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烤烟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66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烤烟生产
分类号: TS424
页数: 2
页码: 116-117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州市嘉禾县1989年到2002年烤烟种植面积和收入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烤烟生产 嘉禾县

内容

1989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4102公顷,烟叶总产量6968吨,亩产111公斤。品种以“G140”、“金星6007”为主。烟农大多采用母田育苗法,重点烟区试行两段育苗法:母床播种,子床假植。普满乡烟农采用带土带肥移栽,秧苗无还苗期;采用高垄单行栽培,大田生长态势均衡。当年,该乡烟叶质量列全省前茅。1992年,县内烟农受烟叶收购价格攀升刺激,种烟4653公顷,总产9236吨,为历史之最。当时,机烘房受烟农普遍欢迎。
  1992—1994年,全县推广机烘房1203间。1994年,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扬幅度大,种烟效益相对下降,当年种烟2726公顷。1995年,县政府制定产前扶持政策:烟农与县烟草公司签订种植合同,每亩补给扶持费50元;全年无偿供应烟籽99.5公斤。县烟草公司着力优质烟开发,确定普满乡石角塘村为调香型主料烟示范区,播种面积66公顷,亩均烟叶165.5公斤,上中等烟占83.1%,亩均产值1654元。全村烟农收入18.33万元、人均298.6元。当年全县种烟1913公顷,产烟叶4306吨。1996年,调香型烤烟开发增至9个点,36个蹲点干部与烟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全县种烟2536公顷,总产5744吨,亩产151公斤。1997年,烟草公司、农业局总结点上经验,实施“八推行”耕作制:存优汰劣,确定“K326”、“G80”为当家品种,淘汰“G140”、“Ne89”、“金星6007”;实行高垄单行移栽;连片种植;营养假植育苗,带土带肥带药移栽,淘汰直栽秧苗法;推广双层施肥,两段育苗,化学除草,叶面施肥,地膜覆盖技术;打顶抹荪后涂抑芽敏;精耕细作;推行“宝丰式”烤房及“三段式”烘烤技术。当年种烟3935公顷,总产9188吨,亩产烟叶155公斤。1998年推广大棚育苗,重点烟区试行大棚飘浮育苗。2000年,烤烟生产收购狠抓三项工程:甫口国际型高香气优质烟开发工程;普满乡寿竹洞万亩烟田开发工程;中心库皮带轮封闭式交验工程。1998—2000年,全县共改造不合格烤房1.88万间,占烤房总数的90%。2002年,县政府把烤烟生产作为支柱产业,建立优质烟开发领导机构,打造优质“神农叶”品牌。烟草公司与常德烟厂、山东青州烟厂、安徽滁州烟厂签订种植1400公顷优质烤烟协议。全县建集约化育苗大棚248座,其中飘浮育苗大棚50座。漂浮育苗由2个乡镇扩大到5个乡镇,种烟面积由666公顷扩大到1000公顷。普满乡寿竹洞优质烤烟基地,当年投资20万元,实施稻田掺土改良土壤。全县种烟2166公顷,总产5457吨,亩产168公斤。中上等烟达97.1%,等级合格率81.2%,烟叶化学成分可与津巴布韦烟叶媲美,在全省优质烟叶评比中定为二档。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