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季节性传染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49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季节性传染病防治
分类号: R183
页数: 3
页码: 585-587
摘要: 本节郴州市疫病防治季节性传染病防治概括了伤寒与副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关键词: 疫病防治 医药卫生 季节性传染病

内容

一、伤寒与副伤寒
  民国35~38年(1946~1949),市境每年都有散在性伤寒病例发生,城区累计发病达63例。50年代初期,郴县卫生院在人群中普遍注射伤寒、副伤寒菌苗,发病人数渐趋减少。1956~1958年,最高发病率为5.99/10万,最低发病率为1.49/10万。
  1960~1965年,郴州市伤寒发病率持续上升。1961年,为27.06/10万。1965年,为182.56/10万。1966年春,部份居民因食用镇供销社销售的被粪便污染的生荸荠,导致全镇伤寒暴发流行。3~5月,发病380例,发病高峰期,日发病24例。全镇总发病率为413.19/10万。疫情发生后,镇委、镇人委会于4月13日成立防治伤寒指挥部,由镇委副书记、镇长梁中维任指挥长,从直属医疗单位抽调56名医务人员,组成防治伤寒专业队,深入基层,隔离治疗病人,接种伤寒菌苗,组织群众开展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中心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短期内平息了疫情。
  1967年后,全市伤寒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稳定下降。1967年,为50.80/10万。
  1969~1989年,年发病率稳定在20/10万以下,年发病率最低的1978年为0.81/10万。
  二、痢疾
  市境痢疾流行甚久。民国35~38年(1946~1949),郴县境内共发痢疾1103例。1956~1959年,最高年发病率为787.59/10万,最低年发病率为407.82/10万。60年代初,痢疾发病率仍持续上升。1962年,为451/10万。1965年,激增至2466.53/10万,居全市各种传染病发病率之首。1969年后,痢疾发病率虽有所下降,但1969~1989年,平均年发病率仍为608.32/10万。
  市境痢疾发病高峰在7~10月。据1979~1986年疫情资料统计,7~10月发生的痢疾患者占患者总数的64.31%。
  市卫生防疫站于1975、1977、1986年3次对全市痢疾流行菌型进行调查,共采集患者粪便标本520份,检出阳性223份,其中福氏痢疾菌178株,占阳性标本的79.82%;宋内氏菌33株,占阳性标本的14.80%;舒密氏、志贺氏、鲍氏菌分别占阳性标本的3.14%,1.79%,0.45%。
  市内医疗单位对痢疾的治疗,长期以来主要是采用磺胺类药和抗菌素,致使耐药菌株增多。1977年,地、市卫生防疫站联合对痢疾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仅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痢特灵、呋喃妥因等5种抗菌素对各型痢疾菌均较敏感,其他均效果不佳。
  三、病毒性肝炎
  郴州市首次报告病毒性肝炎为1961年,年发病率7.71/10万。嗣后,疫情逐年呈上升趋势。
  1978年,为市内病毒性肝炎发病最多的一年,年发病率为334.42/10万。地、市卫生局分别从地、市医疗单位抽调11名医疗防疫人员,组成肝炎防治调查组,对部分食品从业人员和托幼单位工作人员等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共检8445人,其中阳性者633人,阳性率为7.49%,以学龄前儿童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4.05%。
  在肝炎防治中,市内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每年均对饮食行业、托幼机构等重点行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肝炎病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均调离原工作岗位。同时,加强对献血员的管理,凡有肝炎病史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都严禁作输血员。
  四、脊髓灰质炎
  民国时期,脊髓灰质炎在市境已有流行。但正式见诸于疫情报告,为1960年。1963年,市内发生暴发性流行,发病率为57.08/10万。是年始,镇卫生防疫站使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为儿童免疫。次年起,发病率逐年下降。1964~1970年,年最高发病率为25.14/10万,最低发病率为4.90/10万。1978年后,全市未再发现此病。
  五、麻疹
  麻疹,市境流行已久。新中国成立后,仍连年流行,且带周期性,大体每隔2~3年出现一次。1960~1967年,全市共发生麻疹病人5491例,死亡16人。
  1968年后,在全市范围内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1968~1989年,最高年发病率为289.25/10万,最低年发病率为10.72/10万。
  六、白喉
  市境报告白喉病情,始于1948年。1948~1949年,郴州城区共发生白喉患者11例,死亡3例。
  新中国成立后,疫情报告制度加强,白喉疫情发现率增高。1954~1957年,城关镇共发生白喉57例,死亡8例。
  1953年,城关镇开始为儿童接种白喉类毒素。但在1979年前,疫苗注射缺乏连续性,影响免疫效果,疫情继续呈上升趋势。1960~1979年,全市共发生505例,死亡10例。
  最高年发病率为57.91/10万。
  1980年后,市卫生防疫站按照免疫程序,对易感儿童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及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疫苗,疫情逐年下降。1980~1986年,全市共发生白喉139例。1987年后,全市未再发生白喉病,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控制白喉的标准。
  七、百日咳
  百日咳在市境流行已久。新中国成立后,每年仍有病例报告。1960~1969年,共发生1641例,发病最多为1965年,发病率达914.81/10万。
  1970年后,市卫生防疫站为儿童全程、足量交替注射百日咳单一疫苗、白百破三联疫苗,疫情明显下降。1970~1979年,全市只发生168例,最高年发病率为44.18/10万。
  1980年后,疫情进一步下降。1980~1985年,仅发现百日咳患者34例,最高年发病率为9.41/10万。1986年后,全市未再发生百日咳疫情。
  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市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简称流脑)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后,仍有流脑疫情发生。1951~1958年,城关镇共发生流脑80例,死亡9例。
  建市后,流脑发病率一度呈逐年上升趋势。1960~1970年,全市共发生流脑患者1032例。1967年,暴发流行,发生791例,年发病率为783.28/10万,其中死亡48例,病死率为6.07%。
  1968~1974年,镇防疫站为10岁以内的儿童注射流脑菌体菌苗,预防效果不佳,1975年后停止使用。1978年起,使用“A”型流脑多醣体菌苗预防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1984年,降至3.94/10万。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