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饮水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49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饮水卫生
分类号: R155.1
页数: 2
页码: 579-580
摘要: 本节郴州市公共卫生饮水卫生概括了饮水消毒、农村改水、自来水卫生监督。
关键词: 饮水卫生 医药卫生 公共卫生

内容

一、饮水消毒
  民国时期,市境城乡居民均饮用未经消毒的井水或河水。50年代初期,城关区有水井419口(其中农村386口),主要为浅层水,地面水渗透污染严重。1957年,省卫生防疫站对郴州城区部分水井的水质进行检测,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饮水标准。其中燕泉井水的细菌总数超过国家规定控制标准304倍,大肠菌群超过7933倍,砷超过40倍;海棠井水细菌总数超过184倍,大肠菌群超过7933倍,砷超过3.7倍。
  1951年起,郴县卫生院在城区内对涌泉门井、海棠井、五通庙井、罗家井、燕泉井等5口较大的水井,施行漂白粉消毒。至1958年,消毒水井扩大到25口,日受益人数由8000人增加到4万余人。1959年,市卫生防疫站成立后,把水井消毒范围扩大到郊区农、林场所及铁路沿线。消毒井数最多为1982年,达87口。消毒后,水质均有改善。1972年5月,镇卫生防疫站抽检燕泉井、朱家坪井、犀牛井、海棠井、解放路井、六眼井等6口水井,水质符合卫生标准的有4口,欠合格和不合格的各1口。在进行饮水消毒的同时,还采取国家扶助与群众集资相结合的方法,对日出水量较大的燕泉井、罗家井、剑泉井、海棠井、犀牛井等进行修整,并订立护井公约。
  二、农村改水
  60年代初,市卫生部门在龙门池、三里田等大队进行农村改善水质试点。1973年,在许家洞公社许家洞大队改造水井4口。改造后的水井都筑有井台,周围修建排水沟,并实行饮、用水分开。1974年10月,在许家洞公社清泉大队举办“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环境)训练班,并实地改造水井5口,建水封式三级无害化厕所1个。训练班结束后,各大队逐步开展以改水为重点的“两管五改”工作。至1979年,全市共改建、新建水井247口。1986年,市人民政府成立农村改水领导小组,拨出专款13万元,发动群众集资15.8万元,改建水井109处,解决86个自然村、6所学校、3个敬老院,共3045户、1.63万人饮水难的问题。据市卫生防疫站对改造后的水井作水质分析,除细菌总数超标外(未投氯),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卫生要求。全市改水工作,被郴州地区评为全区农村改水工作第二名。
  三、自来水卫生监督
  1959年3月,市供水公司在北湖建成第一个自来水厂。建厂前,省卫生防疫站于1957年12月对北湖水源水质进行全面分析,除细菌学指标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外,一般化学指标、毒理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1964年,镇卫生防疫站对该厂进行余氯抽样测定,末梢管网水的游离性余氯能经常保持在0.05毫克/升。1978年,市卫生防疫站从供水公司所属的同心桥、北湖、龙泉塘、海泉、温泉、金银冲等6个水厂采集90个水样标本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合格率为:浑浊度98.89%,余氯67.41%,细菌总数97.78%,大肠菌指数97.41%。
  1987~1988年,市卫生防疫站还先后对市内自备给水工程单位的水质4大指标进行检测。共采样33份,各项指标合格率为:浑浊度87.88%,细菌总数60.61%,大肠菌群63.64%,余氯为零。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