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政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09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政区
分类号: K296.44
页数: 7
页码: 75-81
摘要: 本节记述郴县政区的划分,隶属调整、行政层级调整、地理坐标的调整等介绍。
关键词: 郴县 地理 乡镇

内容

明朝前,郴县行政区划无考。明万历四年(1576)前,郴州本州(即今郴县),编为坊厢和6乡38里,明万历四年编为在城里和6乡12里。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增编5里,共计18里。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编为在城1里、6乡17里和外设2里(见表)。清咸丰二年(1852),乡以下废里设团,设在城和6乡31团。不久,31个团分为49个团。
  民国2年(1913),以乡改区,设11区3特别区51团,在城区分正南、上南、下南、东、西等5隅为5团,西凤乡分为安善、丰乐区,秀才乡分为秀贤、秀良区,永丰乡分为永一、永二区,凤德乡分为凤鸣、凤翙区,永宁乡、吉阳乡分别改为永宁区、吉阳区。原秀才乡的“徵”字团改为瑶林特别区,永丰乡的“数”字团改为永数特别区,永宁乡的安源团改为安源特别区。原来其它团的设置不变。
  民国19年2月,实行区域自治,3个特别区复改为3个团,其他团的设置不变。全县分为5自治区54团,在城区为第一自治区,辖5团;并永一、永二、永数区为第二自治区,区治桥口,辖6团;并秀良、秀贤、瑶林区为第三自治区,区治良田,辖10团;并永宁、凤鸣、凤翙、吉阳、安源区为第四自治区,区治华塘铺,辖21团;并安善、丰乐区为第五自治区,区治栖凤渡,辖12团。
  民国24年2月,省民政厅与省保安司令部联合颁布保甲规程,限令各县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共设5区、49乡5镇、437保、4719甲。区沿旧制,团改为乡,其中县城5团改设为东成、西就、南通、北达、中兴5镇。
  民国27年,废区并乡,全县分为1镇15乡431保4693甲。第一区改为在城镇(民国34年改升平镇),第二区分为永一、永二、永数乡,第三区分为集贤、良佐、良佑、瑶林乡,第四区分为永宁、凤鸣、凤翙、吉阳乡,第五区分为栖凤、五市、恭惠、四明乡。民国28年,并为261保3143甲。民国30年,并为216保2779甲。
  民国36年3月,并乡,设1镇8乡119保1364甲。升平镇,镇治赵公祠,辖12保202甲;并永一、永二乡为永丰乡,乡治桥口,辖16保149甲;并集贤、良佐、良佑乡为贤良乡,乡治良田,辖22保265甲;并凤鸣、凤翙、吉阳乡为吉凤乡,乡治华塘,辖16保199甲;永宁乡,乡治包公祠,辖9保78甲;永数乡改名永康乡,乡治碑记台,辖6保61甲;并栖凤、恭惠乡为丰乐乡,乡治栖凤渡,辖16保182甲;并四明、五市乡为安善乡,乡治五里牌,辖16保169甲;瑶林乡改名光华乡,乡治黄甲山,辖6保59甲。
  1949年10月7日,郴县解放。全县设1镇7乡,将原永康乡并入永丰乡,其他1镇6乡沿旧。是年12月,进行划区建政,全县划成5区22乡113保1364甲。城关区,原升平镇,区治县城,辖12保;贤良区,原贤良乡、光华乡及永宁乡第六保,区治良田,辖5乡23保;安乐区,原安善乡、丰乐乡及吉凤乡第十六保,区治栖凤渡,辖6乡31保;永丰区,原永丰乡及安善乡第十保,区治桥口,辖6乡24保;吉宁区,原永宁乡、吉凤乡,区治华塘,辖5乡23保。
  1950年3月,实行民主建政,废除保、甲,建立村、组。7月,缩小乡级规模,全县设5区57乡479村。
  1952年2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小区乡行政区域的规定,全县划为10区87乡1镇。10个区为:城关区、一区(桥口)、二区(雅市)、三区(坳上)、四区(良田)、五区(两湾洞)、六区(鲁塘)、七区(华塘)、八区(马头岭)、九区(栖凤渡),良田设乡级镇。1953年1月,再次缩小乡级规模,全县分成10个区150个乡(其中一个乡级镇)。4月,城关区改城关镇。是年冬,城关镇改为第一区,桥口区改为第十区,其余各区未变。
  1955年5月,区的名称取消数字称呼,一律按地名称呼。
  1956年5月,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小乡并大乡,撤销区的组织,加强乡级组织领导”的指示精神,进行撤区并乡,良田镇改良田乡,全县设1镇26乡:城关镇和环城、许家洞、桥口、文昌阁、板桥、长冲、坳上、走马岭、良田、黄茅、江口、两湾洞、大奎上、廖家湾、鲁塘、芙蓉洞、南溪、华塘、保和、安和、小溪、马头岭、和平、岗脚、栖凤渡、五里牌乡。1957年2月,设3个办事处和6个基点乡:桥口、鲁塘、良田办事处,管辖13个乡;板桥、走马岭、华塘、栖凤渡、马头岭、城关镇6个基点乡,管辖13乡1镇。
  1958年6月,撤销环城乡,该乡所属17个农业社除蕉冲社划入许家洞乡外,其余16个社均划入城关镇。8月29日,划城关镇、许家洞乡等地成立郴县郴州市。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全县设8个人民公社68个大队340个生产队。红旗人民公社,由坳上、走马岭、小溪等乡并成,社治(公社机关驻地,下同)坳上,辖8个大队40个生产队;市郊人民公社,,由原环城乡和许家洞乡并成,辖7个大队35个生产队;钢铁人民公社,由板桥、长冲、大奎上等乡并成,社治板桥,辖8个大队40个生产队;五星人民公社,由桥口、文昌阁等乡并成,社治桥口,辖6个大队30个生产队;邓家塘人民公社,由良田、两湾洞、廖家湾、江口、黄茅等乡并成,社治良田,辖11个大队55个生产队;上游人民公社,由鲁塘、南溪、芙蓉洞等乡并成,社治鲁塘,辖7个大队35个生产队;东风人民公社,由华塘、保和、安和等乡并成,社治华塘,辖9个大队45个生产队;先锋人民公社,由栖凤渡、岗脚、五里牌、马头岭、和平等乡并成,社治栖凤渡,辖12个大队60个生产队。
  1959年2月,贯彻中共湖南省委关于人民公社应以地名命名的指示精神,将红旗、钢铁、五星、上游、东风、先锋、邓家塘人民公社分别改名为坳上、板桥、桥口、鲁塘、华塘、栖凤渡、良田人民公社。
  1959年3月,撤销资兴县,划所辖彭市、兰市、青市、浓溪、东坪、黄草、渡头、滁口、城厢、蓼市、木根桥等11个公社96个大队596个生产队归郴县辖。是年5月,栖凤渡公社分成栖凤渡、五里牌、马头岭公社。
  1959年11月,坳上公社并入良田公社,郴县郴州市升为县级郴州市。同时,成立郴县东江市,区域包括原资兴县木根桥、蓼市公社和郴县桥口公社的江背、桥口、文昌阁、鲤鱼江大队。1960年1月,划板桥公社、马头岭公社和坳上公社的唐家湾、走马岭大队归郴州市。
  1960年6月,郴州市将板桥公社分为板桥公社和东波城市公社。1961年2月,郴州市将板桥公社分为板桥、塘溪、大奎上公社;将马头岭公社分为马头岭、和平公社。是年4月,缩小人民公社规模,华塘公社分为华塘、保和、同和、月峰、安和公社;鲁塘公社分为鲁塘、南溪、芙蓉公社;良田公社分为良田、坳上、小溪、江口、两湾洞、廖家湾、黄茅公社。5月,划郴州市的板桥、大奎上、塘溪、马头岭、和平、东波公社和槐树下公社的走马岭、唐家湾大队归郴县辖。7月,析出原资兴县所属公社,恢复资兴县建制。同时,东江市升为县级市,设鲤鱼江、三都、东江、高码4个公社。8月,县下设区,实行区管社,全县设鲁塘、华塘、栖凤渡、良田、板桥5个区。是月,分栖凤渡公社为栖凤渡、岗脚、草田铺公社;分五里牌公社为五里牌、太平、街洞公社。是年底,全县设5个区、28个人民公社、262个生产大队。
  1962年5月,撤销5个区,将东波公社并入板桥公社;析坳上公社田家湾大队归郴州市市郊公社辖。11月,撤销东江市,划高码公社归郴县辖。
  1963年5月,撤销郴州市,以其行政区域设立郴县郴州镇(1977年12月恢复郴州市),但仍保留市级建置。
  1965年7月,将草田铺、岗脚公社并入栖凤渡公社,将和平公社并入马头岭公社,将街洞、太平公社并入五里牌公社,将同和公社并入华塘公社,将小溪公社并入坳上公社,将塘溪公社并入板桥公社,将高码公社并入桥口公社,保和、月峰公社并为宝峰公社,两湾洞、廖家湾公社并为新市公社,黄茅公社改名为永春公社。时,全县设17个人民公社、206个大队、1906个生产队。
  1978年9月,将华塘公社分为华塘、同和公社,10月,将桥口公社分为桥口、高码公社,11月,将板桥公社分为板桥、塘溪公社。1980年12月,撤销宝峰公社,恢复保和、月峰公社,将新市公社分为新市、廖家湾公社,将五里牌公社分为五里牌、太平公社,将马头岭公社分为马头岭、和平公社,将栖凤渡公社分为栖凤渡、岗脚、廖王坪(原草田铺)公社,将坳上公社分为坳上、小溪公社。年底,全县设27个公社、269个大队、2709个生产队。
  1981年8月,板桥、新市、和平公社分别改名为香山坪、邓家塘、荷叶坪公社。9月,划糖厂与桥口公社的龙湾、高家塘大队和香山坪公社的秧溪、雅市、金田大队设糖厂公社(1983年8月改为雅市坪公社)。
  1982年12月,建立华塘镇、栖凤渡镇、桥口镇,恢复良田镇。良田镇设良田居民委员会,6个居民小组,划良田公社良田大队归良田镇辖。华塘镇,设华塘、招旅2个居民委员会,5个居民小组,划华塘公社华塘大队归华塘镇辖。栖凤渡镇,设火车站、栖凤渡、街洞煤矿3个居民委员会、9个居民小组,将栖凤渡大队划归栖凤渡镇辖。桥口镇,设桥口、农科所、铅锌矿3个居民委员会,12个居民小组,划桥口公社桥口大队归桥口镇辖。
  1983年2月,中共郴县县委在香山坪公社进行政社分开试点工作,6月,香山坪公社率先改为香山坪乡。是年7月,建立白露塘镇。白露塘镇设柿竹园、东波、野鸡尾3个居民委员会、17个居民小组,划香山坪公社的白露塘、东波、柿竹园3个大队归白露塘镇辖。
  1984年3月,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在不改变原有行政区划的情况下,以公社建乡、以大队建村、以生产队建村民小组,撤销良田、华塘、栖凤渡、桥口4个乡,其行政区域分别归良田、华塘、栖凤渡、桥口4个镇辖。4月,全县共有24个乡、5个镇,267个村、12个居民委员会,2819个村民小组。
  1984年10月,月峰乡改建为月峰瑶族乡。1986年12月,撤销雅市坪乡,将金田村、雅市村、秧溪村划归香山坪乡,将高家塘村、龙湾村划归桥口镇。1987年1月,划芙蓉乡的大塘、宽洞、渣梨洞、西江4个村42个村民小组建立大塘瑶族乡。撤销香山坪乡,其行政区域归白露塘镇辖。
  1988年底,全县共设5镇21乡,254个村、14个居民委员会,2716个村民小组。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