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561
颗粒名称: 万华岩
分类号: I207.73
页数: 3
页码: 742-744
摘要: 本段记述了湖南省郴州市关于《万华岩》的民间故事。
关键词: 万华岩 民间故事 文学 郴州市

内容

据说,以前万华岩四周都是山,山上有千年古树,长着好多蛮好看的野花,周围几十里,有得一户人家。有一年天旱,两百多天滴水有下。山上的树木、花草都干死了,一些飞禽走兽也有得地方安身。有一天,一对讨饭的夫妇来到坦山。他们发现坦山靠北边的岩壁(即万华岩)下有水从岩洞流出。岩洞对面有一块平地,他们觉得这是个好地方,就在岩洞旁边搭个草棚,住了下来,把万华岩的水引出来开荒种地。后来,又来了许多讨饭的人。有几年,万华岩这地方就热闹起来了。不晓得过了好多年,老百姓终于在这里开出一片片的好田,他们种高粱,种红薯,也种稻谷,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好日子。
  有一年,田里的禾苗,土里的杂粮都长得蛮好,眼看又是一个丰收年,百姓心里都很高兴。一天,大家正在吃中饭,突然从天空西北角飘来一片乌云,把太阳遮住了,一下子大雨铺天盖地把万华岩遮得看不到。只见那乌云里一个蛮大的怪东西,飞进了万华岩。过了一会,风有刮了,雨有下了,太阳又出来了。大家跑到岩口一看,大吃一惊,平常哗哗的地下河水,现在变成了一条小溪。
  原来,飞进岩洞的那个蛮大的怪东西,是一条蟒蛇。蟒蛇盘在岩洞里,把地下河堵住了。这样田里缺水,禾苗就干死了。百姓忍饥挨饿地过了一年又一年,到了第三年春天,那些想外出讨饭的人,忽然看见东南方天空有一朵彩云从远处飘来,慢慢地彩云变成了一个老人。老人手拄龙杖,留着雪白的胡子,看着准备讨饭的人,点头笑着。百姓们看了一会就认出来了,他是总管天下五谷的神农。百姓们连忙跪下作揖,向神农诉说自己的苦处,恳求他除去蟒蛇。神龙听着听着,气得连胡子都翘起来。他叫百姓给他牵来一头水牛,然后牵着水牛在草坪里连着转了三个圈,又用手掌在牛背上擦了又擦,从牛头和牛尾上扯了一根白毛和一根黑毛,叫声“变”,那根白毛马上就变成了一顶雪白的草帽,那根黑毛变成了一根三尺长的青竹鞭。神农戴着草帽,拿着竹鞭,赶着水牛进了岩洞。神农顺着岩洞往前走,过了七七四十九个小溪流,绕过七七四十九道急弯,钻过七七四十九个石洞后,看见蟒蛇正在河里睡觉。神农吸了一口气,轻轻地朝巨蟒吹去,那巨蟒打了一个喷嚏醒来了。耸耸鼻子,闻到一股牛腥味,便伸出头来问:“牛在何处?”神农答到:“牛在水里。”蟒蛇往下伸头的时候,神龙的竹鞭不偏不歪地打在蟒蛇的七寸上,只见他身子在慢慢地缩小,小到拳头般大小后,就变成了石头,再也不动了。这时,“轰隆”一声响,一股大水从洞里涌出来,直到现在,那条石蟒还躺在岩洞里的一块石壁上。
  神农从岩洞里出来后,告诉百姓,蟒蛇已经除掉了。还告诉他们,他在岩洞里造了很多石田,有旱田也有水田。临走的时候,他对百姓说:“我走了以后,石田会长出稻谷来,你们用它作种子,种出谷子就有饭吃了。”说完,变朵彩云向南飘去。百姓们一个个向南下拜,感谢神农的大恩大德。
  神农走后,百姓们都来到岩洞里,只见宽大的洞里,果然开出一丘丘石田,石田里长出谷子、高粱、包谷。于是他们马上回家拿来镰刀、箩筐,割的割,收的收。接着,他们又抢种抢插。这一年,获得了大丰收。
  从这以后,万华岩一带的老百姓每年到下种的时候,都到岩洞的石田里去割谷种,年年都有好收成。
  有一年,一个外地懒汉讨饭来到万华岩。割谷种的时候,懒汉也跟着人们进洞。懒汉慢吞吞地干活,半天了连箩筐底还有填满。当地人见他是外地来的,觉得蛮可怜,就帮他割了一箩稻子,半箩高粱和半箩包谷种,要他拿回去做种子。懒汉挑着2箩种子从洞里出来,也在万华岩附近搭起草棚住了下来。
  到了下种的季节,人们都忙着犁田耕地,只有这个懒汉每天在屋里睡大觉。秋天来了,人们种的庄稼又获得了丰收。懒汉却把谷种吃得只剩下一小半了,就再也不敢放开肚皮吃了。这样,饥一餐饱一餐地挨过了冬天。到了第二年割谷种的时候,懒汉第一次起个早头,第一个来到了岩洞里割谷种。奇怪的是稻田里都是清水,连一根稻草也看不到了,旱土里也是光光的,一根青草也找不出来了。百姓们赶来看到这个情景,晓得是懒汉吃了谷种的后果,就把懒汉赶走了。从那时起,石田里再也长不出稻谷了。人们为了怀念神农,就把这些石田取名叫“神农田”。
  万华岩里的地下河是通往东海龙宫的。老龙王有七个女,最小的玉钏,是一位年轻、美丽、聪明、善良的公主,她全身洁白如玉,宫女都称她“玉女”。那年万华岩闹天旱时,老龙王为搭救这一带的老百姓,花七七四十九天的时间,从东海龙宫开了这条通往万华岩的暗道,使这一带的百姓们躲过大旱灾。这条暗道除老龙王以外,有得第二个人晓得。
  有一天,玉女在龙宫的南墙下玩,偶然发现这条地下河道。玉女顺着河道一直走了三天三夜,来到了万华岩洞内。看到这里是另外一种景色,岩洞里石笋、石帘、石柱、石花到处都是。那龙不像龙,兽不像兽,人不像人的雪白岩石,给岩洞增添了光彩。玉女看着看着,不禁放开她那优美的歌喉,一边唱一边舞。从那以后,玉女年年夏天都来万华岩洗澡游玩。万华岩旁边的百姓经常听到玉女的歌声。可是当人们顺着歌声走到洞前的时候,洞前的石磬就发出阵阵宏亮的叫声,洞里的一幅两丈多高的石帷就合拢了。
  万华岩附近有一个后生,他从小就死了父母,人们不晓得这后生叫什么名字,因为他天天上山砍柴,就叫他樵哥。樵哥听说岩洞里有个美丽的姑娘经常在洞里唱歌跳舞,很想去看看。他几次来到洞前,石帷都是合拢的。这一年夏季的一天,樵哥起个早头,悄悄地来到岩洞前躲起来,过了一个时辰,石帷慢慢地开了。玉女穿一身洁白的衣服,更显得漂亮。她一边唱一边舞。樵哥看着看着,禁不住高兴地拍起手。噹,噹,石磬发出宏亮的声音。樵哥呆了一下,正想起身进去,玉女那雪白的身影早已消失在石帷后面。樵哥看到玉女的消息传开后,人们都来石洞前,等着玉女出现。一个夏天过去了,人们连玉女的歌声也听不到了。
  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有一天樵哥又起了个早头,又悄悄地躲到石洞前。不一会,石帷又慢慢地拉开了,有等玉女开口,樵哥就站起身来,这时石馨又发出了声音,石帷由两边向中间合拢着,眼看只有一尺多宽时,樵哥一下就跳进了石帷里面。石帷合拢后就再也不动了。从这以后,人们就再也有看到樵哥出来,也有听到玉女的歌声了。传说,樵哥和玉女双双回到了东海龙宫。后来,人们就把这个石洞称为“玉女洞”。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人物

平寿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