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医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50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医疗
分类号: R192
页数: 7
页码: 592-598
摘要: 本章郴州市医疗概括中医、西医、护理、医疗保健制度。
关键词: 医药卫生 医疗 郴州市

内容

第一节 中医
  一、发展概况
  市境中医,历史悠久,代不乏人。唐代名医韩宗绍,仕至翰林医官。明代,何孟春著《群方续钞》。清末,中医有进一步发展。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在郴城创办公立国医学堂,培训中医人才,李赓唐、李云松、陈静斋等许多郴州名医,都曾就读于该学堂。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偏重西医,市境中医减少。据民国35年(1946)郴县中医师公会统计,城区仅有中医师18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事业发展很快。50年代中期,城区在中医联合诊所的基础上,组建郴县中医院,设病床50张,为市境中医开设病床的起端。1959年,郴县中医院划归郴州市,更名为郴州市中医院。1987年更名郴州中医院。至1989年,已初步建成为一个门类比较齐全、设备比较完善的医院。现有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有病床174张,设有内科、骨伤科、妇科、五官科、儿科、皮肤科、痔瘘科、理疗科等8个中医临床科室以及放射、化验、制剂等辅助科室。购置200毫安爱克斯光机、心电图、脑血流图、超声显像仪、电脑型体外反搏治疗仪等一批医疗设备,结束中医单纯靠“望、闻、问、切”诊断疾病的历史。除中医院外,地区人民医院、市立医院等综合医院也开设中医科,设立中医病床。1989年,全市有中医病床301张,中医、药各类技术人员269人,其中中医、中西结合医师121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66人,医师46人)。
  二、临床
  内科
  1949年前,中医应诊均不分科,包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中医院成立后,开始单设骨伤科,其他仍沿袭传统的大内科范畴,医师诊病仍以传统的望(色)、闻(气味)、问(症)、切(脉)为手段,无其他诊断设施。但一批名老中医在继承和发扬中医内科学方面,努力弘扬古代“经方”之所长,扩大应用范围。郴州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邵英伟,在医疗实践中深入领会各“经方”的原理及适应症的病理机制,使“经方”做到一方广用,异病同治。他以“五芩散”加减,治疗内科中常见的黄疸、水肿、胃脘痛、呕吐、淋症、痹症等多种疾病,都取得满意的效果。60年代中期,该院开始引进现代医疗设备,开设化验室,开展血、粪、尿三大常规化验。后又相继开设心电图室、爱克斯光室,使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有了更为科学的依据。但诊疗范围仍限于以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对危重症很少收治,危重病人的转院率高达95%。1984年,中医院将大内科析为内、妇、儿三科,并陆续购进200毫安爱克斯光机、B超仪、呼吸机、体外反搏治疗仪等一批检测治疗仪器,还开展细菌培养及各种生化检查,使内科诊疗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诊疗水平亦得到相应提高。80年代与60年代相比较,诊断符合率由81.40%提高到96.70%,治愈好转率由73%提高到96.50%。1986年,该院组建急诊室,实行24小时急诊值班制。1986~1989年,共抢救脑溢血昏迷、严重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心跳呼吸骤停、休克等多种危重病人53例,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危重病人的转院率由1984年以前的95%下降到1989年的5%。
  骨伤科
  60年代初期,市中医院设立草医骨伤科门诊,治疗一般跌打损伤及腰腿痛的病人,一律不收住院。60年代末期,设立骨伤科病床,也仅收治腰椎病和一般的四肢骨折。70年代后,治疗病种增多,难度加大,不仅能治闭合性骨折,而且能进行骨折开放性手术复位,还能较好地开展骨牵引及清创术。1987年,该院还发明用“四点挤压垫”加三角巾外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较好地解决了髌骨骨折后易于移位的难题。
  妇科
  1982年,市中医院正式开设中医妇科。此前,由内科兼看妇科门诊。该院在治疗月经不调、滑胎、胎动不安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尤以治疗崩漏更为突出。桂阳县患者钟苏,阴道经常有少量流血,在当地卫生院经中西医治疗数月,未见好转。后经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检查,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以西医治疗两月余,也未见好转。1980年3月,钟到中医院向邓向东医师求诊。当时,患者阴道流血、色淡红,伴头昏、心慌、周身乏力,脉沉细。诊断为漏症,系心脾两虚所致。邓采取补养心脾、摄血之法,方用“归脾汤”加五倍子、野南瓜等治之。三剂后,阴道流血即消除,再以原方去五倍子三剂而调理,巩固疗效,再未复发。
  儿科
  中医院中医师梁明焜从医50余年,根据小儿“脏腑柔弱、脏腑全心未壮”的生理特点及其“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总结出一套以五脏病理、生理学为纲的儿科辨证施治方法,主张以柔润、调理和扶正为本,力戒妄攻、误下和峻补。他尤其擅长于小儿麻科,治疗原则是:初期潮热,以宣透为主,选方用“宣毒发表汤”;已现潮热,以解毒为主,选方用“葛根疏邪汤”;已收潮热,以滋阴为主,选方用“生地骨皮汤”。晚年,他总结经验,编著《麻疹验方歌括》。
  痔瘘科
  郴州中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都设立中医痔瘘科,以第二人民医院痔瘘科尤具特色。该院从1966年起,便开展痔瘘门诊。开始用枯痔液治疗痔疮,虽有一定的疗效,但病人疼痛厉害,烧灼感重,副作用大。60年代末,枯痔疗法基本被淘汰。1971年后,改用结扎注射法治疗内痔,一般三至五天脱线干枯,五至七天后创面愈合,自觉症状消失,无副作用。1977年后,该院还先后推广使用挂线疗法治疗肛瘘,明矾注射液治疗脱肛,均取得良好疗效。
  针灸理疗
  1959年,市中医院开设针灸、理疗门诊。当时,仅有火罐、热敷袋、银针、激光灯等简陋设备。70年代后,针灸理疗科有较大的发展,先后添置红外线灯、牵引床、超声治疗仪、微波理疗机、超短波治疗仪、针麻机、直流感应电疗机、神灯、针灸治疗机、骨质增生治疗机等设备。80年代,该院用“新九针”治疗外感风邪、中风口歪、肩周炎、疳积、神经性头痛、腰背肌劳损、息肉、神经衰弱、小儿麻痹后遗症、淋巴结核、化脓性乳腺炎、扁平疣等多种慢性病,有效率达90.20%。老中医潘翰铭世传的药条灸(麝香、苍术、艾叶、僵蚕、全蝎等20余种药物组成),治疗面神经麻痹,治愈率达98%。
  第二节 西医
  一、传人和发展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美国长老会在东门口创办惠爱医院,为市境第一所西医院。
  民国36年(1947),省卫生处在郴城设省立郴县医院,设病床50张。
  1949年12月,郴县行政专员公署接管省立郴县医院,更名为郴州专区人民医院。
  1951年9月22日,接管郴县惠爱医院,更名为郴州专区区立医院。1953年6月1日,湘南行政公署决定,郴州专区区立医院与郴州专区人民医院合并,定名为郴州人民医院,共计病床120张,职工123人,其中医师7人。
  建市后,全市西医事业得到很大发展。1989年,市境共建有县级以上综合医院5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郴部队医院1所,职工医院5所,精神病医院1所,传染病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2所,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医务室(所)155所。共有病床(不含部队医院及中医病床,下同)1897张,工作人员2703人(不含中医及防疫、保健、药政、卫校等人员,下同),其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105人(副主任医师59人,主治医师427人)。医院建筑总面积13.97万平方米。
  二、医疗技术
  西医虽早在20世纪初传入郴城,但清末民国的40余年中,医疗技术进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初期,医院只设内、外2科。50年代后期,诊疗科室逐步完善。1980年后,综合医院都分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中医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以及放射、检验、麻醉、病理、理疗等辅助科室。
  内科
  50年代初期,西医内科只能收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60年代,收治的病种逐渐增多,并在食道静脉曲张大出血、中毒性菌痢等危重症的抢救方面,积累一定的经验。
  70年代,普及心电图诊疗技术,并广泛建立心电监护室,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有较大的进展。1975年,市立医院应用扩容、扩血管药物抢救感染性休克病人100例,成功率达95%。患者朱兵香,患脑溢血住院,为脑溢血合并颞叶沟回疝的极重型病人,经中西医结合精心治疗,在昏迷35天后重新清醒,并治愈了偏瘫。80年代后,地区人民医院、市立医院分别购进超声心动仪、心脏除颤起搏器、心电监护仪、纤维内窥镜、体外反搏治疗仪、闪烁扫描仪、人工心肺机等一批诊疗设备。并推广应用细针头快速肝穿、腹膜透析、脑室穿刺引流等一批新技术。市立医院还率先在郴州地区开展染色内镜检查。
  外科50年代初期,医院只能做阑尾、疝气等较简单的下腹部手术及截肢术。1960~1969年,地区人民医院、市立医院先后开展胃全次切除、胆囊切除、肾切除等上腹部手术。70年代,外科手术范围逐步扩大,普通外科开展肝部分切除、甲状腺全次切、胆总管切开取石和脾、肾静脉吻合术等一批难度大的手术;泌尿外科开展前列腺摘除术;骨科开展骨折开放性手术复位、各关节病灶清除及部分脊柱和椎管内手术。80年代,市立医院外科手术有新的突破。普通外科先后开展甲状腺癌根治术、乳癌扩大根治、全胃切除、消化道肿瘤根治切除、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复杂的胆道联合术、肝部分切除;颅脑外科开展了颅内清除止血术、颅骨大骨瓣切除减压术、浅表部位脑瘤摘除等;骨科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泌尿外科开展膀胱切除、输尿管移植、回肠代膀胱术、用膀胱粘膜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等一些难度较大的手术;显微外科从1986年起应用于临床,单株毛发移植获得成功,并进行断肢再植的临床探索。
  妇产科
  民国初期,惠爱医院便已用新式方法接生。50年代,专区人民医院设立妇产科,开展一般的输卵管结扎术,子宫全次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以及古典式剖腹产等。60~70年代,地区人民医院、市立医院先后开展子宫全切、子宫下段剖宫产及阴道成形术。1981年,地区人民医院开展外周血培养及显带技术,在250例外周血培养及G带核型分析中,发现有染色体病20人。1985年,发现猫叫综合症并XXX综合症。1988年4月,市立医院对一例巨大粘膜下子宫肌瘤引起急性完全性子宫内翻患者施行手术,获得成功。
  儿科
  50年代末,地区人民医院始建儿科。主要收治小儿传染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肾炎、轻型肺炎、小儿腹泻等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儿童。1980年后,各综合医院儿科设备不断完善和更新,儿科诊疗水平渐次提高。新生儿硬肿症、核黄疸、颅内出血、脑水肿以及心衰、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和抢救,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官科
  60年代,能开展扁桃体摘除术、鼻息肉摘除术及常见外眼手术。1980年后,市立医院先后开展鼻衄鼻粘膜下剥离、鼻骨骨折复位、上额窦根治、乳突根治等一些难度较大的手术。眼科方面,开展视野裂隙灯等检查项目以及泪器手术,上脸下垂手术,斜视矫正术,各种术式的白内障手术,眼内异物摘除手术等。
  口腔科
  50年代末,首创于中医院。1962年,市立医院建立口腔科。开始,仅能开展牙髓病、牙周病、各类填充和口矫的医疗业务。以后又陆续开展空根、干髓疗法、唇裂修补等手术。1980年后,口腔科的设备和技术力量不断得到充实,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口腔内科开展粘膜病治疗,口腔外科开展颌面创伤外科、齿槽整形、小肿瘤切除、聘裂修补等手术。
  放射科
  新中国成立前,市境只有2台30毫安爱克斯光机,透视技术落后。50年代,主要开展胸透、胃肠钡透等项目。1960~1980年,先后开展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静脉胆囊造影、钡剂灌肠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等特检项目。1980年后,市立医院相继开展关节腔空气造影、脑血管造影、气脑室造影、椎管造影、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消化道气钡双重对比造影、透视下肠套叠手法整复等新项目。
  检验科
  50年代,仅能作血、尿、粪及胸、腹水、脑脊液等常规检查。1960年后,相继开展网织红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检查项目。1980年后,市立医院建立细菌培养室、生化室、免疫室、常规检查室和血库等比较完善的检验部门。1985年,该院参加郴州地区生化检验质控,获全区第一名。1988年,在全省生化质控检查中,该院有7个项目符合全省靶值。
  麻醉科 50年代,医院开展麻醉项目主要为腰麻和乙醚麻醉。1960年后,陆续开展硬膜外麻醉、静脉麻醉、针刺麻醉和腋络阻滞麻醉、颈丛阻滞麻醉等。
  第三节 护理
  清末、民国时期,郴县惠爱医院、省立郴县医院均设有护理部。1953年,郴州人民医院在医务处设护理干事,总管护理工作。门诊、病房及手术室均有较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三测单”、医嘱本、药卡、饮食牌、交班报告、重危病人护理等记录完备。1961年,市立医院正式开诊,当时护理人员不足,专业素质较差,医院着重抓了护理人员基本功的训练,陆续建立分级护理、晨间护理、“三查七对”、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一系列护理制度,做到护理工作有章可循。在医护消毒、各种注射、危重病护理、三输术(输液、输氧、输血)等基本技能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文化大革命”初期,医院实行“医护一条龙”制度,医、护分工被打乱,一些护理制度,如三级护理制、保护性医疗制、岗位责任制、陪护制、探视制等多被废止,病房取消医嘱本及医疗性饮食,基础护理由病人的亲友负担,病房秩序混乱,护理质量明显下降。1979年,国家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市立医院认真落实基础护理,恢复分级护理,加强专科护理,逐步推广责任制护理,制订25种护理制度,使各项护理工作均能按章办事。1983年,地区卫生局对全区15所县以上综合医院进行评分检查,市立医院获90.25分,名列全区第一。1985年,市立医院内科护士王艳松在全区24家医院护士长护理技能比武中,以总分288.7分的成绩,获全区护士长全能第一名。1986年,该院在全地区护士护理技能比赛中,又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并代表地区参加全省护理操作比赛,获五项一系列双人操作第二名。1989年,又获郴州地区护理质量“天使杯”竞赛县级组第一名。
  第四节 医疗保健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党政机关、群众团体、文化、教育、卫生等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对厂矿、交通、财贸等企业单位的职工,实行劳保医疗制度。在农村,推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
  一、公费医疗
  1959年,市人民政府成立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简称公费医疗委员会),督导全市公费医疗费用的管理和使用。根据公费医疗管理办法的规定,凡享受公费医疗的干部、职工一律凭《公费医疗证》到指定医院就诊,一次医药费不得超过2元。超过限额者,应报请公费医疗委员会批准。1965年,因全市公费医疗经费超支过大,市公费医疗委员会对干部、职工医药费的报销,采取国家与个人负担相结合的办法。凡因病门诊治疗或住院疗养者,其医药费用由个人负担10%;住一般性综合医院治疗者,个人负担5%;对工资低、疾病多的干部、职工,如个人负担确有困难,可由本人申请从单位福利费中补助。对二等乙级以上革命残废军人,离、退休人员和施行绝育手术及因公负伤者的救治所用医药费,全部报销。1966年,公费医疗经费开支由1965年的人均支出25元下降到21元。1967年6月24日,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发出通知,停止执行公费医疗经费中个人负担部分,由国家全部报销。此后,公费医疗经费支出一年比一年增加。1967年,人均公费医疗经费为29.65元。1984年,上升到62.52元。为控制公费医疗费用支出的迅速增长,1978年起,对享受公费医疗全额和差额拨款的单位,实行医疗经费“一年一定,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承包办法。但对1949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干部,仍由市公费医疗委会员会实报实销。
  二、劳保医疗
  根据政务院1951年2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市境厂矿、交通、财贸等企业(含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劳保医疗制度。1989年,全市有663个单位,6.74万名职工享受劳动保险医疗,共提取医疗卫生费1390.6万元,人平206.32元。
  市劳保医疗经费的开支范围:凡因工负伤致残者(含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直接引起的疾病),其医疗费、药费、住院费及住院期间的膳食费等,均由劳保医疗经费中开支;患一般疾病和非因公负伤者,只报销诊疗费、住院费和普通药费。但对有特殊贡献的劳动模范及军队转业到企业的战斗英雄,经批准,也可报销全部医药费用。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患病时,其手术费、普通药费由劳保经费中负担二分之一。
  三、合作医疗
  1965年12月,镇人委会根据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举办一期农医培训班,学员由各生产大队推荐保送,原则上每个大队1人,全镇共32人。学员实行半农半读,毕业后回原生产大队,实行半农半医,统称“赤脚医生”,成为农村兴办合作医疗的骨干力量。1968年4月,许家洞公社黄草大队率先办起全镇第一所农村合作医疗站,到1970年3月,全镇34个农村大队,均办起合作医疗站。其劳动报酬,由所在生产队按同等劳动力记工分,按大队干部的工分值参加大队年终分配。“赤脚医生”人数,根据各大队的人口总数、地理环境以及经济负担能力设2~7人不等。
  合作医疗站的经费,由个人和集体共筹。即社员个人交一点,公益金中提一点,合作医疗站采、种、制中草药积累一点。社员自交部分一般为每人每年1~1.5元。公益金提取部分,按总人口计算,每年人平1元。经济富裕的大队,由公益金全包。社员加入合作医疗后,医药费均实行减免,凡在本大队合作医疗站就诊者,每人只收挂号费0.05元,药费一律免收。到公社卫生院就诊者,药费由合作医疗站报销,住院费、治疗费由患者自己负担。到市以上医疗单位治病者,公伤及危重病人,由合作医疗站报销药费;慢性病患者,只报销药费30%;其他一切费用由患者自负。
  农村合作医疗站治病,以中草药为主,辅以西药。所需中草药品,绝大部份由“赤脚医生”自种、自采、自制。“赤脚医生”行医方式,主要是巡诊。社员都愿意到合作医疗站就诊。1973年,郴江公社龙门池大队合作医疗站,就诊人数达2.35万人次。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办医形式也相应改变。至1989年,坚持集体办医的仅3个村,其余转为乡村医生个人承包,合作医疗站也更名为村卫生所。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