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107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气候
分类号: P468
页数: 13
页码: 99-111
摘要: 本章郴县气候记述气候特征、气候要素、灾害性天气。
关键词: 郴县 气候 地理

内容

(①本章所用数据,除注明地点时间的外,都为郴州地区气象站1952~1988年在郴县城测得的数据。)
  第一节 气候特征
  郴县处于东亚季风区内,受季风环流影响,大陆度为54,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按气候学以候(5天)平均气温划分季节:22℃以上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10°~22℃之间各为春秋季。郴县春季一般从3月2日始,5月16日进入夏季,9月28日进入秋季,11月27日进入冬季。春季75天,夏季135天,秋季60天,冬季95天。四季气候基本特点是:春温多变日照少,夏热前涝后多旱,初秋湿热晚秋凉,冬有霜雪严寒短。
  春季,受南北气流的影响,北下的冷空气和南上的暖湿气流频繁交绥,在南岭的阻挡下,经常形成静止锋,县内天气变化快,寒潮频繁,雨多风大,阴雨时间长, 日照少,阴雨日数比湘北还要多。降水量占全年的37.2%。
  夏初,县境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升高,雨量增多。6月底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加强北抬,县境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雨季结束,进入温高湿小、久晴无雨的盛夏多旱季节,此时如有冷空气入侵,便发生雷雨大风。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30.8%初秋,县境上空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地面受蒙古冷高压影响,当极地大陆气团临县时,形成秋季寒潮。寒潮过后,地面为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10月中旬以后,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退出大陆,南支急流出现,冷空气南下,常在南岭一带形成静止锋,秋风秋雨天气出现。秋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6.9%。
  冬季,县境高空受南北支西风急流辐合点阴影区的影响,地面受蒙古高压所散发的干冷气流控制,以偏北风为主,天气大多晴朗稳定,微风,早晨多雾或霜,当西伯利亚及蒙古一带的极地大陆气团南下时,北风大增,气温突降,出现阴雨或风雪交加的天气。降水量占全年的15.1%。
  第二节 气候要素
  一、太阳辐射和日照
  据1954~1988年资料统计,郴县平均年太阳辐射量为75505千瓦/平方米,相当于每天每小时(按平均1天有10小时日照计算)地面可接受约20千瓦/平方米的太阳辐射能。
  太阳辐射能1年中以7月最多,为11165千瓦/平方米;1月最少,为3775千瓦/平方米,月振辐7390千瓦/平方米。1年中总辐射量以夏季最多,秋季次之,春冬季最少。
  郴县处于川、贵日照区低值中心边缘, 日照偏少。年日照时数(一个地方太阳光直接照射的时间数量)平均为1568.6小时。1963年最多,达2072.1小时。1985年最少,仅1277.0小时,年振辐795.1小时。夏季各月日照较长,7月达267.2小时。春冬季各月日照较短,2月只56.7小时。 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与可照时数(一个地方从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数)之比]平均为36%,最高的1963年为47%,最低的1985年只29%。
  县境受南岭山地影响,云量较多。全年平均总云量为7.6(成),1年中平均总云量以2、3月最多,均为8.5(成);7月最少,仅6.7(成)。在1年中,冬日午夜到清晨云最多,夏日午后较多。从云状看,冬季以层积云、碎云为主;夏季以积云和积雨云为主,层积云次之;秋季以层积云为主,碎云和淡积云次之。全年晴天日数平均为27.6天,阴天日数则有156.2天,雨天181.2天。
  境内受南岭山地影响,雾日较多,1年中平均雾日45.4天。雾日以冬季最多,春季、秋季次之,夏季最少。雾日系数因海拔高度、地形差异而有不同,南岭的高度与雾日系数为0.959,递增率为18.9天/100米。在500~800米间,各山地有一个雾日急剧增多层,南岭800米雾日数为500米雾日数的1.95倍。到海拔1000米处,雾日一般占全年日数的44~49%。
  二、气温
  (一)平均气温
  县境年平均气温17.8℃。1963年最高,为18.7℃,1956年最低,为17.2℃。年平均气温,东南、西南部山区低于中部、北部平原丘陵区,永春年平均气温为15.2℃。平均气温1年中以1月最低,为5.9℃,7月最高,达29.3℃,年较差23.4℃。山区年平均气温年较差低于平原,永春年较差为20.7℃ 。
  (二)极端气温1952~1988年,县境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的日数仅3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1.3℃(1953年8月12日)。全年日最高气温大于和等于35℃的日数平均为32.2天,主要出现在7、8月。 日极端最低气温小于和等于-5℃的日数历年共出现26天,年均0.7天,主要出现在1、2月,极端最低气温为-9℃(1955年1月11日)。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海拔1913.8米的狮子口,极端最低气温-17℃ (1972年2月4日)。
  (三)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1952~1988年,郴县年平均气温以1963年最高,为18.7℃, 1956年最低,为17.2℃。
  年际变化范围为17.2~18.7℃,年较差1.5℃,平均距平为0.3℃。一日中,最低气温多出现在早晨日出之前,最高气温多出现在下午2点钟前后。县境各月平均日较差7.2~9.8℃,以8月最大,为9.8℃;2月最小,为7.2℃。全年气温平均日较差为8.6℃。历年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1963年1月28日,达25.9℃。
  (五)霜期
  郴县平均有霜期75天,无霜期290天。无霜期,1953年最长达358天,1969年最短为232天;县北部一般290~300天,中部丘陵区一般270~290天,东南、西南山区一般不足250天。县城平均初霜日为12月7日,最早是1980年10月26日;平均终霜期为2月18日,最迟是1969年4月6日。有霜期内平均霜日16.5天,1975年有霜日最多,为35天。
  霜日主要集中在12月、1月,占全部霜日的70%。
  (六)结冰期
  郴县结冰持续期平均为5.5天,结冰初日一般自12月中、下旬始,至次年2月中、下旬止。结冰初日最早是1987年11月29日,终日最晚是1957年3月14日。东南、西南山区结冰初日出现较早,结冰终日较迟,冰冻期较长,结冰现象最长可连续20天以上。
  三、降水
  郴县地处南岭多雨区,雨水充沛。根据郴州地区气象站资料记载,历年平均降水日181.2天,平均降水量1466.5毫米,1975年最多达2247.6毫米,1958年最少仅901.6毫米。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受地形影响而不同,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西南向西北递减,东部的塘溪、白露塘、大奎上、五盖山一带为多雨区,达1600~1900毫米;西南山区次之,为1500~1700毫米;栖凤渡、廖王坪、岗脚、马头岭、荷叶坪、同和一带为少雨区,小于1400毫米。
  全年降水分配不均,呈双峰型。4~6月为降水高峰,8月为次高峰。1~3月降水量为310.1毫米,降水日数51.6天,分别占全年的21%和28.5%。4~6月降水量为604.7毫米,降水日数53.4天,分别占全年的41%和29.5%。7~9月降水量为334.1毫米,降水日数为37.0天,分别占全年的23%和20.4%。10~12月降水量为217.5毫米,降水日数为39.2天,分别占全年的15%和21.6%。
  一日最大降水量180.0毫米(1954年6月9日),月最大降水量达456.5毫米(1961年6月)。1952~1988年, 日降水量≥100毫米的日数共出现14天,主要出现在5~8月;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除2月没有出现外,其它各月均有出现,主要集中在5~8月,尤以6月最多。
  县境年平均降雪日数6.4天,主要集中在1~2月,降雪的平均初日12月30日,最早初雪日为11月22日(1977年);平均终雪日2月21日,最晚终雪日在3月13日(1957年)。1951~1988年,38年中,无雪的年度有1974~1975年、1980~1981年、1981~1982年,其他年度均有降雪发生,频率为90%。降雪天数最多的年度是1963~1964年和1976~1977年,均为15天。历年平均积雪天为4.0天,积雪的平均初日为1月15日,最早初日为11月29日(1987年);平均终日为1月30日,最晚终日为3月1日(1986年),出现积雪的频率为76%。积雪天数最多的年度是1963~1964年,为15天。一次最长积雪时间可持续13天(1964年2月17~29日)。最深积雪深度20厘米(1975年12月14日)。积雪天数和积雪深度随海拔升高而加多,山区多于平丘区。
  四、湿度与蒸发
  (一)湿度
  郴县年平均绝对湿度(用水汽压表示)为17.6百帕。一年中平均绝对湿度以8月最大,为27.8百帕;1月最小,为7.8百帕。12~2月平均绝对湿度为8.5百帕,3~5月为17.0
  百帕,6~8月为27.1百帕,9~11月为17.9百帕。历年最大绝对湿度为36.5百帕(1953年6月28日和1987年6月28日)。历年最小绝对湿度为2.1百帕(1973年12月24日和1981年12月11日)。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以2月最大,为85%,7月最小,为69%。各季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春季82%、夏季74%、秋季81%、冬季83%。历年最小相对湿度为7%(1963年1月28日)。
  (二)蒸发
  县境年平均蒸发量1526.7毫米,最多年蒸发量达1989.8毫米(1963年),最少年蒸发量为1135.0毫米(1953年)。月平均蒸发量各季不同,冬季48.4毫米,春季114.5毫米,夏季241.3毫米,秋季104.6毫米。一年中以7月蒸发量最大,平均为303.9毫米;1月最小,平均为45.3毫米。历年最大月蒸发量423.1毫米(1983年7月),最小月蒸发量仅15.2毫米(1954年1月)。
  五、气压与风
  (一)气压
  县境年平均气压为993.7百帕。气压值受季节和天气系统影响而发生变化,一年中变化呈一峰一谷型,高峰出现在1月,峰值为1003百帕,低谷出现在7月,为983百帕。1月以后,气压值开始下降,到7月达最低值;后又逐渐上升,到1月达到最高值。历年极端最高气压1021.4百帕(1955年1月10日);极端最低气压967.9百帕(1969年7月29日)。
  气压在一昼夜之中,有着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气压日变化呈两峰两谷型,最高值出现在上午10时许,次高值出现在晚上10时左右;高值出现的时间,夏季略早,冬季略迟。最低值出现在15~17时,次低值出现在4~5时;其低值出现时间,夏季偏迟,冬季偏早。
  (二)风
  郴县受季风影响,风向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盛行北风,频率为39%。春季是冬季风向夏季风转变的过渡季节,风向多变,偏南风比冬季增多,但仍以冬季风占优势,偏北风频率为23%,偏南风的频率为18%。夏季盛行偏南风,频率35%。6~7月,偏南风翻越南岭后下沉,增温减湿,产生焚风效应,形成干热风(俗称火南风),影响中稻生长。干热风约90%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以7月中旬出现的频率最大,达79%。维持时间60%在10天以下,干热风以白露塘、坳上、保和、同和等乡镇以北比较显著。秋季为冬夏季风的转换季节,风向多变,以偏北风为主,频率为41%。偏东风和偏西风在各月中出现频率均较小,在5%以下。
  全年平均风速为1.6米/秒。月平均风速以7月最大,达2.3米/秒,9、10月最小,仅1.1米/秒。
  全年出现17米/秒以上的大风日数平均为3.3天,出现大风天气的年际变化很大,1957年出现大风日数量多达14天。不少年份无大风日,出现大风机率最多的月份是4月和7月,平均大风日分别为0.8天和0.6天。寒潮大风平均每年出现0.9天,多发生于春、冬两季。雷雨大风平均每年发生0.8天,多发生于盛夏午后,台风大风平均每年出现0.6天,多在8~10月。台风影响我县时,常伴有大风或暴雨。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一、低温寒害
  (一)倒春寒
  3月下旬及4月份,冷空气频繁活动,造成较长时间连续阴雨低温的倒春寒,影响早稻播种育秧。1952~1988年,有18个年份出现倒春寒,平均每2年出现一次。1972年和1976年都在4月上旬出现倒春寒,造成全县早稻大面积烂种烂秧。
  (二)五月低温
  5月上旬,连续3天或3天以上的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15℃的低温影响早稻分蘖;5月中、下旬,连续5天或5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20℃的低温影响早稻幼德分化,导致早稻减产。1952~1988年的37年中,有12年出现5月低温,平均每3年出现1次。5月低温一般维持4~6天,最长的达10天(1956年5月10~19日)。
  (三)寒露风
  郴县境内,历年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出现寒露风。1952~1988年间,出现寒露风的平均日期是10月3日,最早是1967年的9月11日;最晚是1953年10月20日;一般则出现于9月中、下旬或10月上旬,占这时期年数的79%。其中,对常规种晚稻有较大影响的寒露风主要是出现在9月中、下旬连续3天或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20C的低温阴雨天气,约占38%;对杂交种晚稻有较大影响的寒露风,主要是9月上、中旬连续出现3天或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22℃的低温阴雨天气,约占38%。
  二、干旱
  1952~1988年,郴县共发生不同程度干旱35年,平均0.95年一遇。无旱年只有1952、1957年2年。在35年旱灾中,小旱(连续20~39天降水量小于30毫米)13年,中旱(连续40~60天降水量小于40毫米或两次旱灾总天数达61~75天)13年(1956、1957、1958、1959、1960、1962、1966、1968、1971、1978、1980、1981、1983年),大旱(连续61~75天降水量小于50毫米或两次旱灾总天数达76~90天)6年(1954、1955、1963、1965、1979、1984年),特大旱(连续76天以上降水量小于60毫米或两次旱灾总天数达91天以上)3年(1967、1974、1986年)。按旱灾发生的季节分:夏旱31年,平均0.84年一遇,以1984年6月3日~7月31日连续旱59天为最久;秋旱26年,平均0.7年一遇,以1974年8月15日~10月19日连续旱66天为最长;夏秋均有旱22年,平均0.59年一遇,其中夏秋连旱7年,以1986年7月14日~9月14日、9月16日~10月25日两次连续旱103天为最久。旱日分布呈明显的地域性,总的分布趋势是平原、盆地、谷地多于丘陵、山地。县内受干旱威胁严重、最易发生干旱的地区有邓家塘、良田、坳上一带,次为栖凤渡、五里牌一带。
  三、暴雨与洪涝
  1952~1988年,郴县出现的日降水量≥50毫米或以上的暴雨次数为108次,年均2.9次,除1966年没有出现暴雨外,其它年份均有发生,最多年份有暴雨6次(1961、1975、1980年)。历年日降水量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14次,其中日降水量15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2次,一日最大降水量180毫米(1954年6月9日)。历年中暴雨出现最多的月份为6月,有30次,占28%;其次是8月,出现18次,占17%。暴雨发生呈明显的地域性,塘溪、大奎上、白露塘、大浪江一带为中心的多雨区和西南山区暴雨日数多, 日降暴雨量大。
  1984年8月30日~9月1日,南溪乡58小时降雨600.7毫米;高峰水文站测定,1985年8月24日9时至25日22时,37小时降雨364.8毫米,其中25日0~4时,降雨161.4毫米。暴雨造成洪涝,按照任意10天降水量≥200毫米为洪涝的标准,37年中出现23次比较明显的洪涝时段,洪涝机率62%。洪涝最早出现在4月中旬(1961年);最迟出现在8月下旬(1985年)。洪涝时段出现的频率是:4月占4%,5月占12%,6月占44%,7月占9%,8月占31%。
  四、冰雹
  郴县属少冰雹地区。1952~1988年,共降雹15次,年均0.4次。冰雹一般出现在1~6月,以2月最多,达6次,占40%,3月3次,占20%,4月、5月各2次,1月、6月各1次。冰雹直径一般为5~15毫米,最大直径20毫米(1956年3月25日)。鲁塘、华塘、小溪等乡镇和沿西南山区的边缘地带为多雹地区。冰雹路径大多由桂阳县进入郴县,一路沿西河向下游移动,一路沿郴桂公路向东移动,一路沿西南山区北缘移动。
  五、冰冻
  1952~1988年的37年中,有26年出现冰冻,冰冻率为70%;共出现冰冻204天,年平均冰冻5.5天。冰冻出现时段以1月和2月最多,分别占冰冻天数的47%和39%。冰冻最早始于11月29日(1987年),最晚终于3月14日(1957年),最长连续冰冻11天(1954年12月28日~1955年1月7日),最大结冰直径47毫米(1972年2月8日)。1次持续1~3天的轻度冰冻占53%,持续4~6天的中等冰冻占35%,7天以上的严重冰冻占12%。冰冻初日随海拔升高而提早,终日随海拔升高而推迟。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冰冻初日比县城要早20~30天,终日要迟20~30天。海拔1913.8米的狮子口,冰冻最早出现在11月上旬,最迟结束在4月上旬,最长持续时间40多天,最大厚度达130~160毫米(1972年2月4日)。
  附:自然灾害年表唐景龙元年(707),七月大风,塌屋拔树。
  宋建隆四年(963),北湖水溢。
  宋崇宁元年(1102),旱。
  宋绍兴二年(1132),旱、饥。
  宋淳熙元年(1174),旱,饥甚。
  宋嘉泰二年(1202),春旱至夏秋,乏食。
  宋景定五年(1264),大旱。
  元大德三年(1299),七月旱。
  明正德十二年(1517),三月,地震声如雷。
  明嘉靖八年(1529),八月螟虫食禾,五日尽,山泽草木皆无。
  明嘉靖十年(1531),大旱,饥,人相食。
  明嘉靖十九年(1540),七月大水,漂没民舍。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正月雨至四月,五月不雨,秋大饥。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夏,蝗虫害。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旱。
  明万历十七年(1589),大旱。
  明天启四年(1624),四至七月无雨,江流俱绝,民食蕨根竹实。
  明崇祯十三年(1640),正月,积雪经月,池冰坚数寸。冬夜地震,卧者坠地。
  清顺治三年(1646),初夏大雨雹。
  清顺治五年(1648),夏大水,清顺治八年(1651),五月大水。
  清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大雨,崩山淹舍,岁大饥。
  清顺治十四年(1657),旱,秋疫。
  清康熙八年(1669),大水。
  清康熙十三年(1674),春至秋旱,岁大饥馑。
  清康熙十六年(1677),水患。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冬大雪,冰厚数尺,次年二月始释。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雨下如注,西南大水,至栖凤渡一带,浮屋漂畜,人多淹没。
  永宁乡太阳岭发生泥石流。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雨下如注,西南大水,永宁乡太阳岭山洪陡发,水如泉涌,至栖凤渡一带,浮屋淹畜,人多灭顶。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冬不雨至次年,旱七月。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二月至五月旱,五月末始雨,不能下种,次年大饥。
  清雍正元年(1723),正月大雪,凡四旬,冰厚盈尺,树木多拔。
  清乾隆七年(1742),六月虫,饥。
  清乾隆八年(1743),正月大水,城内水深二、三尺,墙垣尽倾,淹死人畜甚众。
  清乾隆十四年(1749),三月晦日,风雹大作。
  清乾隆十六年(1751),七月大水。
  清乾隆十九年(1754),四月初五日雨雪。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秋七月大雨雹,伤西凤、永宁二乡禾稼,杀池鱼。
  清乾隆三十年(1765),九月不雨至十二月。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春旱,先年九月至本年三月无雨。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闰五月二十一日大雨,水发西南乡,冲陷村居田亩,州城清淑桥圯,溺死12人,冲塌民房市店百余间。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七月大雨雹,伤西凤、永宁二乡禾稼,池鱼尽毙。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六月二十四日大水,冲坏田庐,溺死者无算,苏仙桥圯二拱。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三月地震。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旱,饥民食草根树皮。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大旱,饥。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十二月二十四日大雨雪。
  清嘉庆十三年(1808),四月初一大雪。
  清嘉庆十九年(1814),闰二月大雪,雪深百年所未见。四月螟,半月始尽。
  清嘉庆二十年(1815),旱。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四月始旱,七月方雨。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旱,江流几绝。
  清道光十五年(1835),飞蝗蔽天,早、中、晚稻俱枯稿,啮尽无数。大旱,民大饥。
  清光绪二年(1876),夏大水,饥。
  清光绪四年(1878),八月大水,迟稻无收。
  民国10年(1921),春长期不雨,早稻不能下种,米价昂贵。
  民国11年(1922),山洪为灾。
  民国13年(1924),春夏之交,阴雨连绵,麦粮霉腐,收成异常歉薄。五月,淫雨大作,山僻庄居及沿江土筑屋宇多半浸倒,并溺死人口,漂流牲畜。农田禾苗被泥沙压埋者,所在皆是,永二区损失谷种二万八九千石。
  民国18年(1929),春旱。
  民国20年(1931),六月二十六日至七月,淫雨连绵,山洪暴发,河水陡长,水势泛滥,山崩地裂,屋宇倾圯,淹没禾苗约万亩,漂流牲畜不可胜计。
  民国22年(1933),六月~八月初,亢旱,时发东风,螟虫肆虐。
  民国23年(1934),自夏迄秋,久晴不雨,溪坝断流,禾苗枯萎。斗米价2元,民多掘食草根树皮。
  民国25年(1936),立秋前后,大雨倾盆,突发山洪。山洪过处,田亩被扫洗一空,损失巨大。
  民国26年(1937),八月中旬,大雨倾盆,山洪暴发,酿成巨灾。
  民国34年(1945),春夏之际,不雨52天。
  民国36年(1947),惊蛰后发生虫灾,大饥。
  1950年,水灾,旱灾,稻田受灾面积5.55万亩。
  1951年,水灾,稻田受灾面积9.2万亩。
  1954年,6月9~13日发生水灾,稻田受灾2.27万亩,冲毁稻田1.12万亩、水利工程451处,死7人。
  1955年,6月18~23日,大雨成灾。秋大旱。
  1956年,3月25日4时56分至5时01分降雹,雹最大直径20毫米。6月16日大暴雨成灾。夏秋旱。
  1958年,秋大旱。
  1959年,4~6月发生4次水灾,其中6月7日~12日的水灾,造成5.52万亩农田受灾,2.83万亩成灾,死5人。
  1960年,秋大旱。
  1961年,6月8~14日,大水灾,冲垮梅山水库(小Ⅱ型), 17.69万亩稻田受灾,死8人。
  1963年,夏秋连续70多天干旱,30万亩耕地受灾。
  1964年,6月14、19、22日连续3次洪灾。其中6月19日降水量105毫米,郴江水位陡涨至4.85米。3.1万亩稻田受灾,淹死3人,倒塌房屋64间。
  1967年,5月1日15时,坳上、良田公社降冰雹,持续约一小时,同时伴有大风。
  夏大旱。
  1968年,6月初降暴雨,月雨量400~600毫米。6月18日凌晨,鲁塘公社塔下水库垮坝,大水冲向同祥圩,同祥圩倒房屋48栋,死128人,伤58人,冲走粮食0.77万公斤,冲毁稻田530亩。
  1969年,2月24日20时31~35分降雹。
  1970年,1月14日9时44分~10时6分降雹。
  1972年8月18日,受9号台风影响,14时30分,大奎上乡一带突降暴雨,24小时降雨量达241.7毫米,造成山洪暴发,入高峰水库(正在修建中)水量高达386立方米/秒。19日5时35分,高峰水库溢洪,7时50分,左导墙倒塌,子堤被冲垮,大坝右端决口。
  是年,稻纵卷叶螟第二代幼虫大发生,最多的高达47.4万条/亩,成灾稻田1万亩。
  1973年,4月5日16时22分至54分降雹。4~6月雨多,水灾。
  1974年,暴发稻飞虱,成灾面3.36万亩,平均每百蔸禾有虫1.2万只,损失稻谷186万公斤。
  是年,夏、秋大旱。
  1975年,3~8月降7次暴雨。
  1976年,稻田病虫成灾面积1.74万亩,其中稻飞虱成灾0.87万亩。
  1977年,从上年12月至是年2月上旬,县内名地先后出现大雪、冰冻,总冰冻天数约20天。
  是年,稻田病虫成灾面积2.03万亩,其中稻瘟病成灾0.34万亩。
  1978年,5月,山洪、水灾。
  1979年,稻纵卷叶虫大发生,成灾面积2.53万亩。
  是年,夏秋旱。
  1980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天旱,塘库干涸,溪河断流。
  1981年,3月29日,安和公社和小溪公社5个大队降雹,最大的冰雹有鸡蛋大。
  是年4月14~15日降水量127.7毫米,损失早稻种子39.59万公斤。垮山塘211口、垮坝214座,倒房146栋405间,死1人,伤5人。
  是年7月20~25日,受7号台风影响,县大部分地方降暴雨,大新水库(小Ⅰ型)垮坝。
  是年8月6日~9月21日,旱47天,仅降雨37.8毫米,晚稻受旱5.64万亩。
  1982年,4月13日降雨83.8毫米,水灾。
  是年4月上旬受强冷空气影响,春寒,早稻烂种25.5万公斤。
  1983年,6月中旬~8月中旬持续干旱,受旱236个大队2340个生产队,362条小溪断流,3054口山塘干涸,小Ⅱ型水库的水几乎全部放干,12.75万亩稻田受灾。
  1984年,6月2日~8月27日干旱,2.94万人饮水困难,20.34万亩稻田受灾,有2.44万亩稻田因无水未插上晚稻,6.1万亩旱土受灾。
  是年8月31日~9月1日,受11号台风影响,连降暴雨,南溪乡58小时降雨600.7毫米,西南山区14个乡46个村480个村民小组严重受灾,倒塌房屋3878间,死20人,伤24人,水冲沙压稻田9468亩,损失粮食280万公斤;冲走煤炭7430吨、石墨1700多吨。
  经济损失670.2万元。
  1985年8月下旬,降暴雨,高峰水文站测定,8月24日9时至25日22时降雨364.8毫米,其中25日零时至4时,、降雨161.4毫米。暴雨造成多处成灾。特别是东波有色金属矿野鸡尾工区库容150万立方米的尾砂坝倒塌,200多万吨有毒废渣直冲而下,造成重大损失。全县26个乡镇219个村1976个村民小组遭受洪灾,其中重灾地有东波有色金属矿和大奎上、塘溪、白露塘、香山坪、桥口等乡镇。全县因洪灾死亡86人,重伤50人,被洪水卷走5个自然村;农作物受灾面积12.86万亩,损失粮食678万公斤,冲毁稻田1.59万亩;倒房245栋810间,压死冲走耕牛146头、生猪424头;冲毁东河水利工程1处、水库2座、山塘520口、鱼塘1486口、公路91条214公里、桥梁57座、电站15个、矿井57处;冲走汽车7部、拖拉机6台、木材2990立方米、矿石8147吨。此次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33万元。
  是年,各种病虫害成灾面积14450亩。其中穗颈稻瘟成灾7680亩、纹枯病成灾4700亩。损失粮食374.3万公斤。
  1986年,夏秋大旱。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