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济效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24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经济效益
分类号: F127.64
页数: 3
页码: 298-300
摘要: 本节郴县经济效益记述社会生产效益、农业经济效益、工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 郴县 经济效益 经济综述

内容

一、社会生产效益
  1980年,全县社会总产值16685万元,社会净产值8324万元,到1988年,社会总产值54319万元,为1980年的3.26倍,年均递增15.9%;社会净产值27819万元,为1980年的3.34倍,年均递增16.3%。净产值增长速度略高于总产值。社会生产效益(即净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1980年为49.9%,1985年为45.5%,1988年为51.2%。从5个物质生产部门看,农业、商业饮食业、运输邮电业较高;工业因为高、精项目极少,大多是初加工、粗产品或物资消耗量高的项目,所以社会生产效益较低;建筑业因成本高,社会生产效益亦低。
  二、农业经济效益
  清末、民国时期,县内农业为小农经济,农业经济效益低。民国27年(1938),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产粮(简称劳均产粮,下同)690公斤。民国38年,劳均产粮1128公斤,劳均产值527、元。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粮食总产量和农业总产值逐步提高。但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断增多,加上农业生产中单一发展粮食生产,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缓慢。1952年,劳均产粮1144公斤,劳均产值539元。1957年,劳均产粮1004公斤,劳均产值493元。1958年下半年起,农业生产受“五风”的影响,加上自然灾害,农业减产,农业经济效益降低。1961年,劳均产粮891公斤,劳均产值389元。1962年起,调整国民经济,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劳均产粮999公斤,劳均产值459元。1966年起,社队企业得到发展。1970年劳均产粮1017公斤,劳均产值605元。1975年,劳均产粮1022公斤,劳均产值614元。1979年起,农村推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推广杂交水稻,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上国家提高粮、油、猪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农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上升。1980年,劳均产粮1095公斤,劳均产值715元。1985年,劳均产粮994公斤,劳均产值846元。1988年,劳均产粮1027公斤,劳均产值957元。
  三、工业经济效益
  清末、民国时期,郴县工业大部分属于手工业,工业作坊多系手工操作,只有开矿业有极少量的机械,经济效益低。民国11年(1922),手工业工人日工资0.16~0.35元。民国26年,三合煤矿公司工人日采煤12担。1949年,工业企业(县属全民工业企业,下同)工人人均年创产值1910元。
  新中国建立后,接管私营工业,兴建国营工业,县财政增加对工业的投入,工业经济效益逐步上升。1957年,工人人均创产值4312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创造产值742元、实现利润62元。1958年下半年起,受“大跃进”的影响,工人数量大增,工业经济效益下降。1960年起,压缩工业企业,精减职工。1961年,工人人均创产值1628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创造产值268元、实现利润为负49元。1962年起,调整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润逐步增加。但由于工业新增加固定资产较多,资金产出率下降。1965年,工人人均创产值3408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创造产值210元、实现利润32元。1970年,工人人均创产值5128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创造产值221元,实现利润25元。1971~1975年,由于兴建一些县属工业企业,工业出现亏损。1975年,工人人均创产值4347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创造产值114元、实现利润为负5元。1978年起,兴建的工业企业逐步进入正常运转。1980年,工人人均创产值6685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创造产值111元、实现利润11元。80年代,工业企业不断更新设备,生产新产品。同时,各企业逐步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改善内部管理,经济效益提高。1985年,工人人均创产值8765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创造产值93元、实现利润13元。1988年,工人人均创产值10202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创产值74元、实现利润12元。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