种植晒烟3000亩,产量6000担。1949年,种植670亩,总产3.7万公斤,亩产55公斤。
  新中国建立初,发展晒烟生产。1954年,种植1220亩,总产7.3万公斤,亩产60公斤。1965年后,烤烟生产大发展,其经济效益优于晒烟,晒烟种植面积日渐减少。1972年,降至491亩,总产1.9万公斤,亩产39公斤。此后,只零星种植。1988年种植108亩,产量0.7万公斤,亩产65公斤。
  (二)烤烟
  面积、产量
  1952年,在城关区五里堆、白鹿洞等地试种烤烟106亩,收干烟叶0.3万公斤,亩产28公斤。因不熟悉栽培和烤制技术,等外级干烟叶达0.2万公斤。此后12年只有零星种植。1963年,县人民委员会鼓励种植烤烟,将烤烟生产正式纳入农业生产计划,逐级下达种植任务。并实行投资建烤烟房,交售烤烟奖售化肥、棉布等工业品的政策。
  1964年秋,中共湖南省委常务书记王延春带队在华塘大队茅坪生产队蹲点,要求郴县发展烤烟生产,并从物资、技术、政策上给以扶植。1965年,他组织该队开荒、种植烤烟80亩,平均亩产干烟叶75公斤,其中他试种的2亩烤烟亩产干烟叶150公斤。是年,县供销合作社设立培植股,配备专职烤烟培植员,并从河南请来4名烤烟师傅,培训培植员和烟农。
  1966年,种植烤烟4578亩,亩产68公斤,总产31.8万公斤。1974年,郴县被定为烤烟生产基地县,县成立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层层举办烤烟培训班,对烟农给予经济和技术扶植。
  1975年起,聘请农民技术员负责烤烟生产技术指导,1977年试种烟——稻连作成功,解决了粮烟争地的矛盾。1981年,县政府为鼓励农户多种烤烟,将50%烤烟产品税一次性返回给种烟农户,烤烟生产得到大发展。1982年种植2.98万亩,亩产156公斤,总产463万公斤,种植面积和产量创历史纪录。之后因收购价格不稳定,粮、烟争地,种植面积减少,1987年降至1.11万亩。1988年回升至1.99万亩,亩产118公斤,总产234万公斤。
  品种
  60年代引进螺丝头、乔庄黑苗、长脖黄。70年代引进金黄柳、巧庄多叶、红花大金元、金星6007、革新5号。80年代引进桂单1号、中烟15号、G140、G28、NC89、K326、G80等品种。
  栽培技术
  60年代初,烤烟于先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稻田作苗床,施足基肥(发酵腐熟的人类尿和土杂肥),播种后搭盖草棚遮风避雨。烟苗长至3~4片真叶时,间苗。3月底、4月初移栽,低垄双行,亩约栽1700~1900蔸,施肥以氮肥为主,并进行打顶抹荪,适时采收烤制。1964年后,推广薄膜覆盖育烟秧,播种期推迟至12月上、中旬,并重视增施磷肥和复合肥。实行烟——稻连作后,提前至3月中下旬移栽。80年代,推行高垄单行,亩栽1200余株,并重视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和烤制技术的提高。
  二、棉花
  面积、产量
  清末、民国时期,县内棉花种植面积不多。民国22年种植1700亩,亩产15公斤(皮棉,下同),总产2.55万公斤。因棉花开花结桃时,郴县多雨,所产棉花绒质粗短,不能纺织10支以上细纱,仅能作织粗布、絮棉原料。民国35年种植600亩,亩产15公斤,总产0.89万公斤。民国38年种植300余亩,总产0.5万公斤。1950~1962年种植面积都在400亩以下。1965年,提倡大种棉花,县分配各公社、大队种植任务。是年种植1.41万亩,亩产19公斤,总产27.23万公斤。1966年从湖北省新洲、广济两县聘请农民植棉师傅28人至县作技术指导。是年种棉2.76万亩,亩产24公斤,总产65.48万公斤。因受气候影响,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76年,种0.31万亩。1982年后,均在40亩以下。
  1988年,仅植棉38亩,亩产25公斤,总产950公斤。
  品种
  民国时期,棉花传统品种有“白籽棉”等,30年代引进美国陆地棉(俗称“洋棉”)。
  40年代引进常紫1号种植。1950~1961年基本种植常紫1号。1962~1988年,引进推广的主要品种有洞庭1号、岱字棉15号、鄂光棉、岱红岱等。
  三、水果
  (一)生产沿革
  郴县栽培果树历史悠久,唐代文学家韩愈著作中有“兹地在湘南,……家自种黄桔”的记述。明万历年间(1573~1620),县内栽种的果树有桃、李、梨、杏、梅、枣、板栗、桔、柿、橙、银杏、枇杷、石榴、葡萄10余种,多为农民在房前屋后栽培。民国时期,栽培水果以桃、李、梨、柑桔、枇杷为主,部分村庄形成小规模果园。
  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栽果树不多。1950~1957年,年产水果5~10万公斤。1958~1963年,在“左”倾思想影响下,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砍掉一些果树。1964年冬,培育酸橙、渣梨、积壳、毛桃等苗木300多亩。1964~1967年,从外地引进柑桔、梨、桃、李、苹果等苗木40万株,1967年,果树面积达2700亩。但引进的4.5万株苹果树栽培后,因不适应本地气候,开花少,果实小。1960~1969年,共产水果138万公斤,年均13.8万公斤。1969~1971年,因开荒造田,搞农田基本建设,部分果树被砍。1971年仅存果树面积1300亩。1972~1977年重点发展梨子、柑桔、桃子、板栗等水果,1977年,果树面积4060亩。1970~1979年,共产水果391万公斤,其中梨子、柑桔分别为181万公斤、122万公斤。1977年,县农产品公司再次从辽宁省引进大国光等13个品种的苹果树苗5万株,在永春、芙蓉建立苹果场,因挂果小而少,部分苹果树被砍伐。1978~1982年以发展无核蜜桔为主,引进温州等地蜜桔苗进行栽培。1982年,农业区划调查,全县有果树1.69万亩,其中柑桔树1.11万亩,梨树2926亩,桃树764亩,苹果树770亩,李树362亩,板栗树460亩,杨梅树195亩,枣树145亩,其它果树143亩。年产水果105万公斤,其中梨56万公斤,桃16万公斤,李12万公斤,柑桔12万公斤(柑桔因新栽的多,大部分尚未挂果)。
  1985~1988年,水果生产大发展,引进哈姆林、脐橙、冰糖橙、碰柑等甜橙良种和奈李、芙蓉李、黄桃、巨峰葡萄等优良品种,全县建立重点水果基地20个,有11个乡果树面积在千亩以上。1988年,全县果树面积达3.35万亩,其中柑桔1.85万亩;共产水果102万公斤,其中柑桔76万公斤,梨子21万公斤。
  (二)主要品种
  柑桔
  主要品种有温州无核蜜桔的尾张、宫川、龟井、南柑20、松木、石川、立间等,以及南丰蜜桔、本地早、碰柑、沙田柚、安江香柚、华脐、冰糖橙、大红甜橙、哈姆林、蓝山金桔、浏阳金桔等,其中以温州蜜桔的尾张最多,栽培面积约1.01万亩。全县除大奎上、江口、永春、芙蓉、南溪、大塘、月峰只零星栽植外,其它各乡镇均有连片种植,尤以桥口、华塘、栖凤渡、邓家塘等乡镇和地区农科所、县农科所、园艺场、农垦场等地种植面积大。
  梨
  主要地方优良品种有白糖梨、甜青梨、冰糖梨、短把早、长把早、大青梨、糖梨、早禾梨、雪梨等。引进品种有天津褐色鸭梨、今村秋、二宫白、长十朗、波多青、香蕉梨、苹果梨等。
  主要栽培区有华塘、良田、廖家湾、永春、江口、坳上,其它乡镇有零星分布。
  李
  主要地方品种有石灰李、五月李、大李、朱红李等。80年代引进奈李、芙蓉李。全县各乡镇均有零星分布,以小溪、桥口、大奎上、栖凤渡等乡镇较多。
  桃
  主要地方品种有毛桃、弯果桃、杨梅桃、甜桃等。引进品种有上海水蜜桃、天津水蜜桃、蟠桃、玉露桃、黄桃等。全县各乡镇均有零星栽培,其中邓家塘、坳上、小溪、良田、华塘、保和、栖凤渡等乡镇有小面积连片栽培。
  四、茶叶
  (一)生产沿革
  县内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主要产地有塘昌铺、骆仙岭,次要产地有五盖山、瑶山里、石泉铺、梯子岭、南塔岭等地。明代,五盖山米茶因品质甚佳,曾被列为贡品。清初时,县境茶叶年产量已达25万余公斤。茶叶外销南洋一带,获利颇丰,种茶、采茶者日多。民国5年(1916),全县有茶农3700余户,茶庄23家。经郴州输出的青茶18.5万公斤,粗茶52万公斤,茶片35.5万公斤。后因制作不精,茶户、商贩、茶庄次第掺杂使假,加上印度、锡兰、日本等国茶叶兴起,外销不畅,茶叶产量日渐减少。民国22年,产茶叶25万公斤。日军侵华后,茶叶价格猛跌,“升米(1.2斤)4斤茶叶”。大面积茶园被抛荒和改种其它作物,茶叶产量锐减。民国38年,仅产茶叶2万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重视茶叶生产,提高茶叶收购价格,荒芜的茶园被逐渐开垦,茶叶产量不断提高。1957年,有茶园3200亩,产茶叶5.7万公斤。1958年,在华塘建立县茶叶场。1965年,建立社办茶场6个,全县产茶叶8万公斤。70年代,开展勤工俭学活动,部分中小学兴办一批小茶叶场。1980年,地区农业局、县农业局在良田公社茶叶场恢复试制历史名茶“五盖山米茶”,获得成功,同时还试制了“郴州碧云茶”,1981年10月此两种茶叶均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1986年,农业部将郴县华塘茶叶场定为全国十大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之一,国家投资100万元,建设良种苗圃50亩,新种良种(品系)70多个,建加工厂房2000平方米,实现加工机械化,年加工能力100吨。1987年,县华塘茶叶场更名为郴县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1988年,全县有茶园2400亩,产茶叶3.54万公斤;其中县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有茶园800亩,产茶叶2.16万公斤。
  (二)品种
  茶叶地方传统品种有中叶型,小叶型。县茶叶场先后引进云南大叶茶、广东水仙、安徽祁门早、四川大叶种、福建大白茶、高桥早、槠叶齐、江华苦茶、湘波绿等。
  五、蔬菜
  县内蔬菜品种较多,清代栽培的有辣椒、茄子、萝卜、胡萝卜、白菜、油菜苔、冬瓜、蕹菜、大菜、肥菜、茼蒿、苋菜、茭白、蕌头、南瓜、黄瓜、丝瓜、苦瓜、瓠瓜、豆角、扁豆、菜豆、刀豆、生姜、葱、蒜、韭菜、青菜、藕、芥菜、波菜、冬寒菜、芋头、黄花菜、芹菜、魔芋等。农民种菜除自食外,还有少量上市交易。民国35年(1946),种萝卜2400亩,油菜苔2000亩,黄芽白1400亩,波菜720亩,芥菜850亩。民国36年,产生姜50万公斤,其中销往长沙等地25万公斤。民国38年,蔬菜播种面积5447亩。
  新中国建立后,陆续引进西红柿、榨菜、包菜、花菜、芥蓝头等新种。1955年后,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在万亩以上,农民种菜仍以自食为主,少量上市销售。1976年,为解决城镇、厂矿居民蔬菜供应问题,在华塘铺、良田下街、鲁塘黄沙岭、栖凤渡畔冲、桥口龙湾建立5个蔬菜基地,落实专业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并从长沙请来种菜师傅传授种菜技术。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菜农按照市场行情种植各种蔬菜,自产自销;农民种菜积极性增加,亦将剩余蔬菜上市销售。1988年,新增白露塘村第四组为蔬菜专业组。
  是年,全县种蔬菜27630亩,比1949年增长4.1倍,其中生姜1098亩,产量49.5万公斤,辣椒4321亩,产干辣椒21.4万公斤。
  六、其他经济作物
  县内种植较多的经济作物还有苎麻、花生、油菜、甘蔗、果用瓜、向日葵、蓝靛等。
  苎麻
  郴县栽培苎麻历史悠久,传统苎麻品种有白脚麻和本地麻。宋代初年有“郴州土产白纻布”的记载。民国年间,常年产量1500担(折7.5万公斤)。日军侵华后,苎麻生产下降。民国38年栽培100亩,总产0.3万公斤。1950~1986年,苎麻栽培面积100~800亩,总产在0.3~2.5万公斤之间。1986年,苎麻价格猛涨,1987年引进黄壳早、芦竹青等品种,全县栽培苎麻1.1万亩,是年秋,苎麻价格受到国际市场影响而猛跌,苎麻销售受阻,产品积压。1988年栽培苎麻874亩,产苎麻2.6万公斤。
  花生
  花生,又称“落花生”,县内种植面积不大,多作副食用。民国时期,常年种植300余亩,总产2.3万公斤。新中国建立后,花生生产稍有发展,1950~1982年,种植面积在0.1~0.4万亩之间,总产在5.5~28.5万公斤之间。1982年,廖家湾公社廖家湾大队试种花生——稻连作制成功。1984年起,花生由粮食部门单一经营改为多渠道经营,价格提高。花生种植面积逐渐扩大。1988年,种植0.66万亩,总产42.6万公斤。花生地方传统品种有大子、小子(六月子)和弯弓子。80年代,引进粤油551、粤油58、粤油551——166、粤油187和海花1号。
  甘蔗
  1957年,县内栽培甘蔗26亩,总产6万公斤。1958、1959两年栽培上千亩,所产甘蔗主要为农户自家熬糖。1961~1971年每年栽培面积在200亩以下。1972年,县糖厂建立,县政府安排板桥、桥口、塘溪等公社栽培甘蔗,供糖厂作榨糖原料。是年种甘蔗1935亩,总产514万公斤,亩产2656公斤。之后,栽培面积稳定在2500~7000亩之间。栽培甘蔗多用蔗秆作种和宿根蔗繁殖。1972年起先后引进台糖134、川蔗6号、粤蔗7号、印度419、纳印310、东乡72——12、赣南75——65、赣蔗1号、7号、8号、桂糖12号等品种。其中赣蔗1号、8号两品种生育期短、成熟早、含糖量一般为10~12%,在土壤和肥水条件较好时,亩产可高达8、9吨,成为80年代种植的主要品种。1988年,甘蔗栽培5487亩,总产2341万公斤,亩产4266公斤。
  油菜
  县内油菜一般作为绿肥用,收籽油菜多为零星种植,面积较少。传统品种有白菜型田油菜、白油菜。1950年种植300亩,产籽0.4万公斤,亩产13公斤。1958年引进甘蓝型胜利油菜。1951~1964年种植面积在400~3400亩之间。1965年“四清”运动中提倡发展油菜,是年种植0.87万亩,产籽36万公斤。因菜籽销路不畅,1967年后,种植面积减少。70年代中期引进湘油5号。1979年保和公社新华大队第一生产队实行中稻——油菜二熟耕作制,种油菜22.5亩,亩平产籽42.5公斤。1981年地区农业局和县农业局在廖家湾公社试行油菜——稻复种,种油菜320亩,亩平产籽52公斤。80年代中期引进湘油11号。
  1988年全县种植油菜830亩,产籽3.3万公斤,亩平39公斤。
  果用瓜
  县内果用瓜主要有西瓜、甜瓜(俗称香瓜),西瓜占80%以上。70年代以前种植较少,且多种在旱土里。8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需求加大,农村调整产业结构,果用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除在旱土种植外,还在稻田里种植。并推广瓜——稻连作。
  1982年种植1078亩,总产76万公斤。1988年种植5040亩,比1982年增长3.7倍。
  向日葵
  县内农民历史上有种植向日葵的习惯,多种于旱地作物四周,面积、产量均不多。70年代,传播花粉的蜜蜂等昆虫减少,向日葵籽空壳率提高,种植减少。80年代,从北方大量调入葵花籽,县内种植更少。
  蓝靛
  清末、民国时,不少农户种植蓝靛。清光绪年间(1875~1908),县境年销往衡州等处蓝靛六七百担。之后,外国棉布、“洋靛”(化学染料)传入,蓝靛销路减少。新中国建立后,国产化学染料日益增加,蓝靛需求萎缩,1953年停止种植。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