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与郴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559
颗粒名称: 中国女排与郴州
分类号: K825.2
页数: 3
页码: 738-740
摘要: 本段介绍了中国女排在郴州备战的情况。
关键词: 中国女排 传记 郴州市

内容

外电报道:中国女排崛起在世界排坛,是因为她们经常秘密地备战于一个“核基地”。
  “美国之音”则指明:这个“秘密基地”,就在中国南方的一个美丽的小山城郴州。
  当中国女排1981年底勇夺世界冠军后,上面这两条带有神秘谐趣意味的电波瞬间传遍全球。郴州,这个在中国版图上毫不起眼、甚至常被人误作“柳州”、“彬州”的地方,便伴随中国姑娘的威名而声誉鹊起。当1984、1986年中国女排在此集训获取“三连冠”、“五连冠”殊荣之后,它更成了国际友人、海外华侨、台港澳同胞、国内各界人士、群众球迷眼中的胜地。当他们怀着虔诚之心跋山涉水抵达目的地,看到那别具一格却绝无“核味”的大竹棚和普通的训练馆房时,几乎每个叩访探秘之客都发出寻根究底的提问“中国女排为什么选择郴州作为集训基地呢?”中国女排自1976年6月恢复组队后,决心攀上世界体育高峰。但因“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运动队普遍训练作风不过硬,思想浮动,外界的应酬、干扰也多。故教练、领队欲寻一僻静处所,集中时间、精力,甩开干扰潜心磨练。而郴州基地自1978年初创,接待了全国性排球集训后,也在拓思发展之路。他们清楚,国家体委正在寻求“三大球”翻身的突破口。
  1979年6月,市体委主任唐见奎主动赴京请缨。经过国家体委有关人员的实地考察,毅然定下郴州为国家女排训练基地。
  1979年9月,国家女排领队张一沛与教练邓若曾来到郴州实地考察,对这里便利的交通,适宜的气候,对基地位于公园幽静环境等条件,尤其是对地方党政部门重视体育和人民群众关心支持运动队的热忱态度,深深感到满意。在竹棚馆,邓若曾检查着木地板说:“场馆简陋一点,但凑合能用”,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老唐在他们回京前再次征求意见,他俩望着他熬红的双眼和场地上挥汗苦干的人们,向他伸过手去:“没什么可说的了,你们的心就是最好的保证。”于是,这一“北上请兵”和“南下探营”就“缘订三生”。中国女排毅然南下,将郴州苏仙岭下、北湖岸畔的竹棚训练馆当作艰苦创业、一朝腾飞的“秘密基地”。
  1979年10月5日夜,女排首次抵达郴州。翌日清晨,几个勇敢的姑娘爬上基地游泳池高高的跳台。啊,脚下是碧兰的池水,艳丽的花圃。棚外是宁静的湖面,葱茏的树林,远处是新兴的城区,翠屏似的群山……。杨希潇洒地在跳台上转了个圈,“嗬,我跑了全国,没想到这儿藏着个小天堂哩!”然而,轻松只是片刻。紧接着的封闭式集训,使她们每天足不出户,艰辛倍尝。有时上午练到中午,有时下午补课到晚上。于是厨师们全天守候在灶旁炉边,不管女排练到何时,都等她们出馆回宿舍洗浴时,才挥动锅铲,摆开碗盘。这样,当姑娘们冲去汗水,步入餐厅,那喷香流醇的菜肴恰好上桌,热气香味直扑心底。
  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大运动量,使姑娘们每天挥汗如雨,要换洗两、三次球衣。当时,宿舍中还没安装暖气,服务员便烧燃木炭、架起竹竿,甚至把衣物摊在手上烘干。偶遇停水,干部、职工便到湖边担水烧热,一桶桶送进宿舍。以后,条件好了,姑娘们住进星级宾馆,老队员仍不忘向新队员诉说藏在胸间的这点点滴滴。
  对女排的训练,地、市党政领导倾注了全部爱心。一天,市委书记叶明华听了唐见奎关于女排“体力”问题的汇报与要求后,来到基地训练馆。他观看了女排一小时的训练后,坐不住了:“快打电话找商业局老崔、粮食局老刘,请他们来办两个钟头学习班。”两位局长满腹纳闷地赶来了,眼前的场景也使他们手心捏汗:姑娘们浑身湿透地在奔跑、滚翻,腿上碰得红肿青紫,臂上探出道道血痕。谁动作慢一点,教练的球就毫不留情地砸到她身上。谁动不了啦,队友们就聚拢来齐声高呼“加油!”当得知曹慧英右膝半月靠不锈钢片固定着,陈招娣的左腕挠骨断裂过,书记、局长们十分感动:“这打冠军太不容易了,消耗这么大,还要付出那么多代价呀!”
  于是,一份生活物品的供应方案当场拟订:肉食蔬菜,一律鲜活。鸡每只斤半左右,由三里田鸡场定时供应;鱼每条需两斤,由市郊人民公社定量捕捞;猪、牛随吃随宰,让地、市肉食水产公司解决;面粉面条,要地区面粉厂供应;蜜桔,到市园艺场、地农科所采摘。甚至大米、茶油在哪家粮店拉,调料蔬菜在哪个菜场买,由谁掌握,都定位到人。以后,每次女排来郴,地、市领导都召集商业、粮食、煤炭、石油、供电、供水、铁路、卫生、文化、公安部门,组成接待领导小组,进行全方位保证。即使在郴州划为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物价放开之后,有关单位仍以平价供应集训所需,市和地区屡次拨出专款予以切实保证。
  各行业、各单位亦视女排如家人。女排需增加训练难度,市体委抽调男子排球教练陪打。女排需置身实战环境气氛,市体校游泳、田径教练和基地干部、职工充当裁判、司线。女排外出拉练比赛,铁路车站千方百计解决全队卧铺。女排队员发生伤痛,市立医院无偿支援医疗器械,解放军198医院安排最好的医生、床位,地、市、县药材公司敞开药库大门。基地更是不遗余力,例如1984年集训,袁伟民教练率队来郴前电话要求馆内温度要有18℃。基地人闻风而动,在偌大的新训练馆中奋战5昼夜,装上电热风装置,不行又拆除;抬进暖气片,气温仍上不去;最后登高作业,用薄膜封住所有的窗户,堵塞天面全部的洞。经测试达到20。时,大家才松了口气……
  女排的训练,还牵动全市人民的心。训练场地上经常有两个年近花甲的老头,在帮助她们捡球、递球、推球车,连女排队员长跑,他们也迈动老腿跟着喊“加油”。这两个常被人误认作基地人的老球迷,迷女排迷到走火入魔的境界。其中,一位是市立医院放射科医生谢新楷。他见女排的运动健护量大,就买来《中医按摩治疗法》一书,边读边在自己身上练习,还动员家人扮伤员,下班后又赶去基地向女排随队医生求教。很快,他便成了称职的女排按摩医师。另一位,是地区农行干部姜魁元。他自告奋勇对女排说:“你们训练忙,杂事我来干”。于是购邮票、借书刊、领包裹、寄书信,还写诗歌鼓舞士气,赞孙晋芳“堂堂中华好栋梁”,誉曹慧英“十年征战犹未酣,身为大姐不下岗”,夸郎平、张蓉芳“榔头、重炮美名扬”……
  市副食品公司的黎桂晖,也经常主动为抽不出身的女排队员上街办事。杨希负伤了,她看望安慰,帮助熬药。梁艳年龄小,她陪伴左右,解除寂寞。张蓉芳要做裤子,她也记在心上,当“参谋”选料子。但姑娘们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晓,小黎是把落地才5个多月的女儿交给丈夫,来与她们朝夕相伴的……
  市商业局肖玉润副局长,为使女排吃到鲜鱼,身着水裤,亲自下塘捕捞鲜鱼。郴州剧院的劳模阳细妹大姐为女排送来家乡特产冬粉团子。银髯拂胸的卢医师赶车为女排配来家传的伤药……
  鞭炮声声,地委书记、行署专员,市委书记、市长们惦记着女排,他们离开亲友家人,来陪同运动健儿度过大年三十。团市委、市青联挂念着女排,他们组织各界青年,来与巾帼英雄们联欢笑迎新春……
  省委、省政府领导熊清泉、周时昌在郴工作时,曾对女排教练、领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虽然不懂排球,但我们郴州人民崇敬为国争光的女排,可以为你们打气鼓劲,争当合格的啦啦队。”
  郴州人民的热情和爱心,激励着国家女排刻苦训练,奋力拼搏,夺得了“五连冠”。女排的拼搏精神,也鼓舞着郴州人民。全市人民以女排为榜样,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工农业生产都取得突飞猛进的成就。1989年,郴州市进入全国36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的城市之列。郴州人民为纪念中国女排在郴州的腾飞,在北湖公园竖立了中国女排大型雕塑——“拼搏”。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士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