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49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疫病防治
分类号: R183
页数: 7
页码: 582-588
摘要: 本章郴州市医药卫生疫病防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动员群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网和报告制度,加强传染病管理,有计划地实施预防接种,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50年,消灭烈性传染病。各种法定传染病的总发病率由1961年的1098.10/10万下降到1989年的322.63/10万。
关键词: 疫病防治 医药卫生 郴州市

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市境是郴州历史上有名的疟疾高发区之一。霍乱、天花及其他各种传染病也时有发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动员群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网和报告制度,加强传染病管理,有计划地实施预防接种,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50年,消灭烈性传染病。各种法定传染病的总发病率由1961年的1098.10/10万下降到1989年的322.63/10万。
  第一节 寄生虫病防治
  一、疟疾
  市境疟疾,流行甚久。三国时,有“南蛮之地多瘴气”的记述。唐贞元十年(815),监察御史刘禹锡贬官路过郴州,染上疟疾。他在《谢上连州刺史表》中写道:“自发郴州,便染瘴疟,扶策在道,不敢停留”。民国时,还广泛流传着“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的民谣。
  1950年冬,湘雅医学院陈国杰教授、邓一韪教授率队在株木山、陈家楼一带农村及城区进行疟疾调查。农村调查小学生131人,疟原虫阳性者106人,阳性率80.92%。城区调查居民327人,疟原虫阳性者274人,阳性率83.79%;调查小学生674人,疟原虫阳性者405人,阳性率62.60%。翌年,省地方病防治实验委员会在许家洞设立疟疾防治研究所,连续进行11年的防治试验。1951~1954年,采取以消灭疟疾传播媒介——按蚊为主,结合治疗现症病人的防治措施,疟原虫率由1951年的51.91%下降到1954年的31.73%。1955~1956年,又采取灭蚊,治疗现症病人及在流行季节进行全民性预防服药的综合防治措施,疟原虫率下降到11.80%。1957~1959年,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防治措施,突出抓好休止期根治,并系统治疗现症病人,疟原虫率下降到0.76%。
  在疟疾防治研究所的指导下,全市的疟疾防治工作,也取得很大进展,1961年疟疾总发病率由1951年的1881.51/万下降到27.85/万。
  1965年,省卫生厅副厅长赵建华来郴州地区蹲点,通过总结许家洞试验区及桂阳县疟疾防治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以消灭传染源为主,每年开展三大战役,对疟疾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一预防三根治”(预防服药,休止期根治、远期复发病人根治、流行期现症病人根治),集中力量围歼传染源的疟疾防治措施。是年起,全市开展对疟疾的全面防治工作,每年打好三大战役。第一战役(11月至次年2月),进行休止期根治和消灭越冬蚊;第二战役(3~4月),对远期复发病人及休止期根治不全和漏治者进行治疗;第三战役(5~10月),对现症病人根治,并做好重点人群预防服药,管好流动人口和灭蚊等工作。全市疟疾全面防治工作坚持11年,参加防治工作人员平均每年达300余人。对疟疾患者的治疗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至1975年,市境疟疾年发病率控制在0.32/万以下,实现基本消灭疟疾的要求。
  1976年后,全市灭疟工作进入巩固阶段,工作重点转向灭疟后期的管理与监测。建立以市卫生防疫站为主体,有乡镇卫生院及驻市有关医疗单位参加的疟疾监测系统,共有专、兼职监测人员124名。1980~1986年,全市在疟疾监测中,共血检发热病人9.51万人次,发现疟原虫阳性者89人,阳性率为0.09%;对外来外出人员投预防药4.44万人次。
  1981年11月,省卫生厅对郴州市基本消灭疟疾进行考核。考核组按照国家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和要求,抽查1个镇、1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的5个村(含居委会)及6所小学,认定郴州市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1986年,颁发验收合格证。
  二、丝虫病 市境丝虫病流行已久,属中度流行区。据省寄生虫病研究所1951~1956年在许家洞试点区的调查统计,农村人口微丝蚴阳性率为31.29%,总感染率达50.59%;城区居民微丝蚴蚴阳性率为13.52%,总感染率为20.41%。
  市境丝虫病的流行虫种主要为马来丝虫,占调查虫种的97.95%。此外兼有少量班氏丝虫及混合感染。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据丝虫病蚊媒自然感染率调查,中华按蚊感染率为48%,有感染期蚴虫者占12%,致乏库蚊感染率为0.4%,未发现有感染期蚴虫者。
  郴州市的丝虫病防治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1951~1956年,为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对策的试点阶段。1951年,省寄生虫病研究所选择许家洞为防治丝虫病试点区,一面普查丝虫病患者,一面进行流行虫种和蚊媒自然感染率调查。对查出的微丝蚴阳性者采用海群生小剂量长疗程法进行治疗。这一阶段,不仅为全市积累了最早的丝虫病流行病学资料,也为基层培训了一批防治骨干。
  1959~1976年,为全面防治阶段。全市采用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开展6次全民普查普治,共血检38.78万人次,最高受检率为95.35%,最低受检率为87.4%。共治疗1.40万人次,最高治疗率为99.83%,最低治疗率为87.85%。通过6次普查普治,全市微丝蚴阳性率以大队(居民委员会)为单位,下降到0.57%以下。达到了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1977年起,为丝虫病防治净化阶段,重点是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和媒介蚊类的监测。
  1980年9月6~25日,国家卫生部从广东、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江苏等8省抽调9名卫生防疫人员,对郴州市基本消灭丝虫病进行考核。考核组按照丝虫病感染率高、中、低3种不同类型地区,分层随机抽样。选择2个农村公社的6个大队及城区1个居民委员会进行考核调查,总人口为8493人,应检7652人,实检7576人,受检率为99%。检出微丝蚴阳性者10人,阳性率平均为0.13%。10个阳性者,分布在4个大队,占调查大队(居委会)的57.14%,以大队(居委会)为单位计算,最高阳性率为0.32%。符合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由国家卫生部颁发验收合格证。
  1985年,省、地卫生防疫部门对郴州市消灭丝虫病后的净化监测工作进行联合调查,在许家洞镇血检4184人,解剖按蚊6000只,均未发现阳性。1986年,市卫生防疫站又对安和乡、市郊乡、郴江乡的136个村民小组进行传染源监测调查,血检7545人,亦未发现阳性。监测结果表明,全市巩固了灭丝成果。
  第二节 烈性传染病防治
  一、霍乱与副霍乱
  清光绪十四年(1888),郴州城区首次发现霍乱病例。民国时期,湖南省卫生实验处曾下拨霍乱菌苗,在民众中进行强制性预防注射,但多集中在城镇赶集之日,加之缺乏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甚微,疫情仍不断发生。到民国35年(1946),曾先后5次霍乱流行。
  1951年起,卫生部门对城乡居民全面进行霍乱菌苗预防注射,并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霍乱疫情未再发生。
  1961年,副霍乱由东南亚传入国内。为防止传入市境,郴州市成立防疫指挥部,发动群众开展以管水、管粪、管饮食、灭苍蝇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对重点人群进行霍乱菌苗预防注射,并在火车站设置交通检疫站和留置站,配合铁路部门实施交通检疫。各医疗单位普遍建立肠道专科门诊,开展疫源检索。
  1981~1984年,邻近县曾2次发生输入性副霍乱,市防疫指挥部组织卫生、公安、交通、民政等单位,在郴州火车站、汽车站以及疫区人员入境必经的交通要道,开展交通检疫,控制疫区和非疫区人员互相流动。并在紧邻疫区的村、组开展外环境疫源检索,加强疫情监测。由于防治措施落实,副霍乱疫情始终未传入。
  二、天花 清末、民国时期,天花在市境传播甚烈。民国25~38年(1936~1949),曾5度流行。民国31年,郴县卫生院开始对居民接种牛痘。种痘对象主要为15岁以下儿童,以城区和学校接种较多,农村接种者很少,没有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城乡之间,天花仍互相传播。
  新中国成立初,郴县卫生部门把消灭天花作为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1950年春到1952年秋,组织6次牛痘普种,消灭天花病的发生。1953年后,每年都对儿童实行定龄种痘。1965、1971、1977年,全市又进行3次牛痘普种,巩固消灭天花的成果。
  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全世界消灭。次年,全市停止接种牛痘。
  第三节 季节性传染病防治
  一、伤寒与副伤寒
  民国35~38年(1946~1949),市境每年都有散在性伤寒病例发生,城区累计发病达63例。50年代初期,郴县卫生院在人群中普遍注射伤寒、副伤寒菌苗,发病人数渐趋减少。1956~1958年,最高发病率为5.99/10万,最低发病率为1.49/10万。
  1960~1965年,郴州市伤寒发病率持续上升。1961年,为27.06/10万。1965年,为182.56/10万。1966年春,部份居民因食用镇供销社销售的被粪便污染的生荸荠,导致全镇伤寒暴发流行。3~5月,发病380例,发病高峰期,日发病24例。全镇总发病率为413.19/10万。疫情发生后,镇委、镇人委会于4月13日成立防治伤寒指挥部,由镇委副书记、镇长梁中维任指挥长,从直属医疗单位抽调56名医务人员,组成防治伤寒专业队,深入基层,隔离治疗病人,接种伤寒菌苗,组织群众开展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中心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短期内平息了疫情。
  1967年后,全市伤寒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稳定下降。1967年,为50.80/10万。
  1969~1989年,年发病率稳定在20/10万以下,年发病率最低的1978年为0.81/10万。
  二、痢疾
  市境痢疾流行甚久。民国35~38年(1946~1949),郴县境内共发痢疾1103例。1956~1959年,最高年发病率为787.59/10万,最低年发病率为407.82/10万。60年代初,痢疾发病率仍持续上升。1962年,为451/10万。1965年,激增至2466.53/10万,居全市各种传染病发病率之首。1969年后,痢疾发病率虽有所下降,但1969~1989年,平均年发病率仍为608.32/10万。
  市境痢疾发病高峰在7~10月。据1979~1986年疫情资料统计,7~10月发生的痢疾患者占患者总数的64.31%。
  市卫生防疫站于1975、1977、1986年3次对全市痢疾流行菌型进行调查,共采集患者粪便标本520份,检出阳性223份,其中福氏痢疾菌178株,占阳性标本的79.82%;宋内氏菌33株,占阳性标本的14.80%;舒密氏、志贺氏、鲍氏菌分别占阳性标本的3.14%,1.79%,0.45%。
  市内医疗单位对痢疾的治疗,长期以来主要是采用磺胺类药和抗菌素,致使耐药菌株增多。1977年,地、市卫生防疫站联合对痢疾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仅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痢特灵、呋喃妥因等5种抗菌素对各型痢疾菌均较敏感,其他均效果不佳。
  三、病毒性肝炎
  郴州市首次报告病毒性肝炎为1961年,年发病率7.71/10万。嗣后,疫情逐年呈上升趋势。
  1978年,为市内病毒性肝炎发病最多的一年,年发病率为334.42/10万。地、市卫生局分别从地、市医疗单位抽调11名医疗防疫人员,组成肝炎防治调查组,对部分食品从业人员和托幼单位工作人员等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共检8445人,其中阳性者633人,阳性率为7.49%,以学龄前儿童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4.05%。
  在肝炎防治中,市内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每年均对饮食行业、托幼机构等重点行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肝炎病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均调离原工作岗位。同时,加强对献血员的管理,凡有肝炎病史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都严禁作输血员。
  四、脊髓灰质炎
  民国时期,脊髓灰质炎在市境已有流行。但正式见诸于疫情报告,为1960年。1963年,市内发生暴发性流行,发病率为57.08/10万。是年始,镇卫生防疫站使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为儿童免疫。次年起,发病率逐年下降。1964~1970年,年最高发病率为25.14/10万,最低发病率为4.90/10万。1978年后,全市未再发现此病。
  五、麻疹
  麻疹,市境流行已久。新中国成立后,仍连年流行,且带周期性,大体每隔2~3年出现一次。1960~1967年,全市共发生麻疹病人5491例,死亡16人。
  1968年后,在全市范围内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1968~1989年,最高年发病率为289.25/10万,最低年发病率为10.72/10万。
  六、白喉
  市境报告白喉病情,始于1948年。1948~1949年,郴州城区共发生白喉患者11例,死亡3例。
  新中国成立后,疫情报告制度加强,白喉疫情发现率增高。1954~1957年,城关镇共发生白喉57例,死亡8例。
  1953年,城关镇开始为儿童接种白喉类毒素。但在1979年前,疫苗注射缺乏连续性,影响免疫效果,疫情继续呈上升趋势。1960~1979年,全市共发生505例,死亡10例。
  最高年发病率为57.91/10万。
  1980年后,市卫生防疫站按照免疫程序,对易感儿童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及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疫苗,疫情逐年下降。1980~1986年,全市共发生白喉139例。1987年后,全市未再发生白喉病,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控制白喉的标准。
  七、百日咳
  百日咳在市境流行已久。新中国成立后,每年仍有病例报告。1960~1969年,共发生1641例,发病最多为1965年,发病率达914.81/10万。
  1970年后,市卫生防疫站为儿童全程、足量交替注射百日咳单一疫苗、白百破三联疫苗,疫情明显下降。1970~1979年,全市只发生168例,最高年发病率为44.18/10万。
  1980年后,疫情进一步下降。1980~1985年,仅发现百日咳患者34例,最高年发病率为9.41/10万。1986年后,全市未再发生百日咳疫情。
  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市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简称流脑)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后,仍有流脑疫情发生。1951~1958年,城关镇共发生流脑80例,死亡9例。
  建市后,流脑发病率一度呈逐年上升趋势。1960~1970年,全市共发生流脑患者1032例。1967年,暴发流行,发生791例,年发病率为783.28/10万,其中死亡48例,病死率为6.07%。
  1968~1974年,镇防疫站为10岁以内的儿童注射流脑菌体菌苗,预防效果不佳,1975年后停止使用。1978年起,使用“A”型流脑多醣体菌苗预防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1984年,降至3.94/10万。
  第四节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
  一、钩端螺旋体病
  1973年7月22日,卜里坪大队第四生产队首次发生钩端螺旋体病例。是年,全镇共发病29例,死亡2例,波及到市郊、郴江、许家洞公社的14个大队,22个生产队。1974年7月18日,槐树下大队城市下放农村女知识青年吴亚军,患钩端螺旋体病入医院治疗,仅14个小时,便急骤咯血而死。是年,全镇共发病25例,波及8个农村大队和1个城市居民委员会。高壁大队第六生产队为暴发流行疫点,8月中旬,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该队连续发生9例病人,其中1人死亡。1975年,全镇散在性发生5例病人,无1例死亡。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期间,镇、公社、大队三级都成立预防领导小组,组织和动员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并采用各种方法消灭老鼠。卫生防疫部门在每年的4、5月份对易感染人群施行钩端螺旋体菌苗注射。1973~1975年,全镇共完成菌苗注射14.62万人次,有效地控制了疫情。1976年以来,全市未再发生钩端螺旋体病疫情。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市境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疫情,始于1953年。此后,乙脑疫情呈上升趋势。1960~1969年,全市共发生乙脑103例,死亡6例。1970年后,镇卫生防疫站在6个月至15周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接种乙脑灭毒活疫苗,并在城乡广泛开展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防蚊灭蚊措施,乙脑疫情逐年下降。1970~1979年,全市发生乙脑58例。1980年后,有4年未发生乙脑患者。
  市内乙脑流行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农村患者占发病总人数的93.85%;二是有明显的季节性,6、7、8三个月的患者占全年病人总数的92.53%;三是患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占患者总数的88.81%。
  三、狂犬病
  民国时期,市境已有狂犬病发生。但首次见于疫情记载是1954年。是年,城关镇一居民患狂犬病死亡。70年代后,城乡养狗之风日盛,犬类伤人之事时有发生,狂犬病患者日渐增多。1980年,全市发病3人,死亡3人。1985年,发病1人,死亡1人。为控制狂犬病,1978年起,市人民政府多次发布预防狂犬病和在城区捕杀家犬的布告。1984年,全市共捕杀家犬200余只,犬类伤人事件明显减少。1986年后,狂犬病未再发生。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