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础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96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基础教育
分类号: G527.64
页数: 9
页码: 412-420
摘要: 本章嘉禾县基础教育记述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清情况介绍。另外记: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概括介绍。
关键词: 教育 嘉禾县 基础教育

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
  一、发展概况
  学前教育含幼儿园和学前班。1989年,全县有幼儿园3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所(县幼儿园),其他部门办2所(县轻工局和县供销社幼儿园);有95所小学附设95个学前班。全县在校幼儿2835人,教职工111人、其中保健员6人。1995年,全县小学有199所附设学前班,入学6335人,占5—6岁幼儿总数的61.8%。按照湖南省《农村学前班管理办法》,学前班由所在学校负责,教师由学校聘请,报酬由学前班学费列支,教师和同校教师统一作息,学校领导深入学前班听课、指导教学、组织教研活动。1996年,县内有6所其他部门办幼儿园。部门办幼儿园由举办单位聘请教师,解决教学设施与教职工报酬。
  1998年,县内部门办幼儿园只剩县幼儿园和县供销社幼儿园,学前班呈下降趋势。全县169所小学办有学前班,入学3044人。是年,社会青年李华艳在县城体育路首办新世纪幼稚园。2000年,县内出现3家社会力量办幼儿园。2001年,供销社改制,县供销幼儿园转由个人承办,改名“明珠幼儿园”。至此,全县其他部门办幼儿园全部消失,社会力量新办幼儿园6所。社会办幼儿园由举办人聘请教师,解决教学设施与教职工报酬。2002年,县教育部门办的县幼儿园停办,其房产划归嘉禾一中。年底,全县有社会办幼儿园17所,53个班,入园幼儿1365人。142所小学附设学前班157个,入学幼儿3345人。全县入学幼儿4710人,比1989年增加1875人;教职工242人,比1989年增加131人。是年,县教育局成立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机构,对社会力量办学实行严格备案制度。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和教育局对17所社会办幼儿园现状进行年检评估定级,优良幼儿园1所、合格幼儿园9所、基本合格幼儿园2所、不合格幼儿园5所。对不合格幼儿园限期整顿。
  二、课程设置
  幼儿园分小班、中班、大班。小班招收3—4岁幼儿,中班招收4—5岁幼儿,大班招收5—6岁儿童。个别幼儿园还设托儿班,招收2—3岁幼儿。
  1989年,县教育局办的县幼儿园使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开设语言、计算、常识、体育、美术、音乐课程。1998年,新世纪幼稚园使用武汉大学早期理论中心的“0岁方案”婴儿实验教材,开设语音、英语、计算、音乐、体育、舞蹈、常识、故事课程。2001年,晶晶幼儿园使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幼儿园课程指导》和《小博士英语》等教材。
  学前班一般招收5—6岁儿童。使用省编新教材,开设语音、数学、科学、社会、音乐、美术、健康等课程。教学形式以游戏为主,动静交替,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相结合,向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为进入小学一年级打基础。
  三、幼儿园选介
  新世纪幼稚园
  1998年春,由社会青年李华艳创办。园址位于县城体育路,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720平方米。该校有课桌80套、椅子180把、幼儿睡床90张、床上用品90套;有风琴4台、电子琴4台、录音机5台、彩色电视机4台、影碟机4部、电脑一台、大中型玩具10余件;有图书1500余册、接送幼儿专车一辆;还备有消毒柜、豆奶机、蛋糕机。该园设小、中、大班和学前班。2002年,入园幼儿155人,教职工13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1人、专职幼师8人、保育员3人、保健医生1人);专职幼师均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该园以培养幼儿优良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为首位,认物识字,汉语、英语教学同时起步,口语、阅读并行发展。充分发展幼儿的个性特长,培养幼儿生活自理和动手能力,发掘培养小歌星、小舞星、小画家等。
  育才幼儿园
  位于县城金田东路。1999年由社会青年胡丽娟创办。教学设施有大屏幕彩电4台、影碟机4台、风琴4台、电子琴3台、数码相机一台。2002年有教职工12人,入园幼儿162人。
  该园力求做到“双服务”和“四心”,即: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对孩子有爱心,让幼儿在园里开心,对家长有热心,让家长对幼儿放心。在教学上,把塑造幼儿良好性格放在首位。为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加强教师的责任心,该园制定教学、安全、卫生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积极开展优秀班集体评比、优秀教案展评、室内环境布置评比、五项全能比赛、公开课比赛等活动。还实行家长开放日,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吸取外地幼儿园先进管理和教学经验。
  晶晶幼儿园
  位于县城园林路。2001年8月,由郴州市幼教协会会员李玉翠、李秀娥创办。该园教学楼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配有活动室、户外活动场地。室内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室外小博士乐园一条龙,可容纳8个班400多名幼儿学习生活。校园布局集美化、教育化、童趣化于一体。
  2002年在园幼儿212人、教职工8人,设托儿班、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特长班。实行汉、英双语教学。
  第二节 小学教育
  一、发展概况
  1989年,全县小学316所,其中县属小学1所,乡镇中心小学17所,村级小学293所,厂、矿、场子弟学校5所,在校学生3.7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2.79万人,入学率97.7%。有小学教职工1649人,师生比例为1∶23。
  1990年,按照“相对集中、减少布点、扩大规模、优化资源、提高效益”的原则,全县进一步调整小学布局,做到调整布局与改善办学条件、优化结构、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1992年,城关镇珠水村撤并东街、西街两所小学,新建尊崇小学;石羔乡新建中心小学,撤并雷公井、麻池塘、陈家湾、大坪岭四所初级小学。1994年,石羔乡扩大甫南小学规模,撤并彭家、上下新塘、砠里三所初级小学。龙潭乡、普满乡对学生不足20人的学校分别撤并18所和17所。“普九”期间,全县小学面貌大改观。被誉为全县农村兴教“四小龙”的广发乡白觉小学、袁家镇张家小学、石桥镇周家小学、肖家镇乐塘小学,共集资700余万元建设校舍,在全县小学建设中起着带头作用。至2001年,因受办学条件限制,焦冲元煤矿、水头岭种猪场、南岭林场、行廊茶场4个矿、场子弟学校先后停办,学生到附近小学就读。与此同时,坚持执行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社会力量办小学有所发展。2001年9月,县教师进修学校附设的实验小学、群英小学和行廊茶场子弟学校改由个人办学。
  1991—2002年,通过调整布局,全县共撤并小学104所。至2002年,全县社会力量办小学发展到4所(包括东塔中英文学校小学部),共有21个班,在校学生691人,教职工44人。全县共有小学212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08所、其他部门办1所、社会力量办学3所;内有1所示范性学校、9所规范化学校。全县在校小学生3.6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小学教职工1780人,师生比为1∶20。
  二、学制与课程
  嘉禾县小学学制执行“四、二”分段的六年全日制。课程按湖南省全日制6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设置。1991年,小学教材中增加郴州地区编写的乡土教材,并列入学科期末考试内容。1993年,执行国家教委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1995年,国家开始实施双休日制,全县小学按照湖南省全日制小学实行工时制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程表教学。2001年秋季开学,全县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开始使用修订后的新教学大纲和教材。2002年下期起,在城区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以上创造条件开设英语和信息技术课(电脑课)。
  三、小学选介
  嘉禾县珠泉完小
  位于县城人民南路东侧。1989—2002年,学校推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在基础教育改革中,除进行“电教综合实验”外,还先后开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三算结合教学”、“五步视听阅读教学”、“运用音像教材优化小学语文三段式教学”、“运用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实验。全校教师总结教改经验论文166篇,获省、市(地)优秀论文奖98篇,在国家、省、市(地)杂志发表51篇。教师有23人次获省表彰,16人次获国家教育部门奖励。学生获省、市(地)级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珠脑算、奥赛等奖励182人次。1989年,省教委授予珠泉完小“电教先进集体”称号。1996年,学校少先队组织被授予“全国雏鹰大队”称号。1999年,学校少先队组织再次荣获“全国红旗大队”称号,学校被评为郴州市“校园文化建设样板学校”。至2002年,学校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建设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双控教学系统、校园网一期工程、卫星接收系统等现代化教育设施。2002年,有教学班35个,学生2190人,教职工108人。102名专任教师均具有中等师范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大学本科毕业3人、专科毕业22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74%(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75人)。是年,教育督导评估,该校被定为“示范性完全小学”。
  广发乡白觉小学
  广发乡白觉村“致富不忘兴教”。1993年始,集资200余万元,新建别具风格的教学楼、教师公寓和儿童乐园等设施,被誉称为“园林式现代标准小学”。校园占地1.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按2002年在校学生163人计,校园面积生均62平方米,建筑面积生均13.5平方米,是全县中小学之最。该校1994年被评为全县唯一的示范性村级小学。1996年6月,郴州市中小学校现状分类定级嘉禾现场会在白觉小学召开。时任省委书记王茂林视察嘉禾时,专程参观白觉小学。2002年,该校1~4年级四个教学班、学生163人,学前班一个、幼儿19人,全校共8名教师。
  袁家镇张家小学
  1989年校园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晴天一把灰,雨天一潭水”,教室地面坑坑洼洼。1994年始,依靠集体经济投资200多万元,另选地址新建校舍。新校园占地7637平方米。
  有一栋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集8间教室和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仪器室于一体的高标准四层综合楼;一栋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集学前班教学室、图书室、阅览室和风雨活动室等多功能的两层综合楼;还有设备较好的儿童乐园和4×2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整个校园呈花园式,古朴大方,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是郴州市“校园文化建设样榜学校”,县市“示范性学校”。2002年,该校有6个教学班和一个学前班,在校学生264人;有9名教师,其中大专学历2人,小学高级教师7人。
  群英实验学校
  位于县城嘉兴北路,是嘉禾县第一所社会力量办小学。石羔乡田里屋村农民企业家李继仔,先后为办学投入400万元。校园面积666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有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一栋,配有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广播室、体育室、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中构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体系,设置长短不一的60分钟文体训练课、40分钟语数积累课、30分钟的写字或实验手工制作课以及20分钟的阅读、口语交际课。在作业训练中推行《十分钟快速训练》,要求学生在课堂十分钟内完成训练题。在教研活动中,“加强学法指导,构建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教研课题被确立为省级教研课题。学校通过“流动红旗评比”、“争星达标活动”,完善以表扬激励学生为主的德育评价体系。在培养学生特长方面,学校设立8个兴趣小组,每天进行训练。成立家长委员会,聘请校外法制教育辅导员,利用双周刊《群英报》、《学校双向交流通知单》(每周一次)和家长开放日(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四),增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交流。2002年全校有11个教学班、学生414人,其中两个学前班、学生51人,9个小学班、学生363人。有教职工27名,其中省优秀教师2名、市优秀教师6名。
  第三节 中学教育
  一、发展概况
  1989年,全县普通中学22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1所,包括县属中学一中、二中、三中(一中和二中是完全中学),18所乡镇初级中学,其他部门办中学1所(资兴矿务局嘉禾煤矿子弟学校,内设初中班)。共有171个班(其中初中143个班、高中28个班),教职工651人。当年,全县初中毕业生2000人,招生3215人,在校学生7360人,每万人口在校初中生数240人,小学生毕业升学率71.3%;高中毕业生425人,招生523人,在校学生1339人,每万人口在校高中生44人,初中生毕业升学率26.2%。全县参加高考人数555人,录取126人,其中本科31人、专科51人、中专44人,有1人考入北京大学;录取人数占高考总人数的22.7%。
  1990年,稳步发展初中教育,严格控制普通高中规模。初中发展到160个班,招生3591人,在校学生8560人,每万人口在校初中生276人,分别比1989年增加17个班、376人、1200人、36人。1991年,贯彻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初中教育。1998年,全县22所普通中学,初中在校学生1.63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7.2%,全县每万人口中有初中生491人,比1989年增加251人。
  是年,全县“普九”教育经省教育部门组织验收合格。由于严格控制普通高中规模,高中在校学生1343人,比1989年增加4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12.2%,全县每万人口高中生为40人,比1989年少4人。1998年,钟水乡水冲村将资产50万元的村办小学,并入钟水中学,创办嘉禾县第一所九年制学校。是年,经教育督导评估,全县有5所规范化学校、11所合格学校、3所薄弱学校。
  1999年,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同时,开始放开高中规模。全县高中在校人数1497人,每万人口高中生45人,比1991年分别增加164人、3人。2000年7月,嘉禾一中考点发生严重高考舞弊事件,国内多家媒体予以披露。事后,经市、县专案组调查落实,13名有关责任人和当事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及追究法律责任。8月14日,省招考中心决定:取消203名考生当年录取资格,取消77名考生单科成绩;取消嘉禾县举办各类教育全国统一考试资格(次年,经驻湘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协调,省教育厅同意在嘉禾城关中学设高考考点,由郴州市政府委托郴州市教育局主考)。是年,全县511人参加高考,录取162人(本科73人,专科89人),录取人数占高考人数的31.7%。2001年9月,改革办学体制,嘉禾一中试行“名校办民校”,创办“晋屏中学”,招初中生4个班。是年秋,“资兴矿务局嘉禾煤矿子弟学校”移交嘉禾县政府接管,更名“嘉禾矿学校”。
  1998—2001年,全县初中毕业生1.93万人,升人中等专业学校的4544人,占23.5%,是1982—1988年的9.4倍。2002年7月,为拓宽经费渠道,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嘉禾县第三中学试行公办民助办学体制。是年秋,县城内兴办两所社会力量办中学,一所是退休干部彭水保在县城创办的寄宿制、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的民办初级中学——珠泉中学,校舍租赁原嘉禾县中等卫生技术学校校舍,招收初一4个班、277名学生;另一所是由教师胡聂光等人创办的民办学校——东塔中英文学校,其校舍租赁原嘉禾县自动化设备厂厂房,并投入280万元,征地1公顷,兴建学生公寓、开辟体育活动场等教学设施设备。学校开设初中一年级4个班,在校学生163人。2002年,全县普通中学25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3所、社会力量办2所),共381个班(其中初中335个班、高中46个班),在校初中生19989人,毕业生4241人,招生8057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5%;在校高中生2940人,毕业生572人,招生1336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31.5%。全县每万人口中有初中生584人、高中生86人。普通中学教育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办学为辅、公办与民办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是年,全县有规范化学校6所,合格学校12所,薄弱学校1所。全县741人参加高考,录取467人,其中本科205人、专科262人,有1人考入清华大学,录取人数占高考总人数的63%。1989—2002年,高考升入本科1103名(其中清华大学3人、北京大学1人,飞行员1人)、升入专科1865人。
  二、学制与课程
  1989年,全县中学执行省教委调整的新教学计划。1991年,增加郴州地区编写的乡土教材:《郴州地理》、《郴州历史》、《郴州生物》,并列入学科期末考试。1993年,全县普通中学实行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把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学科课与活动课教学并举。20世纪90年代后期,乡土教材被取消。
  初中阶段学制3年,实行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语文、艺术、美术课中加强写字教学。高中学制3年,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试行学分制管理。1995年秋,全县普通中学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标准工时制度,按湖南省调整后的课程计划安排教学。
  2000年秋季后,全县初中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使用修订后的新教学大纲和教材。2001年秋季起,全县初级中学增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并统一使用湘教版新编教材。
  2002年嘉禾县普通中学学校名录
  教育部门办县属中学:
  嘉禾一中、嘉禾二中、嘉禾三中、县职业中专附设初中、嘉禾矿学校(初中部)。
  教育部门办乡镇中学:
  城关中学、车头中学、钟水中学、石羔中学、塘村中学、同善中学、泮头中学、龙潭中学、行廊中学、普满中学、肖家中学、石桥中学、石桥铺中学、田心中学、坦坪中学、莲荷中学、盘江中学、广发中学。
  社会力量办中学:
  东塔中英文学校、珠泉中学。
  三、学校选介
  嘉禾县第一中学
  校园分老区、新区。老校园区位于城西中华西路。1996年,校园占地4.2公顷,有三层24间教学楼一幢、五层建筑面积3550平方米的实验楼。1997年,为迎接郴州市第三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召开暨争创省重点中学,学校新建学生、教工公寓,并扩建6×400米环形跑道。
  2002年,与县教育局、县幼儿园、县教师进修学校,实行基地整合,校园面积扩大到6.67公顷,新建一幢5层35间教室的教学楼和容纳1000名学生的公寓。是年,为实现全县高中教育跨越式发展,在金田路区开辟新校区。新校区规划占地9.87公顷,设计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
  按照省重点中学标准,嘉禾一中加大硬件建设力度。电教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美术室、广播室、语音室、健身房等,内部功能齐全;综合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一系列建筑设施,形成一道靓丽的教学风景线。学校创办校园信息网,运用最新的智能化计算机和多媒体终端服务等现代化手段,建立学校信息高速公路;拥有智能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校长办公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电子备课系统;还建有高标准理化生实验室和藏书量达6万余册的图书馆。学校遵循“严谨、守纪、团结、进取”校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每年高考升学率保持稳中有升,1989年高考学生人均成绩超省、市学生人均成绩。1999年高考考生481名,录取361人(本科157人,专科204人),录取率75.1%。学校被定为“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曾获得全市中小学田径赛“六连冠”。毕业学生张友谊1992年在亚洲举重锦标赛获64公斤级挺举第一名,1993年世界举重锦标赛获64公斤级举重总成绩第二名。学校先后荣获“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安全文明小区”、“郴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范化完全中学”称号。2002年,该校有176名专职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6名,中学一级教师86名;有4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省优秀教师,多名市优秀班主任和十佳教师。当年,51个教学班,学生3268人,其中高中36班、学生2382人。
  嘉禾县第二中
  学校址在塘村镇原石龙庵。其前身为嘉禾一中,1970年改为现名。
  1995—2002年,学校改善校风、学风,各处室职工实行上班签到制度。教师分年级集体办公,晚自习由各年级任课教师轮流坐班,加强对学生的辅导。2002年,校园占地6.5公顷,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有能容24个班级的教学楼,运动场地1.25万平方米,花园及绿化覆盖面6480平方米,图书室图书1.4万余册。学校有教职工105人,其中高级教师11人;有20个教学班(初、高中各10个班),在校学生1098人(高中558人、初中540人)。
  嘉禾县第三中学
  创办于1959年。位于行廊镇行廊村东北面原回澜庵,是行廊、龙潭、肖家、普满四乡镇的中心点,离县城22公里。学校以制度促教学,抓管理上质量,采用“封闭+灵活+创造”、“外封内治,形闭实开”的封闭式管理办法。
  建立《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学生行为管理制度》、《文明班级制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96年,保送入县一中高中24人,居全县之首。1997年,保送入县一中高中10人,考取普通中专95人,考取普通高中、职中、成人中专、技校157人,升学率97%,名列全县前茅。在县以上各类竞赛中有40余人获市(地)级以上奖励,被县教育局评为内部管理先进单位。1999年第一轮教育督导评估,定为规范化普通初级中学。2002年,校园占地2.14公顷,有可容16个教学班的新教学楼。电教、物理、化学、生物教学仪器齐备,图书室图书7000多册。有初中14个班、学生1009人,教职工57人。是年,为拓宽办学经费渠道,扩大办学规模,经报请郴州市人民政府同意试行公办民助办学体制。
  专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
  1989年,嘉禾县开始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简称“普九”)。1991年2月,县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嘉禾县九年义务教育实施规划》,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的“普九”领导小组。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除执行中央、省、市(地)关于增加教育投入的“五项政策”外,还开征五项地方教育附加费。坚持县学县办县管、乡学乡办乡管、村学村办乡管和县乡两级统筹教育经费的“三二二”办学管理体制,调动县、乡镇、村办学积极性。
  全县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着力普及程度的提高。1991年,嘉禾遭遇百年罕见的大旱,全县仍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开展劝学活动,制定控流保学措施,依据家庭受灾情况,对学生学杂费实行减、免、缓。是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3.9万人,比上年增加145人,学龄儿童年入学率达98.1%,学生巩固率达99%;初中在校学生9654人,比上年增加1094人,原生巩固率达96.5%。1995年5月,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提出1996年全县扫除青壮年文盲、1999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1996年,县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将“普九”工作提前到1998年完成。各乡镇(村)对“普九”和“扫盲”对象在短期内强制执行“五不办、一处罚”(五不办:不办理特困补助和社会补助、不办理住宅基地审批手续、不办理招工录用手续、不办理外出务工证明手续、不办理从事各种经营性活动的营业执照;一处罚:按照义务教育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的乡规民约。当年,全县普通小学244所,在校学生4.46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4%,巩固率99.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87.2%。是年,郴州市“普九”教育工作现场会在嘉禾召开。
  1997年,县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联合实施“春蕾计划”和“希望工程”,开展“手拉手”、“换真情、献爱心”、“一帮一”助学活动,全县辍学学生返校就读的815名,其中有2名孤儿、8家纯女户、7家特困户学生重返校园。嘉禾三中师生捐款1.1万元,并从勤工俭学收入中安排部分资金,资助贫困学生,使8名特困生坚持在校学习。全县资助困难学生共捐资25万元,学校减免学杂费30万元,使816名特困生坚持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是年,全县255所中小学由实施“2530”工程(即一级学校20%、二级学校50%、三级学校30%),上升为“3520”工程(即一级学校76所、占30%,二级学校128所、占50%,三级学校51所、占20%),没有四级学校。
  1998年,县委、县政府先后下达《关于确保“两基”工作如期达标的通知》、《关于认真落实“两基”工作评估验收40项指标的通知》、《关于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乡镇进行评估督查实施办法》,并实行一月一查一培训,一季一督一通报。严明学籍管理、严格控制重复教育、严禁排挤差生、严控学生流失,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乡镇农校(农科教中心)举办成人初中强化班,组织582名未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对象进行补偿教育。当年投资20万元创办一所青少年残疾学校,培训6名特教教师,免费吸收21名聋哑少年、儿童入学,残疾少儿入学率达85.6%。全县各级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1993—1998年,共投入建校资金1.42亿元,改善教学设施设备。1998年10月,经省“普九”达标评估验收团按照《湖南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8项)评估验收指标》,对嘉禾“普九”进行评估验收,达到合格要求。嘉禾“普九”评估验收结果:入学率:1998—1999年度,小学阶段适龄儿童4.34万人(其中残疾人116人),已入学4.33万人,入学率为99.8%;初中阶段适龄少年1.78万人,其中残疾少年45人,初中在校生1.63万人,初中已毕业(结业)的1312人,初中阶段人学率为99%。
  在校学生辍学率:1997—1998学年度,上学年初,小学在校学生4.6万人,到1998年8月,辍学104人,辍学率为0.23%;初中在校学生1.53万人,辍学219人,辍学率为1.43%。
  残疾儿童、少年初等教育入学率:1998—1999学年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161人,其中办免缓入学手续的17人,已入学128人,入学率88.9%。
  教育完成率:1997—1998学年度,15周岁总人口6502人,办免缓入学手续的3人,受完初等教育的6433人,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0%;17周岁总人口5054人,办理免缓入学手续6人,受完初级中等教育的4412人,占总人数的87.4%。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