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畜禽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66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畜禽疫病防治
分类号: S8
页数: 2
页码: 124-125
摘要: 本节记述了郴州市嘉禾县畜禽业疫病防治工作情况。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畜禽疫病防治 嘉禾县

内容

一、疫病防治
  (一)疫病种类
  据1989年县畜禽疫病普查资料记载:全县畜禽疫病、寄生虫病和非传染病共266种,其中畜禽传染病32种、寄生虫病82种、畜禽内外产科病152种。
  1.畜禽共患疫病
  主要有口蹄疫、狂犬病、伪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破伤风、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猪、牛、兔)、钩端螺旋体病、痘病、流感(猪、牛、兔、禽)、流行性肠炎。寄生虫病有球虫、弓形虫、姜片吸虫、华枝罩吸虫、肝片吸虫、孢带涤虫、犬钩虫、巨肉孢子虫。
  2.猪的疫病
  主要有猪瘟、丹毒、肺疫、猪链球菌病、猪梭菌性肠炎、气喘病、传染性水泡病、乙型脑炎、仔猪黄、白痢、仔猪副伤寒、仔猪水肿病、日射病、亚硝酸中毒。寄生虫病有猪蛔虫、猪鞭虫布氏姜片虫、有齿结节虫、后园肺线虫、细劲襄、尾蚴虫等21种。
  3.牛的疫病
  主要有放线菌病、牛布氏杆菌病、传染性角膜炎、牛片热、坏死杆菌病、有机磷中毒、辨胃阻塞、寄生虫病、肝片吸虫、同盘科吸虫、腹袋科吸虫、裂叶吸虫、殖盘吸虫、扩展莫氏绦虫等22种。
  4.羊的疫病
  有羊肠毒血症、羊痘、羊大肠杆菌病。
  畜禽体外寄生虫有牛血虱、牛管虱、山羊毛虱、猪血虱、鸭体虱、鸡羽虱、鸡线虱、鸡头虱、人虱、羽管螨、尾突牛鼻、牛皮蝇。
  5.家禽疫病
  主要有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葡萄球菌病、鸡痘、鸡白痢、鸭瘟;寄生虫病有卷棘绦吸虫、纠小膜钩绦虫、鸡蛔虫、毛细线虫等28种。
  (二)疫病流行
  县畜牧水产局1989年疫情报表统计:全县猪瘟死亡数占猪死亡总数的30%、肺疫死亡数占总数的10.5%、链球菌死亡数占死亡总数的8%。1991年,对4个乡镇、43窝、429头哺乳仔猪的猪瘟病案追查中发现:死于猪瘟的10日龄内哺乳仔猪209头,占追查数的48.7%;售出后情况不明的98头,占22.9%;存活122头,占28.4%。鸡新城疫和鸭瘟仍是危害家禽的主要疫病,占家禽总死亡数的62%。
  口蹄疫呈间断性复发。1990年,全县有7个乡镇发生口蹄疫,148头牲畜发病。1992年有10个乡镇发生猪口蹄疫1588头、牛口蹄疫28头。1993年,4个乡镇发生口蹄疫,发病猪75头;1995年有5个乡镇,发病猪150头;1996年有1个乡镇,发病猪25头、发病牛29头。坦坪乡潭湾行政村水窝塘自然村、普满乡路下坪行政村田美自然村、肖家镇坌头村因发生牛口蹄疫,直接影响农田耕作。2000年4月,县种猪场采取伪狂犬病血样送检,呈阳性。2001年12月,有3个乡镇采集210羽鸡鸭血样送检,检出禽流感阳性。2002年,有5个乡镇11个村25户发生猪口蹄疫病110头,全部进行焚烧深埋无害化处理。县政府出资扶持受损户资金1.18万元。
  (三)防疫
  1989年,县内开展mm~3基因工程苗预防仔猪黄白痢取得良好的效果。试验母猪仔520窝、仔猪5263头,保护率为86%,发病率由上年的76%下降到45%,成活率提高6.9%,仔猪头均增重7公斤。县举办训练班全面推广。1990年始,县畜牧水产局进行猪瘟免疫新程序技术推广。每年春防、秋防时普注一次,每月对满双月的小猪于出栏前10天进行注射疫苗。凡上市交易的生猪,一律补注猪瘟疫苗,并以卡耳作猪瘟的免疫标志,未卡耳的,除补注疫苗外,还双倍收取防疫费。1995年,全县猪疫注射率达95%,感染率5%,死亡率下降到0.5%。猪瘟免疫新程序技术推广获县第二届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6年,县内牲畜防疫重点转向口蹄疫防疫。由于牲畜饲养分散,加上口蹄疫疫苗注射后,有时因应激反应造成生猪死亡,农民对注射有抵触情绪。是年,农村非病区注射率约为30%~40%;老疫区、专业户、集贸市场、交通要道及城乡结合部口蹄疫苗注射率达80%。为加强检疫,县城新建屠宰场,实行集中屠宰,县畜牧水产局安排4名检疫员集中检疫。199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颁布实施,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制度。县内对外预防口蹄疫实行“五强制”,即强制免疫、强制防疫、强制捕杀、强制封锁、强制消毒。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县内加大对口蹄疫防治经费投入。“五号病苗”实行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负担,不要农民负担。对捕杀的病畜,按照大小、种用和非种用给予不同补助,种公、母猪每头补助500元、商品猪每头200~400元、牛每头500~800元、羊每只100~200元。是年,口蹄疫疫苗注射率达95%。为加强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县畜牧水产局对全县防疫员进行培训,结业后,有75人获得诊疗、检验许可证资格。2002年10月,全县开始推行免疫标志制度。免疫标志由免疫证、免疫耳标和免疫档案组成。全县共发出免疫注射证2.5万张,养猪专业户使用免疫标志的占80%,外销生猪实施免疫标志的占95%。为确保出栏牲畜不带疫出栏,县动物检疫站在石羔、石桥、龙潭、塘村4个出境要道设立临时查验点,严防动物外疫流入或带疫出境。1998—2002年,全县共查处染病动物170头,补检、重检动物3700头。2002年,全县5个乡镇、11个村的25户发生生猪口蹄疫110头,当即进行捕杀和无害化处理,县乡共补助农户1.18万元。对老疫区、高发疫区及交通沿线威胁区,限期强制消毒、强制免疫,预防交叉感染。
  二、兽药管理
  1985年,嘉禾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成立,开展兽药管理。1990年,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配合工商、公安部门在全县开展两次商品质量打假活动,查处经营假劣兽药的15户,没收、销毁假劣兽药4194包,罚款6093元。为规范兽药经营秩序,全年共核发兽药经营许可证13份;市场巡回检查60次,查出无证生产经营兽药21家,其中外地来县经营11家。以曾三仔为首的贩药团伙7人,在车头镇阻碍检查并殴打兽药监督员,车头派出所对其拘留两天,令其退出全部违法所得。1991年8月,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成立“兽药监督检验站”,对全县兽药市场进行全面摸底:39户经营户中,办证的26户,未办证的13户,“三证”入户率仅20%;10户游动摊位逃避检查,且兽药、副食混销。对未办证的,当年分期办理经营许可证,并首次进行年检换证。1994年核发许可证30份,销毁假药7大类18个品种、3200包,假疫苗176瓶。1996年,查处违法经营案件5起,假劣药品1000包,罚款470元。1998年,销毁假药粉剂5件、42个品种,价值1000元,年检换证50份。
  2001年8月,全县开展畜牧业生产资料专项打假活动。查处违法经营种猪案件1例,经营假劣饲料1.2吨、价值1500元;销毁劣质兽药6大类10件,价值780元;查处非法销售使用违禁药物“瘦肉精”1例。2002年底,全县有兽药经营合法户35户、饲料经营户63户。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