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岁节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53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岁节习俗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3
页码: 620-622
摘要: 本节介绍了湖南省郴州市岁节习俗。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节。
关键词: 郴州市 岁时节令 风俗习惯

内容

春节 俗称“过大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为“过小年”。过年前,家家户户喜做“桃环”、宰“过年猪”、磨豆腐、搞卫生、购年货、贴春联、门前栽“摇钱树”,晚辈向长辈辞年送礼。“三十晚上”敬天地,在外的家庭成员都要赶回家吃团年饭。晚上,富家大门口悬两盏大彩灯,标示“红灯高照”。贫民则门口点一盏小油灯,讨个吉利。有的家里通宵点灯,炉火旺盛,家人久坐“守岁”,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晚上睡觉前,要鸣放鞭炮“封财门”。大年初一凌晨起床后,由男户主鸣放鞭炮开财门。早饭后,人们穿着一新。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打发小孩“红包”。拜年的常规为“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互相走访,请客吃饭,恭贺新禧。
  民间过年忌讳颇多。过小年后忌讳骂小孩、吃药。大年初一,忌说不吉利的话;忌扫地和往外泼水,说会“财气外流”。初二至十五日忌洗涮被单、床单。
  新中国建立后,陋习逐步革除,但从吃团年饭到午夜新旧岁交接,至次日“开财门”,新增三个燃放烟花爆竹高潮。亲友借节日之机团聚宴饮,增进情谊,有盛无衰。机关单位和团体,在大年初一举行团拜活动,以示道喜慰问。各级干部向当地军烈属拜年,以示慰问和祝贺。
  元宵节 郴城有正月十五闹元宵之俗。元宵之晨,家家户户吃“元宵”。新年舞龙、耍狮、唱花灯等活动到这天最盛。全城张灯结彩,鞭炮长鸣,焰火五光十色冲天而起,人们身穿五彩衣,头戴假面具,敲锣打鼓,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脚,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盛极一时。近年,还举行迎春灯展和各种文娱活动以添欢乐。
  清明节 节日前后,无论贫富,家家户户有扫墓祭祖之俗。1949年前,大户宗族以户族为单位集体上坟扫墓。祖辈留有“公田”的氏族,还发上坟钱,男丁集中到祠堂“吃清明会酒”,并按男丁分谷分肉。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仍在清明节前后开展扫墓活动。学校、机关、团体,多到烈士纪念碑前献花圈,进行悼念活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阳节),又名蒲节。家家户户早晨吃粽子,正午吃雄黄酒。傍晚用艾、姜蒲炆水洗澡暖筋骨、避瘟疫。小孩身上佩戴药物香荷包,以避邪保健。晚餐,亲友互邀过节。旧时,还在郴江开展龙舟竞渡活动。
  中元节 农历七月初十至十五日为中元节,又称“七月半节”、“鬼节”。各家各户都要“接”已故祖先的神灵回家,设酒、菜、饭供奉。七月十四日晚上焚烧纸衣、冥钱、香烛,洒奠血酒(鸡血、鸭血均可)“送”归阴府。新中国成立后,此俗逐渐消失,近年又有抬头。
  中秋节 “八月桂花香,家家接姑娘”,为郴州人传统习俗。农历八月十五日,家家户户杀鸭,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来团圆聚餐。晚上赏月,吃月饼、糍粑、之类。边吃边思亲人,话旧情,念故乡。建国后,赏月兴致更浓,当月亮升起时,合家欢聚,共坐庭园赏月,食月饼、果品,远方亲人未到,也要留一块月饼以示念亲思团圆。
  冬至节 是日,城里都有吃猪肉炖罗卜汤,烘冬至腊肉,晒冬至粉的习惯。
  此外,境内还流行一些传统风俗,如农历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四月初八敬鸟饭,六月初六夏伏节,煮新米嚐新;七月初七名七香节,翻晒衣被、书籍,九月初九登高野游,蒸糯米酒,俗称“重阳蒸酒桂花香”等。
  新中国建立后除上述夏历节日(传统的)外,还有法定公历节日(新节日):元旦节(元月1日)、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护士节(5月12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此外,还有农历九月初九老年节。节日期间,机关单位均组织相应的庆祝活动。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