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谈郴州“三绝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558
颗粒名称: 毛泽东主席谈郴州“三绝碑”
分类号: K825.2
页数: 2
页码: 737-3738
摘要: 本段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主席视察情况。
关键词: 毛泽东 人物传记 郴州市

内容

1960年3月,毛泽东主席来南方视察。12日下午4时至8时,在长沙接见中共湖南省委领导和正在长沙参加中共湖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各地、州、市委书记。接见中,在听取郴州地委书记陈洪新汇报郴州地区工作时,毛主席向参与接见的全体人员亲切地讲述了郴州苏仙岭“三绝碑”的历史故事。
  毛主席说:古时候,郴州这个地方,是蛮荒之地,很荒凉,鞭长莫及,是个谁也不愿去的地方。宋朝有个秦少游,很有才华。经苏轼的推荐,应召进京,当过秘书省正字和国史编修官。后来,因为新旧党争的牵连,屡遭贬谪,最后削官去职,于绍圣三年,流放在郴州当老百姓。秦少游因为怀才不遇,含冤被贬,很不满意,满腹牢骚。但是,又没有地方去讲,后来他就写了一首词,叫《踏莎行·郴州旅舍》。这首词写得很好,写出了他被削职后,那种凄楚难言的隐衷,把那些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冲突中,有才华有抱负的爱国知识分子,报国无门,不堪排挤打击的情怀,描写得淋漓尽致。所以很有名。接着,毛主席就琅琅有韵地背诵起这首词来。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毛主席说:这首词在文学艺术上是很有价值的。苏东坡很喜欢,特别喜欢最后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把它写在扇子上,天天看它读它。秦少游死后,苏东坡非常悲痛,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后来,著名的书法家米芾,把秦词、苏跋书写下来,传到了郴州。郴州人为了纪念秦少游,把秦词、苏跋、米书刻在碑上,史称“三绝碑”。秦观死后166年,南宋有个名叫邹恭的来郴州当知军,再把原碑拓片,转刻在苏仙岭白鹿洞的大石壁上,这就是今天能看到的“三绝碑”。这块碑是很有历史价值的,是我们国家在文学艺术上的瑰宝,要很好加以保护。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人物

廖文春
责任者
毛泽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