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总量与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57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总量与分布
分类号: C921
页数: 5
页码: 54-58
摘要: 本本章介绍了湖南省郴州市1989年-2002年人口数量与分布情况。
关键词: 人口分布 常住人口 嘉禾县

内容

第一节 人口总量
  1989年,全县总人口307262人,比1988年增加8537人;1990年,全县总人口311978人,比1989年增加4716人。两年共增加13253人,年均增长率为21.4‰。1991年,总人口为315623人,比1990年增加3645人,增长率降到11.6‰。1992—1999年,全县进一步贯彻落实《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遏制人口增长过快趋势。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年1993年为3.21‰,最高年1996年为6.33‰。8年全县增加人口13070人,年均增加1634人,年均自然增长率为5.03‰。2000年,全县计划生育措施到位率不高,一孩率由上年的64.55%下降到51.04%、二孩率由上年的33.11%上升到48.74%、多孩率由上年的0上升到0.22%,年末总人口336446人,比1999年增加2189人,自然增长率为6.5‰。2001年,全县上下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突出以“村为主”,依法行政,把计划生育措施落到实处。是年,全县总人口338781人,比2000年增加233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02‰。2002年,全县总人口341683人,比2001年增加290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41‰。1989—2002年,全县共增加34421人,年平均增加2458人。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989年,全县总人口30726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39人。2002年底,全县总人口341683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89人,比1989年每平方公里增加50人。县境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地域、历史等诸多因素影响,差异较大。
  一、行政区划人口分布
  1989年,全县设置6个镇、11个乡。6个镇土地总面积167.56平方公里,人口103128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5人;11个乡土地总面积513.60平方公里,人口20413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84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人数镇比乡多231人。镇与镇比:人口最稠密的城关镇,土地面积10.04平方公里,人口1988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81人;人口最稀少的肖家镇,土地面积35.25平方公里,人口12363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51人。城关镇比肖家镇平均每平方公里多1630人。乡与乡比:坦坪乡人口最稠密,土地面积37.35平方公里,人口2229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7人;盘江乡人口最稀少,土地面积41.38平方公里,人口1095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65人。坦坪乡比盘江乡平均每平方公里多332人。
  1997年12月,石桥、龙潭撤乡建镇工作完成。是年始,全县设置8个镇、9个乡。8个镇土地总面积298.52平方公里,人口170823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72人。9个乡土地总面积400.64平方公里,人口161444人,平均每平方公里403人。镇比乡平均每平方公里多169人。镇与镇比:城关镇人口最稠密,土地面积10.04平方公里,人口2862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851人;龙潭镇人口最稀少,土地面积73.12平方公里,人口25194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44人。城关镇比龙潭镇平均每平方公里多2507人。乡与乡比:坦坪乡人口最稠密,土地面积37.35平方公里,人口23907人,平均每平方公里640人;普满乡人口最稀少,土地面积69.57平方公里,人口18649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68人。坦坪乡比普满乡平均每平方公里多372人。
  2002年,全县乡镇设置未变。8个镇人口177089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93人;9个乡人口165494人,平均每平方公里41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人数,镇比乡多182人。镇与镇比: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关镇,总人口33712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358人;人口密度最小的龙潭镇,人口2579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53人。城关镇比龙潭镇平均每平方公里多3005人,比1989年差距增加498人,增加24.2%。乡与乡比,坦坪乡人口密度最大,人口23946人,平均每平方公里641人;普满乡人口密度最小,人口18943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72人。坦坪乡比普满乡平均每平方公里多369人,比1998年差距减少3人。
  2002年,按县域面积699.16平方公里计算,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89人,比当年郴州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35人多254人。
  二、城乡人口分布
  1989年,全县城镇人口(系指城关镇等建制镇居民委员会人口,不含村民委员会人口,下同)23067人,乡村人口284195人,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7.5%、92.5%。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建设的发展,部分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1994年,全县总人口321707人,其中城镇人口30538人、乡村人口29116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9.49%和90.51%,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比1989年增长1.99个百分点。1998年,全县总人口332267人,其中城镇人口38136人、乡村人口294131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1.5%、88.5%,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比1989年增长4个百分点,比1994年增长2.01个百分点。2002年,全县总人口341683人,其中城镇人口56785人、乡村人口284898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6.61%、83.39%,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比1989年增长9.11个百分点,比1994年增长7.12个百分点,比1998年增长5.11个百分点。
  第三节 人口异动
  一、自然变动
  1989年,全县出生5347人、出生率17.6‰,1990年出生5253人、出生率16.96‰,1991年出生5468人、出生率17.43‰,连续三年出生率居高不下。1992年,进一步贯彻《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健全计划生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全年落实节育措施15979例,出生人数降至3785人,出生率为11.95‰,比1991年下降5.48‰。1993年,出生3006人,出生率9.44‰。1996年,人口出生数回升,出生3946人,出生率12.10‰。1997年,加大优生优育宣传力度,全年出生3444人,出生率降至10.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0‰。此后,每年人口出生率稳定在10.00‰左右。1999年出生率10.00‰,2000年出生率11.94‰,2001年出生率11.02‰,2002年出生率10.32‰。1989—2002年共出生55181人,年平均出生3942人,年均出生率12.21‰。
  1989—2002年,全县累计死亡26340人,年均死亡率5.97‰。死亡率最高年是1990年,死亡2131人,死亡率为6.88‰;死亡率最低年是1999年,死亡1664人,死亡率为4.99‰。
  二、机械变动
  1989—1991年,全县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资料缺。1992—1993年,全县外出经商办企业者多,连续两年迁入人数少于迁出人数。1994年始,县内实行小城镇户口和增容户口政策。当年办理城镇增容人口1165人,其中外县来嘉禾办理增容户口的58人。 自此,迁入人数逐年多于迁出人数。1996年,全县迁入3153人,迁出2502人,机械增长人数651人,增长20.65%。1998年,县委、县政府制订优惠措施“引农入城”经商办企业,全年办理城镇增容户口1.5万余人,其中外县来嘉禾办理增容户口158人。1999年始,县政府执行上级关于“三靠”(老靠、幼靠、病靠)人员“农转非”政策,凡符合“三靠”条件、且本人提出申请“农转非”者,均为其办理“农转非”手续。2000年,县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县籍人员来嘉禾经商办企业,企业以优惠措施引进人才,全县迁入人数比迁出人数多1381人。2001年,县政府继续落实“三靠”政策。至2002年,全县共解决“三靠”人员“农转非”4100人,其中外县籍干部家属45名“农转非”后,迁入嘉禾落户。
  1989—2002年期间的11年统计,全县迁入人数40158人,迁出人数34806人,机械增长人数5352人,增长率为13.32%。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