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66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产业
分类号: S8
页数: 2
页码: 122-123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州市嘉禾县1989年到2002年水产业发展情况。包括常规鱼养殖、特种水产养殖。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畜禽业 嘉禾县

内容

一、常规鱼养殖
  1989年,全县养鱼面积1000公顷,放养鱼种以草鱼、鲤鱼、鲢鱼、鱅鱼为主。除池塘打草饲养外,其余均系人放天养,防疫意识淡薄,死亡率高,水体利用率低,养殖效益差,养鱼业发展缓慢,全年水产品产量550吨。1993年,全县池塘养鱼433公顷,水库养鱼556公顷,鱼苗、鱼种池16公顷,年产量690吨。1994年,鱼塘、水库实行专业承包,全县有放养水面10亩以上的养鱼户120户。为克服养殖水面不足的矛盾,推广133公顷垄栽稻、萍、鱼和高垄低沟稻田养鱼技术,亩均增加鱼产量54公斤,增收300元。同期发展网箱养鱼8口,面积0.35亩。是年,全县水产品产量750吨。1995年,县内加强养鱼业管理,养鱼效益提高,当年养鱼面积增加到1759公顷,其中池塘养鱼500公顷、水库养鱼593公顷、稻田养鱼666公顷。1996年,池塘立体养殖、饲料养殖、化肥养殖得到应用,草鱼免疫注射在农户中逐渐认可,养鱼水平提高,产量随之提升。盘江乡李土生有养殖水面4公顷,年产鱼200吨,成为养鱼大户。1997年,全县掀起承包塘库养鱼热,塘、库水域大多实行专业承包,中型库水域养殖实行股份制经营,全年成鱼产量1316吨,比1994年增长1.9倍。1998年,“湘云鲤”在资兴市东江水库培育成功,县内引种42万尾,推广养殖面积2公顷,比常规鱼每亩增收1200元。次年“湘云鲤”养殖面积增加到2.8公顷。2000年,县农业开发办投入项目资金30万元,在车头镇油涵铺村发展高效渔业,利用自然水体开发养殖水面20公顷,成为县内鱼种、鱼苗主产区和科技示范小区。2002年,全县年产鲜鱼2590吨、年产值1632万元(现行价)。
  二、特种水产养殖
  1989—1993年,县内先后引进革胡子鲶鱼、淡水白鲳、加州鲈鱼、南方大口鲶等特种小水产及美国青蛙、古巴牛蛙、中华鳖、绿毛龟等。1994年,全县有蛙类、甲鱼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户101户,其中养殖甲鱼的5户、年产甲鱼300公斤,养殖蛙类的96户,年产商品蛙15吨。莲荷乡小凤村李建雄投资2.5万元,创办牛蛙养殖场,面积5.8亩,年收入近20万元;后扩建养鳖池1.4亩,年出池成鳖80只、幼鳖7000只。经两年滚动经营,1996年饲养面积达1.3公顷,年产值40万元,成为郴州市最大的特种水产养殖场。1998年后,特种水产品价格下降,发展缓慢。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