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26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种植业
分类号: F307.1
页数: 17
页码: 336-352
摘要: 本章郴县种植业记述水稻、旱粮、经济作物。
关键词: 农业 种植业 郴县

内容

第一节 水稻
  一、发展概况
  水稻是郴县粮食作物的主要作物。历史上,水稻生产发展缓慢。民国时期,政府虽提倡兴修水利,增加籼稻、减少糯稻,推广优良品种,但规模不大,收效甚微。民国27年(1938),全县产稻谷4640万公斤。民国30年,产稻谷3132万公斤。民国38年,水稻面积25.86万亩,总产5010万公斤,亩产194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重视水稻生产。50年代,开展积肥运动,改良低产田,试种双季稻,部分天水田由种中稻改为种早稻,避开7、8月的规律性干旱,水稻总产量逐步提高。1959年,水稻播种面积34.99万亩,总产6779万公斤,亩产194公斤。60年代扩大双季稻面积,将高秆品种改成矮秆品种,增施化肥、农药。1969年水稻播种面积33.46万亩,总产7252万公斤,亩产217公斤,总产、亩产分别比1959年增长7%、12%。70年代,大面积推广双季稻,试种并扩大杂交稻。1979年,水稻播种面积47.36万亩,总产13611万公斤,亩产287公斤,分别比1969年增长42%、88%、32%。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稻谷收购价格,普及杂交稻,因地制宜种植双季稻,水稻产量稳步增长。1985年,省农业厅确定郴县为中低产田改良重点县,县成立中低产田改良领导小组,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水旱轮作、增施磷钾肥和选用良种等方法,改良中低产田12万亩。1988年,水稻播种面积38.34万亩,总产14064万公斤,亩产367公斤,总产、亩产分别比1979年增长3%、28%。
  双季稻推广
  民国24年(1935),湖南省拟定郴县为推广二熟稻示范县,民国27年及30~33年共五年时间,县内试种少量双季稻,后因产量低停种。
  1954年,在栖凤渡乡村头、草田铺乡和走马岭乡试种双季稻1783亩,早稻、晚稻亩产分别为58公斤、56公斤。1955年,总结双季稻生产经验教训,改进栽培技术,是年种植406亩,双季亩产共265公斤,获得成功。1956年,双季稻推广
  到20706亩,早稻、晚稻亩产分别为190公斤、78公斤。1957~1970年,双季稻面积在1~6万亩之间。1971年,双季稻种植面积剧增至14.97万亩。1977年,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9.99万亩,占稻田总面积的62%,为双季稻种植最多的一年,早稻、晚稻亩产分别为247公斤、165公斤。但一些山区不切实际地种植双季稻,结果双季产量不如一季中稻产量。1971~1977年,永春、芙蓉、江口、南溪4个山区公社共种双季稻22839亩,双季平均亩产328公斤,比一季中稻亩产仅高0.5公斤,其中1976年双季亩产275公斤,比中稻亩产还低30公斤。1978年,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宜种双季稻的地方改种一季稻。双季稻面积减少,但亩产有较大提高。1988年,种早稻11.86万亩,总产4214万公斤,亩产355公斤,种双季晚稻13.59万亩,总产4336万公斤,亩产319公斤。
  矮秆品种推广
  1963年以前,全县栽培的水稻均是高秆品种,一般株高120~140厘米,不耐肥、且容易倒伏,增产潜力小。1963年,县农科所和桥口公社从广东引进矮秆品种矮脚南特号,试种160亩,亩产350公斤,比高秆当家品种亩产高170公斤。1964年春,中共郴州地委组织各县县委书记和公社书记到广东省韶关地区参观水稻矮秆良种珍珠矮,促进了水稻矮秆良种的推广。1965年,大面积推广矮脚南特号,并引进珍珠矮11号、农垦58、江矮52号、广陆矮4号、南高广、广解9号等矮秆品种。1970年,水稻基本上实现矮秆化。是年,水稻平均亩产260公斤,比1962年增加57公斤,增长28%。
  杂交稻推广
  1975年,板桥、良田、栖凤渡等公社引进杂交稻品种“南优3号”,作晚稻试验栽培3.8亩,亩产398.5公斤,比常规稻高74.5公斤。1976年2月,县成立“杂交水稻示范推广领导小组”,是年共推广杂交水稻16084亩,其中中稻884亩,亩产458公斤,晚稻1.52万亩,平均亩产245公斤,分别比常规中稻、晚稻平均亩产高139公斤、110公斤。1977年,杂交稻种植面积14.7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28%。1982年,杂交稻种植面积24.77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56.7%。1983年,县成立杂交水稻生产指挥部,地区农业局和县农业局在栖凤渡公社太阳坌大队马家园进行双季杂交稻早晚配套试验示范,种杂交早稻112.8亩,亩产534公斤,为推广杂交早稻创造了条件。是年,全县种植杂交早稻0.14万亩,杂交晚稻12.6万亩。1984年,杂交早稻扩大到1.6万亩。1988年,共种杂交稻32.4万亩,占水稻面积的84.5%;其中种植双季杂交早稻7.4万亩,杂交中稻12万亩,杂交晚稻13万亩。地区农业局和县农业局在栖凤渡镇栖凤渡村办的805亩高产示范田,种植双季杂交稻,早稻亩产539公斤,晚稻亩产517公斤,双季杂交稻亩产共1056公斤,栖凤渡村成为郴州地区第一个双季稻亩产过吨粮村。
  二、耕作制度
  清末、民国初,县内水田耕作制度以中稻——冬闲制为主,农民收获中稻后即将稻田犁翻冬泡或冬干,冬泡冬干田犁得越早越好,俗有“七(农历月份,下同)金八银九铜十铁”之说。少部分农户在中稻收获后种蔬菜、红薯、豆、麦等作物。民国27年(1938),县内始试种双季稻。民国29年,在省农业改进所的倡导下,部分农户在中稻收获后种植满园花或油菜等绿肥,形成稻——绿肥耕作制。1949年,全县耕地30.17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29.58万亩,复种指数98.0%。
  1950~1953年,基本沿袭旧的种植制度。后来,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耕作制度发生重大改革。1954年试种双季稻,后双季稻、稻——薯、稻——菜、稻——麦、稻——肥两熟制面积逐步扩大,并出现少量稻——稻——肥三熟制。
  1954~1970年,全县年平均耕地面积38.64万亩,农作物年平均播种面积55.45万亩(其中早稻4.62万亩,中稻28.07万亩,晚稻2.62万亩,其它农作物20.14万亩),年均复种指数为143.5%,比1949年高44.7个百分点。1971~1981年,强调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双季稻和绿肥播种面积,同时将部分双季稻低产的冷浸田、深泥田、矿毒水污染田改为豆——稻、烟——稻、瓜——稻等水旱轮作。此阶段,年均耕地面积38.01万亩,农作物年均播种面积79.44万亩(其中早稻17.20万亩,中稻13.84万亩,晚稻17.01万亩,绿肥13.49万亩,其它农作物17.90万亩),年均复种指数为209.1%,比1949年高110.3个百分点。1982年起,调整产业结构,提倡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双季稻和绿肥播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还有少量稻田改成鱼塘养鱼。1982~1988年,年均耕地面积35.29万亩,农作物年均播种面积57.22万亩(其中早稻12.18万亩,中稻14.06万亩,晚稻13.89万亩,绿肥4.79万亩,其它农作物12.3万亩),年均复种指数为162.2%,比1971~1981年年均降低46.9个百分点。
  三、品种
  良种推广
  清末,县内栽培的主要水稻品种有红粘、白粘、香禾粘、红米糯、白米糯、五爪糯、红壳糯等。民国31年(1942)7月,县选送参加省农产品展览会的稻种有:小南籼、花谷红米粘、麻粘、早早禾、百日早、大叶红脚早、麻阳红壳糯、白壳红糯等29种。民国27年,省农业改进所在郴县设工作站,负责良种推广工作。民国28~32年,县引进万利籼、黄金籼、胜利籼、南特号、菜子粘、帽子粘、茶粘1号、23~41等改良稻种15个。1950年,又引进满地红、解放籼、雷火粘等改良稻种,并推广万利籼、茶粘1号、早禾粘、广东禾等品种。1955年,全县种植良种面积17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48%。1956年,县繁育南特号1223亩,万利籼1404亩,满地红1337亩;当年收购种子:南特号2.89万公斤,万利籼6.69万公斤,满地红0.39万公斤。是年,引进粳稻品种老来青和青森5号,其中从吉林引进的早粳青森5号,在良田、雅市、桥口、栖凤渡、华塘、坳上、鲁塘、马头岭等8个乡镇种植326亩,插秧后10多天即抽穗,平均亩产只有40多公斤。1958年,又引进粳稻品种10509、浙场9号、松场281等,作晚稻栽培。1963年,从省农科院引进陆财号、矮脚南特号等矮秆品种,矮秆品种耐肥、抗倒伏、抗病虫害,得到迅速推广。1965年,引进农垦58、珍珠矮等品种,珍珠矮后来成为中稻当家品种。1970年,初步实现水稻品种矮秆化。1970~1975年,又先后引进湘矮早4号、5号、7号,青小金,二九青,广陆矮4号,广解9号,梅六早,原丰早等良种。1976、1977年引进湘矮早8号、9号,竹莲矮,桂朝2号,郴晚3号,竹系26,红410和杂交稻南优2号、3号。1978年,引进推广杂交稻威优6号。
  县农科所培育出耐低温、适应冷浸田种植的早稻中熟品种——郴辐1号。1982年农业区划调查,早熟早稻当家品种有原丰早、二九青,中熟早稻当家品种有竹系26、红410,迟熟早稻当家品种有湘矮早9号、梅六早;一季中稻当家品种有威优6号、汕优6号;双季晚稻当家品种为威优6号。之后,威优6号因连续栽培,优势下降,并易感稻瘟病。1983~1988年,逐步推广杂交稻汕优63、威优64、威优35、威优49、汕优64和常规稻湘矮早10号、二九丰、渐辐802、湘早籼1号、2号等。威优64、威优35、威优49、汕优64等品种因生育期较短,适宜于作早、晚稻连作和山区缺水田中稻栽培,推广面积较大。
  杂交水稻种繁制
  1975年6月,县农业局派31名技术干部和农民技术员组成郴县第一支南繁制种工作队,赴广西南宁租地进行杂交水稻的三系(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繁殖和杂交水稻制种,繁殖二九南A66亩、收获种子666公斤,繁殖V20A14亩、收获种子140公斤,制南优2号、南优3号杂交种50亩,收获种子1000公斤。1976年10月,南繁育种地点改为海南乐东。1975~1978年,县先后派出7批人员赴广西和海南育种,为县里生产一大批杂交种子,并培养一批杂交水稻种繁育、制种工作技术人员。1976年,由从广西回来的制种队员任技术员,在17个公社制种1万亩。1977年,县统一组成380人的杂交水稻制种队,在板桥公社板桥大队和桥口公社桥口大队建立制种基地1500亩,其它公社各自建立育种基地。1978年后,“三系”提纯复壮工作由省、地区负担,县仅管制种。1980年起,为保证种子纯度,杂交水稻制种统一由县种子公司安排基地生产。1982年起,杂交水稻制种改秋制为春制、夏制,并不断改进制种技术,产量逐步提高。1982年,杂交水稻制种8015亩,总产124.5万公斤,亩产155公斤。1988年,杂交水稻制种4179亩,总产67.8万公斤,亩产162公斤。种子质量好,纯度高,颇受县内外农户欢迎,除自用外还销往广东、湖北、江西、四川、贵州、福建等省。
  四、栽培技术
  播种
  一季中稻浸种,传统习惯以油桐树开花为候,俗云“穷人莫信富人哄,桐子打花浸谷种”。1954年推广双季稻,早稻播种期成为农业技术部门研究的重点。1954~1957年,早稻多在4月上旬播种。1958、1959年,提倡越早越好,大部分于3月上、中旬播完,因天气好,烂秧少。1960年,部分地方在2月初即播种,播后天气不好,烂秧严重。1961年起,以插完早稻过“五一”为原则,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1965年,推广薄膜盖秧后,3月中旬播小批,春分前后播大批,3月底播完。后来摸索出“抢暖尾冷头浸种催芽,冷尾暖头播种”的早稻育秧经验。1982年后,薄膜覆盖减少,早稻播种期推迟,3月下旬一小批,4月上旬一大批,4月中旬播完。
  漫种育秧
  传统方法,多用清水浸种,箩筐或扮桶盖稻草催芽,待谷芽长1分左右播种。秧田选择土质肥沃,背风向阳的冬泡田,做成大板秧田,重施肥,稀落谷,亩播谷种75公斤左右,俗有“宽作秧田窄作园”之说。水播水育,长期淹水,秧龄一般30天以上,谓之插满月秧。1953年推广泥水、盐水选种。1954年推广合式秧田育水秧,1958年推广湿润秧田。60年代推广在浸种前用福尔马林、西力生、赛力散等药剂处理种子。1964年,试用普通农用薄膜育秧。1966年,推广45℃的水预热谷种,“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和用煤灰催芽。1967年,试用简易温室催芽,后温室催芽应用较广。70年代盐水选种代替泥水选种,杂交稻种则选种后再用清水漂洗。并推广泥浆塌谷,用覆盖物(煤灰、细火土灰或切碎的草子)盖秧。1971年,推广场地育秧或板田育秧,实行小苗带土移栽技术。1978年,推广“温室无泥育秧”。场地育秧、温室育秧成本高、费工多,推广面积不大。80年代初,推广用“401”、“402”药剂处理种子,推广用温水三起三落浸种催芽。80年代中期,提倡用强氯精处理种子,推广地膜育秧。1988年,早稻地膜育秧4000亩,占早稻秧田面积的25%。
  移植
  50年代初,插秧一般沿用“大蔸稀植”、“靠插不靠发”的传统作法。株行距密度一般为10×12(单位寸,下同)或9×11,亩插5000~6000蔸。1954年提倡适当密植,一般株行距8×9或7×8。“大跃进”期间,盛行“越密越好”,多为3×4,有的甚至插“挨挨蔸”(1×2),导致减产,1962年得到纠正。1963年,随着矮秆良种的推广,密度增加,早稻4×7.5、5×6、4×6,中稻6×8,晚稻4×6、3×6。1966年,始推广拉绳分厢插秧,厢间留人行道。70年代,普遍推广拉绳分厢插秧。部分地方使用划行器,株行距规范。华塘等地推广宽行窄株。80年代,推行“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常规早稻亩插2.2~2.5万蔸,25万基本苗;杂交早稻亩插2.5万蔸,7~8万基本苗;杂交中稻亩插1.7~2.2万蔸,4~8万基本苗;杂交晚稻亩插2.2~2.5万蔸,8~10万基本苗。
  中耕除草
  传统方法是在插后半个月和插后满月时各薅田一次,用脚松动禾间泥土,除去杂草。60年代推广矮秆品种后,禾苗密度增加,改用手抓两次。1978年,试用化学除草剂。但化学除草剂施用技术难掌握,成本高,施用面积不大,最高年份仅推广到4.25万亩。80年代初,又改用脚中耕,大多数地区只中耕一次,少数地方开始不中耕。
  灌溉
  县内农民种植水稻的传统灌溉方法,为保证禾苗不受旱,插秧后除踩田灌浅水、晒田排干水和成熟断水外,基本上是一丘水管到头。50年代中期,推广“寸水回青,浅水促分蘖,深水抑制分蘖”的灌溉法。推广矮秆品种后,晒田作为抑制无效分蘖的重要措施被广泛采用,特别是深泥冷浸田,农民有“禾晒扁草,越晒越好”的经验。70年代推广中期落水晒田和开丰产沟。种杂交水稻后,又采用返青期寸水灌溉,分蘖期多露多晒,齐穗后灌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的灌溉法。
  施肥
  传统施肥法多将家肥、土杂肥作基肥,在犁冬泡、冬干田或耖田时施下,部分地方用秧根蘸硫磺插翻秋田。一些地方插秧后,割山青施于禾行间,谓之“桠行淤”。化肥施用之始,多撤施作面肥。70年代,推广化肥深施以减少流失。作基肥的在耖田时边撒边耖,使之埋入泥中;作追肥的,将化肥与细土拌合制成球丸埋入苗间泥土中,此法费工,使用不广。同时提倡看苗施肥,追肥掌握前重、中控、后轻,使禾苗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不早衰。70年代末,实行根外追肥(叶面施肥),将尿素、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肥(硼肥、锌肥、钼肥等)或“九二○”等激素配成溶液,喷施于水稻叶面。根外追肥用量少,见效快,效果好,但肥效期短,只作为辅助施肥法。
  五、病虫害防治
  (一)病虫种类
  清嘉庆十九年(1814),县内四月发生稻螟。道光十五年(1835),稻蝗大量发生。民国25年(1936),湖南第一农事试验场调查郴县水稻病虫,主要害虫有稻螟和稻蝗,危害面积1.01万亩,损失稻谷1050石。50年代,县内水稻病虫主要有稻瘟病、稻螟、稻飞虱、稻叶蝉、白叶枯病,稻蝗的发生、危害减轻。70年代起,危害较大的主要是四虫(螟虫、飞虱、叶蝉、纵卷叶螟)、四病(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1982年,农业区划调查,县内共有水稻病虫42种。
  螟虫
  俗称钻心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三化螟,一年发生四代。1953年前有少量发生,种双季稻后发生量增大,1959年起大发生,成为水稻主要虫害之一。1974年危害最重,晚稻成灾5万多亩,损失稻谷343万公斤。1976年后发生量下降。二化螟,平原、丘陵区一年发生三代,山区一年发生二代。1975年前发生量少于三化螟,1976年起,发生量加大,80年代成为水稻的主要害虫,年平均发生面积约12万亩,成灾面积0.3万亩。
  纵卷叶螟
  平原、丘陵区一年发生五代,山区一年发生三至四代。1966年前属间歇性发生,后迅速上升,1972年后成为水稻四大害虫之一。其中,发生量最大的一年,成灾面积3万余亩。
  稻飞虱主要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一年发生六至七代,世代重叠。50年代初危害较轻,1956年起,稻飞虱成为主要害虫,一般每年造成早、中稻倒禾0.6万亩,损失稻谷80多万公斤。
  稻叶蝉
  主要是黑尾叶蝉,白翅叶蝉次之。黑尾叶蝉一年发生六代,以7月上旬至8月中旬发生的第三、四代若虫发生量大,危害最烈。白翅叶蝉一年发生三代,世代重叠。以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的第二代若虫发生量大,危害最重。50年代,稻叶蝉只在局部地区发生,60年代后逐年加重,并传播黄矮病和普通矮缩病。
  稻瘟病
  系真菌性病害。苗瘟、穗颈稻瘟和谷粒瘟在全县均有发生,以山区发生危害较重。50年代普遍发生,60年代发生量增加,危害加重。1971~1982年稻瘟病年均成灾面积4400余亩。1982年全县早、中稻发生稻瘟病2.42万亩,其中大奎上公社发生面积3337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46.5%,损失稻谷90万公斤。
  纹枯病
  系真菌性病害,俗称花脚病,50年代发生量小,未列入防治对象。60年代高肥田发生量大,70年代起,成为水稻的主要病害。80年代早、中、晚稻均普遍发生,晚稻重于早稻,1973、1980、1982、1987年为大发生年,最严重的1980年,发病蔸率早、中稻达63.3%,晚稻为50.8%。
  白叶枯病
  系细菌性病害,属检疫性病害。1959年从安仁县引进晚稻品种黄禾子时传入,是年传入栖凤渡、良田、华塘等地,之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以1964、1973、1975、1976、1977年发病严重。80年代,随着杂交稻的推广,白叶枯病发病减少。
  细菌性条斑病
  属检疫性病害,1980年从安仁县引进杂交稻种时传入,是年在栖凤渡镇南香村晚稻中发生。1988年,扩展至全县,但危害较轻。
  其他病虫害
  水稻其他病虫害还有稻苞虫、稻负泥虫、食根金花虫、稻蝽蟓、胡麻斑病、粘虫、稻秆潜蝇、青矮病等。
  (二)病虫预测预报
  1953年,省农林厅在郴县设虫情联络员,定期报告虫情。1954年,县农林水利局在栖凤渡建立虫情测报站,以点灯诱蛾法观察虫情,对虫情进行短期预报。1955年起,在华塘、栖凤渡、桥口、良田、坳上、鲁塘、板桥等片农技站安排技术员负责虫情测报工作。1959年,郴县“集体测报,逐丘鉴定,先查后治”的防治病虫经验在全省推广运用。1970年,县虫情测报站更名为病虫测报站,并在17个公社农科站配植保员负责病虫测报工作,形成病虫害测报网络。1971年,病虫测报站设系列观察田,定期对病虫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进行调查。县植保站运用对比距期、历期和回归等方法对病虫发育程度和发生量进行中短期预测预报。各公社农科站负责当地病虫预测预报,因地制宜制定防治方案,并将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意见印发到各大队、生产队。1974年,全县217个大队2005个生产队均设植保站,形成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病虫测报网络。1978年,病虫测报站根据系统调查入冬病虫基数,结合气候、耕作制度等因素预测半年或一年病虫趋势。1980年后,病虫测报准确率提高,一般长期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中期预报准确率在95%以上。
  (三)防治方法
  清政府制定《大清捕蝗率例及户部则例》,责成地方官员督率乡民及时捕捉,但实施少,收效微。民国28年,省政府颁发《湖南省防治害虫办法》。民国36年,郴县被列为全省防治水稻害虫21个重点县之一,是年采用冬耕灌水、烧毁稻蔸、人工摘卵、捉幼虫、捕蛾、拔枯心苗、插烟秆等农业、人工防治法,防治螟虫和稻苞虫各2.3万余亩。
  新中国建立初,仍沿用农业、人工防治法防治虫害。1953年贯彻“防治并举,以防为主,土洋结合”的植保方针,农民摸索出用黄藤根防治负泥虫的经验。1954年,始用6%可湿性六六六粉剂防治水稻害虫。之后,化学农药种类和施用量增加。1956年,水稻发生病虫面积11.9万亩,采用农业、人工防治8.29万亩,用化学农药防治3.27万亩。1958年,化学农药不能满足需要,群众用闹羊花、黄藤根、号筒秆、烟草粉、石灰、硫磺粉等自制土农药治虫。1959年,化学农药销量11.3万公斤,稻田亩平0.35公斤。1961年,化学农药供应减少,1961~1964年,年平均施用化学农药1.3万公斤,除继续施用土农药外,还采用深水灭蛹、点灯诱杀飞蛾等办法治虫。1965年后,化学农药供应好转,供应品种增加乐果、敌敌畏、苏化203、代森锌、代森铵、马拉硫磷、波尔多液等。1965~1969年,年均施用化学农药16.3万公斤。70年代,水稻病虫发生量增大,以化学防治为主,逐步实施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科学管水、合理施肥、田间打涝浪渣、点黑光灯诱杀飞蛾、养鸭吃虫、保护青蛙和蜘蛛等害虫天敌。1970~1979年,年均施用化学农药88.8万公斤,并推广甲基申酸钙、退菌特、敌枯双、敌克松、杀螟松、杀虫双、稻瘟净等新农药。1980年起,坚持预防为主,推广综合防治措施。引进推广杀虫双、氨基甲酸酯类、除虫菊脂类、井冈霉素、富士一号、三环唑等低残留高效农药,取代六六六、滴滴涕等高残留农药。在施用化学农药时,采用调整防治指标、选用对口农药、改进施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1988年,水稻病虫发生面积127万亩次,因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仅施用化学农药23.2万公斤,挽回粮食损失1745万公斤。
  第二节 旱粮
  一、红薯
  面积产量
  红薯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县旱粮作物之首。清末、民国时,在一些水利条件差、田少土多的地方,农民多以红薯为食粮,俗有“红薯半年粮”之说。民国时期,全县常年栽培红薯2万亩左右。民国27年,栽培红薯2.17万亩,产红薯折谷(按5公斤鲜红薯折1公斤稻谷计算,下同)209万公斤。民国38年,红薯栽培面积2.29万亩,亩产71公斤,总产163万公斤,占当年旱粮总产的88%。
  新中国建立后,红薯种植面积在2~4万亩之间。1964年,红薯种植面积发展到4.57万亩,亩产128公斤,总产585万公斤,占当年旱粮总产的51%。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部分旱土改为稻田,红薯栽培面积减少。1978年栽培3.07万亩,亩产175公斤,总产536万公斤。之后,部分旱土改种经济作物,红薯栽培面积减少。1988年,栽培2.44万亩,亩产144公斤,总产352万公斤,占当年旱粮总产的59%。
  品种
  红薯传统品种有秤它薯(俗称番国薯)、浏阳红皮(六十早)、黄心薯等。1950年引进胜利百号。1957~1962年先后引进广东白皮、红旗4号、洋市红皮、大众不论春、湘农黄皮等。70年代末,引进湘薯6号、湘薯7号。1980年后,以栽培湘农黄皮、湘薯6号、湘薯7号为主。
  栽培技术
  历史上,农民多在4月初露地育苗,5月底6月初剪苗,用压苗方式移栽。
  移栽时,施放厩肥。露地育苗出苗迟,移栽后易遇上干旱,影响薯苗生长。1956年推广温床育苗和薯苗密植,于3月上、中旬用牛栏淤等热性肥料作温床,育薯苗;移栽时适当密植,每亩插苗由过去的2000多蔸提高到3000~4000蔸,少部分地方试行不翻藤。1965年,从河北省唐县和湖南省新化县请来红薯师傅,推广红薯火坑育苗,出苗提早。60年代,农民还采用室内高温催芽、室外育苗的方法。温床育苗和室内高温催芽、室外育苗法运用广泛。
  病虫害防治
  境内红薯病虫害共13种,危害较重者有红薯瘟、红薯小象甲、龟甲金花虫,其次是黑斑病、软腐病、青霉病、灰霉病、花叶病、卷叶蛾、叶甲、金花虫、天蛾、金龟子。其中红薯瘟、红薯小象甲属检疫性病虫害。红薯瘟系1959年从宜章县引种时带入县内,1965年在全县大流行,以芙蓉、永春、大奎上等山区公社受害最重,发病严重的地块造成失收。红薯小象甲是1952年从广东省引进广东白皮薯种时传入县内的,开始在局部地区发生,1963年全县一半以上的公社发生,70年代起遍及全县。以1963、1966、1979年发生危害严重。
  防治红薯的病虫害,县农科部门作过较大努力,目前仍以换用抗病品种最为有效。
  二、小麦
  小麦,俗名面麦。明万历年间(1573~1620),郴州知州胡汉写“劝农文”,教谕农民种麦,种麦者渐多。民国28年(1939),栽培小麦4657亩,总产14.3万公斤。民国38年,种小麦200亩,总产0.5万公斤。50年代,在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的号召下,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总产大幅度增加。至1955年,面积增加到2.17万亩,总产56.5万公斤,亩产26公斤。1958~1973年小麦种植面积均在2万亩以上(其中1965年面积最大,达5.02万亩)。因县内春季降雨较多,小麦易发生赤霉病,亩产在25~60公斤之间徘徊。之后,种植面积不断减少。1979年种植1万亩,总产46.5万公斤。1988年降至0.15万亩,总产9.5万公斤,亩产63公斤。
  小麦地方传统品种有红壳长芒红粒、红壳无芒红粒、白壳无芒红粒。50年代至60年代先后引进南大2419、吉利麦、阿波、阿夫、中大2509、友谊麦、扬麦3号、湘麦1号、湘麦2号等。
  小麦一般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播种方法多为点播,每穴播7~8粒,亩播量约5公斤。施肥以基肥为主,在播种时施入拌过人粪尿的火土灰。70年代推行条播,产量有所提高,但用种量增加。
  三、大豆
  县内农民历来习惯在旱土及田埂上种植大豆,少数地方入秋后,在中稻田中套种禾根豆和泥豆。民国时期,常年种植面积3500亩。民国28年(1939)种植大豆2313亩,总产10.4万公斤。民国38年种植1200亩,总产3.9万公斤,亩产32.5公斤。1965年种植0.92万亩,总产42.5万公斤,亩产52公斤。1973年,板桥公社在受矿毒水污染的稻田中试种豆——稻连作成功。1977年推广豆——稻连作制,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增加。1982年,全县种植2.75万亩,总产221万公斤,亩产80公斤。1988年种植1.92万亩,总产147万公斤,亩产77公斤。
  大豆地方传统品种有五月黄、六月黄、八月黄、五月黑、褐皮豆等。70年代引进湘豆3号、湘豆4号、矮脚早、湘豆5号、湘豆10号。80年代栽培品种以湘豆5号、湘豆10号为主。
  70年代以前,春大豆多种在田埂上,于插秧前后,用木棒在田埂上打一小洞,播上豆种或栽上豆秧,盖少量土杂肥,待长出五六片真叶后,再培一次田中肥泥。旱土种豆,一般浅耕5寸,播上豆种,施少量土杂肥。推行豆——稻连作制后,春大豆一般在春分至清明播种,播前精细整地,开好排水沟,每亩约施15担土杂肥和25公斤磷肥,株行距6×8寸,每穴播3~4粒,每亩播量约6公斤,齐苗后间苗,留苗2~3万株。80年代初推广“鲁保一号”防治大豆兔丝子。
  四、玉米
  玉米,俗名番黍、苞谷。民国时期,常年种植3000亩。民国28年(1939),种植2518亩,总产20.8万公斤。1956年扩大到1.84万亩,亩产37公斤,总产68万公斤。1970年种植1.22万亩,总产116万公斤,亩产95公斤。1972年后,种植面积下降到5000亩以下。1988年种植0.37万亩,亩产81公斤,总产30万公斤。
  玉米地方传统品种有百日早、金皇玉等。80年代引进成单4号、苏单1号、七三单交、掖单4号等。
  五、高粱
  民国29年(1940),种植高粱2142亩,总产8万公斤。1956~1970年高粱种植较多,其中1956年种植0.79万亩,总产16万公斤,亩产20公斤。1970年种植2.02万亩,总产94万公斤,亩产46.5公斤。因高粱为耗地力较大的作物,且产量不高,后种植面积减少。
  1988年种植800亩,总产9万公斤,亩产112.5公斤。
  高粱地方传统品种有粘高粱。60年代引进矮子糯高粱。70年代末引进杂交高粱原杂10号、永糯杂1号等。
  六、马铃薯
  民国时期,马铃薯栽培面积较少。民国38年栽培3434亩,产马铃薯折谷23万公斤(按5公斤鲜马铃薯折1公斤稻谷计算,下同),亩产67公斤。1955年,执行中共湖南省委发出的《关于扩种秋马铃薯的指示》,马铃薯生产得到发展。1957年种植1.07万亩,总产116万公斤,亩产108公斤。80年代初,大奎上公社等高原山区推广马铃薯良种,获得高产,且种性比平地难于退化。山区马铃薯面积扩大。1988年,全县种马铃薯0.52万亩,总产73万公斤,亩产140公斤,其中大奎上乡种植0.11万亩。
  七、荞麦
  荞麦,俗名花麦、三角麦。生育期70余天,农民习惯于将其作填闲作物。民国29年(1940),种植3006亩,总产7万公斤,亩产23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历年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下。荞麦因适口性差,农民多将其果实或青苗作饲料。
  八、其他
  其他旱粮作物有粟、子、蚕豆、雪豆、绿豆、饭豆、大麦等,多为零星种植,栽培面积不大,产量不多。
  第三节 经济作物
  一、烟草
  (一)晒烟
  晒烟,俗名旱烟、土烟、生烟。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前后,县境城区五里堆、白鹿洞等地开始种植晒烟,所产烟叶大而肥厚,香口好,品质优。19世纪末,晒烟种植面积扩大。清道光二十年(1840),郴州(包括郴县境、桂阳、宜章)烟叶年输出3万余担,销往广东、长沙、益阳及汉口等地。清光绪年间,郴州烟叶被列为贡品,并出口英国、日本、土耳其等国。英国驻汉口的商务机构向英国政府呈送的1882~1891年贸易报告中称:“最好的烟叶来自湖南,中国人认为,郴州所产烟叶最佳,这种烟叶大而肥厚,不作其它配制,味很香”。之后,受战争影响,加上外国卷烟进口增加,晒烟种植面积剧减。民国24年,种植晒烟3000亩,产量6000担。1949年,种植670亩,总产3.7万公斤,亩产55公斤。
  新中国建立初,发展晒烟生产。1954年,种植1220亩,总产7.3万公斤,亩产60公斤。1965年后,烤烟生产大发展,其经济效益优于晒烟,晒烟种植面积日渐减少。1972年,降至491亩,总产1.9万公斤,亩产39公斤。此后,只零星种植。1988年种植108亩,产量0.7万公斤,亩产65公斤。
  (二)烤烟
  面积、产量
  1952年,在城关区五里堆、白鹿洞等地试种烤烟106亩,收干烟叶0.3万公斤,亩产28公斤。因不熟悉栽培和烤制技术,等外级干烟叶达0.2万公斤。此后12年只有零星种植。1963年,县人民委员会鼓励种植烤烟,将烤烟生产正式纳入农业生产计划,逐级下达种植任务。并实行投资建烤烟房,交售烤烟奖售化肥、棉布等工业品的政策。
  1964年秋,中共湖南省委常务书记王延春带队在华塘大队茅坪生产队蹲点,要求郴县发展烤烟生产,并从物资、技术、政策上给以扶植。1965年,他组织该队开荒、种植烤烟80亩,平均亩产干烟叶75公斤,其中他试种的2亩烤烟亩产干烟叶150公斤。是年,县供销合作社设立培植股,配备专职烤烟培植员,并从河南请来4名烤烟师傅,培训培植员和烟农。
  1966年,种植烤烟4578亩,亩产68公斤,总产31.8万公斤。1974年,郴县被定为烤烟生产基地县,县成立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层层举办烤烟培训班,对烟农给予经济和技术扶植。
  1975年起,聘请农民技术员负责烤烟生产技术指导,1977年试种烟——稻连作成功,解决了粮烟争地的矛盾。1981年,县政府为鼓励农户多种烤烟,将50%烤烟产品税一次性返回给种烟农户,烤烟生产得到大发展。1982年种植2.98万亩,亩产156公斤,总产463万公斤,种植面积和产量创历史纪录。之后因收购价格不稳定,粮、烟争地,种植面积减少,1987年降至1.11万亩。1988年回升至1.99万亩,亩产118公斤,总产234万公斤。
  品种
  60年代引进螺丝头、乔庄黑苗、长脖黄。70年代引进金黄柳、巧庄多叶、红花大金元、金星6007、革新5号。80年代引进桂单1号、中烟15号、G140、G28、NC89、K326、G80等品种。
  栽培技术
  60年代初,烤烟于先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稻田作苗床,施足基肥(发酵腐熟的人类尿和土杂肥),播种后搭盖草棚遮风避雨。烟苗长至3~4片真叶时,间苗。3月底、4月初移栽,低垄双行,亩约栽1700~1900蔸,施肥以氮肥为主,并进行打顶抹荪,适时采收烤制。1964年后,推广薄膜覆盖育烟秧,播种期推迟至12月上、中旬,并重视增施磷肥和复合肥。实行烟——稻连作后,提前至3月中下旬移栽。80年代,推行高垄单行,亩栽1200余株,并重视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和烤制技术的提高。
  二、棉花
  面积、产量
  清末、民国时期,县内棉花种植面积不多。民国22年种植1700亩,亩产15公斤(皮棉,下同),总产2.55万公斤。因棉花开花结桃时,郴县多雨,所产棉花绒质粗短,不能纺织10支以上细纱,仅能作织粗布、絮棉原料。民国35年种植600亩,亩产15公斤,总产0.89万公斤。民国38年种植300余亩,总产0.5万公斤。1950~1962年种植面积都在400亩以下。1965年,提倡大种棉花,县分配各公社、大队种植任务。是年种植1.41万亩,亩产19公斤,总产27.23万公斤。1966年从湖北省新洲、广济两县聘请农民植棉师傅28人至县作技术指导。是年种棉2.76万亩,亩产24公斤,总产65.48万公斤。因受气候影响,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76年,种0.31万亩。1982年后,均在40亩以下。
  1988年,仅植棉38亩,亩产25公斤,总产950公斤。
  品种
  民国时期,棉花传统品种有“白籽棉”等,30年代引进美国陆地棉(俗称“洋棉”)。
  40年代引进常紫1号种植。1950~1961年基本种植常紫1号。1962~1988年,引进推广的主要品种有洞庭1号、岱字棉15号、鄂光棉、岱红岱等。
  三、水果
  (一)生产沿革
  郴县栽培果树历史悠久,唐代文学家韩愈著作中有“兹地在湘南,……家自种黄桔”的记述。明万历年间(1573~1620),县内栽种的果树有桃、李、梨、杏、梅、枣、板栗、桔、柿、橙、银杏、枇杷、石榴、葡萄10余种,多为农民在房前屋后栽培。民国时期,栽培水果以桃、李、梨、柑桔、枇杷为主,部分村庄形成小规模果园。
  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栽果树不多。1950~1957年,年产水果5~10万公斤。1958~1963年,在“左”倾思想影响下,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砍掉一些果树。1964年冬,培育酸橙、渣梨、积壳、毛桃等苗木300多亩。1964~1967年,从外地引进柑桔、梨、桃、李、苹果等苗木40万株,1967年,果树面积达2700亩。但引进的4.5万株苹果树栽培后,因不适应本地气候,开花少,果实小。1960~1969年,共产水果138万公斤,年均13.8万公斤。1969~1971年,因开荒造田,搞农田基本建设,部分果树被砍。1971年仅存果树面积1300亩。1972~1977年重点发展梨子、柑桔、桃子、板栗等水果,1977年,果树面积4060亩。1970~1979年,共产水果391万公斤,其中梨子、柑桔分别为181万公斤、122万公斤。1977年,县农产品公司再次从辽宁省引进大国光等13个品种的苹果树苗5万株,在永春、芙蓉建立苹果场,因挂果小而少,部分苹果树被砍伐。1978~1982年以发展无核蜜桔为主,引进温州等地蜜桔苗进行栽培。1982年,农业区划调查,全县有果树1.69万亩,其中柑桔树1.11万亩,梨树2926亩,桃树764亩,苹果树770亩,李树362亩,板栗树460亩,杨梅树195亩,枣树145亩,其它果树143亩。年产水果105万公斤,其中梨56万公斤,桃16万公斤,李12万公斤,柑桔12万公斤(柑桔因新栽的多,大部分尚未挂果)。
  1985~1988年,水果生产大发展,引进哈姆林、脐橙、冰糖橙、碰柑等甜橙良种和奈李、芙蓉李、黄桃、巨峰葡萄等优良品种,全县建立重点水果基地20个,有11个乡果树面积在千亩以上。1988年,全县果树面积达3.35万亩,其中柑桔1.85万亩;共产水果102万公斤,其中柑桔76万公斤,梨子21万公斤。
  (二)主要品种
  柑桔
  主要品种有温州无核蜜桔的尾张、宫川、龟井、南柑20、松木、石川、立间等,以及南丰蜜桔、本地早、碰柑、沙田柚、安江香柚、华脐、冰糖橙、大红甜橙、哈姆林、蓝山金桔、浏阳金桔等,其中以温州蜜桔的尾张最多,栽培面积约1.01万亩。全县除大奎上、江口、永春、芙蓉、南溪、大塘、月峰只零星栽植外,其它各乡镇均有连片种植,尤以桥口、华塘、栖凤渡、邓家塘等乡镇和地区农科所、县农科所、园艺场、农垦场等地种植面积大。
  梨
  主要地方优良品种有白糖梨、甜青梨、冰糖梨、短把早、长把早、大青梨、糖梨、早禾梨、雪梨等。引进品种有天津褐色鸭梨、今村秋、二宫白、长十朗、波多青、香蕉梨、苹果梨等。
  主要栽培区有华塘、良田、廖家湾、永春、江口、坳上,其它乡镇有零星分布。
  李
  主要地方品种有石灰李、五月李、大李、朱红李等。80年代引进奈李、芙蓉李。全县各乡镇均有零星分布,以小溪、桥口、大奎上、栖凤渡等乡镇较多。
  桃
  主要地方品种有毛桃、弯果桃、杨梅桃、甜桃等。引进品种有上海水蜜桃、天津水蜜桃、蟠桃、玉露桃、黄桃等。全县各乡镇均有零星栽培,其中邓家塘、坳上、小溪、良田、华塘、保和、栖凤渡等乡镇有小面积连片栽培。
  四、茶叶
  (一)生产沿革
  县内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主要产地有塘昌铺、骆仙岭,次要产地有五盖山、瑶山里、石泉铺、梯子岭、南塔岭等地。明代,五盖山米茶因品质甚佳,曾被列为贡品。清初时,县境茶叶年产量已达25万余公斤。茶叶外销南洋一带,获利颇丰,种茶、采茶者日多。民国5年(1916),全县有茶农3700余户,茶庄23家。经郴州输出的青茶18.5万公斤,粗茶52万公斤,茶片35.5万公斤。后因制作不精,茶户、商贩、茶庄次第掺杂使假,加上印度、锡兰、日本等国茶叶兴起,外销不畅,茶叶产量日渐减少。民国22年,产茶叶25万公斤。日军侵华后,茶叶价格猛跌,“升米(1.2斤)4斤茶叶”。大面积茶园被抛荒和改种其它作物,茶叶产量锐减。民国38年,仅产茶叶2万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重视茶叶生产,提高茶叶收购价格,荒芜的茶园被逐渐开垦,茶叶产量不断提高。1957年,有茶园3200亩,产茶叶5.7万公斤。1958年,在华塘建立县茶叶场。1965年,建立社办茶场6个,全县产茶叶8万公斤。70年代,开展勤工俭学活动,部分中小学兴办一批小茶叶场。1980年,地区农业局、县农业局在良田公社茶叶场恢复试制历史名茶“五盖山米茶”,获得成功,同时还试制了“郴州碧云茶”,1981年10月此两种茶叶均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1986年,农业部将郴县华塘茶叶场定为全国十大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之一,国家投资100万元,建设良种苗圃50亩,新种良种(品系)70多个,建加工厂房2000平方米,实现加工机械化,年加工能力100吨。1987年,县华塘茶叶场更名为郴县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1988年,全县有茶园2400亩,产茶叶3.54万公斤;其中县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有茶园800亩,产茶叶2.16万公斤。
  (二)品种
  茶叶地方传统品种有中叶型,小叶型。县茶叶场先后引进云南大叶茶、广东水仙、安徽祁门早、四川大叶种、福建大白茶、高桥早、槠叶齐、江华苦茶、湘波绿等。
  五、蔬菜
  县内蔬菜品种较多,清代栽培的有辣椒、茄子、萝卜、胡萝卜、白菜、油菜苔、冬瓜、蕹菜、大菜、肥菜、茼蒿、苋菜、茭白、蕌头、南瓜、黄瓜、丝瓜、苦瓜、瓠瓜、豆角、扁豆、菜豆、刀豆、生姜、葱、蒜、韭菜、青菜、藕、芥菜、波菜、冬寒菜、芋头、黄花菜、芹菜、魔芋等。农民种菜除自食外,还有少量上市交易。民国35年(1946),种萝卜2400亩,油菜苔2000亩,黄芽白1400亩,波菜720亩,芥菜850亩。民国36年,产生姜50万公斤,其中销往长沙等地25万公斤。民国38年,蔬菜播种面积5447亩。
  新中国建立后,陆续引进西红柿、榨菜、包菜、花菜、芥蓝头等新种。1955年后,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在万亩以上,农民种菜仍以自食为主,少量上市销售。1976年,为解决城镇、厂矿居民蔬菜供应问题,在华塘铺、良田下街、鲁塘黄沙岭、栖凤渡畔冲、桥口龙湾建立5个蔬菜基地,落实专业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并从长沙请来种菜师傅传授种菜技术。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菜农按照市场行情种植各种蔬菜,自产自销;农民种菜积极性增加,亦将剩余蔬菜上市销售。1988年,新增白露塘村第四组为蔬菜专业组。
  是年,全县种蔬菜27630亩,比1949年增长4.1倍,其中生姜1098亩,产量49.5万公斤,辣椒4321亩,产干辣椒21.4万公斤。
  六、其他经济作物
  县内种植较多的经济作物还有苎麻、花生、油菜、甘蔗、果用瓜、向日葵、蓝靛等。
  苎麻
  郴县栽培苎麻历史悠久,传统苎麻品种有白脚麻和本地麻。宋代初年有“郴州土产白纻布”的记载。民国年间,常年产量1500担(折7.5万公斤)。日军侵华后,苎麻生产下降。民国38年栽培100亩,总产0.3万公斤。1950~1986年,苎麻栽培面积100~800亩,总产在0.3~2.5万公斤之间。1986年,苎麻价格猛涨,1987年引进黄壳早、芦竹青等品种,全县栽培苎麻1.1万亩,是年秋,苎麻价格受到国际市场影响而猛跌,苎麻销售受阻,产品积压。1988年栽培苎麻874亩,产苎麻2.6万公斤。
  花生
  花生,又称“落花生”,县内种植面积不大,多作副食用。民国时期,常年种植300余亩,总产2.3万公斤。新中国建立后,花生生产稍有发展,1950~1982年,种植面积在0.1~0.4万亩之间,总产在5.5~28.5万公斤之间。1982年,廖家湾公社廖家湾大队试种花生——稻连作制成功。1984年起,花生由粮食部门单一经营改为多渠道经营,价格提高。花生种植面积逐渐扩大。1988年,种植0.66万亩,总产42.6万公斤。花生地方传统品种有大子、小子(六月子)和弯弓子。80年代,引进粤油551、粤油58、粤油551——166、粤油187和海花1号。
  甘蔗
  1957年,县内栽培甘蔗26亩,总产6万公斤。1958、1959两年栽培上千亩,所产甘蔗主要为农户自家熬糖。1961~1971年每年栽培面积在200亩以下。1972年,县糖厂建立,县政府安排板桥、桥口、塘溪等公社栽培甘蔗,供糖厂作榨糖原料。是年种甘蔗1935亩,总产514万公斤,亩产2656公斤。之后,栽培面积稳定在2500~7000亩之间。栽培甘蔗多用蔗秆作种和宿根蔗繁殖。1972年起先后引进台糖134、川蔗6号、粤蔗7号、印度419、纳印310、东乡72——12、赣南75——65、赣蔗1号、7号、8号、桂糖12号等品种。其中赣蔗1号、8号两品种生育期短、成熟早、含糖量一般为10~12%,在土壤和肥水条件较好时,亩产可高达8、9吨,成为80年代种植的主要品种。1988年,甘蔗栽培5487亩,总产2341万公斤,亩产4266公斤。
  油菜
  县内油菜一般作为绿肥用,收籽油菜多为零星种植,面积较少。传统品种有白菜型田油菜、白油菜。1950年种植300亩,产籽0.4万公斤,亩产13公斤。1958年引进甘蓝型胜利油菜。1951~1964年种植面积在400~3400亩之间。1965年“四清”运动中提倡发展油菜,是年种植0.87万亩,产籽36万公斤。因菜籽销路不畅,1967年后,种植面积减少。70年代中期引进湘油5号。1979年保和公社新华大队第一生产队实行中稻——油菜二熟耕作制,种油菜22.5亩,亩平产籽42.5公斤。1981年地区农业局和县农业局在廖家湾公社试行油菜——稻复种,种油菜320亩,亩平产籽52公斤。80年代中期引进湘油11号。
  1988年全县种植油菜830亩,产籽3.3万公斤,亩平39公斤。
  果用瓜
  县内果用瓜主要有西瓜、甜瓜(俗称香瓜),西瓜占80%以上。70年代以前种植较少,且多种在旱土里。8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需求加大,农村调整产业结构,果用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除在旱土种植外,还在稻田里种植。并推广瓜——稻连作。
  1982年种植1078亩,总产76万公斤。1988年种植5040亩,比1982年增长3.7倍。
  向日葵
  县内农民历史上有种植向日葵的习惯,多种于旱地作物四周,面积、产量均不多。70年代,传播花粉的蜜蜂等昆虫减少,向日葵籽空壳率提高,种植减少。80年代,从北方大量调入葵花籽,县内种植更少。
  蓝靛
  清末、民国时,不少农户种植蓝靛。清光绪年间(1875~1908),县境年销往衡州等处蓝靛六七百担。之后,外国棉布、“洋靛”(化学染料)传入,蓝靛销路减少。新中国建立后,国产化学染料日益增加,蓝靛需求萎缩,1953年停止种植。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