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094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6.44
页数: 11
页码: 1-11
摘要: 本文概述了郴县位于湖南省南部,郴州地区中部,五岭山脉北麓。东临资兴市,南接宜章县,西连桂阳县,北界永兴县,西南与临武县相交,中心环抱郴州市。中共郴县委员会、郴县人民政府驻郴州市桔井路。19 8 8 年,全县辖5 镇2 1 乡(其中瑶族乡2 个)、 2 5 4 村、1 4 个居民委员会、2 7 1 6 个村民小组,7 7 8 8 0 户,3 2 5 5 9 1 人,除汉族外,瑶族5 5 6 0 人,苗、壮、侗、满、土家、布衣、彝、回、佤、白、畲、高山、仫佬等族共18 9 人。总面积1 9 0 1.3 1 平方公里(折合2 8 5.2 万亩),占全省面积的0.9%,占郴州地区面积的9.8 %。耕地面积3 3.6 2 万亩,农业人口人平1.1 5亩。
关键词: 郴州市 地方志 概述

内容

(一)
  郴县位于湖南省南部,郴州地区中部,五岭山脉北麓。东临资兴市,南接宜章县,西连桂阳县,北界永兴县,西南与临武县相交,中心环抱郴州市。中共郴县委员会、郴县人民政府驻郴州市桔井路。19 8 8 年,全县辖5 镇2 1 乡(其中瑶族乡2 个)、 2 5 4 村、1 4 个居民委员会、2 7 1 6 个村民小组,7 7 8 8 0 户,3 2 5 5 9 1 人,除汉族外,瑶族5 5 6 0 人,苗、壮、侗、满、土家、布衣、彝、回、佤、白、畲、高山、仫佬等族共18 9 人。总面积1 9 0 1.3 1 平方公里(折合2 8 5.2 万亩),占全省面积的0.9%,占郴州地区面积的9.8 %。耕地面积3 3.6 2 万亩,农业人口人平1.1 5亩。
  郴县历史悠久,秦羸政二十六年(前2 2 1)置县。西汉〈新〉始建国元年(9),郴县易名宣凤县。东汉建武十一年(3 5),复名郴县。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 3 6)更名敦化县,后汉乾祐三年(9 5 0),复为郴县。元至元十三年(1 2 7 6),改名郴阳县,明洪武九年(1 3 7 6),废郴阳县,县域为郴州直隶州直辖地。民国2 年(1 9 13),复置郴县,相沿至今。县城先后为郡、州、军、路、府、区治,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郴县扼湘粤“咽喉”,是中原通往华南的要道,湘南的交通枢纽。京广铁路复线与公路10 7 国道纵贯南北,郴三(三都)、郴嘉(嘉禾)铁路与郴道(道县)、郴酃(酃县)公路横穿东西,县、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县城到长沙、桂林、广州、深圳的客班汽车,可朝发夕至。
  全境以山丘为主,呈“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格局。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主要山脉有西山、五盖山、骑田岭等,均属南岭山系。最高峰狮子口,海拔1 9 1 3.8 米;最低点西河出口处洗金滩,海拔1 0 4 米。县内溪河纵横,郴江、西河、东江北汇耒水,注入湘江;漳溪水、田头水、罗家水南入珠江。
  县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5 6 8.6 小时,多年平均气温1 7.8℃,多年平均降水量1 4 6 6.5 毫米,无霜期2 9 0 天以上,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郴县素称“有色金属之乡”。矿藏资源高度富集,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钨、锡、铋、钼、铅、锌、石墨、莹石、大理石等33 种。矿床有特大型 4 处,大型3 处,中型11 处。矿藏储量,钨居全国第一位,石墨居全省第一位,铋、莹石占全国一半以上。柿竹园多金属矿床蕴藏矿物140 多种,其中钨储量占世界储量四分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多金属矿床,被中外矿物学家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
  郴县素有“林邑”之称,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88.35 万亩,占土地总面积 66.04 %,森林覆盖率40.4%,活立木蓄积量72.55 万立方米。树木种类有82 科222 属504 种,属全国重点保护的树种有8 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香果树、篦子三尖杉、银杏、伯乐树等4 种。林中野生动物有48 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有华南虎、水鹿、金钱豹、大鲵(娃娃鱼)等。
  全县水资源十分充裕,年地表径流总量67.86 亿立方米,已探明的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5.6 万千瓦,人平500 瓦,为全国人平量的1.72 倍。总水能资源中,有330 处可开发利用,可开发量13.2 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5 亿千瓦小时。
  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要农副产品有稻谷、红薯、大豆、烤烟、茶油、茶叶和生猪、牛、家禽、鱼类等。其中“郴州烟叶”、“五盖山米茶”,明、清时被列为贡品,久负盛名。
  境内风光秀丽,历来被誉为“四面青山绿翠屏,山川之秀甲湖南”。东部,有碧水丹崖,被称为“小桂林”的石面坦风景区;有五峰如华盖,似玉皇出巡的“郴阳第一峰”五盖山;有似银河倒挂,白练悬空,泄玉奔雷的相山瀑布;有巨浪冲天,涛声如雷的鱼降飞雷;有“高峡平湖”高峰水库;有古木参天,野生动物异常丰富,中国南方最大的国家级狩猎场 ——五盖山国际狩猎场。南部,有云环雾绕,各呈美姿,神似七仙女下凡的七姊石;有一边冷一边暖,以“天下第十八泉”著称的圆泉香雪;有牧草万亩,牛羊成群,宛然塞外风光的高山奇观仰天湖。秀美的风光吸引历代文人名士游览观赏,为之讴歌。唐代沈佺期、宋之问、王昌龄、刘长卿、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宋代秦观、阮阅,明代徐霞客等,都先后至郴并写下赞誉郴县的绝句佳篇。
  郴县人才辈出,代有名人。唐代有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瞻;明代有工部左侍郎崔岩,吏部左侍郎、文学家何孟春;清代有吏部记名御史、“湖南四杰”之一陈起诗;现代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领袖黄静源,教育家黄士衡,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朱森,医学家李穆生、邓一韪,机械学家李维国,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军长邓财喜,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邓华等。
  郴县是革命老区。在这块土地上,何叔衡、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陈毅、叶挺、刘伯承、萧克、邓华、杨得志、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战斗的足迹;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郴县人民,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以及保卫和建设祖国的火热斗争,演出了许多动人的“史剧”。在革命和建设中,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共1784 人,成为后世楷模。
  (二)
  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夏朝,居民步入奴隶制经济生活。春秋战国时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