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计划生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58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计划生育
分类号: R169.1
页数: 5
页码: 63-6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计划生育情况。包括了计生管理、计生服务l两部分内容。
关键词: 计划生育 嘉禾县

内容

第一节 计生管理
  一、机构 队伍
  (一)机构
  领导机构
  中共嘉禾县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是嘉禾县计划生育领导机构,其职责是,全面领导全县计划生育工作,研究制订计划生育工作规划和重大决策。
  1989—2002年,县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均由县委书记或县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任办公室主任。乡镇、村(居)分别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乡镇党委书记、村(居)党支部书记任组长。
  行政机构
  嘉禾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县计生委)为县政府的职能办事机构,负责管理全县计划生育工作。1989年,县计生委内设办公室、财务股、统计股、法规股。1995年,设办公室、财务股、统计股、法规股、宣传股、信访室、人事股。2002年,内设股室未变。
  事业机构
  1989年,嘉禾县计划生育宣传指导站更名为嘉禾县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由县计生委一名副主任兼任站长,其职能是宣传教育、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实施节育手术。1990年,嘉禾县计划生育药具站成立,为宣传技术指导站下设的业务部门。1995年6月,嘉禾县计划生育稽查队成立,职责为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督促检查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执行情况,为政府计划生育工作决策提供信息。1996年8月,嘉禾县计划生育药具站定为事业机构,负责管理和发放避孕药具、技术咨询指导,直属县计生委管辖。2002年,各乡镇设药具站,村(居)民委员会配有药具员。
  计划生育协会
  嘉禾县计划生育协会成立于1989年8月,属群团组织。负责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协调管理“三三金桥工程”,发挥群众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作用。2002年,全县建基层计划生育协会317个,协会小组2242个,有会员37183人。
  (二)队伍
  1989年,全县有县、乡(镇)计划生育专职人员106人。1989—2002年,选送赴南京人口学院及有关学校学习培训的达700人次。1991年,县内举办学习《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培训班74期,参加培训的人员5650人次;11月4—7日,县计生委举办乡镇、县直部办委局、驻县省地单位计划生育专干培训班,参加学习的95人。1992年起,每年均集中计划生育专干培训两次,培训对象逐步扩大到村(居)委会计生专干。1993年3月,县计生委举办县、乡(镇)计划生育系统专业人员培训班。培训内容有计划生育四大手术、常规消毒与无菌技术、避孕药具的避孕作用和使用等,参加学习的73人,测试成绩90分以上的66人。2001年,全县举办各种培训班198期,培训村组干部1300人次。2002年,贯彻实施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全县乡(镇)和县直机关,分别集中培训干部职工和村(居)组干部。至2002年年底,全县计划生育专职人员扩大到138人,比1989年增加32人,增长30.2%。
  县乡(镇)按政策规定,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待遇。国家工作人员,享受国家干部同等待遇。乡镇服务站工作人员,是全民合同工的,享受全民合同制工人工资标准;临时工参照全民工待遇,由县、乡(镇)统筹解决工资问题。服务站医务工作人员,经过考核,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予以晋升职称。2002年,县计生宣传技术指导站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3人,初级职称5人。
  二、管理措施
  (一)宣传发动
  1989年,县委、县政府把计划生育工作列入年初召开的县、乡(镇)、村干部会议的重要内容。会后,全县城乡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法规政策和措施。1990年,《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颁布实施。县计生委印发《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6.5万册,乡(镇)也翻印《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发至机关、厂矿、学校、村组以及每对育龄夫妇;县、乡(镇)录制宣传音带播放,造成浓厚的宣传气氛。1992年,进一步宣传《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印发宣传资料13万余份,书写宣传标语2.8万余条,县、乡(镇)、村(居)共举办培训班1100期。1993年,县委、县政府引导群众划清“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与按章处罚的界限,理直气壮地抓计划生育;发行《湖南人口报》. 1900份、《中国人口报》280份、《人口与生育》杂志261份;全县广泛开展计划生育“四无一好”(无计划外生育、无早婚早育、无大月份引产、无统计水分,党群关系好)的竞赛活动。1994年,湖南省政府发出关于计划生育若干规定的“35号令”,县计生委翻印“35号令”发至乡镇和县属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育龄夫妇,县电视转播台开设计划生育宣传专辑,把计生宣传引向深入;宣传内容逐渐规范,对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人逃走,株连九族”、“通不通,三分钟”等过激宣传进行严肃清理。1995年,县委、县政府发动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纲要》,县计生委举办“计划生育知识竞赛”,全县参加竞赛活动的有村(居)党支部书记以上干部675人。
  1997年,计划生育进入优质服务阶段,主要开展优生优育宣传和育龄妇女“应知应会”(包括性知识)的宣传。全县各级计划生育培训学校购买《计划生育三字经》400册,印发“计划生育知识应知应会20题”3万余份,举办计生知识培训班808期,参加培训的2.98万人次。县电视转播台开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专辑中,增加“三优”(优生、优育、优教)教育专题内容。1999年始,全县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计划生育宣传牌进村入巷、进办公室、进柜台、进客房、进病房、进市场、进教室、进影剧院、进家庭,计划生育宣传入户率90%以上。2001年,县、乡(镇)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力度,全县用水泥钢筋建置宣传牌620块;书写大幅宣传标语1100余幅,张贴标语5000余张;印发宣传资料3.7万份;举办以学习《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580余期,培训计划生育工作人员2000余人次、育龄妇女4000余人次。2002年,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计划生育法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同时,着力宣传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计划生育基础知识,全县落实各种避孕措施4947例。
  (二)行政措施
  1989年,嘉禾县由于上年度计划生育工作未达到规定指标,被省委、省政府否决“文明县”评选资格。县委、县政府吸取教训,采取切实措施,紧抓计划生育工作。1990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把每年1月定为学习、宣传、实施《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活动月;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层层签订责任书,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对各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全县普遍实行“一胎上环,二胎结扎,计划外刮(引流手术)”的计划生育措施。当时,群众的生育意愿与人口控制指标要求有较大差距。为完成人口控制指标,有些地方采取一些过激做法,“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一人逃跑计划生育,株连九族亲属”,砸房子、赶牲畜、抬家具、搬粮食,干群关系趋于紧张。1991—1992年,县、乡(镇)认真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对农村纯二女结扎户办理养老保险,对独生子女按政策规定予以优待(农村分双份责任田、责任土、责任山)。全县有3500余人领取独生子女证,每人发给一次性奖金100元;为农村1300余对纯二女结扎户办理养老保险,户均保险金400)元;授予袁家镇等46个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同时,清理机关、企事业单位1986年以来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37个单位违反计划生育共超生162人,给予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的干部职工开除公职56人、开除党籍和公职2人、开除公职留用46人、其他处分56人;清理计划外生育对象9846人,征收超生子女费169万元。1992年,省有关部门对嘉禾计划生育工作考评,嘉禾被评为一类。
  1993年始,计划生育管理逐步规范。是年,县委、县政府做出《关于强化计划生育管理的规定》,实行领导干部任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1994年,县委、县政府采取措施,严肃清理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的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过激行为,计划生育管理进一步规范化。1995年,县委、县政府制订“六奖四罚两制度”,“六奖”是:模范奖、进类奖、计生奖、求实奖、计生快富奖、计生合格奖;“四罚”是:重管罚、退类罚、超生罚、虚假罚;“两制度”是:风险抵押金责任制、计划生育奖励基金制。1996年起,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办点、县直机关单位联系乡(镇)办点、乡镇干部包村(居)办点、村(居)组干部包组包人的计划生育工作制度和层层交纳风险抵押金制度、“一票否决”制度。1997年,进一步完善奖罚办法,以省、市、县考核评估排队为依据,对前三名的乡(镇)列为计生模范乡(镇),各奖8000元,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计划生育专干各奖500元,并予记功;一类乡(镇)评为计生先进乡(镇),各奖5000元,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计划生育专干评为先进个人,各奖300元;三类进二类的乡(镇)各奖2000元;对连续三年计生评估排队在全县前三名的乡镇分管领导和计划生育专干,经考核符合提拔条件的,分别享受正科级、副科级待遇,计生站技术人员优先转为国家干部;能以村为主”开展计生工作,连续三年无计划外生育的村(居)民委员会,其村(居)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计划生育专干符合转干条件的,优先转为国家干部;列为市重点管理的乡(镇),处罚8000元,取消全面评奖资格,其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计划生育专干给予行政记过处分;降类的乡(镇),罚款5000元,对其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计划生育专干通报批评;排列在全县最后20名的村列为下年度“计划生育重管村”,对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计划生育专干通报批评;连续两年为“重管村”者,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计划生育专干记过处分。同时,对瞒报、漏报及当年出现计划外生育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处理,都做出具体规定,实行发“警钟卡”、“黄牌警告”等措施。当年,县委、县政府授予袁家镇、城关镇、龙潭乡“计划生育模范乡 (镇)”称号,授予肖家镇、行廊镇、石桥乡、车头镇、普满乡、泮头乡“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钟水乡被市列为重管乡。上述乡镇均按规定奖罚兑现。
  1997年,计划生育工作推行“村为主”,计生工作重点下移到村,扎根到组,落实到户。1月13日,县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发出《关于明确“乡(镇)负责、村(居)为主、组配合、户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的意见》。 3月22日,全县计划生育“村为主”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在袁家镇召开。会后,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在全县全面展开。车头镇创造计划生育工作“村为主”新经验:镇党委、政府全面推行村级“一个领导核心,两支工作队伍”以及“三位一体”活动阵地的工作制度。一个领导核心,即发挥党支部核心堡垒作用;两支工作队伍,即计划生育干部和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三位一体”活动阵地,即建设好计划生育学校、生殖健康监测室、计划生育办公室三个阵地。同时,建立健全《村计划生育干部学习工作制度》、《生育证申报制度》、《生殖健康监测制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制度》、《村干部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制订《村民计划生育公约》,实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1998年6月7日,县委、县政府在车头镇召开现场会,推广车头镇计划生育工作“村为主”经验。是年年底,全县有60%行政村的领导班子挑起计划生育工作重担。
  1999年,加大基础工作力度,进一步夯实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调整43个抓计划生育工作不力的村级班子;全县267个村(居)委会配齐计划生育专干,村(居)民小组配备计划生育指导员,选出中心户长;村(居)级普遍建立计划生育协会,选举产生协会会长。是年,全县实行“村为主”比率达到81.75%,基本形成“县领导、乡(镇)负责、村(居)为主、组配合、户落实”的计划生育工作格局。1997—1999年,全省计划生育工作评估中,嘉禾连续三年排为一类,在县(市、区)的排列名次分别为第30名、第12名、第22名。
  2000年领导思想一度松劲,基层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常规措施落实较差,对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不力,嘉禾计划生育跌入三类,名列全省县(市、区)排位的倒数第三,被列为“重管县”。
  县委、县政府变压力为动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确立“甩重管、上水平、争先进”的奋斗目标。
  2001年1月,调整充实县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世栋任组长,成员由原来的20人增加到40人。1月10日,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动员大会召开,除主会场外,设立20多个分会场,参加大会以及收听大会实况的达10万人。会后,县、乡(镇)、村(居)组织干部群众开展计划生育大宣传、大教育、大讨论。县委、县政府先后发出《关于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关于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补充规定》、《关于建立县级领导、县直机关单位联乡(镇)包村(居)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的通知》,县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孕前管理的通知》,分别就强化领导责任制、实施“村为主”、实行综合治理、完善一票否决制、做好优质服务等方面做出规定。县、乡(镇)办起计划生育“村为主”示范村58个;从县直机关单位抽调100余人组建17个计划生育支、帮、促工作队,分头深入到各乡(镇),联乡(镇)包村落实计划生育常规措施。针对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八个一”管理制度:流动人口外出时,办理一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签订一份计划生育合同,收取一份合同保证金(专户储存),找准一名合同担保人,落实一项避孕节育措施,留下一处详细的外出地址,寄回一份有效的查环孕检证明,与现居住地建立一条工作联络热线。是年,乡镇与流动人口建立工作联络热线273条、办理婚育证明4830份、签订计划生育合同12100份,已婚育龄妇女寄回有效证件8350份。2001年,全县落实计划生育措施5047例,比上年增长44.15%。全省计划生育工作评估中,嘉禾排为二类,甩掉“重管县”帽子。2002年,继续创建一批“村为主”示范村,转变一批计划生育后进村。5月,县委书记周余武到袁家、龙潭、行廊、普满、坦坪等乡镇调查,与乡镇、村干部座谈,核实数据,剔除假象。县长李世栋走访151户农户,调查计划生育情况。县委副书记邓广兴到广东省东莞市调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状况,根据县内县外调查资料,县委决定,在广东东莞建立临时党委会,配备党委书记和专职工作人员,临时党委职能中的重要一项是负责嘉禾籍入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接着,县委、县政府先后发出《嘉禾县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实施细则》、《嘉禾县驻东莞临时党委会计划生育业务工作管理方案》,修订完善《嘉禾县计划生育奖惩办法》,强化依法管理计划生育。5月17日,在全县夏季计划生育动员大会上,县委宣布:对重管乡镇5名计划生育责任人给予免职处理,联系该乡镇的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负责人也受到适当处分。县人民法院对申请执行的计划生育案件,做到申请一起、负责一起、处理一起、执结一起,至11月底共立案39起、执行20起、部分执行8起、正在调查取证11起。2002年,全县出生4226人,比上年少出生110人,计划生育率为92.03%;落实各种措施4947例。全省计划生育工作评估,嘉禾与上年一样排为二类。
  第二节 计生服务
  一、服务网络
  1989年前,全县各乡(镇)尚未建立专门的计生服务机构。1989年8月,嘉禾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更名为嘉禾县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有工作人员29人。1991年起,各乡镇筹建计划生育服务站,至1992年12月,全县17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先后成立,定事业编制 58名,所需经费由市、县、乡(镇)三级财政负担,不足部分由服务站业务收入解决。1998年,县计生委投入110万元,建起计划生育服务大楼。至2002年,全县有县计生宣传技术指导站和17个乡镇计生服务站,技术人员68人;17个乡镇共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计生服务站建设,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00万元、房屋建筑面积8570平方米,添置技术设备投入600余万元(共有B超机19台、红外线波姆治疗仪16台、无影灯17个、手术台17台),具备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基本条件。全县244个村民委员会、33个居民委员会也先后建立计划生育服务室,配备工作人员1390人。县、乡(镇)、村(居)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业已建立。
  二、“三三金桥”工程
  1996年2月27日,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全面实施“三三金桥”工程加快少生快富奔小康步伐的决定》,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坚持“三加强”: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人口计划管理,加强法制管理;推行“三结合”: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引导农民勤劳致富相结合,与建设幸福家庭相结合;实现“三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架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色桥梁”。各乡镇、各部门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决定》,以计划生育协会为载体,以独生子女户、两女结扎户为重点,以创建“少生快富先进村”为具体活动形式,把计划生育、脱贫致富、妇女解放、妇幼保健等工作落实到户,使计划生育与相关的农村工作紧密配合,互相渗透,共同发展。是年,龙潭乡龙潭村、石桥乡周家村以及县委39个农村“抓党建奔小康”工作队所驻的行政村同步实施“三三金桥”工程,建立以农村独生子女户、纯二女结扎户为重点的“三三金桥”工程联系户150余户;各乡镇和全县30%的村民委员会建立“金桥基金”,采取“县乡(镇)财政拨一点,从征收计划外生育费中拿一点,村组集体积累中挤一点,乡镇统筹中提一点,群众资助一点”的办法,筹措金桥基金69.7万元,用以扶持计生户发展生产,勤劳致富。至1998年5月底,全县筹措“金桥基金”155.4万元,其中县级11.5万元,乡(镇)级58.1万元,村(居)级85.8万元;建立帮扶独生子女户、纯二女结扎户1676户,其中已跨入“少生快富示范户”行列的519户,占31%;开发“三结合”经济项目76个,安排独生子女户、纯二女结扎户人员612人;有630对已拿到生育证的育龄夫妇主动推迟二胎生育期,有28.1%的青年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率达到98.14%,落实节育措施及时率达93%,生殖监测到位率达99.4%,“村为主”比例达到84.5%。1998年6月29日,湖南省计划生育协会会长罗秋月、常务副会长杨兆元到嘉禾视察,赞扬嘉禾实施“三三金桥”工程所取得的成绩。8月18日至20日,全省地、州、市计划生育协会常务(专职)副会长会议在嘉禾召开,推广嘉禾实施“三三金桥”工程经验。1999—2002年,围绕“少生快富”这个核心,开展创建“少生快富先进村”及“个十百千”帮扶活动,每年以组为单位帮一户、以村(居)委会为单位帮十户、以乡(镇)为单位帮百户、全县帮千户,使帮扶对象人均经济收入超过当地平均水平。到2002年底,石桥镇周家村、广发乡白觉村等48个村达到县级“少生快富先进村”标准,全县共有824户“少生快富示范户”。车头镇井洞村计生帮扶对象王元顺,身体残疾,家庭贫困,村计生协会把他家列为“三三金桥”工程联系户,从村金桥基金中借给王元顺3000元发展蘑菇生产,并提供技术、场地服务。王元顺备受鼓舞,身残志坚,艰辛创业,年创收5万余元。石桥镇周家村周土元家是纯二女结扎户,村计生协会从金桥基金中支出2000元帮助他办理养老保险手续;2002年,扶助他种植烤烟3亩、饲养生猪6头,当年该户人均纯收入3250元,成为“少生快富示范户”。
  三、技术服务
  1989年,县内节制生育手术主要是“一孩上环二孩扎,计划外怀孕刮”,当年落实节育手术8587例。1990年,贯彻《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全年落实节育手术14591例,比上年增加6004例,增长69.9个百分点,其中纯女户结扎55例、使用避孕药具2594人。1991~1992年,完成节育手术32545例,其中纯女户结扎3688例,占11.3%。
  1993年起,县、乡(镇)注重发挥计生服务网络的作用,计生服务重心向孕前服务转移。当年,全县查环孕检4.9万人次,发放避孕药具2800余件;举办青春期、新婚期、婚孕期、婴幼期、更年期妇女学习班,学习人口知识、晚婚晚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妇幼保健等科技知识,受教育的9.8万人次。全年完成节育手术7433例,比上年减少8546例,减少53.5%。通过改进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尽管落实节育措施比上年有减少,但控制人口增长率的效果明显,是年全县出生3006人,比上年少生779人。1994年4月19~23日,县计生技术指导站举办全县计生系统技术人员培训班,比较系统地学习优生学知识。学习班结束后,计生系统技术人员到群众中去,指导群众用科学的观点,掌握受孕最佳年龄、最佳受孕月份、最佳受孕生理状态、最佳受孕心理状态,普及优生优育科学知识。1995年,县计生服务网络的工作人员坚持面向群众,服务上门,热忱为群众提供避孕药具。全县使用避孕药具的2204人,有效率98.27%,有11人采用皮下埋植避孕法。1996年,全县使用药具的2566人,应用率97.5%,有效率99.96%;查环查孕17099人,到位率99.58%。1998年,全县开展以帮助育龄群众查环、查孕、查病为主要内容,以生育、不育、节育为主要服务领域的计生优质服务活动。是年,县计划生育服务大楼建成,开展生殖健康检查、生殖细胞遗传检测、妇科病检查治疗等服务项目。2002年,县计划生育服务大楼技术人员共帮助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测71345人次,提供咨询服务42030人次,查治妇科病19100人次;全县开办优生优育培训班321期,培训36000人次;举办计划生育骨干培训班13期,培训计划生育专干、计划生育技术人员1450人次;印发计划生育知识资料3.7万份。全县计划生育率达92.03%,婚前医学检查率100%,新法接生率100%。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