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084
颗粒名称: 编后记
页数: 2
页码: 570-571

内容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续修省市县三级志书的通知》和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续修县志的部署,2002年初,县史志办公室拟订续修《嘉禾县志》工作方案,呈报县委、县人民政府。4月,县委、县政府批复,同意县史志办拟订的工作方案,决定续修《嘉禾县志》 (1989—2002),并成立以时任县委书记周余武为顾问、县长李世栋为主任的续修《嘉禾县志》编纂委员会。5月15日,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续修〈嘉禾县志〉的通知》。5月21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属局以上单位负责人会议,部署续修《嘉禾县志》工作。会后,县续志编纂委员会组建续志编辑部,聘请8名热心修志工作、熟悉嘉禾情况、有一定文字功底的退休干部,担任续修《嘉禾县志》专职编纂。同时,拟订志书篇目,向社会发出征集资料启事。各乡镇和县属有承编任务的单位先后成立续志领导机构,选配人员组成编写小组,负责专志或资料长篇的编纂。6月18—21日,县史志办选派15名修志骨干,赴郴州参加市地方志办公室举办的全市续志业务培训班学习;8月20—21日,9月10—11日,县史志办举办两期培训班,县志承编单位修志人员180余人参加培训。
  2002年9月中旬,续志工作进人收集资料阶段。县续志编辑部人员在自身收集资料的同时,分别到承编单位协助和指导拟订篇目、收集整理资料、编写专志或资料长篇。在一些单位档案不全、资料收集难度大的情况下,修志人员不辞辛劳,翻阅档案,走访群众,组织座谈,既查阅历史资料,又收录口碑资料。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终于抄录复制3000余万字史料,为续修县志打下好的基础。2003年初,各承编单位开始编纂志稿,至7月底陆续完成资料长篇编纂。8月,县续志编辑部在修订县志篇目和制订分纂工作方案后,安排编纂人员试写部分章节志稿,并组织大家对已写章节内容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学习,统一编纂要求。9月,正式进人分纂县志阶段。至2004年7月,《嘉禾县志》(1989—2002)分纂第一稿完成。8—12月,编辑部内部评议第一稿。在分头阅看志稿的基础上,从篇目设置、政治思想、政策法规、志书体例、史实资料、时代特色、地方特色、行业特色、语言文字等方面,逐篇、逐章、逐节进行评议。评议后,编纂人员各自进行修改。至2005年5月,形成《嘉禾县志》(1989—2002)“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分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武部领导成员,县续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县志审稿小组成员,乡镇和县属单位负责人,广泛征求意见。同时,续志编辑部将志稿送请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王新福、郑云淇审阅修改。7月6日,县志审稿小组成员开会,反馈对修改志稿的建议。7月7—8日,王新福、郑云淇及市地方志办公室领导成员刘洪杰专程到嘉禾,就征求意见稿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修改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至7月中旬,续志编辑部收集到来自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共280余条。编纂人员将意见归纳整理,再次修改志稿。11月初,《嘉禾县志》(1989—2002)“评议稿”形成。续志编委会将“评议稿”分送省、市地方志办公室,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成员,原在嘉禾工作过的老领导,县志审稿小组成员,郴州市各县(市、区)以及邻近的蓝山县、宁远县、新田县史志界同仁,进一步征求意见。
  2005年12月6—8日,由郴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持、嘉禾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嘉禾县志》(1989—2002)评议会召开。省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和专家,郴州市政府领导,郴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和专家,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原在嘉禾工作过的部分老领导,县志审稿小组成员,本市各县(市、区)和蓝山、宁远、新田三县史志办领导共82人出席或应邀参加会议。到会人员以“编纂好《嘉禾县志》”为共同目标,畅所欲言,直抒己见,提出180余条意见和建议。会后,县续志编辑部将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并进一步修订篇目,制订修改方案。2006年1月4日,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何柏保等领导专题听取汇报,同意嘉禾县续志编辑部制订的修改方案。1月至5月上旬,续志编辑部按照修改方案,对“评议稿”作认真过细修改。5月中旬至6月,按照篇目框架合理,资料丰富翔实,志书体例完备,文字通顺流畅,时代、地方和专业特色鲜明的要求,由续志编辑部副主编李庆顺、李启谱通阅、修改全部志稿,并由主编黄传胜审阅把关。至此,《嘉禾县志》(1989—2002)“送审稿”编纂完成。7月初,县续志编纂委员会将“送审稿”呈报市地方志办公室审批。9月初,市地方志办公室批复,在充分肯定《嘉禾县志》(1989—2002)“送审稿”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一些修改意见。9月至11月,县续志编辑部将志稿做最后一次修改后,于12月中旬报送省地方志办公室。2007年1月20日,省地方志办公室验收后付印。
  续修《嘉禾县志》,让嘉禾历史根脉得以记录与延续,这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人的文化基础事业。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续修县志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县续志编纂委员会及史志办公室组织实施”的续修县志工作体制,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王建球分管续志工作,县政府顾问、主编黄传胜具体抓;尽管县财政不宽裕,但续志经费始终予以保障,使续修工作运转正常。省、市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和专家,热情关注续修《嘉禾县志》。2002年11月中旬,县志编纂人员赴省地方志办公室汇报工作,省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及专家从续志指导思想和方针、志书篇目、志书质量等多方面给予指导。2003年10月,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刘献华一行在郴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郑云淇陪同下,莅临嘉禾续志编辑部,与编纂人员进行座谈,尽情解答续志工作中的问题。市地方志办公室何柏保、郑云淇等领导,多次来嘉禾检查指导续修工作。续修工作还得到各方面的支持。萧克将军秘书张国琦满腔热情地为续志编辑部编写介绍萧克将军的资料。原郴州地区人大联工委副主任王绍宗、郴州市文联原副主席李沥青,不仅为续志编辑部提供史料,还通过电话、书信,推介传递外地修志信息及经验。县史志办组织编辑人员赴浏阳市取经,浏阳修志同仁详尽地介绍续修经验,倾情相助。县续志编辑部编纂人员同挤一间办公室,四度春秋,历经严寒酷暑。他们与浩瀚史料相依,以纷繁黄卷为伴,辛勤伏案笔耕,为续修《嘉禾县志》默默奉献。
  续修《嘉禾县志》,虽经反复修改,但因编者水平有限,缺点、纰漏在所难免,恳请各界读者批评指正。
  续志编辑部
  2007年3月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