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交通 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732
颗粒名称: 第十篇 交通 邮电
分类号: F512.764;F632.764
页数: 16
页码: 182-197
摘要: 本篇嘉禾县交通、邮电分别记述了交通、邮政、电信两章内容介绍。
关键词: 交通 邮电 嘉禾县

内容

第一章 交通
  1989年,县境公路总长871.84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24.7公里。郴嘉铁路穿越县境11.9公里。全县有公路客货运输车辆802辆,其中客车53辆、货车749辆;年客运量111.6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257.25万人公里;货运量76万吨,货运周转量5228万吨公里。铁路年客运量2.1944万人次,货运量4167吨。1994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推行单车承包责任制,个体客货运输车辆迅速增加。1996年,县内东塔公路、大田公路竣工。1998年,泮头乡至塘村镇的公路开通。
  同时,较多公路的砂石路面改建油路、水泥路。到2002年,全县公路硬化292.8公里,占总里程的28.4%。县境内公路总长1032.14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48.31公里。有公路客货运车辆3197辆,其中:营运客车186辆,年客运量310.5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0188.35万人公里;营运货车3011辆,年货运量344方吨,货运周转量23667.2万吨公里。公路客货运输车辆、客运量、货运量分别比1989年增长2.98倍、1.78倍、3.52倍。
  第一节 公路
  一、路线
  (一)省道
  丰车公路
  原名汝嘉公路(1803线),起于汝城县城,止于嘉禾县车头镇。2001年5月,全国第二次公路普查时改为丰车公路。县境内从塘村墟南至车头镇计8.5公里。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塘村墟段投资73.9万元,改建水泥路面2.04公里,其余仍为油路。
  车总公路
  原名郴道公路(1806线),起郴州市经嘉禾止于道县。2001年5月,全国第二次公路普查改为车总公路。县境内东起龙潭镇石陂头桥东,到石羔乡下车桥南止,长28.6公里。1995年8月至2000年11月,县公路局贷款投资730.88万元,改建水泥路面10.313公里,其余仍为油路。
  柏嘉公路
  此路原属嘉新县道,起于嘉禾县车头桥,止于新田县城。县境内从广发乡白觉村林场至车头桥西与省道丰车公路连接,长23.64公里。1993—1995年,投资382.18万元,改建油路9.74公里。1998—2000年投资593.11万元,改建水泥路面10.215公里。2001年5月,全国第二次公路普查定为省道。
  (二)二级公路(高等级公路)
  桂嘉二级公路
  东连郴桂二级公路,西至嘉禾县坦塘工业园,向西延伸连接永连二级公路。桂嘉二级公路在县境内起行廊镇与桂阳县交界新桥头,穿越行廊镇、钟水乡,进入县城北的钟水乡坦塘村南与省道柏嘉公路相交止,长16.7公里。该工程2000年4月现场评估,总投资3.4亿元,嘉禾境内段1.39亿元。嘉禾采取扩股集资的方法,共集资3567.8万元。工程于2002年9月破土动工。
  嘉新二级公路
  起新田县城,进入嘉禾境内与桂嘉二级公路相接,全长46.93公里,其中嘉禾县境内8.75公里。工程于2001年8月进行踏勘测量。
  嘉禾大道
  是县城连接桂嘉二级公路之连接线,也是省道柏嘉公路的连接线,全长7.19公里。工程分三期进行。2002年末,一、二期工程完工,第三期工程已招标和完成征地。
  (三)县道
  县境内县道12条,长118.5公里,主要有七坦路(起桂阳县七拱桥,止嘉禾县钟水乡坦塘村)、燕周路(起桂阳县燕塘村,止嘉禾县石桥镇周家村)、龙肖路(起龙潭镇,止肖家镇)、城行路(起县城人民路,止行廊镇)、园仙路(起县园艺场,经田心乡,止石桥镇仙人桥)、荞留路(起城关镇荞麦塘村,止盘江乡百花村)、嘉砠路(起县城人民路,止石羔乡砠里村)、塘社路(起龙潭镇社塘石料场,止塘村镇)、最石路(起蓝山县最乐亭,经临武县麦市和万水,止嘉禾县龙潭镇石陂头)、石土路(起石桥镇,止新田县土桥头)、金下路(起广发乡金鸡岭,止嘉禾宁远两县交界处)、梓茶路(起龙潭镇梓木圩,止临武县茶凉亭村)。
  1989—2002年,七坦路改建油路4公里、水泥路面4.125公里;燕周路改建油路3.98公里、水泥路面0.593公里;龙肖路改建油路5.615公里、水泥路面7.815公里;城行路扩建为路基宽8米、路面宽6米的砂石路;园仙路改建水泥路面5.14公里;荞留路改建水泥路面0.4公里;嘉砠路改建水泥路面0.6公里;塘社路改建水泥路面3.8公里。
  (四)乡村公路
  1989年,全县244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
  1989一2002年,全县新修乡道19.9公里,新修乡村道33.1公里、村道67.9公里,改造水泥路183.3公里。到2002年末,全县乡道公路41条,265.5公里,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26.32%,其中修成水泥路面28条、58.9公里,分别占乡道总条数和总里程的68.2%、21.9%。村道里程559.3公里,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54.19%。全县899个自然村,有816个自然村通公路,占整个自然村的90.76%。
  (五)专用公路
  嘉禾的专用公路,主要是农林场、煤矿和工厂专用公路。1989年,有南岭林场、县氮肥厂、县罗卜安煤矿、行廊镇侯寨村至县行廊茶场等专用公路,分别由农场、林场、厂矿投资修建和养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部分煤矿、农林场所及厂矿由于体制的变化,专用公路划归乡镇公路。到2002年末,仅有南岭林场专用公路,长48.8公里、路宽3~4米,砂石路面,用于林区木材运输。
  二、设施
  (一)公路站场
  1989年,县内只有湘运嘉禾分公司车站(中华西路车站)。1992年兴建嘉禾县公用型车站。1997年,建城南客运停车场。1999年建城北客运停车场。到2002年,全县有公路客运站(场)4个。
  中华西路车站
  该站始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0.37公顷。1989年,主客运楼改建为钢筋水泥砖混结构的五层楼,站内建有水泥混凝土停车坪,可停放30辆大客车,营运本站直属车辆65辆、社会团体车辆14辆,每天发送班车40车次、1600人次。2002年,发至外省客运有广东省的广州市及东莞、大朗、常平、樟木头、石龙、韶关、坪石、连州,广西的柳州、梧州;省内客运有至道县、江华、宁远、蓝山、新田和市内的临武、宜章、香花岭、郴州、桂阳等地。
  嘉禾汽车站(公用型车站)
  1992年9月9日动工兴建,1994年建成,占地面积1.66公顷,站内主建筑有五层大楼一栋,水泥硬化停车坪一块,面积8000平方米。2000年移交给郴州汽运集团公司嘉禾分公司管理。2002年,发至郴州的直达快班车节假日是15分钟一次、平常是30分钟一次,日发送客班车32车次。客运路线:省外到广东省的广州市及大朗、常平、樟木头、江门、中山、阳江等地;省内到长沙市、郴州市区等地。
  城南客运停车场
  占地面积0.73公顷,场内能停放大中型客车50辆。该停车场主要发往县内东南方向普满、肖家、行廊、龙潭、泮头、袁家、塘村等乡镇,也是县城内公共汽车的起点站和终点站。2002年,发往普满、肖家、行廊、龙潭、泮头等地的以中巴车为主,每半小时一次;发往袁家、塘村的以“面的”为主,一般是15分钟一次。
  平均日发车120班次,运送旅客3600人次。
  城北客运停车场
  占地面积0.65公顷。客运车主要发往城北方向的广发、莲荷、坦坪、石桥、田心、盘江等乡镇,也是县城内公共汽车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客运车以中巴车为主,有少数小“面的”车。
  (二)公路桥梁
  1989年初,县境内有公路桥梁69座,共长2327延米。2002年末,有桥梁94座,共长3561.79延米。
  二级公路桥
  桂嘉二级公路县境内有桥梁5座、共498.36延米,均在2002年冬前动工兴建。
  省道公路桥
  省道车总公路、柏嘉公路在县境内有桥梁11座,总长273.94延米,其中省道车总公路的车头桥(石拱桥)长101延米、宽6.6延米、高10米,1956年改建整修为公路桥。2002年8月7日,因下暴雨,车头桥拱桥部分侧墙开裂成为危桥。之后,选定旧桥下游200米处建筑车头新桥。
  新桥长145.04延米、宽12.8延米、桥面高程设计水位188.56米,于2003年2月动工兴建。
  县乡村及专用公路桥梁
  1989年初,县乡及专用公路桥梁59座,2070.1延米。1989—2002年增修桥梁19座,共长675.35延米。其中长100延米以上的水泥复拱桥有荆林桥、新电桥、爻山桥、白石桥、仙江桥,长40延米到100延米以下的公路桥有定里桥、石陂头桥、五百洞桥。桥最长的122.7延米,最短的6.5延米;最宽的8.25延米,最窄的4延米。
  三、公路运输
  (一)运输工具
  1989年,县内有营运客车53辆,其中大客车24辆,中巴车29辆;营运货车749辆,其中大货车595辆;拖拉机1175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原来国营、集体经营运输的基础上,个体经营运输业发展较快,公路运输车辆增多。
  1991年,广发乡白觉村398户有货车101辆,成为嘉禾汽车运输第一村。坦坪乡山塘村381户,有各种货车136辆,其中大货车38辆、中小货车62辆、拖拉机36台。随着运输业的发展,客运汽车车型不断改进,长途客车由原来的普通硬座车改为豪华、舒适的卧铺车;县内至各乡镇的短途客运车由原来小四轮货车改装的简易棚载客,转变为中巴车和小“面的”车营运。到2002年,全县客运车辆186辆,5505座位,其中卧铺车45辆、1575座位,大客车54辆、2700座位,中巴车26辆、650座位,小客车58辆、580座位,“面的”3辆、15座位。全县货运汽车3011辆,其中大型货车987辆、中型货车268辆、小型货车1734辆、特种车5辆、其他车17辆。另有拖拉机396台。客货运输车辆分别比1989年增长2.5倍、3.02倍。
  (二)客运
  1989年,全县有客运汽车53辆,客运量111.6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257.25万人公里。县内到各乡镇的客运班线10条,一般日发2个班次,其中县城到塘村日发20个班次;县城到临武、蓝山、桂阳、宁远、道县、临武香花岭等地,日发一个班次;县城到郴州日发6个班次。1994年,嘉禾县新汽车站(公用型车站)建成投入使用,客运业务量增大,个体私营客运车增多,行车班次增加,全县营运客车增加到95辆,客运量增加到171.9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1178.05万人公里。
  1997—1999年,随着城南、城北客运场的建成,县城到塘村的车班次日发40次;县城到广发、普满日发10个班次;县城到郴州市区每一个小时一班次;并开行县城到衡阳市、长沙市的班车。同时,客运路线增多。发至广东的路线有11条,发至广西的3条,跨省最远里程607公里;跨县的路线13条,最远90公里;县到乡(镇)路线10条,最远36公里。1999年,全县客运量280.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8227.95万人公里。到2002年末,全县有营运客车186辆,其中卧铺车45辆、大客车54辆、中巴车26辆、小客车58辆、出租车3辆。跨省客运路线增加到14条,日运24个班次;省内跨市、县客运路线增加到13条,70个班次。县内日发车147个班次,其中县城至塘村日发车60个班次,县城到广发乡、普满乡日发车20个班次,县城到郴州市区每半个小时一班车。年末,全县客运量310.59万人次,比1989年增长1.78倍;客运周转量21088.35万人公里,比1989年增长1.9倍。
  (三)货运
  1989年,全县营运货车749辆,完成货运量76万吨,货运周转量5228万吨公里。随着农村经济振兴,不少村民购车从事货运。到1992年,全县有个体户货车900余辆。广发乡白觉村为解决个体运输的困难,组织汽车联运公司,对个体运输户实行“三个统一”和“三个自负”制度。即:统一联系货源和受理运输业务,统一调度运力,统一结算运费;汽车消费自负,事故损失费自负,应交国家的各种规费、税费自负。公司实行分车记账、核算,每日按车主收入收取3%的管理费,并派人到外地联系业务,签订运输合同,使车辆往返不放空,车主得到实惠。到1999年,该村汽车发展到150辆。为解决汽车无货运的困难,公司把车辆派往广东、广西等地的矿山和开发区驻点,运输矿产品和建筑材料,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是年末,全县营运货车增加到1651辆,货运量185万吨,货运周转量12735万吨公里,分别比1989年增长1.2倍、1.43倍、1.44倍。随后,莲荷、坦坪、田心、石桥、行廊等乡镇,个体户购车从事货运的不断增多。到2002年,全县个体车辆在广东货运的达1000多辆,县交通部门运管所和规费征稽所为方便车主,派员赴广东为车主办理年检审核和征费手续。当年末,全县营运货车3011辆,货运量344万吨,货运周转量23667.2万吨公里,分别比1989年增长3.02倍、3.52倍、3.53倍。
  此外,有少量的拖拉机及小型机动车从事货运,县城及乡(镇)境内还有摩托车进行载客及零担运输。
  第二节 铁路水路
  一、铁路
  嘉禾至郴州地方(窄轨)铁路于1987年11月15日正式投入营运,县境内长11.9公里。1989年,郴嘉铁路在嘉禾只设行廊车站,是终点编组站。货运是嘉禾煤矿浦溪井及周围乡镇煤矿的煤。火车每天开行一趟,以货运为主,兼营客运,是客货混合列车。由于采用的是蒸汽机车运输,当时有英、德、法、日本及港澳地区朋友专程来郴嘉铁路乘坐或拍摄小火车,国内也常有游客乘车游玩。1996年起,外国游客少见,年货运量在4000~5000吨,客运量在2万人次。2002年8月8日,郴嘉铁路桂阳至嘉禾段因遭受特大山洪,路基发生大面积塌陷,造成运输困难。后经抢修恢复通车。2003年,湖南省交通厅考虑多方面因素,决定从4月2日起,郴嘉铁路退出社会运输市场,窄轨蒸汽机车全部退役。
  二、水路
  嘉禾至县外,无水路客运和货运。境内只在渡口设置船只运送来往行人渡河。1989年初,县境内还留存10个渡口。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一些地方集资建桥取代渡口。到2002年末,全县有5个渡口,其中坦坪乡西车渡为行人交通渡口,车头镇的油涵渡和荫溪渡、石桥镇的村尾渡和石古元渡为村民生产渡口。交通渡口由县交通局运输安全股管理,生产渡口由乡村自行管理,县交通局协助乡村做好渡运安全工作。交通渡口及生产渡口都使用钢质船,有的已采用钢丝索摆渡,行船方便安全。
  第三节 交通管理
  一、机构
  县交通局为全县交通行政管理机构。1989年,交通局内设交通规费征收稽查办公室,下辖交通运输管理所、地方公路管理站;代管嘉禾县公路段。
  1994年6月,交通规费征收稽查办公室与县公路段公路养路费征收站合建为嘉禾县交通规费征稽所。1995年8月,县地方公路管理站由股级事业机构升为副科级单位,县交通运输管理所也提升为副科级单位,均隶属县交通局管理。1996年5月,嘉禾县交通规费征稽所升为正科级单位,直属郴州交通规费征稽处管理,行政归口县交通局。1997年3月,嘉禾县公路段改称嘉禾县公路管理局,为正科级单位,由郴州市公路局直接管理,行政归口县交通局。2002年,县交通局下设交通运输管理所、地方公路管理站;代管嘉禾县公路管理局、嘉禾县交通规费征稽所。
  二、公路管理
  (一)工程建设管理
  1993年,县交通局组织人员编制《嘉禾县公路网三十年规划》。1995年2月,县政府做出《关于加强公路建设的决定》。2001年7月,县政府制订《2000—2020年嘉禾县公路发展规划》。全县各乡镇、县属各部门贯彻执行县政府做出的规划和决定,认真落实公路建设的有关政策,切实解决公路建设中的用地、资金、设备等问题,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有序进行。公路的改建扩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规定,实行分级管理,县交通局和公路部门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按照国家交通部和省交通局有关工程建设管理的规定,在县政府领导下,由县交通局及有关单位成立基建工程招标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
  (二)养护管理
  嘉禾县公路段(局)以管养3条省道为主、计60.74公里,兼管6条县道、计66.65公里,2条乡道、计10.334公里(原为县道);县地方公路管理站管养6条县道、计51.85公里,2条乡道、计27.6公里;有797.2公里的乡村道由所在乡(镇)村养护。1989—1992年,嘉禾县公路段对员工推行浮动奖金、野外补贴办法;1993年采取工班集体承包;1994年起,采取联路管理承包责任制。县地方公路管理站1996年以前采取“三包一挂钩”(包砂石、包经费、包机具使用维修和安全,好路率与经费挂钩)承包责任制。1996年起,根据公路养护人员全是农民工的特点,在坚持“三包一挂钩”的基础上,对条件具备的工班,路面保养砂石可自行采备,并发展种养,以改善员工生活,增加员工收入,使员工养护责任感大为增强。2001年,龙潭道班获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2002年末,全县乡道综合好路率达75%,比1996年提高13.5%。到2002年,县公路局已实行责任承包第五轮,全县省道、县道综合好路率83.75%,比1994年提高13.75%。
  (三)路政管理
  全县公路路政管理,由县交通局交通设施管理股负责协调。1992年,石桥乡受沿海地区“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思路的启发,集资及贷款修水泥路。1996年3月,郴州市交通工作会议在嘉禾召开,到会人员参观了石桥乡修的水泥路面。但由于一些人对“收费还贷”理解片面,石桥乡境内出现6个卡收费,导致公路不畅,造成负面影响。莲荷、钟水、龙潭、行廊等乡镇也相继出现乱设卡收费情况。7月,县政府发出关于严禁在公路上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的通知,并成立“嘉禾县治理公路三乱领导小组”,依法维护公路交通秩序,乱设卡收费得到制止。2002年,交通设施管理股改为政策法规股,负责依法管理公路路政工作。
  三、运输管理
  1989年,县境公路运输管理由县交通运输管理所负责。交通运输管理所下设珠泉、车头、石桥、行廊4个交管站,其职责是严格执行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办理和审核县内客货运车辆营业许可证,核定客运车辆营运路线,发给路线牌,查处无证、无牌和乱线车辆。1993年,对运输管理进行审验,补办营运证151份,纠正违章运输51次,补收规费2.5万元,补收税费5.6万元。
  1996年,县政府印发《嘉禾县道路客运市场秩序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对全县货运市场进行全面整顿,使县城长途客运班车进站和短途载客基本进站营运,中巴车及其他客车规范挂牌率、旅客按项查处率达到100%。县内运输市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到2002年,运输管理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
  四、安全管理
  1989年,县交通局下设安全股,负责县境公路、水路运输安全管理。1993年,全县开展“321”畅安工程总体大行动,在省道和城镇进行重点整顿,整顿内容是:清查处理沿公路的市场摊点,影响交通的马路市场和违章建筑;整顿驾驶员作风,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打击车匪路霸;清理车辆牌照和警灯、警报器;报废老旧车辆及撤除道路上的非法站卡等。县公安、交警配合县交通局加强对道路运输各类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乡镇与县属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向县政府递交“安全运输管理责任状”,交纳风险抵押金,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县交通系统开展“安全生产月”、“旅客运输黄金周”、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安全竞赛活动;加大对汽车维修厂、摩托车维修店的管理,规范汽车修理价格,统一收费标准。1998年12月19日,嘉禾县城被省交通部门确认为“创建交通秩序示范县城”。2002年10月,县交通局印发《嘉禾县汽车维修市场整顿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整顿汽车维修市场,并按照城市规划,将人民北路划为汽车修理行业一条街。是年,全县继续开展公路运输安全检查,共检查车辆4200辆次,查处违章运输车辆286余次,取缔拖拉机载客47次,取缔非法载客车辆24辆次。
  五、规费征收
  1989年,交通规费征收项目有公路养路费、车辆购置附加费、客货运附加费、省市重点建设基金、公路建设费、运输管理费。公路养路费由公路段养路费征收站征收,其他几项费由嘉禾县交通管理所征收。1992年6月,嘉禾县交通规费征收稽查办公室成立,负责征收交通规费和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公路建设费。1994年6月,嘉禾县公路段养路费征收站与嘉禾县交通规费征收稽查办公室合并,成立嘉禾县交通规费征稽所。1998年,按照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公路养路费、车辆购置附加费和税、客货附加费、省市重点建设基金、公路建设费等项仍由县交通规费征稽所征收;拖拉机、摩托车、小四轮养路费由县地方公路管理站征收;交通运输管理费由县交通运输管理所征收;公路建设费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公路建设收费站征收。车头桥、坦塘收费站经省政府办公厅批复,分别于1997年10月、1998年8月建立。2002年,县交通规费征稽所共征收规费1278万元,比1994年增加1148.95万元,增长8.9倍;县地方公路管理站征收规费100.34万元,比1989年增加80.4万元,增长4.03倍;县交通运输管理所征收174.72万元,比1989年增加146.95万元,增长5.29倍;车头桥收费站征收规费235万元,比1998年减少15.8万元;坦塘收费站征收规费126.8万元、比1999年增加3.42万元。
  第二章 邮政 电信 1989年,县邮电局下设10个分支机构(7个邮电支局、3个邮电所),年末邮电业务总量104.38万元。1991年10月27日开通2000门史端桥交接机后,装机用户迅速增加。1994年11月开通新的5000门数字程控电话,年末邮电业务总量363.7万元,比1989年增长2.48倍。1995年,电信业务重点向农村转移,县邮电局投资913万元用于农话改造,年底全县农话改造全部完成,至此全县电话结束靠人工操作的“摇把子”历史。同年,隶属郴州长途电信线路局的嘉禾长途线路分局成立,担负桂阳——嘉禾、嘉禾——新田、嘉禾——蓝山、嘉禾——临武——宜章,共计259.8皮长公里的国家二级长途光缆线维护任务。1998年9月17日,嘉禾县邮电实行分营,原嘉禾县邮电局分为嘉禾县邮政局、嘉禾县电信局。县邮政局下设9个邮政支局,县电信局下设8个电信营业所。1999年,移动通信从电信局分离,成立郴州移动通信公司嘉禾营业处。2000年2月,“郴州移动通信公司嘉禾营业处”更名为“湖南省电信有限公司嘉禾分公司”。5月,嘉禾县电信局进行主体、主辅分离,增设郴州市电信集团实业公司嘉禾分公司。7月,中国联通在嘉禾组建营业部。2002年,湖南省电信有限公司嘉禾分公司更名为“湖南省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郴州分公司嘉禾营业部”。当年,县邮政局业务收入500.48万元,比1989年增长16.43倍;县电信局业务收入1517万元,比1989年增长30.98倍;中国移动通信用户3.5万户,中国联通用户近万户,BP机寻呼1万户。邮政、电信、移动通信的行政管理、网络运行、设备维护均由市局(公司)统一负责,统一监控。第一节邮政一、传递
  (一)邮路
  汽车邮路
  1989—1990年,大部分进出口邮件由地区局汽车运到县邮电局分发;龙潭、袁家、车头、塘村等乡镇由郴州至嘉禾、蓝山、宁远、道县的客运汽车分别运输到当地邮电支局;行廊、普满等乡镇由委办汽车运输到当地邮电支局。肖家镇的邮件由行廊、普满邮电支局负责运输,泮头乡的邮件由袁家邮电支局负责运输,其余9个乡镇及县城邮件由县局投递班负责。1991年,市邮政局根据嘉禾交通便利的实际情况,确定嘉禾自办县境邮运作业。县邮电局购买一台跃进牌汽车,将邮件运输到各支局,往返邮程93公里。至2002年,这种投资方式未变。
  自行车邮路
  1989年,县内自行车邮路47条,邮程1120公里,主要是县局设城区投递段2条,各支局、所至各乡(镇)村路45条。2002年,全县城乡短程自行车投递邮路为42条,邮程1070公里。
  步班邮路
  1989年,县内14条步班邮路,邮程1173.5公里。随着公路建设发展,步班邮路逐渐减少,到2002年,全县步班邮路5条,邮程143公里。
  (二)邮件分发
  1989年,函件、包裹、汇票的分拣分发,按平信满10件、挂号信满3件直封直发处理,直封格眼最多达102个,报刊年分发量294.35万张(册)。1995年,开办特快专递业务,县局专人负责特快专递的收集、封发、投递。邮件封发每天2次,上午封发外县邮件,下午封发县内邮件,年分发量在170.7万件。1997年,函件逐步减少,出县邮件直封直发市局。1999年5月1日起,推行中心局体制,市局为邮区中心局,县局、各支局、所及邮区中心组建立直封邮件总包,取消县局封发环节,以加速邮件运递,节省人力物力。2002年末,进出口邮件减为16.66万件,报刊年分发量239.61万张(册)
  (三)邮件投递
  城区投递
  1989年,县城分设2个投递段投送报纸杂志、信函、汇票等。随着城区的扩大,投递线路作过3次调整。1995年增划为3个投递段。1996年起,为解决城区高层楼房投递难、个人订户直接收不到报刊的现象,县邮局在28个单位住宅楼安置信报箱2380个格口,使订阅者及时收阅。1998年,县城区增设中心邮政所、珠泉邮政所,并在主要街道增设邮政信箱4个。2002年末,城区3个投递段、3名投递员每日作业衔接市局邮车到达时间,所有邮件当日投递到户。
  农村投递
  1989年,全县有农村投递员30人,其中县局7人、各支局共23人。乡邮员集中在局(所)出班,乡镇所在地为每日班,其他乡邮段为周三班。全县农村捎转点85个,协助邮局收订报刊和报刊邮件的捎转。1997年,乡邮段推行工资、奖金、津贴与报刊流转额、投递质量挂钩考核。
  2002年,全县18名农村投递员投递邮件,每日邮程1173.5公里。
  二、业务
  (一)函件
  1989年,全年出口函件44.45万件。1990年7月31日,提高国内邮政资费,平信每重20克本埠由4分提高到1角,外埠由8分提高到2角;印刷品每重100克本埠由1分5厘提高到4分、外埠由3分提高到8分;函件挂号每件由1角2分提高到3角。从当年10月1日起,寄信必须准确书写邮政编码,出口平、挂信函按码分拣。1996年12月,邮政价格再次调整,国内平信每20克不分本埠外埠一律调为0.5元,挂号信由0.3元提高到1元。全年出口函件69.98万件,比1989年增长57.4%。
  1997年,增办回音卡业务。回音卡是收件人收到寄件人的挂号、包裹等给寄件人的一种回音,价格按平信对待。1998年,取消邮政快件。1999年3月1日,邮政资费再作调整:平信、印刷品区分本埠、外埠,平信首重100克内,每20克为1计费单位、续重每100克为1计费单位;平信本埠由每50克0.5元提高到0.6元;外埠由每20克0.5元提高到0.8元;挂号费、撤回邮件和更改收件人姓名、地址手续费上调为2元。由于城乡电话的普及,移动通信的增多,县内出口函件逐年减少。2002年末,全县出口函件24.32万件,比1989年减少45.3%。
  (二)包件
  1989年,包裹收寄实行直收、直运、直投方式办理,全年出1.467万件、进1.29万件。包件每500克为1计费单位,每件收费2元;要求保价包件按所填保价金额收1%保价费,保价金每件最高不超过10万元,每件最低收费1元。1990年7月31日,包裹费提高150%,商品包裹费在现价基础上加收50%。1995年,出口包件1.162万件,比1989年减少21%。2002年末,全县出口包件0.76万件,比1989年减少48%。
  (三)汇兑
  1989年,全县开发汇票1.97万张,兑付汇票4.81万张。1990年起,汇兑逐年增加。1995年,开发汇票2.27万张。1996年1月,省内汇款、汇兑限额标准调整,省内汇票限额由5000元调为1万元;高额汇票标准由500元调为2000元。兑付高额汇票取消双人复核规定,加强对领取汇款有效证件的审核。1997年9月,对超过1万元限额的汇款允许分笔办理,收汇在1000元以上的汇款为高额汇款,省内高额标准不变。1999年3月,规定最高汇费标准每笔50元,最低汇费、撤回汇款手续费和退、改汇费由1元提高到2元。2002年,开发汇票1.58万张,比1989年下降20%;兑付汇票3.96万张,比1989年减少17.60%;汇费收入11.69万元,比1989年增长3.95倍。
  (四)报刊发行
  1989年,全县发行各类报刊(期发)1.99万份、杂志期发1.49万份,报刊流转额55万元。
  1993年,对投递人员实行计件工资制,当年报纸期发3.18万份、杂志期发2.02万份,报刊流转额100万元。1996年,县委办、政府办联合下发通知,县委宣传部、县邮电局组织人力深入基层抓党报党刊征订工作。当年报纸期发5.68万份、杂志期发0.97万份,报刊流转额196万元。随后,报刊发行每年强调党报、党刊的征订,优先完成上级分配任务,其他报刊发行有所减少。2002年,报纸期发2.99万份、杂志期发0.72万份,报刊流转额173万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50%、减少51.6%、增长2.14倍。
  (五)机要通信
  1989年,县邮电局设机要室,配机要通讯员1人,负责县城机要单位的机要文件收发,全年收发机要文件423件。1990年起,机要单位使用传真业务,县邮电局机要文件减少。1993年3月,保密费每件由1元提高到2元。1994年,收发机要文件388份。1996年12月,机要文件资费改挂号信函计费,取消手续费,改为每次收保密费1元。2002年,全县收发机要文件仅31件。
  (六)集邮
  1989年10月,县邮电局开办集邮业务。嘉禾县集邮协会成立。1990年集邮销售邮票2.69万枚。
  1993年销售2.64万枚。1997年香港回归,国家邮政局发行“邓小平画像及香港全景图案”的纪、特邮票。2002年,全县集邮销售2.81万枚,比1990年增长4.46%。
  (七)储蓄
  1989年,全县有邮政储蓄网点2个,年末储蓄余额218万元。1994年,扩大坦坪、石桥、袁家、行廊、龙潭、广发等支局储蓄业务网点,年末储蓄余额2542万元,比1989年增长10.66倍。1995年扩大县城珠泉储蓄分局及普满支局储蓄业务网点,当年储蓄余额3759万元,比上年增长48.87%。1996年整顿规范金融网点,行廊、广发支局的储蓄网点被取消。1997年,邮政系统各储蓄网点先后实行微机操作,开通“绿卡”业务,年末储蓄余额6453万元。2000年,实现全省联网,全国邮储网点通程通兑,软、硬件均能与各专业银行抗衡,年末储蓄余额8382万元。2001年,邮政储蓄余额1.0175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关。2002年,全县邮政储蓄网点9个,储户4.2979万户,年末储蓄余额1.259亿元,邮政储蓄收入385.43万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56.75倍、90.76倍。
  (八)其他
  1991年12月,开始发行1992年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1995年,县邮电局开办邮政礼仪信函业务;1999年开办音响租赁业务。2000年,在发行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基础上,增发企业“金卡”。2001年5月,投资173万元改造邮政局旧院800平方米,兴建金雁服饰商场,商场于2002年5月开业,有商业门面54间,出租给经商者营业,当年门面收入23万元。2002年,邮政开办代办业务,代发工资、代收话费、代办移动用户入网、代办保险,代办收入3.81万元。
  第二节 电信
  一、传输
  (一)电路
  1989年,嘉禾电信传输继续使用架空明线、架空电缆电路、载波电路。
  电报电路
  有线电路有嘉禾—郴州、嘉禾—长沙、本局报房—县气象局专用电路。无线电路有嘉禾—郴州电路。
  长途电话电路
  有嘉禾—郴州、嘉禾—临武、嘉禾—桂阳、嘉禾—蓝山电路。
  市话、农用电话电路
  有嘉禾至各乡镇明线及单路载波共24条。1994年起,县局筹资改造各种架空电路,先后将嘉禾至郴州、嘉禾至桂阳以及嘉禾至塘村、袁家、龙潭等乡镇的电路改成光缆电路并开通使用。到1996年,县局至各乡镇光缆电路全部改造完成,实现光缆电路传输;架空明线、载波电路停止使用。2002年末,全县建成本地中继光缆线路253.2皮长公里,中继光缆纤芯2012.6芯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16杆程公里,接入网光缆纤2027.6公里。市话、农用电话中继光缆361杆程公里、中继光缆纤芯1946芯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110杆程公里,接入网光缆纤芯880芯公里;嘉禾县内本地网电话中继电路3810路、嘉禾至中国移动中继电路270路、嘉禾至中国联通中继电路30路、数字数据网节点机端口总数56个、出局用P线对数4.085万对,电缆长1060皮长公里、农用电话中继电路3420路。
  (二)网络
  1989年,嘉禾形成以县局为中心的人工交换网络,电信使用以架空明线、电缆为主。1994年始,使用光缆数字传输网。1996年,全县架空电路改造结束,形成以县局为中心的光缆传输网络。
  2002年末,嘉禾有DID用户交换网、PAP分组交换网、900兆移动电话通信交换网、DDN数字数据网、计算机互联、帧中继用户、电子信箱用户、VAP可视图文、可视会议电话等现代通信网络,辐射全县。
  (三)设备
  1989年,县内电信设备有电报电传自动控制打字机1台、长途50门磁石人工交换机7台、市话100门磁石人工交换机1台、农用电话50门磁石人工交换机8台、30门交换机5台、12路载波机终端长途3台和农话2台、3路载波机长途1台和农话2台。1990年,县邮电局筹资30万元兴建史端桥交换机,电话号码由原4位数升到5位;同时,新增市话出局电缆400对,使市内电话的放号量由原来的400门扩大到2000门。1993年,电话号码由5位数升到6位。1994年11月,县邮电局完成投资957万元,开通新的5000门数字程控电话,新增长途电话线70条,增放出局电缆4300对,架设用户电缆皮长36.5公里,通信网由人工过渡到模拟和数字技术,传输从明线发展到电缆与光缆,电话号码由6位数升到7位。1995—1999年,重点投资农村通信建设,开通乡镇程控电话。仅1999年,投入通信建设资金就达1254万元,架设光缆73.7皮长公里,架设电缆210皮长公里,市话扩容3472门、农话扩容5216门。到2002年末,电话设备有:交换机gwsDll架、容量8860门,cc0843架、容量28702门。传输:本地网(SDH)2.5G中继机2架,农网(PDH)622m10架,155CCDH10架,农网(PPH)140mb/s1架、中继机1架,农网(PDH)34mb/s4架、中继机1架、8mb/s36端。宽带:ADSC容量716,GDT2架,VDSL容量32,bs太网容量402。数据DDN:3600机架1架、容量48,NN460机架3架、容量6,3630机架3架、容量12。图像:可视会议电话接收机1套。各种型号、不同千瓦的柴油机11台。
  二、业务
  (一)固定电话
  长途电话
  1989年,长途电话仍靠人工接转,全年去话业务量4.23万张,业务收入14.91万元。
  随着县内电路改制的迅速发展,到1995年12月,中继光缆电路开通,实现用户国内、国际直拨通话,由微机自动进行处理,县内长途电话电路达960路,同时取消过去的特种、首长、紧急、军政4种电话业务。业务由张数改为计次,当年长话量76.10万次,业务收入180.48万元。2002年,全县长话去话量133.66万次,比1989年增长32倍,年业务收入291.35万元,比1989年增长14倍。
  市话
  1989年,县内长话用磁石交换机,总容量400门,用户330户,接续由人工操作。当年业务收入7.34万元。1991年10月,开通2000门史端桥交换机。1993年末,市话用户844户,年业务收入35.69万元。1994年11月,开通5000门数字程控电话,市话新增480户。1996年,市话用户1605户,业务收入131.37万元。此后,随着设备的更新,交换机的扩容,市话业务不断扩大。1999年末,市话用户7756户,业务收入359.7万元。到2002年末,市话用户1.14万户,全年市话收入551.46万元,与1989年比,市话用户、业务收入分别增长35倍和74.1倍。
  农用电话
  1989年,全县农用电话208户,业务收入18.61万元。1991年,2000门史端桥交换机开通,农话用户当年净增140户,业务收入30.98万元。1994年5000门数字程控电话开通,当年农话新增用户120户,年业务收入57.35万元。
  1996—1999年,农话用户逐年增加,1999年末,农话用户7271户,年业务收入534.51万元。到2002年,农话用户1.877万户,业务收入562.53万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89.2倍、29.22倍。
  电话卡
  1994年,县邮电局在县城街道设置磁卡电话机3部,方便流动人员拨打电话。同时,增设公用电话亭,增加公用电话点。2000年,开通IC卡电话148部、201卡电话615部,磁卡电话拆除。2002年,全县有公用电话亭419处,其中有人传导的公用电话251户、201卡公用电话168部,全年销售电话卡面值63.5万元。
  (二)移动通信
  1995年2月,县邮电局投资150万元,在县城建设模拟移动通信基站1个(8个信道),交换设备在郴州市邮电局,开始运营模拟机。当年发号100户,业务收入25.9万元。1996年10月,开通数字移动电话。是年收入152.11万元,1997年,县邮电局成立移动通信营业部,当年投资百万元建设塘村移动电话基站,并兴建数字系统电传基站,扩大覆盖面,年末业务收入上升到249.56万元。1998年在广发、行廊两乡镇建立数字移动电话基站,在石桥、坦坪两乡镇建设模拟移动电话直放站。1999年,移动通信业务与电信分离,随市场竞争和业务发展需要,开通郴州通、基站通、神州通、动态地带等业务,当年业务收入755.54万元。2000年,县移动通信营业处投入500万元,开通塘村、肖家、龙潭、田心乡黄牛岭4个数字移动电话基站,发展22个代办站。7月19日,中国联通郴州分公司营业部成立,主要经营CSM和CDMA两个移动通信网络及无线寻呼业务。2002年,县境内中国移动基站发展到19个,即邮电宿舍基站、农行基站、开发区基站、车头基站、石羔基站、塘村基站、袁家基站、行廊基站、龙潭基站、肖家基站、普满基站、石桥基站、黄牛岭基站、嘉禾矿基站、广发基站、坦坪基站、莲荷基站、盘江基站、泮头基站,每个基站配有电源设备19套、传输设备19套、主机设备19套,容量达4万户,年末县境用户达3万户。中国联通开通县城、珠泉经济开发区、龙潭、行廊、肖家、普满、石桥、坦坪、广发及嘉禾煤矿等12个基站及袁家直放站,县境用户1万户。
  (三)无线寻呼
  1992年,嘉禾无线寻呼接收基站建成开通,年业务收入0.18万元。1995年,BP机用户1390户,业务收入26.21万元。1997年,无线寻呼用户突破1万户,年业务收入60.07万元。1998年无线寻呼业务从县电信局剥离出来,独立运管,业务归属无线寻呼郴州分公司管理,固定资产归电信局所有,业务收入按20%划交电信局,年末用户1.005万户,电信局业务收入26.04万元。2000年,无线寻呼业务由中国联通嘉禾营业部经营,县境内用户1.05万户。2002年,县境无线寻呼用户1.0052万户。
  (四)电报
  1989年,全县电报去报量2.77万份,业务收入6.57万元。同时,长沙——嘉禾自动转报电路和自动电报译码机开通,减少过去通过郴州报送,结束人工手写译码状况,传递时速提高。1994年,电报收入10.75万元。1995年,撤销15瓦电台,装备100瓦电台,一切民用电报改由电脑传送。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电报业务逐年减少。2000年,电报收入2.01万元。到2002年,电报改电脑传递未变。
  (五)网上用户
  1998年,县电信局开通网上业务,开办数字数据用户、因特网IP注册拨号用户、因特网专线用户、远程教育业务上网、电视上网、电子商务、多媒体业务,发展用户14户,业务收入2.85万元。
  2002年末,有因特网IP注册拨号用户3365户、因特网专线用户1户、远程教育上网1户、政府上网9户,共有各类宽带网用户780户,全年业务收入111.66万元。
  (六)可视会议电话
  1989年,县邮电局使用电子管会议端机和晶体汇接机转省、地区对县区的各类电话会议,没有会议电话去话。1995年,随着光缆电路开通,数字程控交换的实现,会议来话收听次数增多。1998年6月,县邮电局可视图像工程竣工,可视会议电话调试开通,速度快、图像清晰、无干扰,比召开的常规会议节约人力、财力和时间。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机构

嘉禾县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