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旱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26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旱粮
分类号: F307.1
页数: 3
页码: 344-346
摘要: 本节郴县旱粮分别介绍红薯、小麦、大豆、玉米、高粱、马铃薯、荞麦。
关键词: 农业 种植业 旱粮

内容

一、红薯
  面积产量
  红薯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县旱粮作物之首。清末、民国时,在一些水利条件差、田少土多的地方,农民多以红薯为食粮,俗有“红薯半年粮”之说。民国时期,全县常年栽培红薯2万亩左右。民国27年,栽培红薯2.17万亩,产红薯折谷(按5公斤鲜红薯折1公斤稻谷计算,下同)209万公斤。民国38年,红薯栽培面积2.29万亩,亩产71公斤,总产163万公斤,占当年旱粮总产的88%。
  新中国建立后,红薯种植面积在2~4万亩之间。1964年,红薯种植面积发展到4.57万亩,亩产128公斤,总产585万公斤,占当年旱粮总产的51%。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部分旱土改为稻田,红薯栽培面积减少。1978年栽培3.07万亩,亩产175公斤,总产536万公斤。之后,部分旱土改种经济作物,红薯栽培面积减少。1988年,栽培2.44万亩,亩产144公斤,总产352万公斤,占当年旱粮总产的59%。
  品种
  红薯传统品种有秤它薯(俗称番国薯)、浏阳红皮(六十早)、黄心薯等。1950年引进胜利百号。1957~1962年先后引进广东白皮、红旗4号、洋市红皮、大众不论春、湘农黄皮等。70年代末,引进湘薯6号、湘薯7号。1980年后,以栽培湘农黄皮、湘薯6号、湘薯7号为主。
  栽培技术
  历史上,农民多在4月初露地育苗,5月底6月初剪苗,用压苗方式移栽。
  移栽时,施放厩肥。露地育苗出苗迟,移栽后易遇上干旱,影响薯苗生长。1956年推广温床育苗和薯苗密植,于3月上、中旬用牛栏淤等热性肥料作温床,育薯苗;移栽时适当密植,每亩插苗由过去的2000多蔸提高到3000~4000蔸,少部分地方试行不翻藤。1965年,从河北省唐县和湖南省新化县请来红薯师傅,推广红薯火坑育苗,出苗提早。60年代,农民还采用室内高温催芽、室外育苗的方法。温床育苗和室内高温催芽、室外育苗法运用广泛。
  病虫害防治
  境内红薯病虫害共13种,危害较重者有红薯瘟、红薯小象甲、龟甲金花虫,其次是黑斑病、软腐病、青霉病、灰霉病、花叶病、卷叶蛾、叶甲、金花虫、天蛾、金龟子。其中红薯瘟、红薯小象甲属检疫性病虫害。红薯瘟系1959年从宜章县引种时带入县内,1965年在全县大流行,以芙蓉、永春、大奎上等山区公社受害最重,发病严重的地块造成失收。红薯小象甲是1952年从广东省引进广东白皮薯种时传入县内的,开始在局部地区发生,1963年全县一半以上的公社发生,70年代起遍及全县。以1963、1966、1979年发生危害严重。
  防治红薯的病虫害,县农科部门作过较大努力,目前仍以换用抗病品种最为有效。
  二、小麦
  小麦,俗名面麦。明万历年间(1573~1620),郴州知州胡汉写“劝农文”,教谕农民种麦,种麦者渐多。民国28年(1939),栽培小麦4657亩,总产14.3万公斤。民国38年,种小麦200亩,总产0.5万公斤。50年代,在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的号召下,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总产大幅度增加。至1955年,面积增加到2.17万亩,总产56.5万公斤,亩产26公斤。1958~1973年小麦种植面积均在2万亩以上(其中1965年面积最大,达5.02万亩)。因县内春季降雨较多,小麦易发生赤霉病,亩产在25~60公斤之间徘徊。之后,种植面积不断减少。1979年种植1万亩,总产46.5万公斤。1988年降至0.15万亩,总产9.5万公斤,亩产63公斤。
  小麦地方传统品种有红壳长芒红粒、红壳无芒红粒、白壳无芒红粒。50年代至60年代先后引进南大2419、吉利麦、阿波、阿夫、中大2509、友谊麦、扬麦3号、湘麦1号、湘麦2号等。
  小麦一般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播种方法多为点播,每穴播7~8粒,亩播量约5公斤。施肥以基肥为主,在播种时施入拌过人粪尿的火土灰。70年代推行条播,产量有所提高,但用种量增加。
  三、大豆
  县内农民历来习惯在旱土及田埂上种植大豆,少数地方入秋后,在中稻田中套种禾根豆和泥豆。民国时期,常年种植面积3500亩。民国28年(1939)种植大豆2313亩,总产10.4万公斤。民国38年种植1200亩,总产3.9万公斤,亩产32.5公斤。1965年种植0.92万亩,总产42.5万公斤,亩产52公斤。1973年,板桥公社在受矿毒水污染的稻田中试种豆——稻连作成功。1977年推广豆——稻连作制,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增加。1982年,全县种植2.75万亩,总产221万公斤,亩产80公斤。1988年种植1.92万亩,总产147万公斤,亩产77公斤。
  大豆地方传统品种有五月黄、六月黄、八月黄、五月黑、褐皮豆等。70年代引进湘豆3号、湘豆4号、矮脚早、湘豆5号、湘豆10号。80年代栽培品种以湘豆5号、湘豆10号为主。
  70年代以前,春大豆多种在田埂上,于插秧前后,用木棒在田埂上打一小洞,播上豆种或栽上豆秧,盖少量土杂肥,待长出五六片真叶后,再培一次田中肥泥。旱土种豆,一般浅耕5寸,播上豆种,施少量土杂肥。推行豆——稻连作制后,春大豆一般在春分至清明播种,播前精细整地,开好排水沟,每亩约施15担土杂肥和25公斤磷肥,株行距6×8寸,每穴播3~4粒,每亩播量约6公斤,齐苗后间苗,留苗2~3万株。80年代初推广“鲁保一号”防治大豆兔丝子。
  四、玉米
  玉米,俗名番黍、苞谷。民国时期,常年种植3000亩。民国28年(1939),种植2518亩,总产20.8万公斤。1956年扩大到1.84万亩,亩产37公斤,总产68万公斤。1970年种植1.22万亩,总产116万公斤,亩产95公斤。1972年后,种植面积下降到5000亩以下。1988年种植0.37万亩,亩产81公斤,总产30万公斤。
  玉米地方传统品种有百日早、金皇玉等。80年代引进成单4号、苏单1号、七三单交、掖单4号等。
  五、高粱
  民国29年(1940),种植高粱2142亩,总产8万公斤。1956~1970年高粱种植较多,其中1956年种植0.79万亩,总产16万公斤,亩产20公斤。1970年种植2.02万亩,总产94万公斤,亩产46.5公斤。因高粱为耗地力较大的作物,且产量不高,后种植面积减少。
  1988年种植800亩,总产9万公斤,亩产112.5公斤。
  高粱地方传统品种有粘高粱。60年代引进矮子糯高粱。70年代末引进杂交高粱原杂10号、永糯杂1号等。
  六、马铃薯
  民国时期,马铃薯栽培面积较少。民国38年栽培3434亩,产马铃薯折谷23万公斤(按5公斤鲜马铃薯折1公斤稻谷计算,下同),亩产67公斤。1955年,执行中共湖南省委发出的《关于扩种秋马铃薯的指示》,马铃薯生产得到发展。1957年种植1.07万亩,总产116万公斤,亩产108公斤。80年代初,大奎上公社等高原山区推广马铃薯良种,获得高产,且种性比平地难于退化。山区马铃薯面积扩大。1988年,全县种马铃薯0.52万亩,总产73万公斤,亩产140公斤,其中大奎上乡种植0.11万亩。
  七、荞麦
  荞麦,俗名花麦、三角麦。生育期70余天,农民习惯于将其作填闲作物。民国29年(1940),种植3006亩,总产7万公斤,亩产23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历年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下。荞麦因适口性差,农民多将其果实或青苗作饲料。
  八、其他
  其他旱粮作物有粟、子、蚕豆、雪豆、绿豆、饭豆、大麦等,多为零星种植,栽培面积不大,产量不多。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