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林产品生产与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67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林产品生产与经营
分类号: F307.2
页数: 2
页码: 130-131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州市嘉禾县林业产品生产与经营情况。包括木材生产经营与林果生产。
关键词: 林业 生产经营 嘉禾县

内容

一、木材生产经营
  (一)采伐
  1989年,全县采伐木材7100立方米。1990年,南岭林场始用电动锯采伐,采伐方式以皆伐为主;乡镇林场提倡开源节流,全树利用,降低伐根,改斧砍为锯伐、盘蔸采伐;凭证采伐木材共5220立方米。1992年,全县限额采伐16600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两倍。1998年限额采伐11000立方米。2002年,国营南岭林场坚持主伐作业设计,杉木、马尾松采伐树龄为21年,轮伐期22年;国外松工业原料林采伐期16年、轮伐期17年。坚持森林资源年消耗量低于生长量,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重。主伐成熟林、过熟林以皆伐为主;生态公益林采用单株择伐;抚育间伐的幼林郁闭度保持0.8以上,天然林0.7以上。全场年采伐53公顷,出材7650立方米。
  (二)运输
  1989年,南岭林场对木材出山多采用滑道下山,架设栈道木桥,两人共一副索钩,将木条拖至平缓地段,再用板车或农用车运至集材场,分级归楞入库。乡村林场多采用滑道下山,伐区人抬肩扛。全县有林区小车道90公里,以板车和农用车运输为主。1995年,全县林间小车道增至100公里。2002年,全县林区小车道157公里。
  (三)加工
  1989年,全县有个体木材加工厂83家。塘村镇木材加工发展快,镇内有木材加工厂15家。该镇西溪村为木制家具专业村。全村213户,580个劳力中,从事家具生产的116人,年产值72万元。1995年,全县木材加工厂增至101家、锯材厂15家,木材加工大户6户。塘村镇村民周继柏,每年从蓝山、临武、江华、汝城等地购进木材加工板料、方料,年纯收入过万元。全县年锯装修材、建筑材1000立方米以上的有南岭林场锯材厂、田心和顺加工厂、肖家木材加工厂、普满振盛加工厂,产品80%销往株洲、长沙等地。2002年底,全县有木材加工厂400家、锯材厂25家,从业人员1400人。
  (四)销售
  1989年,南岭国有林场销售木材4820立方米,计167.93万元,平均每立方米348元;上交税金24.57万元。1992年,全县销售木材5394立方米,计219.51万元,平均每立方米406元。自用材收费基价:杉木每立方米250~320元,松木每立方米200元。全年收取“两金一费”(育林基金、国有林价基金、维简费)12万元。由于木材市场放开,商品材收费标准为:以杉木每立方米350~500元、松木每立方米300~400元计价。按25%收取“两金一费”,当年实收个体经营户“两金一费”20万元,国有林价基金4.5万元。1995年,全年销售木材6366立方米,计319.44万元,平均每立方米501元。当年收取“两金一费”92.01万元,其中:育林基金59.4万元,国有林价基金3.01万元,维简费29.6万元。2000年,全年销售木材6861立方米、263.38万元,平均每立方米383元。全县林业税费收入147.76万元,其中:集体育林基金99.2万元,维简费36.16万元,林区保护建设费(林政管理费)5.46万元,国有林价基金1.13万元,植物检疫费(按销价0.2%收取)1.92万元,野生动物保护基金和野生动物补偿费(按收购价5%收取)0.89万元,林地植被恢复费3万元。2002年,全年销售木材8426立方米,计331.62万元,平均每立方米393元。全年林业税费收入184.58万元,其中:育林基金109.72万元,维简费47.61万元,林业保护建设费7.53万元,国有林育林基金2万元,植物检疫费2.85万元,野生动物保护基金和野生动物补偿费0.67万元,森林植物恢复费4.19万元,绿化费10.01万元。
  二、林果生产
  1989年,县内有果园面积325公顷,年产果1013吨,人均4公斤。1991年,嘉禾县优质水果基地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县苗圃大力培育柑橘、桃、李果苗,供乡村种植。全县17个乡镇、6个农林场所均种有果树,主要有柑橘、板栗、梨、枣、李、桃,次为枇杷、杨梅、柿等。1992—1993年,县苗圃调入枳壳苗30万株、冰糖橙苗1.5万株、橘桔苗45万株;县科技示范户李春生从湖北武汉引进黄花梨、椪柑800株,种植1.3公顷,发展优质林果生产。1993年底,全县果园面积1063公顷(其中柑橘756公顷、梨46公顷、枣桃等261公顷),总产量2625吨(其中柑橘2025吨、梨120吨、鲜枣203吨、桃118吨、其他159吨)。次年,全县种植板栗42公顷、枣6.6公顷、柿3公顷。1995年,全县新扩种板栗69公顷、枣7.3公顷。年底,县水果办对全县果林进行详查,共有果树面积2066公顷,总产2948吨。1996年,全县种板栗54公顷。1999年,坦坪乡托山村李良松引进永兴冰糖橙高接换种套袋成功,在全县推广。袁家镇的珍珠枣、木枣年产达83吨,主产东溪、大岭和上洞庄。2001年,农业局在塘村镇曲龙村进行黄花梨与曲香梨高位嫁接换冠和梨果套袋试验,均获得成功。2002年,塘村镇曲龙村曲香梨发展到100公顷,成为县内曲香梨示范基地。当年,全县有林果面积1198公顷、零星果树46.1万株,总产16607吨。按品种分:柑橘园面积782公顷、零星柑橘41.12万株,产柑1123吨、橘9113吨;梨园面积211公顷、零星梨树4.98万株,产梨1470吨;葡萄6.2公顷,产量3610吨;鲜枣31公顷,产量280吨;柿4.2公顷,产量207吨;板栗155公顷,产量10吨;杨梅8.6公顷,产量30吨;其他水果764吨。
  三、油茶
  1989年,全县有油茶林8666公顷,产油茶子2116吨、产油38吨。进入20世纪90年代,部分油茶林荒芜,茶子减产。1994年,广发乡瑞溪村用中包红球枝条进行高截枝换冠0.54公顷,成功率达96%。钟水乡爻山村建立13公顷油茶林高产试验片,以优质嫁接苗用生根粉(PPR)溶液浸根造林,成活率达98%;用生根粉溶液对成林喷冠6.6公顷,与对照区比,保花保果效果明显。2002年,全县有油茶林面积4536公顷,产油茶子2500吨。
  四、茶叶
  1989年,全县有茶园119公顷,产茶叶62吨。1990年始,林果业产品攀升,部分茶园逐步改种果木,对茶树放松培育,茶树逐年老化。行廊茶场40公顷茶园,年产茶叶由30吨降至1998年的15吨。2001年,该场果园发展到32公顷,茶园面积仅存6.6公顷。2002年,全县有茶园7.5公顷,产茶叶5吨。
  五、药材
  1992—1993年,南岭林场贷款70万元,种植杜仲84公顷、银杏32公顷。据该场青山工区调查:杜仲在山腰下的谷地生长良好,山脊风大易折断茎秆,不宜种植。1995年,杜仲仅存45公顷。同年,郴州市林业局与青山工区签订合同,种植银杏6.6公顷,因鼠害严重而受损;1997年仅存2公顷,合同终止。1997年,坦坪乡老谢家村李水清投资17万元,种植银杏大苗3公顷。县药材公司药材基地扩种杜仲3公顷、黄柏1.3公顷,黄栀子0.067公顷。2002年底,全县仅存木本药材面积49公顷。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