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26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稻
分类号: F307.1
页数: 9
页码: 336-344
摘要: 本节郴县水稻记述发展概况、耕作制度、品种、栽培技术。
关键词: 农业 种植业 水稻

内容

一、发展概况
  水稻是郴县粮食作物的主要作物。历史上,水稻生产发展缓慢。民国时期,政府虽提倡兴修水利,增加籼稻、减少糯稻,推广优良品种,但规模不大,收效甚微。民国27年(1938),全县产稻谷4640万公斤。民国30年,产稻谷3132万公斤。民国38年,水稻面积25.86万亩,总产5010万公斤,亩产194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重视水稻生产。50年代,开展积肥运动,改良低产田,试种双季稻,部分天水田由种中稻改为种早稻,避开7、8月的规律性干旱,水稻总产量逐步提高。1959年,水稻播种面积34.99万亩,总产6779万公斤,亩产194公斤。60年代扩大双季稻面积,将高秆品种改成矮秆品种,增施化肥、农药。1969年水稻播种面积33.46万亩,总产7252万公斤,亩产217公斤,总产、亩产分别比1959年增长7%、12%。70年代,大面积推广双季稻,试种并扩大杂交稻。1979年,水稻播种面积47.36万亩,总产13611万公斤,亩产287公斤,分别比1969年增长42%、88%、32%。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稻谷收购价格,普及杂交稻,因地制宜种植双季稻,水稻产量稳步增长。1985年,省农业厅确定郴县为中低产田改良重点县,县成立中低产田改良领导小组,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水旱轮作、增施磷钾肥和选用良种等方法,改良中低产田12万亩。1988年,水稻播种面积38.34万亩,总产14064万公斤,亩产367公斤,总产、亩产分别比1979年增长3%、28%。
  双季稻推广
  民国24年(1935),湖南省拟定郴县为推广二熟稻示范县,民国27年及30~33年共五年时间,县内试种少量双季稻,后因产量低停种。
  1954年,在栖凤渡乡村头、草田铺乡和走马岭乡试种双季稻1783亩,早稻、晚稻亩产分别为58公斤、56公斤。1955年,总结双季稻生产经验教训,改进栽培技术,是年种植406亩,双季亩产共265公斤,获得成功。1956年,双季稻推广
  到20706亩,早稻、晚稻亩产分别为190公斤、78公斤。1957~1970年,双季稻面积在1~6万亩之间。1971年,双季稻种植面积剧增至14.97万亩。1977年,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9.99万亩,占稻田总面积的62%,为双季稻种植最多的一年,早稻、晚稻亩产分别为247公斤、165公斤。但一些山区不切实际地种植双季稻,结果双季产量不如一季中稻产量。1971~1977年,永春、芙蓉、江口、南溪4个山区公社共种双季稻22839亩,双季平均亩产328公斤,比一季中稻亩产仅高0.5公斤,其中1976年双季亩产275公斤,比中稻亩产还低30公斤。1978年,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宜种双季稻的地方改种一季稻。双季稻面积减少,但亩产有较大提高。1988年,种早稻11.86万亩,总产4214万公斤,亩产355公斤,种双季晚稻13.59万亩,总产4336万公斤,亩产319公斤。
  矮秆品种推广
  1963年以前,全县栽培的水稻均是高秆品种,一般株高120~140厘米,不耐肥、且容易倒伏,增产潜力小。1963年,县农科所和桥口公社从广东引进矮秆品种矮脚南特号,试种160亩,亩产350公斤,比高秆当家品种亩产高170公斤。1964年春,中共郴州地委组织各县县委书记和公社书记到广东省韶关地区参观水稻矮秆良种珍珠矮,促进了水稻矮秆良种的推广。1965年,大面积推广矮脚南特号,并引进珍珠矮11号、农垦58、江矮52号、广陆矮4号、南高广、广解9号等矮秆品种。1970年,水稻基本上实现矮秆化。是年,水稻平均亩产260公斤,比1962年增加57公斤,增长28%。
  杂交稻推广
  1975年,板桥、良田、栖凤渡等公社引进杂交稻品种“南优3号”,作晚稻试验栽培3.8亩,亩产398.5公斤,比常规稻高74.5公斤。1976年2月,县成立“杂交水稻示范推广领导小组”,是年共推广杂交水稻16084亩,其中中稻884亩,亩产458公斤,晚稻1.52万亩,平均亩产245公斤,分别比常规中稻、晚稻平均亩产高139公斤、110公斤。1977年,杂交稻种植面积14.7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28%。1982年,杂交稻种植面积24.77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56.7%。1983年,县成立杂交水稻生产指挥部,地区农业局和县农业局在栖凤渡公社太阳坌大队马家园进行双季杂交稻早晚配套试验示范,种杂交早稻112.8亩,亩产534公斤,为推广杂交早稻创造了条件。是年,全县种植杂交早稻0.14万亩,杂交晚稻12.6万亩。1984年,杂交早稻扩大到1.6万亩。1988年,共种杂交稻32.4万亩,占水稻面积的84.5%;其中种植双季杂交早稻7.4万亩,杂交中稻12万亩,杂交晚稻13万亩。地区农业局和县农业局在栖凤渡镇栖凤渡村办的805亩高产示范田,种植双季杂交稻,早稻亩产539公斤,晚稻亩产517公斤,双季杂交稻亩产共1056公斤,栖凤渡村成为郴州地区第一个双季稻亩产过吨粮村。
  二、耕作制度
  清末、民国初,县内水田耕作制度以中稻——冬闲制为主,农民收获中稻后即将稻田犁翻冬泡或冬干,冬泡冬干田犁得越早越好,俗有“七(农历月份,下同)金八银九铜十铁”之说。少部分农户在中稻收获后种蔬菜、红薯、豆、麦等作物。民国27年(1938),县内始试种双季稻。民国29年,在省农业改进所的倡导下,部分农户在中稻收获后种植满园花或油菜等绿肥,形成稻——绿肥耕作制。1949年,全县耕地30.17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29.58万亩,复种指数98.0%。
  1950~1953年,基本沿袭旧的种植制度。后来,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耕作制度发生重大改革。1954年试种双季稻,后双季稻、稻——薯、稻——菜、稻——麦、稻——肥两熟制面积逐步扩大,并出现少量稻——稻——肥三熟制。
  1954~1970年,全县年平均耕地面积38.64万亩,农作物年平均播种面积55.45万亩(其中早稻4.62万亩,中稻28.07万亩,晚稻2.62万亩,其它农作物20.14万亩),年均复种指数为143.5%,比1949年高44.7个百分点。1971~1981年,强调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双季稻和绿肥播种面积,同时将部分双季稻低产的冷浸田、深泥田、矿毒水污染田改为豆——稻、烟——稻、瓜——稻等水旱轮作。此阶段,年均耕地面积38.01万亩,农作物年均播种面积79.44万亩(其中早稻17.20万亩,中稻13.84万亩,晚稻17.01万亩,绿肥13.49万亩,其它农作物17.90万亩),年均复种指数为209.1%,比1949年高110.3个百分点。1982年起,调整产业结构,提倡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双季稻和绿肥播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还有少量稻田改成鱼塘养鱼。1982~1988年,年均耕地面积35.29万亩,农作物年均播种面积57.22万亩(其中早稻12.18万亩,中稻14.06万亩,晚稻13.89万亩,绿肥4.79万亩,其它农作物12.3万亩),年均复种指数为162.2%,比1971~1981年年均降低46.9个百分点。
  三、品种
  良种推广
  清末,县内栽培的主要水稻品种有红粘、白粘、香禾粘、红米糯、白米糯、五爪糯、红壳糯等。民国31年(1942)7月,县选送参加省农产品展览会的稻种有:小南籼、花谷红米粘、麻粘、早早禾、百日早、大叶红脚早、麻阳红壳糯、白壳红糯等29种。民国27年,省农业改进所在郴县设工作站,负责良种推广工作。民国28~32年,县引进万利籼、黄金籼、胜利籼、南特号、菜子粘、帽子粘、茶粘1号、23~41等改良稻种15个。1950年,又引进满地红、解放籼、雷火粘等改良稻种,并推广万利籼、茶粘1号、早禾粘、广东禾等品种。1955年,全县种植良种面积17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48%。1956年,县繁育南特号1223亩,万利籼1404亩,满地红1337亩;当年收购种子:南特号2.89万公斤,万利籼6.69万公斤,满地红0.39万公斤。是年,引进粳稻品种老来青和青森5号,其中从吉林引进的早粳青森5号,在良田、雅市、桥口、栖凤渡、华塘、坳上、鲁塘、马头岭等8个乡镇种植326亩,插秧后10多天即抽穗,平均亩产只有40多公斤。1958年,又引进粳稻品种10509、浙场9号、松场281等,作晚稻栽培。1963年,从省农科院引进陆财号、矮脚南特号等矮秆品种,矮秆品种耐肥、抗倒伏、抗病虫害,得到迅速推广。1965年,引进农垦58、珍珠矮等品种,珍珠矮后来成为中稻当家品种。1970年,初步实现水稻品种矮秆化。1970~1975年,又先后引进湘矮早4号、5号、7号,青小金,二九青,广陆矮4号,广解9号,梅六早,原丰早等良种。1976、1977年引进湘矮早8号、9号,竹莲矮,桂朝2号,郴晚3号,竹系26,红410和杂交稻南优2号、3号。1978年,引进推广杂交稻威优6号。
  县农科所培育出耐低温、适应冷浸田种植的早稻中熟品种——郴辐1号。1982年农业区划调查,早熟早稻当家品种有原丰早、二九青,中熟早稻当家品种有竹系26、红410,迟熟早稻当家品种有湘矮早9号、梅六早;一季中稻当家品种有威优6号、汕优6号;双季晚稻当家品种为威优6号。之后,威优6号因连续栽培,优势下降,并易感稻瘟病。1983~1988年,逐步推广杂交稻汕优63、威优64、威优35、威优49、汕优64和常规稻湘矮早10号、二九丰、渐辐802、湘早籼1号、2号等。威优64、威优35、威优49、汕优64等品种因生育期较短,适宜于作早、晚稻连作和山区缺水田中稻栽培,推广面积较大。
  杂交水稻种繁制
  1975年6月,县农业局派31名技术干部和农民技术员组成郴县第一支南繁制种工作队,赴广西南宁租地进行杂交水稻的三系(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繁殖和杂交水稻制种,繁殖二九南A66亩、收获种子666公斤,繁殖V20A14亩、收获种子140公斤,制南优2号、南优3号杂交种50亩,收获种子1000公斤。1976年10月,南繁育种地点改为海南乐东。1975~1978年,县先后派出7批人员赴广西和海南育种,为县里生产一大批杂交种子,并培养一批杂交水稻种繁育、制种工作技术人员。1976年,由从广西回来的制种队员任技术员,在17个公社制种1万亩。1977年,县统一组成380人的杂交水稻制种队,在板桥公社板桥大队和桥口公社桥口大队建立制种基地1500亩,其它公社各自建立育种基地。1978年后,“三系”提纯复壮工作由省、地区负担,县仅管制种。1980年起,为保证种子纯度,杂交水稻制种统一由县种子公司安排基地生产。1982年起,杂交水稻制种改秋制为春制、夏制,并不断改进制种技术,产量逐步提高。1982年,杂交水稻制种8015亩,总产124.5万公斤,亩产155公斤。1988年,杂交水稻制种4179亩,总产67.8万公斤,亩产162公斤。种子质量好,纯度高,颇受县内外农户欢迎,除自用外还销往广东、湖北、江西、四川、贵州、福建等省。
  四、栽培技术
  播种
  一季中稻浸种,传统习惯以油桐树开花为候,俗云“穷人莫信富人哄,桐子打花浸谷种”。1954年推广双季稻,早稻播种期成为农业技术部门研究的重点。1954~1957年,早稻多在4月上旬播种。1958、1959年,提倡越早越好,大部分于3月上、中旬播完,因天气好,烂秧少。1960年,部分地方在2月初即播种,播后天气不好,烂秧严重。1961年起,以插完早稻过“五一”为原则,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1965年,推广薄膜盖秧后,3月中旬播小批,春分前后播大批,3月底播完。后来摸索出“抢暖尾冷头浸种催芽,冷尾暖头播种”的早稻育秧经验。1982年后,薄膜覆盖减少,早稻播种期推迟,3月下旬一小批,4月上旬一大批,4月中旬播完。
  漫种育秧
  传统方法,多用清水浸种,箩筐或扮桶盖稻草催芽,待谷芽长1分左右播种。秧田选择土质肥沃,背风向阳的冬泡田,做成大板秧田,重施肥,稀落谷,亩播谷种75公斤左右,俗有“宽作秧田窄作园”之说。水播水育,长期淹水,秧龄一般30天以上,谓之插满月秧。1953年推广泥水、盐水选种。1954年推广合式秧田育水秧,1958年推广湿润秧田。60年代推广在浸种前用福尔马林、西力生、赛力散等药剂处理种子。1964年,试用普通农用薄膜育秧。1966年,推广45℃的水预热谷种,“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和用煤灰催芽。1967年,试用简易温室催芽,后温室催芽应用较广。70年代盐水选种代替泥水选种,杂交稻种则选种后再用清水漂洗。并推广泥浆塌谷,用覆盖物(煤灰、细火土灰或切碎的草子)盖秧。1971年,推广场地育秧或板田育秧,实行小苗带土移栽技术。1978年,推广“温室无泥育秧”。场地育秧、温室育秧成本高、费工多,推广面积不大。80年代初,推广用“401”、“402”药剂处理种子,推广用温水三起三落浸种催芽。80年代中期,提倡用强氯精处理种子,推广地膜育秧。1988年,早稻地膜育秧4000亩,占早稻秧田面积的25%。
  移植
  50年代初,插秧一般沿用“大蔸稀植”、“靠插不靠发”的传统作法。株行距密度一般为10×12(单位寸,下同)或9×11,亩插5000~6000蔸。1954年提倡适当密植,一般株行距8×9或7×8。“大跃进”期间,盛行“越密越好”,多为3×4,有的甚至插“挨挨蔸”(1×2),导致减产,1962年得到纠正。1963年,随着矮秆良种的推广,密度增加,早稻4×7.5、5×6、4×6,中稻6×8,晚稻4×6、3×6。1966年,始推广拉绳分厢插秧,厢间留人行道。70年代,普遍推广拉绳分厢插秧。部分地方使用划行器,株行距规范。华塘等地推广宽行窄株。80年代,推行“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常规早稻亩插2.2~2.5万蔸,25万基本苗;杂交早稻亩插2.5万蔸,7~8万基本苗;杂交中稻亩插1.7~2.2万蔸,4~8万基本苗;杂交晚稻亩插2.2~2.5万蔸,8~10万基本苗。
  中耕除草
  传统方法是在插后半个月和插后满月时各薅田一次,用脚松动禾间泥土,除去杂草。60年代推广矮秆品种后,禾苗密度增加,改用手抓两次。1978年,试用化学除草剂。但化学除草剂施用技术难掌握,成本高,施用面积不大,最高年份仅推广到4.25万亩。80年代初,又改用脚中耕,大多数地区只中耕一次,少数地方开始不中耕。
  灌溉
  县内农民种植水稻的传统灌溉方法,为保证禾苗不受旱,插秧后除踩田灌浅水、晒田排干水和成熟断水外,基本上是一丘水管到头。50年代中期,推广“寸水回青,浅水促分蘖,深水抑制分蘖”的灌溉法。推广矮秆品种后,晒田作为抑制无效分蘖的重要措施被广泛采用,特别是深泥冷浸田,农民有“禾晒扁草,越晒越好”的经验。70年代推广中期落水晒田和开丰产沟。种杂交水稻后,又采用返青期寸水灌溉,分蘖期多露多晒,齐穗后灌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的灌溉法。
  施肥
  传统施肥法多将家肥、土杂肥作基肥,在犁冬泡、冬干田或耖田时施下,部分地方用秧根蘸硫磺插翻秋田。一些地方插秧后,割山青施于禾行间,谓之“桠行淤”。化肥施用之始,多撤施作面肥。70年代,推广化肥深施以减少流失。作基肥的在耖田时边撒边耖,使之埋入泥中;作追肥的,将化肥与细土拌合制成球丸埋入苗间泥土中,此法费工,使用不广。同时提倡看苗施肥,追肥掌握前重、中控、后轻,使禾苗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不早衰。70年代末,实行根外追肥(叶面施肥),将尿素、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肥(硼肥、锌肥、钼肥等)或“九二○”等激素配成溶液,喷施于水稻叶面。根外追肥用量少,见效快,效果好,但肥效期短,只作为辅助施肥法。
  五、病虫害防治
  (一)病虫种类
  清嘉庆十九年(1814),县内四月发生稻螟。道光十五年(1835),稻蝗大量发生。民国25年(1936),湖南第一农事试验场调查郴县水稻病虫,主要害虫有稻螟和稻蝗,危害面积1.01万亩,损失稻谷1050石。50年代,县内水稻病虫主要有稻瘟病、稻螟、稻飞虱、稻叶蝉、白叶枯病,稻蝗的发生、危害减轻。70年代起,危害较大的主要是四虫(螟虫、飞虱、叶蝉、纵卷叶螟)、四病(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1982年,农业区划调查,县内共有水稻病虫42种。
  螟虫
  俗称钻心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三化螟,一年发生四代。1953年前有少量发生,种双季稻后发生量增大,1959年起大发生,成为水稻主要虫害之一。1974年危害最重,晚稻成灾5万多亩,损失稻谷343万公斤。1976年后发生量下降。二化螟,平原、丘陵区一年发生三代,山区一年发生二代。1975年前发生量少于三化螟,1976年起,发生量加大,80年代成为水稻的主要害虫,年平均发生面积约12万亩,成灾面积0.3万亩。
  纵卷叶螟
  平原、丘陵区一年发生五代,山区一年发生三至四代。1966年前属间歇性发生,后迅速上升,1972年后成为水稻四大害虫之一。其中,发生量最大的一年,成灾面积3万余亩。
  稻飞虱主要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一年发生六至七代,世代重叠。50年代初危害较轻,1956年起,稻飞虱成为主要害虫,一般每年造成早、中稻倒禾0.6万亩,损失稻谷80多万公斤。
  稻叶蝉
  主要是黑尾叶蝉,白翅叶蝉次之。黑尾叶蝉一年发生六代,以7月上旬至8月中旬发生的第三、四代若虫发生量大,危害最烈。白翅叶蝉一年发生三代,世代重叠。以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的第二代若虫发生量大,危害最重。50年代,稻叶蝉只在局部地区发生,60年代后逐年加重,并传播黄矮病和普通矮缩病。
  稻瘟病
  系真菌性病害。苗瘟、穗颈稻瘟和谷粒瘟在全县均有发生,以山区发生危害较重。50年代普遍发生,60年代发生量增加,危害加重。1971~1982年稻瘟病年均成灾面积4400余亩。1982年全县早、中稻发生稻瘟病2.42万亩,其中大奎上公社发生面积3337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46.5%,损失稻谷90万公斤。
  纹枯病
  系真菌性病害,俗称花脚病,50年代发生量小,未列入防治对象。60年代高肥田发生量大,70年代起,成为水稻的主要病害。80年代早、中、晚稻均普遍发生,晚稻重于早稻,1973、1980、1982、1987年为大发生年,最严重的1980年,发病蔸率早、中稻达63.3%,晚稻为50.8%。
  白叶枯病
  系细菌性病害,属检疫性病害。1959年从安仁县引进晚稻品种黄禾子时传入,是年传入栖凤渡、良田、华塘等地,之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以1964、1973、1975、1976、1977年发病严重。80年代,随着杂交稻的推广,白叶枯病发病减少。
  细菌性条斑病
  属检疫性病害,1980年从安仁县引进杂交稻种时传入,是年在栖凤渡镇南香村晚稻中发生。1988年,扩展至全县,但危害较轻。
  其他病虫害
  水稻其他病虫害还有稻苞虫、稻负泥虫、食根金花虫、稻蝽蟓、胡麻斑病、粘虫、稻秆潜蝇、青矮病等。
  (二)病虫预测预报
  1953年,省农林厅在郴县设虫情联络员,定期报告虫情。1954年,县农林水利局在栖凤渡建立虫情测报站,以点灯诱蛾法观察虫情,对虫情进行短期预报。1955年起,在华塘、栖凤渡、桥口、良田、坳上、鲁塘、板桥等片农技站安排技术员负责虫情测报工作。1959年,郴县“集体测报,逐丘鉴定,先查后治”的防治病虫经验在全省推广运用。1970年,县虫情测报站更名为病虫测报站,并在17个公社农科站配植保员负责病虫测报工作,形成病虫害测报网络。1971年,病虫测报站设系列观察田,定期对病虫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进行调查。县植保站运用对比距期、历期和回归等方法对病虫发育程度和发生量进行中短期预测预报。各公社农科站负责当地病虫预测预报,因地制宜制定防治方案,并将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意见印发到各大队、生产队。1974年,全县217个大队2005个生产队均设植保站,形成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病虫测报网络。1978年,病虫测报站根据系统调查入冬病虫基数,结合气候、耕作制度等因素预测半年或一年病虫趋势。1980年后,病虫测报准确率提高,一般长期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中期预报准确率在95%以上。
  (三)防治方法
  清政府制定《大清捕蝗率例及户部则例》,责成地方官员督率乡民及时捕捉,但实施少,收效微。民国28年,省政府颁发《湖南省防治害虫办法》。民国36年,郴县被列为全省防治水稻害虫21个重点县之一,是年采用冬耕灌水、烧毁稻蔸、人工摘卵、捉幼虫、捕蛾、拔枯心苗、插烟秆等农业、人工防治法,防治螟虫和稻苞虫各2.3万余亩。
  新中国建立初,仍沿用农业、人工防治法防治虫害。1953年贯彻“防治并举,以防为主,土洋结合”的植保方针,农民摸索出用黄藤根防治负泥虫的经验。1954年,始用6%可湿性六六六粉剂防治水稻害虫。之后,化学农药种类和施用量增加。1956年,水稻发生病虫面积11.9万亩,采用农业、人工防治8.29万亩,用化学农药防治3.27万亩。1958年,化学农药不能满足需要,群众用闹羊花、黄藤根、号筒秆、烟草粉、石灰、硫磺粉等自制土农药治虫。1959年,化学农药销量11.3万公斤,稻田亩平0.35公斤。1961年,化学农药供应减少,1961~1964年,年平均施用化学农药1.3万公斤,除继续施用土农药外,还采用深水灭蛹、点灯诱杀飞蛾等办法治虫。1965年后,化学农药供应好转,供应品种增加乐果、敌敌畏、苏化203、代森锌、代森铵、马拉硫磷、波尔多液等。1965~1969年,年均施用化学农药16.3万公斤。70年代,水稻病虫发生量增大,以化学防治为主,逐步实施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科学管水、合理施肥、田间打涝浪渣、点黑光灯诱杀飞蛾、养鸭吃虫、保护青蛙和蜘蛛等害虫天敌。1970~1979年,年均施用化学农药88.8万公斤,并推广甲基申酸钙、退菌特、敌枯双、敌克松、杀螟松、杀虫双、稻瘟净等新农药。1980年起,坚持预防为主,推广综合防治措施。引进推广杀虫双、氨基甲酸酯类、除虫菊脂类、井冈霉素、富士一号、三环唑等低残留高效农药,取代六六六、滴滴涕等高残留农药。在施用化学农药时,采用调整防治指标、选用对口农药、改进施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1988年,水稻病虫发生面积127万亩次,因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仅施用化学农药23.2万公斤,挽回粮食损失1745万公斤。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