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60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规划
分类号: TU984
页数: 3
页码: 77-79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84年到2002年郴州市嘉禾县规划发展情况。包括县城规划、乡村规划、规划管理等内容。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乡建设 嘉禾县

内容

第一节 县城规划
  1984年10月,嘉禾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第一次编制完成。1985年2月25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乡改革不断深化,农民纷纷进城经商办企业,县城人口增多,县城建设步伐加快,原来编制的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94年初,县政府决定,修编县城建设总体规划;12月,嘉禾县城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完成。1996年11月12日,经郴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新的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确定县城规划区范围是:东到黄狗窝、砠窝林场,南到雷坡岭、县红砖厂,西达黑山岭、黄坪砠,北抵阉鸡岭、茶亭。总面积27.343平方公里,比原规划区面积2.89平方公里增加24.453平方公里,扩大9.46倍。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向南扩展,轴向开发,组团布局,即以南北向城市发展轴和东西向经济中心功能轴为依托,在沿人民路、禾仓路已形成的南北发展轴的基础上,向纵深扩展,相对集中,滚动发展。规划近期为1994—2000年,人口4.5万人,人均用地90.5平方米,总用地4.07平方公里,重点是加强商品经济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远期为2001—2015年,到2015年,人口8万人,人均用地95.4平方米,总用地7.64平方公里,基本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实现县改市。
  1994年起,县委、县政府遵循“小城镇,大战略”方略,着力实施新编制的县城总体规划。县城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城市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城市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新形势要求编制新规划:2001年初预测,至2002年,县城人口将达5.44万人,建成区面积将达5.6平方公里,将超过1994年编制的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指标,加上县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日趋提高,必须新编制县城总体规划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1994年编制的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主要是向南扩展,随着桂嘉二级公路的通车和坦塘工业园的建设,县城建设重心北移,城市发展布局改变,急需编制新的规划以指导县城以北的开发建设。为此,县委、县政府于2001年7月3日,成立嘉禾县县城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李水福任组长。2002年,第三次编制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完成。新的规划确定县城城市性质为,集边境贸易、轻工、机械、农副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至2020年,规划人口15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6.1平方公里。由于规划对县城建设布局不够合理,当年,县城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委托郴州市规划设计院,进行嘉禾县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即第四次编制嘉禾县城建设总体规划。新编制的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确定嘉禾县城的城市性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商贸流通、工业制造与加工为主的生态园林城市。县城规划区范围:东面至钟水河,南面以省道S322为界,西面至石羔乡雷公井、背底塘村和盘江乡石马村,西北面至莲荷乡石丘、石燕村,东北面以园艺场至田心的公路为界;规划区面积42.6平方公里,比1994年规划区面积27.343平方公里扩大15.257平方公里,扩大55.7%。近期规划2003—2010年,城区人口8万人,建设用地7.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2011—2020年,城区人口12万人,建设用地12平方公里。城市建设总体布局是,以老城区为依托,以嘉禾大道为主轴,逐步向北拓展,在新塘水库以北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新城区以桂嘉二级公路为界,分为北面的工业组团和南面的生活组团。老城区在改造、完善建成区现状的基础上,向东发展至钟水河。新老城区之间通过三条南北向干道紧密联系。县政府已将该规划呈报郴州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节 乡(镇)村规划
  1984年8月,各乡镇政府驻地建设规划(1985—2000年)在县规划部门指导下着手编制。全县17个乡镇,除城关镇建设规划纳入县城总体规划没有单独编制、钟水乡当时打算搬迁乡政府驻地没有编制规划以外,其余15个乡镇政府驻地建设规划,本着“因地制宜,不同水平、体现特色、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原则,于1985年先后编制完毕。1986年4月3日,经嘉禾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1994年,县委、县政府依据县城建设重点向南发展的总体安排,于当年6月15日开始编制“三镇一廊”规划,8月编制完毕,12月26日经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批准实施。“三镇”是指城关镇、车头镇、塘村镇,“一廊”是连接三镇的县城经车头至塘村的公路两侧一带地区。“三镇一廊”规划,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把“三镇一廊”规划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明进步的高效农业区、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使之成为全县经济的启动区;同时,也是对外的窗口、创外汇的基地。后来,由于桂嘉二级公路的兴建,县城建设重心由南向北移,“三镇一廊”规划内容分解到城关镇、车头镇、塘村镇的建设规划中实施。1995年,塘村镇、袁家镇、肖家镇、行廊镇按照县委、县政府“重点建设建制镇,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的部署,着手总体规划修编(1996—2015年)。当年,四个镇规划修编工作完成。城关镇因县城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已于1994年完成,故没单独进行第二次规划编制。其余12个乡镇规划修编工作尚未启动。
  全县农村村庄建设规划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车头镇平田村和荆林村、钟水乡马托村、行廊镇门头村、田心乡玉洞村、莲荷乡大田岭村、袁家镇高塘村,分别编制村庄建设规划(1985—2000年),每个村都编写出村庄建设规划书、绘制出村庄建设规划图。但由于当时村民规划意识淡薄,加上受农村经济条件的制约,7个村所编制的村庄建设规划没有实施。1994年,广发乡白觉村结合旧村改造,编制白觉村建设规划。1995年,县建设局驻塘村镇英花村奔小康工作队,在发动群众改变村容村貌的同时,帮助村党支部、村委会编制《塘村镇英花村建设总体规划(1995—2010年)》。白觉村、英花村认真实施建设规划,对村庄内的住宅、道路进行规范布局,合理改建、新建,村庄面貌变化显著。为全县农村建房规范化和整个村庄建设作出示范。1995—1996年,肖家镇肖家村,石羔乡下车村、大坪岭村,坦坪乡托山村、峰塘村,塘村镇清水村,石桥镇周家村,先后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农村村级建设规划工作迈出可喜的一步。
  第三节 规划管理
  一、管理机构
  1987年以前,城镇规划工作由县建设委员会负责。1987年12月11日,嘉禾县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办公室成立,专司县城、建制镇、乡集镇、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实施、管理职责。1990年2月,全县17个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先后成立,为县建设委员会二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9人,其中城关镇、塘村镇各2人,其余15个乡镇各1人。同年8月13日,县政府决定,撤销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改设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站,为乡镇政府下属机构。1998年,全县17个乡镇建设规划管理站人员编制增加到38人。为进一步加强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的领导,1998年5月21日,嘉禾县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委员会成立,由一名副县长兼任主任、建设局局长任副主任。
  管理机构的加强,使全县城镇管理工作逐步规范。
  二、依法管理
  在城镇规划管理中,县城镇规划管理部门广泛宣传《城市规划法》,依法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凡在城镇规划区内建房者,必须办理建设用地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989年以来的14年间,共办理建设用地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638件,其中单位558件、个人1080件,办证率81%。1989年始,县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办公室每年集中组织1~2次执法检查活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筑事件。1990年,县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办公室制作两幅大型《嘉禾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图》,分别悬挂于县政府、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大门侧的墙壁上。是年,县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办会同县国土局、城关镇政府,对县城规划区内的各类建筑进行全面检查,清查出违章违法建筑195起,其中未批自建的18起,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少批多占的171起,占地面积4750平方米;超规划红线的6起。均按规划法规定,分别给予补办手续、纠正、拆除处理。肖家镇政府驻地建设规划区内,有29户村民不经批准擅自建房,占地面积995平方米。查处结果,恢复耕地729平方米,撬掉226平方米土地所置放的基石,收回非法出卖土地40平方米;对其中确需建房的户,由村委会安排用地,办好用地手续后,兴建房屋。1994年,城关镇居民李××超规划红线建房,县规划办及时发现并下达停工通知。李××接到通知后,拆除超规划红线部分的建筑。1996年10月25日,县建设局发出《关于清理查处违章建筑的通知》,并从规划办、城镇管理监察大队抽调10名干部组成检查组在县城进行检查,为期一个月。责令未办理“一书两证”的37户建房居民户补办“一书两证”;25户少批多占,将多占面积1250平方米退出;2户超越红线,进行纠正。1997—2002年,县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办公室查处违法违规建筑104户、违法占地面积1040平方米,全部依法处理。2001—2002年,县建设局翻印《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管理条例》、《嘉禾县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共2000余册,发至乡镇村(居)及县属机关、厂矿、学校,进一步宣传城镇村庄建设法规,强化依法管理。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