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口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13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人口构成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5
页码: 137-141
摘要: 本章郴县人口构成记述姓氏与民族、性别与年龄、行业与职业。
关键词: 人口构成 人口 郴县

内容

第一节 姓氏与民族
  一、姓氏
  1982年人口普查,全县人口由205姓构成,依笔划数为序志如下。
   卜  丁 万 马  凡  丸 于 卫 王 毛 邓 牛 孔 尹 尤 方 韦  丑 凤文 丘 刘 古 田 用 卢 冯 永 邝 付 宁 龙 石 甘 乐 申  礼 叶 兰记 代 艾 朱 全 左 回  史 齐 华 许 关 匡 任 向 孙 寻 伍 阮 江成 尧 阳 严 李 陈 沈 何 佑 余 汪 孝 汤 邹 邱 宋 吴 邵 杜 谷武 房 易 张 宜 周 岳 卓 胡 奉 杨 泥 范 放 林 炎 欧 罗 孟 庞郑 姜 段 封 赵 郝 柳 骆 奏 钟 柏 侯 盈 项 香 首 胜 洪 珍 饶贺 相 荆 夏 栗 梁 奚 袁 卿 唐 陆 高 晏 聂谈 莫 秦 凌 敖 钱将 倪 顾 陶 资 益 郭 贾 徐 殷 途 茹 浣 姚 盛 黄 麻 谢 基 曹崔 盘 萧 菜 梦 梅 龚 章 绿 犁 葛 曾 鲁 彭 舒 焦 董 裕 赖 喻温 雄傅 韩 程 童 粟 游 雷 蒋 楚 裴 蔡 廖 熊 缪 欧阳  漆 樊黎 颜 潘 薛 戴 蹇 魏
  主要大姓,宋代迁入的有:鲁塘乡村头何姓,徙自广东嘉应州;上、下鲁塘何姓,徙自江西太和县;华塘镇吴山、塔水、大泉头等地曹姓,徙自江西太和县。元代迁入的有:良田镇陈家湾、堆上等地陈姓,徙自江西太和县;同和乡茅坪、西冲等地李姓,徙自江西太和县;太平乡碧冲、毛塘等地张姓,徙自广东曲江;小溪乡田姓,徙自蓝山县。明代迁入的有:廖家湾廖姓,徙自蓝山县;坳上乡水垄里李姓,徙自宜章县;岗脚李姓,徙自江西鹅颈丘;荷叶坪乡大禾、洪塘等地罗姓,徙自四川豫章县;永春乡田池洞、才口水等地刘姓,徙自临武;五里牌乡街洞老铺上等地雷姓,徙自桂阳县泉塘;同和乡高岱、梨园等地许姓,徙自江西南昌;邓家塘乡两湾洞段姓,徙自广东茂名县。月峰邓姓于清初从桂阳迁入。1988年3月调查,这些姓氏的人口均超过其所居乡镇1987年底总人口10%。其中何姓两族有8106人,占鲁塘乡总人口38.1%;张姓有4794人,占太平乡总人口42.3%;刘姓有3966人,占永春乡总人口41.3%;罗姓有2853人,占荷叶坪乡总人口30.3%。
  二、民族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境内总人口为274141人,其中汉族273165人,占99.6%,瑶族976人,占0.4%。
  民国29年(1940),全县总人口208764人,其中汉族207467人,占99.4%,瑶族1297人,占0.6%。
  1953年7月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不含城关镇)169556人,其中汉族167171人,占98.6%,瑶族2384人、苗族1人,合计占1.4%。
  1964年7月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不含城关镇)235662人,其中汉族232469人,占98.6%,瑶族3147人,苗族6人,侗族21人,回族4人,满族3人,土家族3人,布依族3人,尚不清楚民族种类的6人,合计3193人,占总人口1.4%。
  1982年7月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321592人,其中汉族316208人,占98.3%;瑶族4917人、苗族168人、侗族128人、壮族35人、回族15人、满族12人、土家族10人、水族10人、布依族74人、彝族8人、东乡族3人、藏族1人、尚不明民族种类的3人,合计5843人,占总人口1.7%。
  1988年,增加佤、畲、白、高山、仫佬等几个少数民族,但汉族与10多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仍与1982年近似。
  第二节 性别与年龄
  一、性别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总人口274141人,其中男163530人,占59.7%,女110611人,占40.3%。性比例(女性为100,以下同)为147.8。
  民国10年(1921),总人口233641人,其中男126658人,占54.2%,女106983人,占45.8%,性比例为118.4。民国33年(1944),总人口172340人,其中男70933人,占41.2%,女101407人,占58.8%,性比例为70;其余各年的性比例浮动在107~109之间。
  1949~1988年的40年间,除1949、1950和1961年3个年份的性比例分别为97、98、99外,其余各年的性比例浮动在102~109之间。
  二、年龄
  民国30年(1941)3月,总人口213706人,其中0~5岁28763人,占13.46%;6~12岁34192人,占16.00%;13~17岁19750人,占9.24%;18岁3028人,占1.42%;19~20岁4785人,占2.24%;21~35岁37328人,占17.46%;36~45岁28615人,占13.39%;46岁以上者57245人,占26.79%。平均年龄为33岁,劳动年龄人口约14万余,老少年龄人口约6万余,负担系数为42%左右。
  1953、1964和1982年人口普查时,总人口分别为224192人、317747人、321592人(1953和1964年含城关镇人口)。其中,0~14岁的少年人口分别为75318人、131448人、113044人,分别占各年总人口33.60%、41.37%和35.16%,人口模式均为增加型。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2.58岁、24.52岁、26.08岁:16~59岁的男性人口分别为67840人、89125人、94121人;16~54岁的女性人口分别为59472人、68557人、78433人;劳动年龄人口分别为127312人、157862人、172554人;非劳动年龄人口分别为96880人、159885人、149038人;负担系数分别为76.10%、101.28%、86.37%。
  第三节 行业与职业
  民国30年(1941)3月在业人口145974人。其行业构成状况为:农业52510人,占36%;矿业566人,占0.4%;工业4288人,占3%;商业4666人,占3.2%;交通运输业267人,占0.2%;公务10862人,占7%;自由职业1585人,占1%;人事服务71230人,占49%。
  1982年7月第三次人口普查,在业人口171460人。其行业构成状况为:农、林、牧、渔业143389人,占83.63%;矿业及木材采运业9953人,占5.8%;电力、煤气及自来水业660人,占0.38%;制造业3220人,占1.88%;地质勘探及普查业377人,占0.22%;建筑业4247人,占2.48%;交通及邮电通讯业1669人,占0.97%;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及仓储业2034人,占1.19%;公用事业管理和居民服务业103人,占0.06%;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711人,占0.41%;教育和文化艺术事业3237人,占1.89%;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470人,占0.27%;金融、保险业225人,占0.13%;国家机关、政党和群众团体1146人,占0.67%;其他行业19人,占0.01%。职业构成状况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172人,占3.6%;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1357人,占0.79%;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233人,占0.72%;商业工作人员1224人,占0.71%;服务性工作人员2101人,占1.23%;农、林、牧、渔劳动者142705人,占83.23%;生产、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16342人,占9.53%;其他劳动者326人,占0.19%。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