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闻媒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46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新闻媒介
分类号: G215
页数: 6
页码: 550-555
摘要: 本章介绍了湖南省郴州市清代到1989年新闻事业发展情况,包括报刊发行、电台广播。
关键词: 郴州市 新闻 报纸

内容

第一节 报刊
  一、报纸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长沙人曹典球“以开通风气为己任”,在郴城独办《政学征信报》,为郴州报业之始。该报木刻毛边纸印,3日刊,每刊4页,约5千字。每月合订册,分上谕、馆说、奏议、时论、格致、时事等栏目,立论均主张君主立宪。除馆说外,几乎全部转载外省报纸。据《湖南官报》光绪二十八年四月号报道,该报“持论明达,湘粤两省购者已不少也”。
  民国6~9年(1917~1920),张敬尧治湘,湖南四分五裂。湖南督军谭延闿以郴州为据点,与张敬尧对峙,先后在郴城出版的报纸有《国民日报》、《新湖南报》、《民言报》、《湖南时报》、《大中华日报》和《民意报》6家。驱张以后,谭延闿第三次督湘,郴州的《国民日报》、《新湖南报》、《民言报》相继迁往长沙。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民国15年4月,国民党郴县县党部创办《郴县民报》,址设中山北街(今市第六中学对面),编辑主任由中共党员李一鼎担任,主要报导工农运动情况。该报曾两次停办、复刊,且版面不一,均用石印。辟有“转载”、“本省新闻”等专栏,抗日战争时期多为战讯政情内容;解放战争时期多为所谓勘乱建国内容。民国38年9月停刊。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民国27年,中共郴城地下党组织以《新华日报》读者会名义创办《老百姓周刊》(小报),宣传抗日。每周一期,每期4版,分送到郴州6县。次年停刊,共出版30期。民国28年7月,郴桂十县人士集资创办《震南报》,址设郴城学后巷(今市第九完全小学后面)。董事会成员有袁南枝、李达九等20人,日报4开纸正反2大版,铅印。内容多为抗日战讯,辟有“各地战报”,报道各地抗战消息;还辟有“有暇就写”栏目,发表拥护抗日,反对投降的文章。停刊日期不详。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办报工作。50年代,境内先后创办《郴州群众报》、《郴县报》、《郴州新闻》。60年代前期均奉命停刊。80年代后,报业再度兴起,《郴州科技报》、《郴州体改》、《郴州广告信息报》等先后创办,《郴州报》复刊。这些报纸为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郴州报》 始名《郴州群众报》,为中共郴州地委机关报。1950年4月创刊,3日刊,址设地委院内(今人民东路28号)。社长唐麟,总编辑雷天一。1952年10月,因郴县、零陵、衡阳三专署合并而停刊。1954年7月,恢复郴县专署,8月1日复刊,改为双日刊。1956年6月16日因各县办县报,再次停刊。1958年7月1日又复刊,仍为双日刊,社址迁东门口(今郴州地区美术印刷厂内)。同年8月1日改为日报。翌年10月1日,改名《郴州日报》。1963年,奉中共中央中南局关于地、县不办报纸的指示,于4月1日第三次停刊。此报始终均为四开纸中版,系综合性的通俗报纸。内容以农业为主,兼顾工业、商业、文教卫、党群等各个部门,发表过一些有影响的报道,对指导全地区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了一定作用;但在50年代后期,因受“左”的思想影响,也发表过一些报道失实的文章。发行量每期3万份,最高达4.8万份。
  1989年7月1日,再次复刊,定名《郴州报》,为中共郴州地委、行署的机关报,址设苏仙路40号地委机关院内。四开纸四版,始每周一期,后增至二期,每期发行一万份。主要宣传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地委、行署为办好改革开放试验区的重大政策,动员组织全区人民为尽快振兴郴州而拼搏。报社设采编13人。
  《郴县报》 为中共郴县县委机关报。社址先设在郴州市中山西街110号(今郴县新华书店),后迁中山北街(现郴县邮电局处)。1956年7月1日创刊,共出版719期。始为七日刊,八开纸二版。同年8月5日改为五日刊,后改为三日刊。1959年3月1日改为双日刊,均为四开纸四版。一版为要闻,二版为农业,三版为党群、文教,四版为时事。编辑人员初为8人,后增至14人。发行量初为每期3000份,后增至6000份。1961年5月19日停刊。
  《郴州新闻》 为中共郴州市委机关报。1960年4月3、7日试刊两期,于同年4月11日出版发行,翌年11月27日停刊,共出版144期,为四开纸四版,双日刊,铅印。一版要闻,二版经济,三版文化、教育、卫生,四版国际时事。采编初为8人,后增至10人,杨德昭任社长兼主编,社址设在市内龙骨井45号(今市教委院内)。办有印刷厂,发行量每期2500至3100份。
  《郴州科技报》 地区科委主办。1982年2月25日创刊,始为半月刊,在郴州地区公开发行,1985年1月扩大到省内发行。翌年1月,改为旬刊,发行量初为3200份,1988年增加到1.45万份。社址设在市苏仙路30号地区科委院内,为全区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报纸,四开四版。一版为要闻,二版为种植业,三版为畜牧、水产和林业,四版为科技信息、乡镇企业、卫生、科技与生活、广告。1988年定编8人,主编陆幕超。1990年4月改为《湘南科技报》。
  《郴州体改》 1~7期为《体改通讯》,由市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其任务是为各级领导提供信息,与省内外有关部门交流体改信息,是一种无偿赠送的内部刊物。1985年1月8日创刊,月报,四开纸四版,每期印数2000~2500份,设有“改革要闻”、“改革呼声”、“改革论坛”、“改革探讨”、“改革信息”、“改革新人新事”与发表文艺作品的“南大门”等专栏。主编张聪蓉。共出版60期,1990年3月5日停刊。
  《郴州广告信息报》 系市广告公司主办的月刊。1985年5月创刊,以传递经济、产品信息、刊登广告为主。四开纸四版,印数6000~10000份,内部赠阅。
  二、刊物
  民国20年(1931),郴郡联中学生会编辑《郴中学生》,半年刊。民国25年停刊。民国28年7月,县教育局创办《郴县教育月刊》(内部发行),作为“本县人士研究教育之工具”,出版9期后停刊。民国38年,郴桂十县同学学术研究会编著《郴桂学生》,双月刊,同年10月停刊。
  1987年1月,中共郴州地委组织部、宣传部合办《郴州党建》,双月刊,32开本,每刊48页,铅印。内容主要反映郴州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党的建设情况,辟“先锋之歌”、“党内新风”、“党员教育”、“党建动态”、“领导艺术”、“知识窗”、“警钟长鸣”等栏目,图文并茂,发行全区各基层党支部。主编吴合生。同年,市工商银行主办《郴州金融》刊,16开本,铅印,出版3期后停刊。
  第二节 广播
  一、收音站
  民国22年(1933)10月,郴县政府集银洋300元,奉命派收音员一名赴南京中央广播电台收音训练班受训,结业后带回中波干电池收音机一台,随即在县城设立收音室,开始广播收音,每天印发收音消息一期,供行政长官参阅决策。1949年5月,中共领导的湘南游击队南区指挥所收抄新华社新闻广播消息,油印传发,鼓舞斗志。
  1950年12月,成立郴县人民政府收音站,址设中山西街110号(今县新华书店处),收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油印发到城镇居委会,供出黑板报选用。1953年,改油印为铅印,扩大发行到乡政府和农业合作社,供读报和出黑板报用。同时,县人民政府还要求有收音机的单位都要配一名兼职收音员,组织群众收听广播。
  二、广播站
  1956年3月,郴县人民广播站在城区成立。1959年2月8日,郴州市广播站开始播音,址设龙骨井45号(今市教委院内)。设备只有一台150瓦扩大机,一台美多牌收音机,以及电唱机、话筒等,机房面积14平方米,广播线路2公里,在闹市区设5只高音喇叭,每天广播3个小时,早、晚转播中央台和湖南台节目,中午播记录新闻和自采自编节目。1960年,址迁中山南街(今苏仙影剧院斜对面)。1961年,迁市委机关院内(人民西路3号)。自办“本市新闻”,每天中午播出10分钟,晚上重播2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市内新闻与典型经验。
  “文化大革命”初期,自办节目停办,每天只转播中央台和湖南台节目。1968年,镇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恢复自办节目,开办“本镇新闻”、专题和文艺节目。1970年,城乡广播线路总长达440公里,郊区78%的农户和城区1/3的居民家庭安装了广播小喇叭,农村公社(乡)、大队(村)和机关、学校、厂矿等近百个单位建立广播站、室,并与市广播站联通,初步形成以市站为中心的广播网络。1978年,农村广播喇叭入户率达98%。1979年,市广播站举办青少年教育节目,受到省广播事业局和团省委的表扬,省广播工作会议印发了此节目的典型材料。1980年,市人民政府拨款6.5万元,在山川塘征地建房。1982年,建成水泥杆双线传输广播线路389公里,机房设备得到更新。市级广播站扩大机总功率达4100瓦。1983年2月15日,市广播站迁入山川塘新机房播音。电视进入家庭后,有线广播日渐减少。到1986年,全市只剩下184公里广播线路,2776只广播喇叭。
  三、广播电台
  1986年11月24日,省广播电视厅批准郴州市建调频广播,频率为88.6兆赫,功率50瓦。经过半年多筹建,1987年7月1日建成试播成功。是年12月17日,经省广播电视厅验收批准,市广播站改为市广播电台。主要设备有调频发射机2台,637录音机4台,221录音机2台,调频收转机2台,大路增音机1台,播控桌1张,稳压电源1个,三层振子调频发射天线1付,17米铁塔1座,机房面积62.64平方米,能基本保证节目正常播出。每天早、中、晚三次播音,除转播上级台重要节目外,其余全部是自己采编的节目。至1989年底止,已播出文字稿2160组,17288条,423万余字,播出文艺节目13万余分钟。自办节目以新闻为主体,每天播一组“本市新闻”,每组10分钟,重播2次;每周播一组“郴州地区新闻联播”,每组15分钟,重播2次;每周播一组“一周要闻”,每组10分钟,重播2次;还有不定期的“快讯”,播出当天最新消息。专题节目设有“郴江南北”,采取主持人与听众谈话形式,回答听众提出关于理想、前途、工作、婚恋等问题,为听众排忧解难,每周二、五播出,每次10分钟;“幸福时光”是一组生活知识性节目,主要根据时令季节和乡土风情,向听众介绍衣、食、住、行、育儿、防病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每周一组,10分钟;“知识天地”节目包括工农业生产、天文地理、名人名著、奇闻趣事等,每周播一组,10分钟;服务性节目有“信息广场”、“郴州地区天气预报”、“今晚电视预告”、“广告”等栏目;文艺节目有“南塔钟声”,播送本地作者创作的文艺作品,每周播一组,10分钟;其它有“音乐”、“听众点播”、“立体声音乐欣赏”、“戏剧欣赏”等栏目。至1989年,市台所播稿件,有18件被省、地评为优稿,获25项奖励。其中获省一等奖的作品1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3件。
  第三节 电视
  一、电视差转台
  1978年9月28日,地区在北湖岭建成10瓦小功率电视差转台,转播中央台和湖南台的电视节目,部分单位和家庭开始购置黑白电视机。1979年起,彩色电视机逐渐进入单位和居民家庭。1983年1月,地区苏仙岭电视转播台建成开播,电视覆盖面扩大到郊区农村,市内收看效果比以前更好。1986年10月,该台进行调整,除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目外,还增转中央电视教育台节目。是年,全市有黑白电视机27720台,彩电9030台。
  1989年,全市有闭路电视73家,地面卫星接收站25座,居民除收看中央台和湖南台电视节目外,还可收看到贵州、云南、西藏等电视台的节目。
  二、电视台
  1986年11月,地、市委研究决定,在市内兴建电视台,由地、市合办,以市为主。1987年3月19日,经中央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同意建立电视台,呼号为“郴州电视台”。是年3月,地、市联合成立电视台筹建领导小组,开始筹建工作。工程总投资118.1万元,其资金由市财政拨款82.5万元,驻市和市属213个单位集资35.6万元。集资最多的有郴州麻纺厂、郴州碳素厂,各3万元。1988年1月13日建成试播,9月29日起每周星期四定期播出,1989年1月3日改为每周星期二、五播出。每次播出时间增加到300分钟,每次播一组15分钟的“郴州新闻”,每天重播一次,主要报道郴州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的政策、先进典型、经验和建国40年来的成就等。一年多来,共播出稿件118组,1642条。其中有9条被中央电视台、157条被湖南电视台采用。该台采拍制作的《解甲后的长长短短—军队转业干部生活见闻》和《郴州市西街陈家巷56号17户居民和睦相处17年》两稿,获1988年全省优秀电视新闻三等奖,《郴县发展农村教育系列报道》获1989年全省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在先后播放的32个专题片中,有“国庆四十周年专题展播”。播出了《湘南一方好山水》、《迈向2000年的郴州》、《地下的春天》、《郴江新意无重数》等15个反映郴州建设成就的专题节目。1989年10月12日,成立郴州电视台地区节目部,址设地区7601台职工生活区(白鹿洞),每周一、四播出。电视台发射塔与苏仙岭电视调频转播台共用。此塔高90.7米,发射机功率300瓦,9频道播出。采拍和制作设备有摄像机4台,录像机10台,字幕机1台,编辑机2台,调频特性测验仪1台,电视台标发生器1台,播控机房62.64平方米。开播时每次播出160分钟,除转播中央台和湖南台新闻联播节目外,自办了新闻、专题、文艺和广告节目。1991年11月,郴州电视台收归地区管理,台址先迁北湖岭,后迁商业大厦。
  三、有线电视台
  1991年9月,经省广播电视厅同意筹建湖南有线电视台郴州台。11月18日,市有线电视工程动工。工程总体设计为28个节目频道,35000家用户。总投资700万元,资金主要来源于用户。工程前期开通12个电视节目频道,架通主要干线38公里,支线110公里,开通用户20000家。为保证有线电视工程建设达到广播电影电视部规定的技术标准,总前端采用西德卡特莱因公司300MC邻频传输系统,主支干线放大器采用加拿大林塞公司产品,主干线采用美国MC2-500型电缆。节目制作设备先后购进配置摄像机7台、编辑机5台、字幕机2台、特技机1台、录像机17台、监示器20台及节目带近万盒。1992年春节期间试通,5月1日试播。已开通中央电视台第一、二套,中国教育台第一、二套,湖南电视台第一套,云南、贵州台,四川、西藏、新疆台,香港卫视中文台,郴州电视台,郴州有线电视台第一、二套等12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其中,有线台自办节目两套,全天播出。第一套为综合型节目,每天播出16个小时,栏目有“郴州有线新闻”、“有线大看台”、“观众点播”、“周末七点半”、“天气预报”、“动画片”、“故事片”、“专题”等。“郴州有线新闻”试播初期每周星期六播出一组,星期日重播一次,每次10分钟;8月11日起,每周星期二、四、六播出,星期三、五、日重播,并加强现场报道和言论报道,重要新闻加字幕飞播,从而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第二套为文艺服务型节目,1992年7月14日开始播出,每天播出13个小时,开设了“卡拉OK音乐歌曲”、“家庭影院”、“文艺专场”、“戏剧欣赏”、“曲艺欣赏”等各类服务性节目。
  第四节 通讯报道
  1950年《郴州群众报》创刊后,报社派一名记者驻郴县,组织通讯报道工作。建市后,通讯报道工作归口市委宣传部,配一名专职通讯员,负责为新闻单位写稿,组织发展通讯网,并为外来采访的新闻记者提供服务。1960年3月,市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建立通讯员队伍的通知》后,部分基层单位挑选政治思想好、热爱新闻工作、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人担任通讯员。年底,全市发展通讯员50多人。尔后,队伍不断扩大。1969年后,全市的通讯报道工作一直位处地区前列,被地区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的稿件,每年都在100篇以上。李芝生、张聪蓉与《湖南日报》记者合写的《个体贩运大军搞活湘粤赣边境流通渠道》一稿获1986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为郴州地区首次获此殊荣者。1989年,全市骨干通讯员发展到287人。驻郴记者站有《湖南日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电视台》、《科技信息报》、《企业报》、《中国化工报》、《中国市容报》、《湖南农业》、《湖南林业》等8个。市内各新闻单位对通讯员建立档案卡,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新闻业务,评选优稿,通报报道意图。通讯员的稿件占市境新闻单位稿件的80%以上,有效地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