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医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050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医药
分类号: R91
页数: 4
页码: 487-490
摘要: 本章嘉禾县医药记述药品生产、药品购销、药政管理。
关键词: 医药 嘉禾县 郴州市

内容

第一节 药品生产
  一、药材培育收购
  嘉禾县中草药资源丰富,品种多,分布广,计有141科、620个品种。县产药材以林木药材以及山药、泽泻为重点。1989年,县药材公司有药材培植员3人。全县有普满乡、田心乡白鹿洞村、行廊镇定里村、广发乡白觉村和乐仁坊村五个药材培植基地。药材公司下设的城关药材收购门市和各乡镇供销社代购代收地产药材,全年收购药材33.1吨,价值7.18万元。1991年,加大药材培植力度,为发动药农种植药材,药材公司与药农签订种植合同,做到种子、化肥、资金、技术传授四到户。同时,印发桔梗、泽泻等药材种植技术资料450份,下拨化肥12吨,发放扶植垦覆费2000元。每逢圩日为药材公司接待药农日。当年,全县种植药材8个品种、28.5公顷,其中杜仲4公顷、黄柏1.3公顷、旱半夏0.07公顷、桔梗0.33公顷、山药20公顷、泽泻2.7公顷、栀子0.07公顷。是年,由于乡镇供销社体制改革,放弃收购药材,县药材公司在乡镇设立11个代收点,并与药农签订收购合同。
  全年全县共收购地产药材126.7吨,价值28.19万元。1993年,由于中药材需求变化大,信息难以掌握,价格回落不定,挫伤药农的积极性,药材基地生产受影响,加上公司对中药材生产收购有所放松,药材收购减少。全年收购药材72吨,价值19.24万元。此后,药材基地受价格影响,未得到巩固和发展,药材收购以家种药材为主。1998年,收购数量大幅下降,收购药材21吨,价值7.92万元。2002年,收购药材7.2吨,为1989年的22%。
  二、药品加工
  1989年,县药材公司饮片加工厂年加工200个品种、11.7吨,产值22.19万元。生产检测设备有筛药机、压片器、蒸馏机、高压消毒机、粉碎机、发电机、电动机、酸度仪、紫外分析仪、全自动剂崩解仪、控湿水分测定仪、电热恒温干燥箱、恒温水浴锅、万分之一分析天平、体视显微镜等。公司质检股有专职质检员3人,饮片厂、各药店、医药仓库配有兼职质检员11人,负责对药品进行检查、验收。当时生产设备简陋,主要靠手工操作,但饮片加工质量在全地区各县市名列前茅。县医疗单位有县中医院中药加工厂,加工膏、丹、丸、散等10多个品种;县人民医院制剂室,生产院内使用的大输液,年产值25万元。两个县医院都配有质检员和药检仪器,负责生产药品的质量检查。
  1991年,县药材公司兴建1100平方米的饮片加工厂房,添置切药机、炒药机等设备。公司采取机切加工与人工切制相结合,加工385个品种、20.4吨,产值24.11万元。1995年8月,县中医院制剂室面积由原来的20平方米扩大到252平方米。
  设提取室、粉碎室、丸散室、无菌制剂室、分装室、包装室、清洗室等生产加工场所,有仪器室、化学室、菌检室等检验用房,还配有临床药学研究及剂改实验室。添置制丸机、颗粒机、混合机、包衣机、粉碎机、封口机、蒸馏水器等生产设备和分析天平、快速分水测定仪、光电比色计、离心机、糖量机、比重秤、崩解仪、恒温水箱、水锅、净化工作台、杂菌培养箱、电烤箱、干燥箱以及一定数量的制剂检验设备,价值10余万元。加工厂配药剂师2人、药剂士2人。是年10月,经省卫生厅验收合格,颁发《制剂许可证》。1996年,县中医院饮片加工厂与医院内科合作,研制“中风速康丸”;与妇产科合作,研发“外用冲洗液”,为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和妇科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药物。1997年,县人民医院投资117万元,兴建1400平方米的五层楼制剂室。成立以业务院长和药剂科、制剂室、检验科负责人组成的“医院制剂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剂分一般工作区、生产控制区、洁净区。引进多效蒸馏水器、密封式配料桶、第四代洗灌封生产联动线、双痱灭菌箱等生产设备;配置自动放光仪、PHS—3F酸度计、754紫外分光光度计、TY—111智能集菌仪、无菌操作间等检验设备设施。
  1998年,中药销售不景气,影响饮片加工。
  县药材公司饮片加工厂生产164个品种,2.95吨,产值4.84万元。2001年,县人民医院制剂室经省卫生厅验收,取得“GNP”资格认证,县中医院中药制剂室经省药品监督局审核合格。2002年,县人民医院制剂室有药剂专业人员7人,依法取得生产的品种10个,生产灭菌、普通制剂200批次,产值98万元。县中医院饮片加工厂生产糖浆剂、袋泡剂、胶囊剂、蜜丸剂、散剂、酒剂、冲剂等8种剂型,60个品种;医院中药饮片75%来自加工厂,年产值50万元。县药材公司饮片加工厂由原来的10人减至3人,加工52个品种、7.18吨,产值8.17万元,分别比1989年减少168个品种、4.52吨、14.02万元。
  第二节 药品购销
  县药材公司药品购进主渠道为市(地)医药公司、市(地)药材公司,少量紧缺品种从区外商业或直接向药厂购进。药品销售以本县为主,主要市场为全县医疗单位。1989年,县药材公司下设零售网点8个。全年公司购进药品305.34万元,销售药品419.58万元(其中保健药品28.3万元)。1991年,中成药和西药一些品种交叉经营,库存增加。
  公司划定经营范围,调整库存结构,改变多头采购现象。同时实行经营承包,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全年,购进药品329.41万元,销售471.58万元,利润16.74万元。1992年,公司改进采购工作,以销定购,努力增加从药厂购进比例,采购渠道多元化。年初与石桥、普满、行廊等乡镇医院签订购销合同。并增设4个零售网点,投资10万元,装修改造两个门市。公司制定服务质量、安全卫生等19项制度。全年购进药品348.79万元,销售药品508.95万元(其中保健药品34.25万元),利润率22.4%、比上年上升5.41%。1993年,县内医院在药材公司进货药品大幅下降。公司根据县内乡镇医院和村医务室分布面广、点多、外购困难的特点,抓住这条渠道,加强营销服务,送货上门。这年乡镇医院和村医务室、个体诊所从公司购药182.6万元,比1992年增加90.4万元,增长98%。同时,往周边县拓宽市场,向外县医疗单位销售76.59万元,占年销售额的13.98%。全年全县销售药品545.6万元,比上年增加36.65万元,增长6%,是销售最好的一年。1996年,公司召开3次产品推销会,会上带动其他药品销售10万元。
  1997年,医药公司与县卫生局达成《关于加强药品进货渠道管理的协议》。乡镇医院、村医务室进货渠道一体化,与公司签订376万元的购货合同。
  由于周边的蓝山等县未来公司进货,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是年始,公司接连出现亏损,当年亏损27.07万元。1996—1997年,部分品种购销脱节,购大于销,造成药品积压,待处理商品40万元。
  1998年,药品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直接从市医药集团公司或药厂购进,规范采购人员采购行为。1999年销售跌入低谷,年销售265.45万元,亏损6.85万元。是年,全市医药系统开展“十佳药店”、“十佳营业员”竞赛活动,公司下设的塘村药店营业员唐宝珠被评为市“十佳营业员”;城关中西成药门市部获市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十佳药店”称号。2000年,医药品销售开始回升,年销售467.79万元,亏损13.42万元。2001年,县公司8家药店参加全市开展的“百家药店无假药承诺活动”,发现假药,按销售额10倍罚款。同时,每个药店增设保健药品专柜,并召开九芝堂药业有限公司系列产品促销会,会上销售产品12万元。这年,扭转销售滑坡局面,销售药品467.79万元,亏损12.02万元。
  2002年,全县有药店37家,其中私营零售药店26家。县药材公司打破区域界限,以销定购,勤进快销,设立零售总店,负责网点管理。同时,药品实行内部调拨,药店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公司加大促销力度,上门销售产品,与县人民医院签订订购货合同。当年,公司购进药品375.3万元,比1989年增加69.96万元;销售药品464.98万元,比1989年增加45.4万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保健药品销售逐年上升,全年销售保健药品64种、44.03万元,比1989年增加15.73万元。全县零售药店购进104.53万元,比1989年增加98.3万元;销售药品122.98万元,比1989年增加69.81万元。是年,公司实现利润1.45万元,扭转自1997年后连续5年亏损的局面,郴州市医药有限公司授予县药材公司“扭亏增盈先进单位”称号。市消费者协会授予县药材公司“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第三节 药政管理
  县药政管理机构对药品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药事法规培训和健康检查。县药品检验所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进行日常监测,市药品检验所对县级医疗机构和经营企业进行计划监测。1989年,对全县药品质量进行日常监测,共抽检6.65万种次,合格率为96%。县卫生局首次对一户无《药品经营许可证》销售药品的医药机构进行查处,罚款1000元。
  1990年,县药品检验所查出质量不合格西药78种次、中药61种次、成药38种次,价值4000余元。对不合格药品予以没收销毁。针对医药市场出现无证卖药、抢购倒卖紧缺药材、制售贩卖伪劣药品和采取高额“回扣”让利等不正当手段销售药品的混乱局面,成立县整顿医药市场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强医药市场管理,整顿医药流通秩序的公告》。同时,县医药管理局会同卫生、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整治活动,取缔非法从事药品经营户8户,没收药品105种,价值4.56万元,罚款8762元;查处假药15种、劣药30种,收缴不合格小秤5把。医药管理局对15户国药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第二次检查验收,合格后发给《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和医院《制剂许可证》。1994年,对医药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第三次换证验收,新增10户验收合格企业,发放有关从业证明。验收中,抽检药品7.44万种次,合格率99%。1995年,成立嘉禾县医药监督执法小组,加强药品监督执法。县医药管理局查出假药5种、劣药7种,价值9495元。1997年,县药品监督员统一着装执法。1998年,全县药品抽检10.85万种次,合格率为97.8%。2001年3月,在塘村镇英花村一农户家查获冒充广西柳州花红片制药厂生产的假花红片一批,价值8万元;假药依法没收交市药监局处理,案件嫌疑人交塘村派出所查处。5月,通过评审,县内11户合格医疗器械零售企业,允许销售一类医疗器械和部分二类医疗器械。7月,药品零售企业第四次换证,通过验收新增零售合格企业6户,不合格的2户。是年,全县药品抽检22.03万种次,合格率为95.5%。销毁一批价值4万元的假劣药品。
  2002年,针对无证经营药店和药摊泛滥的情况,以及医疗机构、药店、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从无证经营药店和药贩手中购进药品的现象,县药监分局加强监督执法,对无证经营药店进行全面规范化整治。1月对田心乡卫生院从无证经营的药贩手中购入价值6034.8元药品进行查处,没收违法购进药品,罚款1.2万元;对一起价值2.87万元的私设药品仓库及非法进行药品批发活动人员,给予行政处罚。2月,对全县15个无证经营药店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同时,组织无证药店负责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4月1日,查处县人民医院制剂室“未经批准生产、使用制剂一案”,罚款2万元;查处城关镇一居民私设药品仓库,没收违法药品货值3万余元。5月,对无证经营药店下达“行政处罚通知书”,对江西汇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批准在城关镇租房设立药品仓库予以处罚。7月,对无证经营的龙潭利康药店进行查封。8月,查获河南省台前县夹河乡农民王刚锋私自配制复方风湿宁胶囊和复方川羚咳喘康胶囊在嘉禾进行销售活动,没收其药品362瓶,罚款1.24万元。全年对全县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进行全方位监督执法检查,共检查监督相关单位447个,进行监督执法活动730余次,纠正违法违规行为420余次;查处生产、销售假劣药品、不合格医疗器械等案件426起,没收销毁假劣药品、不合格医疗器械标值8.2万元;取缔无证药店、药摊40家。是年,县内持有医药、医疗药械经营许可证的37户。
  1989—2002年,市(地)药品监督部门每年对县内特殊药品进行一次年检年审。县级药品监督部门,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对医疗单位和医药购销企业严格管理,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县医疗机构、县药材公司对剧毒贵重药品实行专人专柜保管,剧毒药品要有明显标志;医疗机构依据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发药;药材公司药品进、销经二人复核,日清月结,账物相符,做到特殊药品管理规范。至2002年底,全县取得《麻醉药品购用印鉴卡》的医疗机构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二医院(塘村)和石桥中心卫生院。
  全县未发现特殊药品管理使用中的违法违规现象,境内未发现罂粟种植。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