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11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分类号: P468
页数: 2
页码: 106-107
摘要: 本节郴县灾害性天气记述低温寒害分为倒春寒、五月低温、寒露风。干旱、暴雨与洪涝、冰雹、冰冻。
关键词: 灾害性天气 气候 地理

内容

一、低温寒害
  (一)倒春寒
  3月下旬及4月份,冷空气频繁活动,造成较长时间连续阴雨低温的倒春寒,影响早稻播种育秧。1952~1988年,有18个年份出现倒春寒,平均每2年出现一次。1972年和1976年都在4月上旬出现倒春寒,造成全县早稻大面积烂种烂秧。
  (二)五月低温
  5月上旬,连续3天或3天以上的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15℃的低温影响早稻分蘖;5月中、下旬,连续5天或5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20℃的低温影响早稻幼德分化,导致早稻减产。1952~1988年的37年中,有12年出现5月低温,平均每3年出现1次。5月低温一般维持4~6天,最长的达10天(1956年5月10~19日)。
  (三)寒露风
  郴县境内,历年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出现寒露风。1952~1988年间,出现寒露风的平均日期是10月3日,最早是1967年的9月11日;最晚是1953年10月20日;一般则出现于9月中、下旬或10月上旬,占这时期年数的79%。其中,对常规种晚稻有较大影响的寒露风主要是出现在9月中、下旬连续3天或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20C的低温阴雨天气,约占38%;对杂交种晚稻有较大影响的寒露风,主要是9月上、中旬连续出现3天或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22℃的低温阴雨天气,约占38%。
  二、干旱
  1952~1988年,郴县共发生不同程度干旱35年,平均0.95年一遇。无旱年只有1952、1957年2年。在35年旱灾中,小旱(连续20~39天降水量小于30毫米)13年,中旱(连续40~60天降水量小于40毫米或两次旱灾总天数达61~75天)13年(1956、1957、1958、1959、1960、1962、1966、1968、1971、1978、1980、1981、1983年),大旱(连续61~75天降水量小于50毫米或两次旱灾总天数达76~90天)6年(1954、1955、1963、1965、1979、1984年),特大旱(连续76天以上降水量小于60毫米或两次旱灾总天数达91天以上)3年(1967、1974、1986年)。按旱灾发生的季节分:夏旱31年,平均0.84年一遇,以1984年6月3日~7月31日连续旱59天为最久;秋旱26年,平均0.7年一遇,以1974年8月15日~10月19日连续旱66天为最长;夏秋均有旱22年,平均0.59年一遇,其中夏秋连旱7年,以1986年7月14日~9月14日、9月16日~10月25日两次连续旱103天为最久。旱日分布呈明显的地域性,总的分布趋势是平原、盆地、谷地多于丘陵、山地。县内受干旱威胁严重、最易发生干旱的地区有邓家塘、良田、坳上一带,次为栖凤渡、五里牌一带。
  三、暴雨与洪涝
  1952~1988年,郴县出现的日降水量≥50毫米或以上的暴雨次数为108次,年均2.9次,除1966年没有出现暴雨外,其它年份均有发生,最多年份有暴雨6次(1961、1975、1980年)。历年日降水量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14次,其中日降水量15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2次,一日最大降水量180毫米(1954年6月9日)。历年中暴雨出现最多的月份为6月,有30次,占28%;其次是8月,出现18次,占17%。暴雨发生呈明显的地域性,塘溪、大奎上、白露塘、大浪江一带为中心的多雨区和西南山区暴雨日数多, 日降暴雨量大。
  1984年8月30日~9月1日,南溪乡58小时降雨600.7毫米;高峰水文站测定,1985年8月24日9时至25日22时,37小时降雨364.8毫米,其中25日0~4时,降雨161.4毫米。暴雨造成洪涝,按照任意10天降水量≥200毫米为洪涝的标准,37年中出现23次比较明显的洪涝时段,洪涝机率62%。洪涝最早出现在4月中旬(1961年);最迟出现在8月下旬(1985年)。洪涝时段出现的频率是:4月占4%,5月占12%,6月占44%,7月占9%,8月占31%。
  四、冰雹
  郴县属少冰雹地区。1952~1988年,共降雹15次,年均0.4次。冰雹一般出现在1~6月,以2月最多,达6次,占40%,3月3次,占20%,4月、5月各2次,1月、6月各1次。冰雹直径一般为5~15毫米,最大直径20毫米(1956年3月25日)。鲁塘、华塘、小溪等乡镇和沿西南山区的边缘地带为多雹地区。冰雹路径大多由桂阳县进入郴县,一路沿西河向下游移动,一路沿郴桂公路向东移动,一路沿西南山区北缘移动。
  五、冰冻
  1952~1988年的37年中,有26年出现冰冻,冰冻率为70%;共出现冰冻204天,年平均冰冻5.5天。冰冻出现时段以1月和2月最多,分别占冰冻天数的47%和39%。冰冻最早始于11月29日(1987年),最晚终于3月14日(1957年),最长连续冰冻11天(1954年12月28日~1955年1月7日),最大结冰直径47毫米(1972年2月8日)。1次持续1~3天的轻度冰冻占53%,持续4~6天的中等冰冻占35%,7天以上的严重冰冻占12%。冰冻初日随海拔升高而提早,终日随海拔升高而推迟。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冰冻初日比县城要早20~30天,终日要迟20~30天。海拔1913.8米的狮子口,冰冻最早出现在11月上旬,最迟结束在4月上旬,最长持续时间40多天,最大厚度达130~160毫米(1972年2月4日)。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