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学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44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文学艺术
分类号: G127.64;I227
页数: 9
页码: 535-543
摘要: 本章介绍了湖南省郴州市的文学作品和
关键词: 文化 文艺 郴州市

内容

第一节 文学
  一、诗歌
  市境最早的诗歌,乃汉代的《苏耽歌》。唐宋时期,外地诗人来郴咏诗者较多。唐代,有韩愈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柳宗元的《杨尚书寄郴笔》、沈佺期的《出郴江口望苏耽山》、罗隐的《郴江迁客》等。北宋有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词、阮阅的《郴江百咏》(留存96首)。元代王都中,明代何孟春、刘汝楠、袁子让、袁均哲,清代张九镡、陈起诗、陈起书、首永清、范廷谋、聂铣敏、杨恩寿等人亦在郴留下大量诗歌,流传于世。
  民国时期,除古典诗词创作外,不拘格律的新诗、民谣等流行于世。公开发表的诗歌较少,但一些歌谣流行于民间,如:“江西老表一把伞,来到郴州当老板;开起布庄南货铺,打口铁箱装光洋。”“郎在山上砍干柴,妹从林中赶上来,一不是携郎的手,二不是挑郎的柴,只看脚大脚小好做鞋。”“苏仙岭上满青松,清泉甜在妹心中。苏仙为媒泉作酒,拜过天地拜祖宗。郎妹相伴到白头,恩恩爱爱乐无穷。”大革命时期,郴州城乡盛传“不信神,不信鬼,要信就要信农会。农民兄弟都起来,天神地神土豪劣绅都倒台”等一类革命歌谣。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前辈中共湘南工委书记谷子元曾写下《赞游击队露天营房》诗:“我们营房好漂亮,春天花满园,绿叶作围墙。我们营房好宽敞,夏日透风凉,秋雨也能挡。我们营房好风光,秋日野菜熟,红叶铺操场。我们营房世无双,冬日野火红,草堆睡得香。我们营房好地方,勤奋练刀枪,革命本领强。”
  20世纪50年代中期,市境掀起群众写诗热潮,其中不少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如李湘俊的长诗《故乡啊,吻你》发表于《中国青年》;张仁的《赞农村新文化》,发表于《湖南文化报》。60~70年代,大多为群众性的新诗,但在报刊发表较少。1965年3月,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陶铸来郴视察农业生产时,看到苏仙岭公园新栽果树林,“千枝吐艳,景象欣欣”,步秦观词原韵,反其意亦填《踏莎行》词一首:“翠滴田畴,绿漫溪渡,桃源今在寻常处。英雄便是活神仙,高歌唱出花千树。桥跃飞虹,渠飘束素,山川新意无重数。郴江北向莫辞劳,风光载得京华去。”热情颂扬郴州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和新面貌。80年代,郴州诗歌创作进入兴盛时期。1987年2月,成立郴江诗社。诗社社员创作发表过不少格律诗。诗社中还有不少诗词爱好者为题咏郴州,赞誉中国女排,纪念湘南起义撰写诗篇,编辑出版了多辑《郴江诗词》。1988年,在郴州纪念湘南起义60周年时,老一辈革命家杨得志作《湘南星火》和《参军旧址重游》,曹里怀作《湘南风雷》,彭儒作《勇建奇功》,王紫峰作《烈血映今朝》,张平化作《星火燎原更无敌》等诗作。市内新诗作者具有代表性的诗作有:刘晓喻(女)的《后来》、舒柯的《山乡谣》、田健的《这是我们的一片小小的土地》、邓存健的《进军的宣言》等。
  二、散文
  郴州最早的散文名著是唐代韩愈在郴作的《送孟琯序》、《送廖道士序》,还有唐代郴籍人刘瞻所作《请释医官韩宗绍等宗族疏》。明代以后,郴籍人何孟春、袁子让、喻国人、首永清、陈昭谋、陈起诗等均著有散文集存世。
  新中国成立后,市境作者写有不少散文作品,部分作品曾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其中肖伯崇的《炉边夜话》,被收入《全国散文特写选》。80年代,陈修飞在各地报刊曾发表《肖克将军回故乡》、《在黄克诚将军家乡》等纪实性散文。郭垂辉、马治平的特写《她心中有个灿灿的金杯》,于1983年获全国民族团结征文三等奖。张士诚的系列报告文学《女排的故事》连载于1984年12月至1985年4月的《羊城晚报》,他的报告文学《夏尔巴人》获1986年全省青年文学竞赛三等奖。张聪蓉的报告文学《胡忠的足迹》,于1989年由文艺出版社出版。同年还有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陈第雄著《万华岩游记》,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陈修飞的报告文学《郴州之星》。
  三、小说
  古代,郴州的小说作者,未见史传。但与郴州有关的小说作品有唐柳宗元写的《童区寄传》,宋代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中《成武丁》、《苏仙公》2篇。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亦有《苏仙》篇。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市内群众曾掀起写小说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有:陈修飞的《穿兰夹克的人》于1957年3月在《人民日报》发表,黄子光的《土厂长》于1976年1月在《湘江文艺》发表;欧阳植竹的小小说《道歉》于1979年在《文艺生活》发表。80年代,市内作者写作小说的水平显著提高,有的作品在全国产生影响。如古华的短篇小说《爬满青藤的木屋》获1981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芙蓉镇》1982年获全国首届茅盾文学奖,并于1986年由英国著名汉学家戴乃迭、旅法华侨李治华译成英、法文出版,1987年由中国著名导演谢晋搬上银幕,拷贝发行海外。刘晓喻(女)的短篇小说《导演之家》,获1982年度《萌芽》文学创作荣誉奖。中年作家陈弟雄长篇小说《苏仙传奇》,1985年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王兴日的《桨声悠悠》,于1987年获全国优秀小小说奖。
  四、剧作
  清前,郴人剧作所见不多。辛亥革命后,新文化思潮传入郴州,郴籍学生曾创作小型话剧和活报剧等,多已散失。
  20世纪50~60年代,市内群众文艺活动提倡自编自演,一些专业剧团创作和整理不少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郴州好》、《七个纺织姑娘》、《俩姐妹夸丈夫》、《贵客临门》、《园林姑娘》等剧目,曾获地、市群众文艺汇演奖。1965年,荣培羽、李沥青、余品编写的昆剧现代戏《腾龙江上》,参加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1977年,湘昆剧团余懋盛创作大型昆剧现代戏《烽火征途》,描写1928年湘南起义史事,参加全省专业剧团创作节目汇演。1972~1984年,陈岳先后创作《高唱国际歌》、《清明雨》、《湘南暴动》广播剧。
  《高》剧在省电台播出;《清》剧在中央和省电台播出,并获省广播剧一等奖;《湘》剧10集广播连续剧,是全省第一部广播连续剧,在省电台播出。1986年,舒柯(苏家澍)、冯之(冯志国)创作轻音乐歌剧《公寓·13》,在湖南《剧海》第6期发表,同年参加省歌剧汇演,获剧本创作二等奖,参加中国歌剧观摩演出获剧本创作奖。1987年,市文化馆唐桂香(女)创作的童话剧《兔王上任》,在《文艺生活》发表。1988年,舒柯、冯之创作的10集电视连续剧《湘南暴动》,在中央电视台和部分省电视台播出,又获省电视剧创作二等奖。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