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事任用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96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人事任用改革
分类号: G527.64
页数: 2
页码: 410-411
摘要: 本节嘉禾县人事任用改革记述民办教师转公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改革、教师聘任制、竞选校长、基层干部调整。
关键词: 教育 嘉禾县 人事改革

内容

一、民办教师转公办
  1989年,全县有小学民办教师799人(含代课教师)。1990年,民办教师(含代课教师)上升到848人。1991年,对1986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教育工作的民办教师,按照有关政策进行审查、登记,凡不符合条件的予以清退,对符合条件的486名民办教师发给《民办教师任用证》,民办教师占全县教职工总数的18.7%。1993—1998年,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逐步减少民办教师比重,其措施为:每年师范院校定向招收部分民办教师入学深造,毕业后分配的118人;每年由国家下达一定数量民办转公办指标,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346人;通过自学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民办教师,由人事部门作“五大”毕业生录用分配教育部门工作的5人;民办教师福利基金会办理“退休”的9人;其他部门招工及安排就业的8人。1998年底,全县已无民办教师,结束42年来的民办教师历史。
  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改革
  1998年以前,实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制度。1998年,嘉禾完成“普九”任务后,小学和普通初中教师数临近饱和。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合理配备大中专毕业生人才资源,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县教育局实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供需见面 双向选择 1999年,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嘉禾225人。先由教育局对缺编的中学、学区下达缺编指标,再由毕业生对口到缺编的中学、学区选择就业。10月中旬,珠泉完小电教室举行人才交流会,按缺编选择就业的211名毕业生,由教育局发给就业证,其他人员由教育局另行安排。嘉禾教育电视台摄制“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纪录片,获省优秀电教节目奖。
  公开招考 择优录用 2000年,全县有师范类毕业生245人(含统分生78人、非统分生167名)。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县计委、人事、监察、教育等部门联合举行专业考试,按照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用的原则,从非统分生中择优录取100人,试用期1年,考核合格后正式列入编内教师。2001年,从275名应届毕业生中择优录用87名,未录取的毕业生自谋职业。对县内中学高级教师子女中的师范类毕业生,同等成绩优先录用。2002年,从师范类毕业生中选聘15人以缓解初中学生入学高峰期教师短缺矛盾。
  三、教师聘任制
  1992年春,县教委在肖家学区试行学区主任选聘校长、校长选聘教师的聘任制,首先在肖家镇中心小学推行,取得一定效果。1998年,肖家镇中心小学被评为郴州市教育规范“百佳学校”。
  1999年春,在石桥中学试行校长负责制,由校长选聘班主任,由班主任选聘科任教师。对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实行一人一聘任,把教师推向公开竞争。为解决聘任中出现的科任教师工作量不平衡的问题,制定教师工作量化制度。同时,实行工资结构制,对教师岗位津贴和生活补贴实行按劳分配,超量给予奖励,达不到平均值的少给津贴。
  1999年夏,县教育局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改革学校管理体制的意见》精神,在石羔学区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推行“教师选举校长,校长选聘教师”制度。校长选定后,由校长按各校新定编制选聘教师。教师聘任采取“双向选择”,即教师选学校、学校选教师。选聘结果,落聘2人,变动学校的11人。随后在城关中学试点,实行一条线管理,层层聘任制:由校长聘任年级组长,由分管年级的副校长和年级组长选聘班主任;由年级组长和班主任选聘科任教师。为确保各年级都有学科带头人,校委会和年级组长拟定教学骨干到年级参加竞聘。最后由全体教职工公开投票选聘后勤人员。选聘结果:落聘3人,变动教学科目的4人。
  1999年秋,教师聘任制在全县推广,中学教师落聘35人,充实到小学;小学教师落聘360人,重新安排使用。通过聘任,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格局,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四、竞选校长
  2000年,嘉禾一中校长空缺。经县委、县政府研究由县委组织部组织公开竞选校长,规定竞选条件。一方面由原任过县教育局长和县一中校长的老同志组成摸底推荐小组,依照规定的竞选条件,推选一中校长的预备人选;一方面按照规定的竞选条件组织有意竞选的人员报名。8月30日在县政府礼堂召开竞选大会,先由5名竞选人上台作竞选演说,后由参会人员民主投票测评。竞选人中有教育局干部、有教师进修学校和嘉禾一中教师,有其他部门领导干部。最后,综合摸底推荐小组意见和大会民主投票测评结果,县委、县政府决定,任命原县委党校副校长张日宗为嘉禾一中校长。
  五、基层干部调整
  2001年8月,县教育局根据省、市、县关于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制定《关于加强基层领导干部教育与管理的若干规定》。是年,根据《规定》,教育系统基层领导大幅度调整,凡年龄超过52岁的全部退出领导岗位。全县共调整165人,其中学区主任12名、乡镇中学校长1名、教育局机关股室负责人10名。基层领导班子基本实现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