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组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83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组织建设
分类号: D05
页数: 5
页码: 289-293
摘要: 本节介绍了1991年到2002年郴州市嘉禾县中共地方组织建设情况。包括队伍建设、党员教育、干部选拔、干部管理。
关键词: 组织建设 嘉禾县

内容

一、党员队伍建设
  (一)党员发展
  1991年,全县8169名党员中,男性占91.1%,女性占8.9%;46岁以上的占
  
  58.8%;小学文化的占43.22%,文盲占3.7%。党员结构不够合理。1992年
  
  起,县委根据“坚持标准,确保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
  
  强对发展党员的宏观指导,党员结构逐年改善。1997年,全县发展党员
  
  376人,其中女性占15%,35岁以下的占70%,初中文化以上的占94.4%。
  
  1998年,县委提出发展党员注重“八个倾斜”:向优秀的青年农民、知识
  
  分子倾斜,向懂经济、会管理、善开拓的优秀人才倾斜,向致富能手、科
  
  技示范户、专业户中的进步分子倾斜,向长期不发展党员的单位和农村党
  
  支部倾斜,向经济发展慢、长期落后的农村和企业倾斜,向战斗力不强、
  
  党的力量薄弱的党支部倾斜,向优秀的中青年妇女倾斜,向外出打工的优
  
  秀中青年农民倾斜。1998—2002年,全县新增党员(与1997年相比)1771
  
  人,其中:女性党员377人,占21.3%;大专文化以上党员979人,占55.2%
  
  ;农村基层党员442人,占25%;企事业单位管理、技术人员350人,占20%
  
  。党员队伍结构逐渐趋于合理。2002年,县委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公示制
  
  》、《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使发展党员工作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增
  
  强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
  根据县委及各乡镇党委的安排,县、乡镇党校每年举办1~2期建党积极分
  
  子培训班,向他们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党的纪律制度和入
  
  党程序等教育。未经培训不办理入党手续。1990—2002年,县委党校和县
  
  直属机关党(工)委共同举办培训班14期,培训干部职工中的建党积极分
  
  子3397人次,其中998人先后加入党组织;各乡镇业余党校共举办培训班
  
  230期,培训农村建党积极分子1.1万余人次,其中1740人先后加入党组织
  
  。
  (二)党员教育
  主要通过电化教育、阵地教育和典型引路等形式,向党员进行党的指导思
  
  想、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知识及党风、党纪等教育。
  电化教育 这是党员教育的新形式。1989年,北京出现政治动乱事件后,全
  
  县500多个党支部组织7000多名共产党员,观看电教片《认清暴乱真相,
  
  站稳党的立场》。1991年,在纪念建党70周年时,全县播放电教片1062场
  
  次,观看电教片的党员4.8万人次,党员观看率98.3%。1992年起,县委组
  
  织部设专人、乡镇党委安排人员兼职,负责电化教育。集中放映的电教片
  
  有《党的基本知识系列片》、《焦裕禄》、《纪委书记》、《乱石岗上铺
  
  路人》等。1995年后,逐步健全县、乡镇、村三级电教网络,电教片数量
  
  逐年增多、内容更加丰富。2002年,县委组织部筹资1.2万元,购进实用
  
  科技电教片180部(集),在县、乡镇、村分别播放9200场次,引导广大
  
  党员掌握技能、脱贫致富。
  阵地教育 县委要求:1991年起,全县基层党支部普遍建立起“有牌子、有
  
  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室内布置”的“四有”党员活动室。各乡镇建
  
  立业余党校,培训农村党员。业余党校要做到“七有”:有牌子、有领导
  
  班子、有兼职教员、有教学计划、有学习教材、有教学场地、有培训经费
  
  。到2002年,全县乡镇业余党校共举办培训班1120期,参加培训人员
  
  12.15万人次。
  典型引路 1990年,在全县党员中开展学雷锋、学焦裕禄、学王铁人的“三
  
  学”活动。1991年5月,县委部署在全县开展“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为
  
  目标,以领导班子创先进、领导干部作表率、共产党员当模范为主题”的
  
  党建“先锋工程”活动,号召全县共产党员学先进、创先进、作表率、当
  
  模范。1996年6月8日,行廊镇新屋场村女共产党员王六秀为抢救落水儿童
  
  英勇献身。之后,县委做出追认王六秀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定,号召全县
  
  共产党员向王六秀同志学习。全县各地掀起学习王六秀优秀事迹的热潮,
  
  共产党员在学习中起模范带头作用。2002年7月,县委部署全县各级党组织
  
  ,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共产党员、龙潭镇副镇长雷竹生“吃苦耐劳、一心为
  
  民、甘担风险”勇闯农业发展之路的先进事迹。
  (三)党员管理
  党员管理一般通过“三会一课”(支部党员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
  
  党课)制度和年度党员评议等进行。1989年,县委下发《关于县直机关、
  
  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意见》。当年,县直机关和企
  
  事业单位党组织,通过“三会”普遍开展党员评议。农村党支部党员评议
  
  也及时进行。据1990年统计,全县553个党支部有463个开展评议工作,占
  
  83.3%;7977名党员有7433名参加评议,占93.2%。参加评议的党员中,评
  
  出优秀党员317名,占4.4%;合格党员3865名,占52%;基本合格党员3092
  
  名,占41.6%;不合格党员159名,占2%。处理不合格党员157名,占不合
  
  格党员的98.7%。1991年起,党员评议结合年终总结进行,只评合格与不
  
  合格,不搞人人过关。1992年,年终总结评议党员8298人,其中:合格党
  
  员8197人,占98.8%;不合格党员101人,占1.2‰。
  针对县内农村党员外出务工和经商较多的情况,1993年起,县委规定外出
  
  党员三人以上在一起的,要成立临时党支部,定期过组织生活。1994年8月
  
  1日,在县内外出人员集中的广东省东莞市建立临时党委,并在常平、大朗
  
  、石龙建立三个临时党支部,负责管理嘉禾县在该地的流动党员。1996年
  
  起,全县外出党员进行登记,并发给《流动党员证》,外出时将《流动党
  
  员证》交所在地党组织,接受当地党组织的管理和教育;回乡后及时将《
  
  流动党员证》交党委、支部查验,并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活动情
  
  况。
  2002年,县委组织部安排人员,对基层组织工作干部就档案的收集、管理
  
  和保管进行专业培训,对乡镇村的组织档案实施检查、清理。共补遗档案
  
  297份、补缺档案810份、完善手续档案192份、移交滞留档案376份;同时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和党员信息库,使基层党委的组织档案实现规范化管
  
  理。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1989年,县委下发《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认真
  
  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有关文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突出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1990年初,县委从县直机关抽调150余
  
  名干部,组成17个工作队深入农村,配合乡镇党委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整顿农村后进党支部。年末,全县农村43个后进党支部,有37个初步改
  
  变后进面貌。1991年,县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整顿农村后进党支部的意见
  
  》,继续派工作队深入村组,抓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促后进改变。年底,
  
  原有的后进党支部,有7个进入先进行列,其余的进入二类。1992年12月
  
  农村社教结束时,全县组织647名县、乡镇人大代表对农村342个基层党支
  
  部(包括乡镇企业支部)进行工作评议定格:信任的47个,基本信任的264
  
  个,不信任的31个。1995年起,结合农村奔小康,突出加强以党支部为核
  
  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995年、1997年,县委分别抽调114名、157名干
  
  部,进驻40个、41个行政村,抓党支部的整顿建设。期间,全县整顿145
  
  个村级班子,其中调整党支部书记55人、支部委员456人。多数党支部成为
  
  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强领导核心。2000年4月13日,县委印发《关于
  
  开展创建“五好”(好班子、好队伍、好路子、好体制、好制度)村党支
  
  部、“六好”(好乡镇领导、好乡镇干部队伍、好路子、好制度、好作风
  
  、好的工作格局)乡镇党委的意见》,全县农村党组织掀起创先争优热潮
  
  。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普遍增强,当年全县80%的村实现各项工作
  
  “村为主”。乡镇普遍实施“鱼水工程”,干部深入村组,扎实工作,密
  
  切干群关系。泮头乡党委的“鱼水工程”绩效显著,被市委、省委树为先
  
  进典型,其经验在市、省推介。2001年,县乡(镇)两级抽调1018名干部
  
  深入17个乡镇的244个行政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学习教育内容,
  
  帮助党支部进一步进行整顿。当年11月,县委下发《嘉禾县村级“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12月4—5日,县委在县委党校举
  
  办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训班。随后,各乡
  
  镇分别举办农村党员参加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班,引导基层党支
  
  部成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党的观念,搞好自身建设
  
  。
  (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
  1989年,县设直属机关党委,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提供县直机关和企事业
  
  单位党的建设规划和抓好规划的落实,指导所属基层党组织搞好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是年,在县直机关党员中开展以“改革的巨大成
  
  就和当前面临的困难及任务”、“提高认识,坚持标准,做新时期合格的
  
  共产党员”为专题的学习讨论,统一对形势和任务的认识。
  1990年5月,县直属机关党委、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共同举办县直属企业
  
  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学习党建理论和中央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文件,要求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企业改革的坚强战斗堡垒。1992年3—10月,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城市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决定》,县委部署
  
  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严格按照省委提出的要求,开展思想教育
  
  和组织整顿。全县列入城市社教的199个单位,总人数90157人,其中党员
  
  2143人。经过宣传发动、专题教育、集中整改三个阶段,党员的思想政治
  
  水平得到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普遍增强。社教当年,县属预算内企业第
  
  二轮承包进展顺利,全年共创产值3260万元,比上年增加643万元,增长
  
  24%。县商业系统党组织带领职工在郴州地区率先实施承包合同制改革。下
  
  属5个公司481名职工(占职工总人数的93%),参与承包经营,受到地委
  
  、行署的表扬。1996年,县直属机关党委印发《县直机关党组织工作目标
  
  管理指标量化考核方案》,严格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1997年,根
  
  据企业改制的新情况,县委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和搞好改制企业党建工
  
  作的意见》,要求改制企业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配齐、配强企业
  
  党组织领导班子,强化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保证、导向、参
  
  与、监督与凝聚”作用;并要求在党员中开展“抓改革、促发展、作贡献
  
  ”为主题的讨论活动,激发党员为企业献计献策的热情,促进企业改革顺
  
  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999年,全县新经济组织发展到3970家(包括个体和私营企业、乡镇村办
  
  股份合作制企业、国家改制企业),职工人数39000余人,其中党员2016
  
  人。针对此情况,县委下发《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意见》,以
  
  解决一些新经济组织中党员无处转接组织关系、党费无人收缴、党员管理
  
  和教育出现“空挡”、党员发展处于停滞等问题。规定,凡有3名党员以上
  
  的单位设党支部,50名党员以上的单位设党总支部,100名党员以上的单位
  
  经县委批准可设基层党委。没有党员的企业,上级党组织可以通过推荐、
  
  选派和发展等途径,逐步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到2002年底,全县国企和
  
  民营经济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共有党总支部4个、党支部20个、党员659人。
  三、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主要指县委管理的正、副科级干部的培训、选任和管理。
  (一)干部培训
  1989年以来,通过以党校为中心的阵地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干部进
  
  行文化、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在原有基础上,到1991年1月,全县“两
  
  下干部”(年龄45岁以下、学历初中文化以下的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学历
  
  培训完毕。经考试合格,全部颁发《湖南省中专专修班毕业证书》,使全
  
  县副科级以上干部的文化程度基本达到中专以上学历。配合中青年干部的
  
  培养和选拔(副科级以上)工作,1994年起,每年举办一期中青年干部培
  
  训班,学习政治理论和行政管理等知识,当年培训67名。至2002年,共培
  
  训中青年干部575名。同时,按照市(地)委组织部门的干部培训计划,每
  
  年选送部分正科级以上干部到市(地)委党校参加学习培训;根据县委组
  
  织部门的计划,每年在县委党校安排正、副科级干部参加的为期一个月的
  
  学习培训班两期。1989—2002年,全县参加市(地)委党校培训的正科级
  
  干部310名,参加县委党校培训的科级干部1500人次。
  (二)干部选任
  后备干部选拔 后备干部从选苗到任用,严格按照干部建设的“四化”(革
  
  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
  
  线,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查、县委研究决定的程序办理。在
  
  培养上,采取定岗压任务、岗位轮换任职、下派基层任职和外派学习等形
  
  式,逐步提高其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工作应变能力和指挥能
  
  力。1989年,县级后备干部12名、科级后备干部50名;1992年,县级后备
  
  干部34名、科级后备干部68名;1996年,县级后备干部27名、科级后备干
  
  部180名;2001年,县级后备干部30名、科级后备干部319名。
  科技、非党、妇女干部配备 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和上级关于党政领导班子人
  
  员配备的原则,在县、乡镇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换届时,全县都相应
  
  地配备科技、非党和妇女领导干部。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调整领导班子
  
  时,都从实际出发,尽量配备科技、非党和妇女干部。1990年底,全县17
  
  个乡镇配齐科技副乡(镇)长,全县副科级以上非党干部44名、副科级以
  
  上女干部20名。县直机关单位的科技人员通过培养,担任副科级以上干部
  
  的,1991年45名、1992年92名。至2002年,全县有250名科技干部、103
  
  名非党干部、119名妇女干部,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担任副科级以上领
  
  导职务。
  (三)干部管理
  1989年起,县委先后制定和实施《科级干部政绩考核制度》、《科级领导
  
  干部试用制度》、《科级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公开选拔
  
  领导干部制度》、《科级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科级领导干部岗位
  
  承诺制》、《科级领导干部年终考核末位淘汰制》等,对正、副科级干部
  
  的管理工作逐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到2002年,由县委组织共考核干部
  
  1820名,其中乡镇干部810名。在乡镇换届选举中,经考核审定的干部98%
  
  当选。政绩考核中,评选出优秀领导班子74个、优秀领导干部158名,并对
  
  4名领导干部作出诫勉处理。14年间,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实行公开选拔上任
  
  的11名,实行任前公示的585名(其中正科级221名、副科级364名),实
  
  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111名(共查出违纪金额1983万元,其中重大违纪
  
  案件2起、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人)。同时,与纪检、监察部门配合,对231
  
  名违纪违规的科级领导干部给予党纪和行政处分,其中党纪处分181名、行
  
  政处分50名。
  干部档案工作是干部管理的基础工程。嘉禾县干部档案室(1988年10月建
  
  成)建筑面积222.7平方米,达到档案库房、阅览室、办公室分设的要求。
  
  配置空调机、吸尘器、去湿机和微机、复印机、喷墨打印机等设备,实现
  
  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干部档案室配管理人员2名,管理干部
  
  档案5343卷,其中:在职干部档案3660卷,非在职干部档案1566卷,死亡
  
  干部档案117卷。
  2002年7月,嘉禾县干部档案室获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一级干部档案室
  
  达标单位”称号。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