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群众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15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群众团体
分类号: D638
页数: 8
页码: 181-188
摘要: 本章郴县群众团体记述工人团体、农民团体、青少年团体、妇女团体、工商团体。
关键词: 群众团体 郴县 地方组织

内容

第一节 工人团体
  1926年5月25日,成立郴县总工会筹备处,有委员13人,李翼云任主任,旋即组建店员、码头、泥水、木工、缝纫、理发、屠宰、汤点、雨伞、制鞋等10个行业工会,并在柴山里、金船塘、柿竹园、安源等矿山发展矿业工会。全县会员达3000多人。11月14日,在县城召开郴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成立总工会,李翼云任委员长,王湘和、曹廉、雷乾之为委员;组建工人纠察队50多人,20余条枪,队长梁少榜;通过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工人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的自由权,禁止资方无故解雇工人,维护工人的社会保险等提案。工会组织维护工人利益,领导工人向资本家和反动势力开展斗争。柴山里集云磺矿公司资方代理人李大西挪用工人工资,肆意挥霍。12月,总工会纠察队配合该矿工人将李大西捆送县总工会,处以罚款5000元,并责令其补还工人工资,李慑于总工会的威力,两天内补发齐全部工资。金船塘矿经理郭大喜欺压打骂工人,克扣工资,总工会将其抓到县城,召开全县工人大会,进行斗争,提出八小时工作制,按时发薪,不准欺压工人等条件,答复后方才释放。左社分子、县长熊世凤勾结土豪,企图杀害丰乐区农民协会委员长李固等,破坏工农运动,总工会召开工人大会检举揭发其不法行为,查封其县印,迫使其逃离郴县。
  1927年5月,总工会被反动派砸毁,一大批共产党员和工会骨干惨遭杀害,工会停止活动。
  1928年2月,随着湘南起义兴起,县总工会恢复,黄光书任委员长。21日,黄殉难于“白带子反水事件”中。平暴后,曹廉继任委员长。4月,陈毅率中共郴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工农武装随工农革命军转移井冈山,工人运动处于低潮。工会被国民党县党部改组,成为欺压工人阶级的工具。
  1937年7月,中共郴县县委于在城区组建码头、鞭炮、缝纫、铁路、店员等5个党支部,有党员40余人。自此各基层工会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抗战支前,护厂、护路,阻运敌人军火,迎接解放等活动。
  1949年11月,中共郴县县委派人接管旧工会,经过整顿,1950年4月成立县总工会。
  至1952年,先后组建15个基层工会,发展会员992人。县总工会组织工人参加生产自救,民主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及恢复国民经济等运动。
  1953年4月,召开郴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选举正、副主席和委员。1953~1954年2月,整顿撤销基层工会14个,清退会员122人,整顿结束,全县有基层工会66个,会员3234人。1954年1月9日,改称郴县工会联合会。1955年6月,召开郴县第二次工人代表大会,号召会员投入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并开办职工夜校,组织职工学习文化、技术,开展技术革新活动。
  1958年,工会工作一度停顿,1961年恢复正常,并组织职工参加调整产业结构、下放充实农业第一线、开展增产节约和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等活动。1962年3月20日,复称郴县总工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总工会瘫痪。1968年,成立工代会取代县工会职能。1973年5月,撤销工代会并筹建总工会。6月14~16日,召开郴县第六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恢复总工会,选举执行委员23人,主席、副主席各1人。
  1978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把工会整顿好、建设好”的指示,整顿基层工会,6个联合工会和职工200人以上的企业均配备专职工会主席、副主席或专干,并对老会员进行登记发证。12月,召开郴县第七次工会代表大会,贯彻全国总工会“九大”会议精神,工会工作走上正轨。1980年,县内各级工会开展创文明班组、文明车间、文明科室、文明商店活动。1981年开展“为四化立功”劳动竞赛。1982年3月,召开郴县第八次工会代表大会,作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决定。1983年,推行企业民主管理,98个厂矿企业单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1984年8月,整顿工会组织,至1985年,57个基层工会验收合格发证。1988年全县有基层工会143个,会员9881人,占职工总数的93%。
  第二节 农民团体
  一、县农会
  民国2年(1913)县知事公署组织县农会,正、副会长各1人,会员14人。农会劝农种桑,后因款项不敷而停办。民国6年7月,县知事顾尹圻,组织县农会,作为控制各乡农民的工具。会长谢敷霖,副会长谢磬藩。民国15年,县农民协会建立,县农会消亡。
  二、县农民协会
  1926年2月初,国民党省党部派遣农民运动特派员谢怀德、彭振卿等至郴县开展农民运动。3月底,谢、彭等人在良田牵羊坪召开群众大会,成立秀良区农民协会。会旗为布质红底白犁。执行委员会委员11人,委员长段辉礼、副委员长王煌犹,秘书曾子刚。随即全区各乡、村成立农民协会120多个,有会员6000余人。农会率领农民攻打良田印花税卡,赶走税勇,取缔苛捐。当地土豪劣绅趁春荒哄抬粮价,剥削农民,农会迫使土豪陈世泽平粜稻谷300多石。5月,成立县农民协会筹备处,主任曾子刚,主持农民协会筹建工作,发展各区乡基层农民协会。8、9月间,开办农民夜校、平民夜校,宣传革命道理。10月26日,召开全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成立县农民协会。参会代表500多人,选举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曾子刚、副委员长杨明华。组建郴县农民自卫队,队长李才佳。成立特别法庭,以审判土豪劣绅。作出减租、取缔高利贷、打击囤积居奇、禁止谷米出境和限制谷价、禁烟、禁赌、禁娼等决议,并以《郴县农民协会第一次全县代表大会宣言》、《第一次全县农民代表大会告农友书》的形式,布告全县实施。全县所属11个区,3个特别区,127个乡,696个村,相继成立农民协会,有会员57262人。翌年初,以农民自卫队为基础成立郴县农民自卫军,曾子彬任常备队长,有梭镖16780把,枪376枝。各地农民协会成立平粜委员会,勒令土豪平粜谷米。各区农民协会还组织农食维持委员会,以乡为单位盘仓查廪、按人配供粮食。把原来的四六量租、三七量租减为对折量租,取缔高利贷。农会提出“不信神、不信鬼、要做人、要革命”、“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等口号,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全县共打击土豪劣绅323人,其中处死34人,戴高帽游乡121人,关押16人。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称:“……衡阳、耒阳、郴县、安化等县,差不多全体农民都集合在农会的组织中,都立在农会的领导之下”。
  1927年5月,随着“马日事变”的爆发,国民党右派镇压共产党人、农运骨干、无辜群众,农民运动处于低潮。
  1928年2月初,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全县迅速恢复区乡农民协会79个,会员10万多人。3月,陈毅领导农会打土豪,插标分田,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大革命中,先后有6300多农会会员参加革命武装。
  1950年1月,成立县农民协会,至1951年,全县5个区、57个乡都建立农会组织,会员达81941人,占农村总人数40%,县委领导农会开展减租减息、清匪反霸、土地改革等工作。1952年9月,撤销县农民协会。
  三、县贫农下中农协会
  1964年8月,县成立贫农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会,并召开贫农下中农代表大会,成立郴县贫农下中农协会。接着各公社、大队、生产队亦相应成立各级机构。至1978年9月,先后召开四次代表大会,杨明、孟昭鹤(连任两届)、丁连方分别任各届协会主任。1978年该协会归并农村办公室。1980年12月县贫农下中农协会终止活动。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
  一、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4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郴县委员会成立,书记邝珠权,下设11个区及3个特别区团委会。翌年,“马日事变”后,团组织遭到破坏。1928年2月,恢复团县委,李治明任书记,曾纪贵任副书记。团县委开办“CY”(团组织代号)骨干训练班,52名团员学习结业后,帮助各乡培训团员、青年共500余人。大革命中,共青团领导青年打土豪、分田地,禁烟、禁赌、禁娼,开办民众夜校,动员青年团员参加武装队伍。1932年,团县委改组,陈泽树任书记。1933年3月,黄玉松接任,4月黄牺牲于万寿桥,王永槐继任。1935年11月,按中共中央精神,撤销团组织机构,在中共郴县县委中设青年部。
  1950年3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郴县工作委员会。区设团工委,学校设团总支,乡及厂矿企业机关设团支部。1951年,有团工委5个,团总支3个,团支部66个,团员1259人。团县委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投入党领导的各项重大活动,80%以上团员青年参加民兵组织,959人参军参干。1953年3月29日,召开共青团郴县第一届代表大会,改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湖南省郴县委员会,内设组织部、宣传部、学校工作部、办公室。1955年11月,召开青年迎接农业合作化运动新高潮积极分子代表大会,80%的代表为农业社的青年团员。翌年3月,召开共青团郴县第二届代表大会,号召团员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提前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6月,26个乡团支部改为团总支。1957年乡设团委会。是年2月,组织百人青年志愿垦荒队,到雅市坪乡垦荒近千亩。7月10日,团县委改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湖南省郴县委员会。1961年,号召青年向五好标兵曹祥昌学习,开展争当五好团支部、五好团小组和五好青年的活动。1962年,开展整团建团工作,加强团员社会主义教育。团县委整理上报《郴县马头岭公社马头岭大队向团员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情况汇报》材料,被团省委转发至全省各县团委。是年2月与翌年4月,分别召开共青团郴县第三、四届代表大会。1963年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1965年,组织团员青年学习毛泽东著作,开展办好共产主义青年团、社会主义青年协会等活动,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全县有公社团委会17个,总支、支部396个,团员6945人。8月,召开共青团郴县第五届代表大会,发动团员青年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争当新“愚公”。“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团组织瘫痪。
  1970年,建立9个公社团委,294个团支部。1972年7月,召开共青团郴县第六届代表大会,恢复团县委。70年代初,在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成立青年突击队1071个,铁姑娘队886个,科研小组1131个,开展工农业生产劳动竞赛。
  1977年,围绕揭批“四人帮”,开展整团整风,改选15个团委,整顿11个总支和327个支部。1978年5月,召开全县青少年学大寨、学大庆、学雷锋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表彰14个先进集体,304名优秀个人。12月初召开共青团郴县第七届代表大会,贯彻团中央“十大”会议精神,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队(手)活动。1979年,工交财贸战线开展“青工百日竞赛”,293名参赛青年除完成本职工作外,多为国家创造财富价值80多万元;各公社开展青年生产队长竞赛、青年万亩高产贡献田赛、生产能手赛和植树造林活动。1981年7月,召开共青团郴县第八届代表大会。1982年,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文明礼貌月”活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教育。全县成立学雷锋小组2424个。同时,开展做合格共青团员的教育,对全县团员进行综合鉴定。1983年,开展学张海迪活动。
  1984年12月召开共青团郴县第九届代表大会。1985年2月,开展迎宾月活动,集资万余元,组织千余青年,在公路沿线长短途客班车停靠点修建14个共青团迎宾亭,受到团省委表彰。1986年,调整团委班子,建立和恢复青年之家144个,建立团活动经费基地32个,发展青年经济联合体,开展青年工程建设竞赛。1987年12月,召开共青团郴县第十届代表大会。1988年,开展以团支部升级达标为重点,以岗位成才、实用技术培训、做合格未来建设者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竞赛活动。年底,全县有基层团委36个,团总支21个,团支部507个,团员10916人。
  二、少年先锋队
  1924年,共产党员胡世俭、刘子和、孙开球等在县城组织儿童团,派廖昭福任儿童团长。1926年7月,儿童团组织扩大,凡9岁以上、15岁以下少年均可参加儿童团,下设中队,团部设县城文昌阁。儿童团为党的地下组织站岗放哨、侦察送信;向土豪劣绅派款、打妓院、打税卡、烧不法资本家的德丰酒楼。1927年成立县儿童团总部。翌年,全县共有儿童团97个,儿童团员3.1万人。5月上旬,县儿童团总部团长廖昭福奉中共湘南特委之命,从井冈山回郴县开展地下工作,途径永丰区,被捕遇害。
  1951年,在青年团的辅导下,组建少年儿童队,在中、小学中发展组织。1953年,改名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学校设立大队,年级或班级设立中队。教育队员从小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情操。至1965年,全县有少先队组织1355个,队员26455人。辅导员347名。“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被“红小兵”组织取代。1978年10月,恢复少先队组织。少先队组织全体少年儿童广泛开展“学雷锋”、“文明礼貌月”、“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活动,寓教于活动之中。1985年,开展“创造型中小队”竞赛活动,使少先队员“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人才”。1988年底,全县有少先队组织369个,队员32309人,辅导员501人。
  第四节 妇女团体
  一、女界联合会
  1927年1月27日,中共郴县县委指派黄传凤、何善玉出席湖南省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4月26日,200余名妇女代表在县城娘娘庙举行郴县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成立县女界联合会,选出委员5人,黄传凤、何善玉分别任正、副常务委员。随后全县11个区、3个特别区,127个乡相继成立女界联合会。女界联合会组织广大妇女参加农民运动,提出“打倒封建礼教,废除三从四德,争取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反对虐待妇女、纳妾、收养童养媳及一夫多妻制”等口号,带头放足、剪辫子,号召妇女参加禁烟、禁赌、禁娼等工作。何善玉、杨晓芝等妇女骨干,多次到妓院解救烟花女子出苦海。“马日事变”后,国民党县党部开展清党,女界联合会被迫停止活动。
  1928年2月,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县女界联合会恢复,会员9.2万余人,何善玉任会长。各区、乡女界联合会亦先后恢复。3月21日,何善玉殉难于“白带子反水事件”中,何凯继任会长。4月,200余名妇女骨干随陈毅部队转移至井冈山。嗣后,何凯、刘善淑、李挺等先后被国民党郴县当局杀害。妇女工作再次被迫停止。抗日战争时期,各界妇女利用报刊和讲演等形式宣传抗日,动员妇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三八”节,杨晓芝和一些爱国妇女教师在栖凤渡召开纪念大会,宣传抗日,动员爱国妇女节衣缩食、支援前线。
  二、妇女联合会
  1950年,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配副主任1人。5区1镇均配妇联主任。
  1951年组建57个乡妇女代表会。1953年,妇女工作主要是宣传贯彻《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主。是年,全县自愿结婚者824对。1954年成立152个乡妇代会,妇女工作在农村全面开展。1955年发动妇女参加以农业互助合作为中心农业增产运动,全县评选女劳模13人,其中特等劳模3人。是年7月,召开全县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到会179人,选举产生县妇女联合委员会。1958年2月召开全县第二届妇女代表大会,开展勤俭持家、节约用粮活动,组织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大跃进,开办托儿所、幼儿园。1960年3月,召开全县第三届妇女代表大会,总结妇女从家门走上农业、商业、机关、学校等岗位取得的成绩。1962年1月召开全县第四届妇女代表大会,贯彻男女同工同酬。1973年召开全县第五届妇女代表大会,动员整顿基层妇联组织,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1974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引导妇女参加政治夜校学习,组织铁姑娘战斗队711个,“三八”妇女战斗队713个,种水稻试验田3714亩,棉花试验田1502亩,烤烟试验田205亩。1978年召开全县第六届妇女代表大会,开展“三八”红旗手和“五好(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团结和睦、奉公守法、勤劳致富好)家庭”竞赛活动。1981年贯彻新婚姻法。2月县妇联设托幼办公室,开展“热爱孩子赛妈妈”活动。1982年10月,召开全县第七届妇女代表大会,动员妇女在两个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1983年,受全国妇联表彰的“三八”红旗集体有鲁塘公社妇联,“三八”红旗手有县农业银行永春营业所出纳员谭冬兰、华塘公社南岸大队养猪能手谢书招,“五好”家庭有塘溪公社塘溪大队张宏娇家、华塘公社塔水大队彭建梅家。是年10月,县妇联设法律顾问室,为上访妇女提供法律帮助,依靠法律保护妇女儿童合法利益。1984年,在妇女中开展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教育。1986年12月,召开全县第八届妇女代表大会,引导妇女学文化、学科学、长才智、争贡献。1987年重阳节,县政府分别授予服侍下肢瘫痪的婆婆20年如一日的塘溪乡塘溪村张宏娇、照料一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14年的华塘镇腊下村妇女主任王春凤“模范媳妇”、“扶老楷模”横匾。1988年,全县有妇女改革能手74人,受省妇联表彰的”三八”红旗集体1个,“三八”红旗手6人,“五好家庭”6个。
  第五节 工商团体
  一、商会
  民国元年(1912)7月,始建郴州商务分会,会董30人,会员330人,会长潘贤钟。民国15年,废会董制,改为会长制,组成商民协会,萧海吾任会长,翌年5月被迫解散。民国18年,改称县商会,改会长制为委员制,主席袁南枝。民国20年商会下辖盐业、屠业、纸张业、磨坊业、米业、烟草业、旅馆业、瓷铁业、南货业、百货业、汤点业等11个公会,会员432家。民国31年,再改为理、监事制,常务理事长李锐,常务监事长李奠盘。民国38年10月,理事长戴文辉。全县行业31个、商店1522家、从业者3752人。县商会成立起至郴县解放,先后共13届,9人担任过会长、主席、理事长,其中多为绅士或工商巨头。
  商会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民族经济为宗旨,按照政府法令,维护商民合法权益;制订市场米价和银元兑换比率,维护市场公平交易;为政府和军队征收捐税和筹饷。民国8年(1919)6月,成立国货维持会,在文庙召开民众大会,呼吁各界抵制日货。民国12年初,联合各界游行示威,反对袁世凯的卖国行径。民国27年,商会开展抗日救亡捐献活动,慰劳驻郴抗日将士。是年,由商会筹资,改开智初级小学为启商完全小学,改建新校舍(今郴州市四完小),牵头兴建河街至曹家坪石墩木板桥。民国34年11月,粮荒严重,会长邓鹏组织商人到湖北采购蚕豆,调剂郴县市场。同时,每天派人上街摇铃示牌限制米价,缓解粮荒。是年组建““三益(即有资者入股可得利息、缺资者入股可投标借作资金,会首可获得活动经费)日会”,商会担负信用会首,每天公开投标,汇集资金,以活跃市场。
  二、工商联合会
  1949年11月,城关区公所接管旧商会。1950年7月5日,县人民政府召开城区工商业代表大会,成立郴县城关区工商业联合委员会筹备委员会,选举常务委员9人,执委16人,其中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设接管、组织、业务指导、调查、总务5股。址设启商小学。筹委会组织动员工商户努力生产经营、繁荣市场、完成国家税收。是年,认购公债10.23万元,支援南下解放军粮食2100公斤,捐赠寒衣1300余件,支援皖、苏、豫、冀灾区,为抗美援朝捐款2万多元。1952年2月,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城关区工商联成立工商界五反运动领导小组。中旬,分行业集中学习,自我交代、检举揭发、立案退赃。使私商人员受到奉公守纪、合法经营教育。1953年5月,工商联成立税务协进会,协助政府税收入库。
  1953年7月30日,召开全县工商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出席代表118人,选举常委15人,执委14人,监委9人,副县长李荣镜兼任主任委员。下设华塘、良田、五里牌、许家洞、桥口、栖凤渡6个分会,雅市坪、保和、郴桂圩、和平、同祥、高码圩6个办事处,有会员1393人。
  1954~1957年,发动工商业者共认购公债80.14万元。
  1955年3月13日、1957年3月25日、1958年5月27日,分别召开第二、三、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1956年1月,开展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至3月,私营工商业1956户、2288人,实现公私合营,占私营工商业总户数的87.6%。年底,全县建立手工业合作社(组)78个,社(组)员2887人,占从业人员的90%。1957年8月、1958年3月,工商业者分别捐资兴办日升完小和南街托儿所。
  “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解散、活动停止。1987年恢复县工商联。1988年,相继恢复栖凤渡、良田、桥口、白露塘、华塘5镇分会,全县工商联合会会员共368人。其中新发展会员22人。是年,会员集资4.2万元,贷款5万元,创办“百乐录像厅”和“郴县工商实业公司”。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