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产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25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生产条件
分类号: F327.64
页数: 9
页码: 327-335
摘要: 本章郴县生产条件记述耕地、劳力、农业机具、农田肥料、农业区划。
关键词: 农业 郴县 生产条件

内容

第一节 耕地
  一、耕地面积
  清康熙三十年(1691),境内耕地面积24.90万亩,其中水田23.95万亩,旱土0.95万亩。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有耕地24.93万亩,其中水田23.98万亩,旱土0.95万亩。
  民国31年(1942)6月,全县土地呈报结果,耕地增至25.63万亩,比清嘉庆二十三年增加0.70万亩。1949年,全县有耕地30.17万亩,其中水田26.25万亩,旱土3.92万亩,农业人口人平耕地1.98亩。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奖励垦荒,规定“生荒五年、熟荒三年,不负担公粮任务”,农民开垦部分土地。1952年查田定产统计,耕地(不含城关区的耕地)增至36.96万亩(其中水田34.75万亩),农业人口人平耕地2.5亩。1954~1957年农业合作化期间,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开垦荒地,1957年耕地(不含城关镇的耕地)达39.52万亩(其中水田35.26万亩),比1952年增加2.56万亩。1964~1965年,水利条件改善,两年中开垦不少荒地。
  1965年耕地增至40.47万亩(其中水田33.06万亩)。此后,虽陆续开垦一些荒地,但随着农民建房占地和工业、交通、水利等基本建设用地增加,耕地逐年减少。1983年,全县耕地面积37.71万亩(其中水田31.86万亩),比1957年减少1.81万亩,农业人口人平耕地1.29亩。1984、1985年共析出安和、高码两乡耕地3.03万亩(其中水田2.50万亩)。1988年,全县耕地面积33.62万亩(其中水田28.57万亩,旱土5.05万亩),农业人口人平耕地1.15亩。
  二、耕地改良
  清末、民国时期,农民采用掺客土(在粘土中掺沙土,在沙土中掺粘土),看土施肥(在冷浸田、深泥田中施茶枯、石灰)等方法改良低产耕地。
  新中国建立初,采用增施农家肥料、砍山荫、掺客土、开沟排水等措施改良低产田。
  1964年开始,全县开展以开三沟(围山沟、排水沟、灌水沟),排三水(黄水、冷浸水、地下水)为主的改造低产田运动。1972~1976年,进行排灌分家工程配套建设,共建设灌水渠、排水渠5876条,长1334公里,改造低产田3.9万亩。1974年起,在低产双季稻田中,推广豆——稻、烟——稻、瓜——稻等水旱轮作制,改良土壤理化性状。1981~1983年,全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查清土壤的主要障碍因素有水害、瘠害、毒害、碱害,其中地下水位高的潜育化稻田5.4万亩,缺氮稻田8.4万亩,缺磷稻田14.3万亩,缺钾稻田8.4万亩,受矿毒水污染稻田1.9万亩,碱害田(pH值大于7.5)5.8万亩。之后,应用土壤普查成果,排除障碍因素,改良低产田;继续扩大水旱轮作,推广磷肥、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并对5.8万亩碱害田停止施用石灰。1985年开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986年化验土样201个,运用土壤普查资料5000余个,测土配方施肥10.7万亩。1986年开始修建高标准排水沟,至1988年全县共修建高标准排水沟41条,长3.4公里(其中片石浆砌1.75公里),改良稻田1.59万亩。
  第二节 劳力
  郴县人民向以务农为本。民国18年(1929),全县共59324户,其中农业户40510户,占总户数68.3%;总人口238936人,其中农业人口168677人,占总人口的70.6%;农业劳力55669人,占农业人口的33%,每个劳力负担耕地5.1亩。民国30年,总人口213844人,其中农业人口150751人,占总人口70.3%;农业劳力63882人,占农业人口42.4%。
  农业劳力中,从事工矿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者共11372人,占农业劳力17.8%;从事农业者52510人,每个劳力负担耕地5.4亩。1949年,全县总人口160835人,其中农业人口152485人,占总人口94.8%;农业劳力46050人,占农业人口30.2%,每个农业劳力负担耕地6.55亩。
  新中国建立后,妇女从家务事中解放出来,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农业劳力占农业人口的比例增加,耕地面积虽有扩大,但不如劳力增长快,每个劳力负担耕地量逐年减少。
  1952年,总人口156459人,其中农业人口146833人,占总人口93.8%,农业劳力58365人,占农业人口39.7%,每个农业劳力负担耕地6.3亩。1957年,总人口185071人,其中农业人口176140人,占总人口95.2%;农业劳力70566人,占农业人口40.1%,每个农业劳力负担耕地5.6亩。70年代,社队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从事社队企业劳力增多。1980年,总人口314388人,其中农业人口281330人,占总人口89.5%;农业劳力128754人,占农业人口45.8%。农业劳力中,从事社队企业的10515人,占农业劳力8.2%,从事农业生产的118239人,每个劳力负担耕地3.2亩。之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大发展,从事乡镇企业的劳力迅速增加。1988年,总人口325591人,其中农业人口292837人,占总人口89.9%;农业劳力143165人,占农业人口48.9%。农业劳力中,从事乡镇企业的19272人(其中:工业企业12507人,农业企业876人,建筑企业1800人,交通运输企业2276人,商业、饮食服务业2073人),占农业劳力13.5%;从事农业生产的123893人,每人负担耕地2.7亩。
  第三节 农业机具
  新中国建立前,郴县沿用犁、耙、锄头、刮子、锹、铲和搭耙等传统农具。农业生产全靠人力、畜力,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新中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重视农业机械推广工作。1950~1957年,在改进传统农具的同时,开始引进新式农具,并由国家投资,引进排灌机械进行示范。1958年,县成立农具改革办公室,组织农具革新,土法上马制成改良农具上万件,因实用价值低,推广甚少。1959年开始用拖拉机耕地。之后,耕作、排灌、加工、运输、植保、脱粒、插秧和农用动力机械都有较快发展。但一些地方发展过急,资金、技术、管理难以适应。1981年开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机工作贯彻“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及“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工具并举”的方针,农业机械向小型、适用、高效的方向发展,适于农民独户使用的手扶拖拉机、人力打稻机、手工喷雾器等小型机械发展较快。1988年,全县农村机械总动力达110万千瓦。
  一、耕作机具
  传统的水田耕整农具有犁、耙,旱土翻挖、整地的农具有锄头、搭耙、铁锹、铁铲等。
  50年代引进改良水田犁、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55型改良水田犁、孝感旱土犁、畜力圆盘耙、畜力铁叶蒲滚。其中双轮双铧犁、畜力圆盘耙在郴县不太适用而被淘汰。1959年开始陆续引进拖拉机、水田耕整机,并研制、使用机动蒲滚船(简称机滚船)。1978年,机耕总面积27.55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55%。1981年起,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户的责任田分布多处,不太适宜用拖拉机、机滚船耕地,加上机械耕田成本高,机械耕作面积逐年减少。1988年,机耕总面积5.27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14%。
  拖拉机1959年5月,县农场和县农科所购进捷克产皮爱夫6型手扶拖拉机4台,因耗油量大和故障多而退货。是月,县农科所又购进福克森——35型轮式拖拉机2台,苏家屯——45型轮式拖拉机1台,组建拖拉机站,开展代耕代运服务,是年耕地764亩。1963年,在雅市坪组建县拖拉机站,有拖拉机9台。是年,桥口公社下渡大队购进第一批国产手扶拖拉机。1968年,马头岭公社首先建立公社拖拉机站,后各公社相继建立拖拉机站,拖拉机逐渐增多。70年代,强调“农机务农”,各公社拖拉机站每年在春耕和双抢中组织全部拖拉机下田作业。1975年,有拖拉机487台。1978年,拖拉机增至887台,其中轮式拖拉机138台、链式拖拉机27台、手扶拖拉机722台。1981年后,农民独户购买拖拉机迅速增加,以从事运输为主。1986年,农牧渔业部农业机械化局确定郴县为全国3个手扶拖拉机检测试点县之一,是年至1988年,省、地、县三级农机主管部门对郴县1053台手扶拖拉机进行技术检测、修复,检修后的手扶拖拉机平均每台提高功率0.97千瓦,每千瓦小时平均降低油耗37克。1988年,全县有拖拉机1623台、1.61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4台、0.31万千瓦,手扶拖拉机1549台、1.3万千瓦。
  机滚船1973年7月,县农机研究所和动力机械厂试制成功“郴县——1”型机滚船,用内燃机带动铁质蒲滚高速旋转将土块击碎。首批20台放到板桥等12个公社农机站使用,效果好。后逐步推广,以五里牌、太平、栖凤渡等公社较多。1981年,全县发展到960台。1988年,有机滚船342台,机滚船蒲晚稻田2.36万亩。
  水田耕整机1983年,马头岭、栖凤渡等公社购买水田耕整机57台。该机重量轻、体积小、功效高、操作简便、价格较低,农户喜用。1987年,由汝城县机械厂、广东韶关农机配件厂提供样机,县农机局组织机手20余人在18个乡镇进行耕整机田间作业示范表演后,发展更快。1988年,全县有水田耕整机188台,耕地1.7万亩。
  二、插秧机械
  历史上插秧用手工。1959年,坳上公社引进人力插秧机。1960年和1970年,县农机部门两次组织推广插秧机,但使用不多。1970年,引进2台机动插秧机。1972年,全县有人力插秧机110台、机动插秧机21台。1979年,机动插秧机增至71台。人力、机动插秧机都因机械故障多,且与农艺不配套,因而逐年减少,1983年基本停止使用。
  三、植保机具
  1951年,省农林厅植物病虫害防治站湘南分站4名防治员到郴县栖凤渡乡首次用喷雾器喷杀水稻负泥虫和棉蚜虫,深受农民欢迎。1954年全县引进推广喷雾器12台,1955年增至53台。1956年各乡农技站购进一批喷雾(粉)器进行示范,并租给附近农民使用,该机得到发展。1973年,引进的机动喷雾器功效高、用药省,发展较快。1980年5月,全省机动植保机械技术推广座谈会在郴县召开,会议决定植保机械要从半机械化逐步向机械化过渡。是年,全县新增机动喷雾器72台,机动喷雾器总数达551台、648千瓦,机动喷药面积13.74万亩。人力喷雾器6104台。1982年后,机动喷雾器逐年减少,1988年仅存120台,机械喷雾器喷药面积仅0.6万亩。适合于农民独户购买、使用的人力喷雾器迅速增加到5.23万台。
  四、收割机具
  传统收割工具主要有禾镰、毛镰刀等。传统的脱粒工具主要有扮桶(木质结构,分圆桶、方桶两种)。1955年开始使用人力打稻机,因质量不高、效率低,推广不多。1959年,引进快速割禾器,但因工艺粗糙、刀口易锈和作业性能差,后停止使用。1963年后,逐步推广适合矮秆品种脱粒的737型人力打稻机。1970年,县农业机械厂试制一批立式条放收割机,亦因质量未过关而未能推广。1973年,县农业机械厂仿制电动打稻机,县内当年推广31台。地区农机研究所将人力打稻机装上小柴油机或小汽油机,改成简易机动打稻机,县农科所等地购买使用,因成本高,使用不多。1980年,动力打稻机增至396台,脱粒3.8万亩,人力打稻机7618台。1982年起,动力打稻机逐年减少,适合农户单家独户使用的人力打稻机增加。1988年,全县有动力打稻机65台,人力打稻机3.99万台。
  第四节 农田肥料
  一、家肥、土杂肥
  清末、民国时期,县内农田肥料以家肥、土杂肥为主,一季中稻亩施10多担,旱土作物施用稍少。民国26年(1937)抽样调查,稻田各项肥料用量(按价格计算)为:人粪尿30.7%、畜肥27.4%、堆肥(火土灰为主)14.6%、石灰11.7%、枯饼6.6%、绿肥(山青为主)5.6%、草木灰1.1%、其它2.3%。1956年推广醴陵“四勤八有”(勤扫、勤垫、勤出、勤烧,牛有栏、猪有圈、灰有屋、粪有池、人有厕所、鸡鸭有埘、四季有粪凼、田里有绿肥)的积肥、保肥经验,新建和整修一些厕所、猪牛栏、鸡鸭埘,加强保肥工作;并推行割山青、冬青,清垃圾,刨草皮,烧火土灰,挑塘泥等积肥方法。1958年结合搞“三光”(田埂刨光、田坎割光、禾蔸拔光)积肥。之后,生猪饲养量上升,家肥、土杂肥积制逐年增加。1971年,双季稻种植面积剧增,为解决晚稻肥料,推广早稻稻草还田。1982年后,化肥供应量增加,农民从事副业的时间增多,烧火土灰,刨草皮,割山青、冬青等方式积肥减少。1988年亩平施用家肥、土杂肥约20担。
  绿肥民国26年(1937),试种满园花和油菜等绿肥,民国28年,种植9463亩。1953年,试种蓝花草子(苕子)成功。翌年又引进红花草子(紫云英)。红花草子生育期短,适宜稻——稻——肥连作,后大面积推广,成为种植绿肥的主要品种。1966年,种植绿肥12.65万亩,1974年上升到16.94万亩。1978年试种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和田菁等夏季绿肥,因有碍田间作业,未能推广。1981年引进细绿萍,因细绿萍在郴县稻田中渡夏、越冬困难,推广面积约1万亩。1982年后,一些农户对耕牛放牧管理不善,乱牧的耕牛危害绿肥,加上红花草子种价格提高,稻田种烤烟、西瓜面积增加,绿肥种植面积减少,1988年种植绿肥4.15万亩。
  化学肥料民国35年(1946),湖南省善后救济分署分配郴县2.24万公斤硫酸铵,在2980亩稻田施用,为县内施用化学肥料之始。1952年,施用硫酸铵0.5万公斤,1956年,用量增至24.3万公斤,亩平(按耕地面积计算,下同)0.6公斤。50年代末,施用尿素。
  1962年,始施用过磷酸钙,后磷肥品种增加钙镁磷和磷矿粉,磷肥施用后增产效果显著,施用量逐年增加。1968年开始施用碳酸氢铵。1970年,全县化肥用量612万公斤(氮肥217万公斤,磷肥395万公斤)。1971年始施用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和氮磷钾复合肥。1973年,县氮肥厂投产后,碳酸氢铵施用量大增。1975~1977年,部分公社开办土化肥厂,土法生产“五四○六”、腐殖酸铵、氨水等土化肥。1978年,全县化肥施用量2458万公斤(氮肥1279万公斤,磷肥1170万公斤,钾肥9万公斤),平64公斤。80年代,逐步按农作物生长需要施用化学肥料,钾肥施用量增加,“九二○”、锌、硼、钼、稀土、增产灵、三十烷醇、多效唑、叶面宝等微量元素肥料和生物激素得到推广。1988年,全县化肥施用量2106万公斤,亩平63公斤,其中氮肥1211万公斤(其中尿素240万公斤),磷肥657万公斤,钾肥167万公斤,其它(包括氮磷钾复合肥、微量元素肥)71万公斤。
  第五节 农业区划
  1982年4月,县人民政府成立郴县农业区划委员会,从有关部门抽调干部156人,组成19个组,开展全面的农业自然资源调查(①此次调查中所用的农业户数、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数,系用1980年末统计数;耕地面积系按航空照片测绘计算的,与年报统计数差异较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区划。1985年1月,全县农业区划工作完成,经省、地区验收合格。这次区划,将全县分为5个综合农业经济区。
  一、东南部山地林粮牧药区
  东南部山地林粮牧药区,包括大奎上公社、五盖山林场的全部,及塘溪、桥口、坳上、邓家塘、良田、香山坪等公社的东南山区地段,共20个大队、185个生产队。该区农业户3469户,农业人口17055人,农业劳动力7373个。土地总面积60.53万亩,占全县总数的19.78%;其中耕地3.2万亩,农业人均1.88亩,略高于全县人均值(1.86亩)。区内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57.98万亩,占该区土地面积的95.79%,东部有全县最高山峰狮子口(海拔1913.8米)。耕地大多分布在海拔325~980米之间,其中稻田多分布于山谷地带。
  成土母质中:板页岩占41.1%,砂岩占27.7%,石灰岩占21.7%,花岗岩占6.4%,河流沉积物占2.5%,第四纪红土占0.6%。年平均气温小于17℃,大于等于10℃的积温在4900℃以下,水田种双季稻热量不足。平均降水量1500~1752毫米,为县内多雨区。但因区内石灰岩多,水利骨干工程少,容易受旱。秋季降水多,初秋高温高湿,易流行稻瘟病。
  区内有林地面积28.34万亩,其中用材林25.76万亩,占全县总数的29.61%。矿藏资源丰富,有大量有色金属矿,柿竹园有色金属矿即在该区,同时,铁锰矿也较多。草场面积6.76万亩,占全县总数的68%。
  该区农业向以种粮、养猪为主,还有种植烤烟、漂术、厚朴等经济作物的习惯,工副业方面能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和矿藏资源。但粮食单产低,且不稳定。
  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山地多的条件,大力发展林业,发展以松杉为主的用材林,杂木为主的水源涵养林,果树、厚朴、漆树为主的经济林。改善水利设施,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单产。积极发展烤烟、生姜、漂术等经济作物。发挥草山多、旱土多的优势,巩固发展畜牧业,特别要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继续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和矿藏资源。
  二、西南部山地林粮牧区
  西南部山地林粮牧区包括永春、芙蓉、南溪、江口、月峰公社的全部及保和、安和、良田、鲁塘、小溪、廖家湾公社的西南山区地段,共63个大队、639个生产队。该区农业户11392户、54977人,劳动力23761个。土地总面积65.24万亩,占全县总数的21.32%。其中耕地8.45万亩,农业人均1.54亩。区内山地62.12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95.2%。耕地大部分分布在海拔360~1050米之间,其中稻田多分布在山坡。成土母质中:花岗岩占87.4%,砂岩占5.4%,石灰岩占5.4%,河流沉积物占1.4%,第四纪红土占0.4%。年平均气温小于16.5℃,大于等于10℃的积温小于5000℃,水田种双季稻热量欠缺。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基岩裂隙水丰富,冷浸田多。秋季降水多,初秋高温高湿,稻瘟病易流行。
  有林地28.94万亩,其中楠竹6.2万亩,占全县总数的44.6%,矿藏资源主要有大理石、花岗石、锡、钨、钼、铋、铅、锌等。
  该区农民向以种粮、养猪为主,经济作物较少,山地效益不高,人平农业总产值较低。
  有林地虽多,但因采伐过量,活立木蓄积量大幅度下降,加上不适地造林,山脊山顶造杉树,大部分成了“小老头”树,因此成林少,森林覆盖率低。由于降水量大、暴雨多,山坡陡、土壤松,加上乱开挖,水土流失严重。在工副业中,部分地方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较好。
  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应发挥土地较多、山地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在管好现有山林的同时,对一、二类荒山造杉林、楠竹,三类荒山飞播黄山松,“四旁”种植雪花皮树、棕榈、油桐、核桃、梨、葡萄等。扩大复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利用花岗岩成土母质适宜栽种魔芋、生姜、党参、淮山、百合的条件,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利用草山多的有利条件,发展牛、羊、免等草食动物。发展造纸,兴办水电站,开采大理石、花岗岩、有色金属矿等矿产。
  三、南部和西部丘陵粮林牧烟茶果区
  南部和西部丘陵粮林牧烟茶果区包括华塘、安和、鲁塘、保和、坳上、小溪、良田、邓家塘、廖家湾等公社和县茶叶场,共70个大队、716个生产队。该区农业户17053户、79564人,劳动力36263个。土地总面积66.49万亩,占全县总数的21.72%;其中耕地14.76万亩,农业人均1.86亩。区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各占总面积的36%、27%。耕地大部分在海拔190~390米之间。成土母质中:石灰岩占35.1%,砂岩占22.0%,河流沉积物占20.9%,第四纪红土占16.6%,花岗岩占5.4%。区内年平均气温在16.5℃~17.5℃,大于等于10℃的积温达5000~5200℃,大部分地方适合于种双季稻。
  年均降水量1400~1500毫米,但因石灰岩多,地下溶洞多,水利骨干工程尚未全部配套,部分地方干旱较严重。以用材林、经济林(主要为油茶林)为主的林业发展较快,森林覆盖率48.96%。但不平衡,板页岩地区林木生长好,石灰岩地区林木生长欠佳。煤炭、石墨资源丰富。
  该区粮食生产水平较高,以烤烟、柑桔、梨为主的经济作物发展快,烤烟面积、柑桔面积分别占全县总数的83%、45%。部分地方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矿产资源较好。
  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继续搞好水利建设,扩大复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发展松、杉为主的用材林和油茶、油桐为主的经济林,管好现有山林,因地制宜植树,消灭荒山。继续发展以烤烟、柑桔、梨为主的经济作物,扩种其他经济作物。建设好以县茶叶场为中心的红碎茶出口商品基地。充分利用煤炭、石墨、石灰石等矿藏资源,大力开办小煤窑,发展水泥、石灰、石灰乳、片石、碎石等建筑材料工业。
  四、东北部丘岗粮油桔蔗烟鱼林区
  东北部丘岗粮油桔蔗烟鱼林区包括香山坪、桥口、塘溪、高码、糖厂公社和县农垦场、园艺场、农科所,共45个大队、385个生产队。农业户8775户、41405人,劳动力19744个。土地总面积52.7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7.23%,其中耕地10.85万亩,农业人均2.62亩,居全县5个区之首。区内以丘陵、岗地为主,丘陵、岗地面积各占总面积的35%、18%。耕地大多数在海拔115~210米之间,稻田沿河流两岸呈带状分布。成土母质中:河流沉积物占32.2%,红岩占25.7%,砂岩占19.6%,第四纪红土占10.8%,板页岩占7.2%,花岗岩占3.2%,石灰岩占1.3%。年平均气温17.5~18℃,大于等于10℃的积温达5200~5400℃,适宜于种双季稻。年降水量1400~1500毫米,加上水利条件较好,一般干旱不严重。但大浪江、雷溪河、东江、西河上游多暴雨,沿河两岸易发生洪涝。稻田多,但低产田也多,特别是受上游有色金属矿废渣、废水的影响,稻田受矿毒危害较重。以经济林、用材林为主的林业发展较好,森林覆盖率45.43%。
  该区主产粮食,粮食总产占全县的22%,但经济作物(除甘蔗外)种植少。近几年林木被过量采伐,油茶出现荒芜。社队工副业发展不平衡,香山坪公社社队企业收入高,其他几个公社收入欠佳。
  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在粮食生产上,实行集约经营,改粗放耕作为精细耕作,下功夫改造低产田,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抓紧油茶林、楠竹林的培育,发展以松杉为主的、多种杂木混交的用材林。发展以甘蔗、柑桔、烤烟为主的经济作物,并可将10~15%的低产水田改成鱼塘鱼池,发展养鱼。香山坪等地的矿藏资源多,应大力开采;东江、秧溪水、大浪江等河流沿岸河沙多,可开办河沙场。同时,开展小流域治理,综合发展,搞好水土保持。
  五、西北部丘岗粮油鱼果林区
  西北部丘岗粮油鱼果林区包括栖凤渡、岗脚、廖王坪、马头岭、荷叶坪、五里牌、太平、同和等公社,共69个大队、831个生产队。农业户10234户、88329人,劳动力41613个。土地总面积61.03万亩,占全县总数的19.95%,其中耕地14.35万亩,农业人均1.62亩。区内以丘陵、岗地为主,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38.5%、17.1%。耕地大多数在海拔110~220米之间。成土母质中:砂岩占32.1%,红岩占23.4%,河流沉积物占22.1%,第四纪红土占20.9%,石灰岩占1.5%。年平均气温17.5~18℃,大于等于10℃的积温5200~5400℃,有利双季稻的生长。年降水量1300~1400毫米,属县内少雨区。油茶林面积占全县的50%。水利工程较多,水利建设较好,减少了雨水少带来的危害。同和、荷叶坪、马头岭、街洞、廖王坪一带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西河沿岸多河沙、卵石。
  该区在县内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区内除一部分少水田、山冲田外,已基本实现双季稻化,农民种田水平较高,亩产居全县最高水平。山塘、水库、稻田中养鱼都多,且养鱼水平高,亩产居全县最高水平。以油茶林为主的林业发展较快。因大部分公社缺少矿产资源,因此工副业发展欠佳。
  农业发展方向: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努力实现双季稻化,并充分利用冬季温光资源,扩大冬种绿肥、蚕雪豆、大麦播种面积。经营好油茶林,发展杉松用材林,搞好四旁绿化。
  继续抓好渔业为主的养殖业,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养鱼水平。提倡种植柑桔、桃、李、批杷、板栗等经济作物。发展小煤窑,发展建筑材料业、运输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业。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