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篇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444
颗粒名称: 第十九篇 文化
分类号: G127.64
页数: 22
页码: 534-555
摘要: 本篇介绍了湖南省郴州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管理情况。
关键词: 文化 文艺 郴州市

内容

郴州文化源远流长。秦汉以后,中原文化传入郴州。韩愈、柳宗元、秦观等历史文化名人先后在郴留下许多不朽篇章。在民间亦长期流传着有关道、儒、佛的传说故事。元代,王都中主持编修了区内第一部《皇庆郴州志》。明清时期,本地学者崛起,何孟春、袁子让、喻国人、首永清、陈昭谋、陈起诗等人著述繁富,在湖南文化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昆剧、京剧、祁剧等剧种相继传入,并在郴州戏剧舞台上占有主要地位。戊戌变法时期,君主立宪思想波及到郴,《政学征信报》因而问世。辛亥革命前后,反清共和思想对郴州影响颇深,产生大批革命志士。民国初期,军阀混战,社会文化受到摧残。“五四”运动后,新文化思潮传入,对郴州现代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白话文、新诗、小话剧等现代语言文学艺术形式逐渐成为郴州文化的主流。民国7年,湖南省的《国民日报》、《郴县民报》、《民主报》等报纸在郴城的创刊和文魁书局的开业,推动了这一进程。
  特别是大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文化思想。通俗易懂的宣传革命的歌谣、散文、戏剧等群众文化形式一度占主要地位。此后,由于国民党政权实行白色恐怖,新文化运动受到抑制。在20世纪30~40年代,郴城逐步建立图书馆、剧院、民众教育馆各1个,私营书店15家。这些有限的文化设施,一般民众难于享受。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50年代初,群众文化发展迅速,老解放区的革命歌曲、歌剧、舞剧、话剧、美术、舞蹈等现代革命文化大量传入,业余诗歌队、文工团遍及城乡,文艺晚会、文艺汇演等群众文化活动经常开展。至60年代中期,政府先后投资兴建了电影院、剧院、图书馆,组建了京剧团、祁剧团、歌舞剧团、杂技团,还创办地、县、市三家地方报纸,并兴建有线广播。
  “文化大革命”中,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不少文艺工作者被打成“牛、鬼、蛇、神”,许多优秀传统的文艺项目被批判和禁锢。期间以宣传“左”的内容为中心的群众文化活动却比较活跃,有线广播得到迅速发展,各单位及农村大队均建立广播室(站),喇叭入户率达9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进一步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双百”文化工作方针,全市文化事业进入昌盛时期。优秀传统戏剧、电影、图书陆续得到开放,文艺创作、文艺活动十分活跃,先后成立文学、诗歌、戏剧、摄影、音乐、书法、美术等群众文化团体。成功地举办2届“五岭戏剧节”、2届“南国郴州文艺节”和一届“瑶族盘王节”。兴建无线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并相继创办《郴州报》等数种报刊。文化娱乐设施得到显著改善,网点增加。至1989年,市境9家影剧院,共有座位11919个,与1952年比,电影放映场所增加8倍,座位增加10.9倍。市图书馆有藏书10.18万册,市属和驻市单位图书馆32个,有藏书76.5万册,另有158个图书室。全市有业余文艺宣传队36个,基层俱乐部和文化室158个;地区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会员60人,省作家协会会员20人,全国作家协会会员1人;闭路电视73家,地面卫星接收站25座;新闻骨干通讯员287人,驻郴记者站8个;有64个档案馆(室)达到湖南省档案管理等级标准,市档案馆馆藏档案10475卷、资料9268册。
  第一章 文学艺术
  第一节
  文学
  一、诗歌
  市境最早的诗歌,乃汉代的《苏耽歌》。唐宋时期,外地诗人来郴咏诗者较多。唐代,有韩愈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柳宗元的《杨尚书寄郴笔》、沈佺期的《出郴江口望苏耽山》、罗隐的《郴江迁客》等。北宋有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词、阮阅的《郴江百咏》(留存96首)。元代王都中,明代何孟春、刘汝楠、袁子让、袁均哲,清代张九镡、陈起诗、陈起书、首永清、范廷谋、聂铣敏、杨恩寿等人亦在郴留下大量诗歌,流传于世。
  民国时期,除古典诗词创作外,不拘格律的新诗、民谣等流行于世。公开发表的诗歌较少,但一些歌谣流行于民间,如:“江西老表一把伞,来到郴州当老板;开起布庄南货铺,打口铁箱装光洋。”“郎在山上砍干柴,妹从林中赶上来,一不是携郎的手,二不是挑郎的柴,只看脚大脚小好做鞋。”“苏仙岭上满青松,清泉甜在妹心中。苏仙为媒泉作酒,拜过天地拜祖宗。郎妹相伴到白头,恩恩爱爱乐无穷。”大革命时期,郴州城乡盛传“不信神,不信鬼,要信就要信农会。农民兄弟都起来,天神地神土豪劣绅都倒台”等一类革命歌谣。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前辈中共湘南工委书记谷子元曾写下《赞游击队露天营房》诗:“我们营房好漂亮,春天花满园,绿叶作围墙。我们营房好宽敞,夏日透风凉,秋雨也能挡。我们营房好风光,秋日野菜熟,红叶铺操场。我们营房世无双,冬日野火红,草堆睡得香。我们营房好地方,勤奋练刀枪,革命本领强。”
  20世纪50年代中期,市境掀起群众写诗热潮,其中不少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如李湘俊的长诗《故乡啊,吻你》发表于《中国青年》;张仁的《赞农村新文化》,发表于《湖南文化报》。60~70年代,大多为群众性的新诗,但在报刊发表较少。1965年3月,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陶铸来郴视察农业生产时,看到苏仙岭公园新栽果树林,“千枝吐艳,景象欣欣”,步秦观词原韵,反其意亦填《踏莎行》词一首:“翠滴田畴,绿漫溪渡,桃源今在寻常处。英雄便是活神仙,高歌唱出花千树。桥跃飞虹,渠飘束素,山川新意无重数。郴江北向莫辞劳,风光载得京华去。”热情颂扬郴州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和新面貌。80年代,郴州诗歌创作进入兴盛时期。1987年2月,成立郴江诗社。诗社社员创作发表过不少格律诗。诗社中还有不少诗词爱好者为题咏郴州,赞誉中国女排,纪念湘南起义撰写诗篇,编辑出版了多辑《郴江诗词》。1988年,在郴州纪念湘南起义60周年时,老一辈革命家杨得志作《湘南星火》和《参军旧址重游》,曹里怀作《湘南风雷》,彭儒作《勇建奇功》,王紫峰作《烈血映今朝》,张平化作《星火燎原更无敌》等诗作。市内新诗作者具有代表性的诗作有:刘晓喻(女)的《后来》、舒柯的《山乡谣》、田健的《这是我们的一片小小的土地》、邓存健的《进军的宣言》等。
  二、散文
  郴州最早的散文名著是唐代韩愈在郴作的《送孟琯序》、《送廖道士序》,还有唐代郴籍人刘瞻所作《请释医官韩宗绍等宗族疏》。明代以后,郴籍人何孟春、袁子让、喻国人、首永清、陈昭谋、陈起诗等均著有散文集存世。
  新中国成立后,市境作者写有不少散文作品,部分作品曾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其中肖伯崇的《炉边夜话》,被收入《全国散文特写选》。80年代,陈修飞在各地报刊曾发表《肖克将军回故乡》、《在黄克诚将军家乡》等纪实性散文。郭垂辉、马治平的特写《她心中有个灿灿的金杯》,于1983年获全国民族团结征文三等奖。张士诚的系列报告文学《女排的故事》连载于1984年12月至1985年4月的《羊城晚报》,他的报告文学《夏尔巴人》获1986年全省青年文学竞赛三等奖。张聪蓉的报告文学《胡忠的足迹》,于1989年由文艺出版社出版。同年还有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陈第雄著《万华岩游记》,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陈修飞的报告文学《郴州之星》。
  三、小说
  古代,郴州的小说作者,未见史传。但与郴州有关的小说作品有唐柳宗元写的《童区寄传》,宋代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中《成武丁》、《苏仙公》2篇。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亦有《苏仙》篇。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市内群众曾掀起写小说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有:陈修飞的《穿兰夹克的人》于1957年3月在《人民日报》发表,黄子光的《土厂长》于1976年1月在《湘江文艺》发表;欧阳植竹的小小说《道歉》于1979年在《文艺生活》发表。80年代,市内作者写作小说的水平显著提高,有的作品在全国产生影响。如古华的短篇小说《爬满青藤的木屋》获1981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芙蓉镇》1982年获全国首届茅盾文学奖,并于1986年由英国著名汉学家戴乃迭、旅法华侨李治华译成英、法文出版,1987年由中国著名导演谢晋搬上银幕,拷贝发行海外。刘晓喻(女)的短篇小说《导演之家》,获1982年度《萌芽》文学创作荣誉奖。中年作家陈弟雄长篇小说《苏仙传奇》,1985年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王兴日的《桨声悠悠》,于1987年获全国优秀小小说奖。
  四、剧作
  清前,郴人剧作所见不多。辛亥革命后,新文化思潮传入郴州,郴籍学生曾创作小型话剧和活报剧等,多已散失。
  20世纪50~60年代,市内群众文艺活动提倡自编自演,一些专业剧团创作和整理不少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郴州好》、《七个纺织姑娘》、《俩姐妹夸丈夫》、《贵客临门》、《园林姑娘》等剧目,曾获地、市群众文艺汇演奖。1965年,荣培羽、李沥青、余品编写的昆剧现代戏《腾龙江上》,参加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1977年,湘昆剧团余懋盛创作大型昆剧现代戏《烽火征途》,描写1928年湘南起义史事,参加全省专业剧团创作节目汇演。1972~1984年,陈岳先后创作《高唱国际歌》、《清明雨》、《湘南暴动》广播剧。
  《高》剧在省电台播出;《清》剧在中央和省电台播出,并获省广播剧一等奖;《湘》剧10集广播连续剧,是全省第一部广播连续剧,在省电台播出。1986年,舒柯(苏家澍)、冯之(冯志国)创作轻音乐歌剧《公寓·13》,在湖南《剧海》第6期发表,同年参加省歌剧汇演,获剧本创作二等奖,参加中国歌剧观摩演出获剧本创作奖。1987年,市文化馆唐桂香(女)创作的童话剧《兔王上任》,在《文艺生活》发表。1988年,舒柯、冯之创作的10集电视连续剧《湘南暴动》,在中央电视台和部分省电视台播出,又获省电视剧创作二等奖。
  第二节 艺术
  一、音乐
  20世纪50年代,市境广大群众喜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流行的革命歌曲。60~70年代,青年偏爱美声唱法,中老年人好听民族唱法的歌曲。80年代,通俗歌曲尤为广大青年所喜爱。1981年,地区歌舞剧团创作的女声独唱歌曲《哥爱青山我爱他》,获全省文艺汇演音乐奖。1984年5月1日至6月15日,全省首届学生合唱节,郴州师专、郴州铁路中学获二等奖,市第九完全小学获三等奖。是年5月,成立市音乐协会。6月,市音协同文化馆组建市业余乐团,成员45名,其中歌手10名,乐手30名,杨天文等6人参加省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获奖。1987年,地区第二届“五岭”音乐节,市内有3名歌手和1名乐手得奖。是年6月,全省第二届“芙蓉杯”歌手赛,市有6名歌手得奖。1988年6月,省举办九地市青年歌手赛,郴州市钟武获最佳歌手奖,罗秀群获优秀歌手奖。7月,全市“南北杯歌手大奖赛”,200余名歌手参赛,12名歌手获奖。11月,首届湘、桂、粤毗邻地区青年歌手赛,市有3名歌手分别获一、二、三等奖。1989年9月12~20日,第二届“南国郴州文艺节”评选出歌手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
  此外,80年代,市文化部门曾在全市范围内,采录曲艺曲目100余首,经分类筛选,编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郴州市分卷》70首。采集乐曲100余首,编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郴州市分卷》94首。
  二、舞蹈
  20世纪50年代初,市内盛行的民族民间舞蹈有:龙舞、狮舞、旱船舞(又叫采莲船)、高跷舞、蚌壳舞、花棍舞和花扇舞,而以由北方传入的秧歌舞、腰鼓舞最为盛行。1953年,文化馆在工人俱乐部举办交谊舞会,继而发展成为各单位经常的周末舞会。至60年代中期,交谊舞成为机关、团体、厂矿企事业单位职工喜爱的文娱活动。“文化大革命”初期,社会性舞会减少。70年代末,逐渐恢复。80年代,盛行迪斯科、霹雳舞和健身舞等。1983年,市文化馆、团市委联合举办全市青年集体舞比赛,有28个代表队参加,观众达万余人次。1984年,市文化馆开办营业性舞厅,继而全市发展到11家。1986~1989年,市文化馆先后举办现代舞培训班3期,参训者200余人。1988年,筑路机械厂集体交谊舞队参加省总工会、省电视台联合举办的“龙凤杯”职工交谊舞比赛获第一名。是年5月,市业余舞蹈队参加株洲“松鹤杯”大赛获一等奖。11月,参加省桃源纺织厂举办的“龙马杯”大赛获二等奖。1989年元月,郴州市参赛的霹雳舞节目选入湖南电视台主办的春节文艺晚会演播节目。
  三、杂技
  1959年,私立和平杂技团来郴州演出,经专署文化科登记注册,改名市和平杂技团。1960年,专署决定,耒阳杂技团与市杂技团合并,改为郴州市杂技团。主要节目有《空中咬花》、《扛杆》、《跳板》、《顶碗》、《魔术》等。1962年,省杂技(曲艺)团下放郴州,并入杂技团。1969年11月,上调地区,编为地区文艺工作团杂技队。1972年,杂技队上调省组建的省杂技团。
  四、美术
  民国21年(1932)5月,曾任中央美术社社长的郴籍人王兰,出版发行《兰君画册》和《香祖书画册》。1956年,郴县文化部门在城区举办首期美术培训班,参加培训业余作者18人。1957年,举办首届郴县书画作品展览,展出作品30多件。此后50~70年代,中学美术老师和业余美术爱好者,配合党的各项中心工作绘制连环画,经常开展展览活动,并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7幅,其中文化馆陈明健1957年的石膏雕塑《女运动员》获省美术展览丙等奖。80年代,业余美术爱好者逐渐增多。1986年6月,成立市美术工作者协会,有会员73人。同年,郴州瓷厂左代清的陶瓷工艺《山鬼》送全国展出,《马儿》工艺瓷获省轻工优质产品奖,远销国外。1987年,首届“南国郴州文艺节”展出美术作品83件,有7件送省展出。其中汤晓峰、李丽娜合作的版画《凝》和刘梁作的版画《山沟》均在西德萨尔洲举行的38届国际博览会展出。1988年,省第二届油画展览,郴州市送作品6件,其中刘梁的水印木刻《归》展出后,被选送澳大利亚展出。1989年,全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览,郴州市送展作品4件,其中刘向东创作的《冷秋》获银牌奖。同年,第二届“南国郴州文艺节”,展出美术作品107件,其中孙纯田创作的《民窗》被选送在香港举办的中国艺术大展中展出。美术界老教师邓能湘创作的国画《墨竹》,由省美术出版社选中,与书法家何绍基的对联相配成中堂,向全国发行。地区美协主席孙国成创作的《小港》、《暑夜》在香港、新加坡展出后,被收入陕西出版社的《美术辞林》一书,孙国成被列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美术家人名录》一书。1989年,北湖文化站成立民间剪纸协会,举办剪纸展览,其中廖德宝创作的《百福图》送省展出。1980~1989年,全市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或展出的美术作品44幅(件)。
  五、书法
  清末至民国时期,郴人首永清、陈昭谋、朱联奎、谢宜、陈起诗、陈九韶等书法俱佳。民国23年(1934),书画家王兰在郴城创办“香祖书画社”,研讨书画技艺。
  50~70年代,以教育界人士为主开展书法交流,给商店写招牌,给亲友写对联。1984年,市书法协会筹备小组成立。1985年,湖南省举办湖湘书法大赛,郴州赛区市代表队获团体第一名。1986年5月3日,成立市书法协会,有会员109人,其中省书法协会会员13人。是年5月16日,市书协组织会员20人,对市区10条主要街道的商店招牌进行调查评议,向主管局写出报告,更换部分不符合书法规范的招牌。7月13日,首次举办全市为期一个月的书法技艺培训班,有学员96名。同时,举办小学生书法比赛与会员作品展览。尔后,多次举办书法、字画、装裱培训班和书画展览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老、中、青、少年优秀书法作者。至1989年止,全市书法作品先后在国内27个省、市和加拿大、日本,以及香港等地展出,获奖作品共112件,其中在省级获奖的作品51件,有造诣的书法作者13名。
  六、摄影
  郴城摄影源于清末。40~60年代,以开设黑白片营业照相馆摄影为主。70年代起,营业摄影逐步普及到社会,由黑白摄影转为彩色摄影。1979年,市文化馆举办全市首届摄影展览,展出作品270余件。1983年,举办郴州“妇女新貌”摄影展览,展出作品300余件。1985年,成立市摄影工作者协会,有会员164人,其中省摄影工作者协会会员15人。1986年,举办“郴州风光”展览,展出作品400余件。1987年,举办“南国郴州”摄影展览,展出作品100余件。1979~1989年,郴州市摄影作者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和参赛的作品93件。市影协主席贺岳林拍摄中国女排艰苦训练的作品《重任在肩》,获全国体育摄影展览三等奖。市影协副主席、二级摄影师崔国儒拍摄的《郴州新貌》(组照)选入全国“建国35周年建设成就摄影展览”。1990年,崔国儒被列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
  第三节
  戏剧
  一、剧场
  清同治初(1862~1864),郴城有五通庙、城隍庙、娘娘庙等8处戏台或戏楼。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殿堂供神,堂前演戏。民国23年(1934),商界肖明韶等4人合股,在裕后街利用旧会馆改建成郴阳戏院,为城内首家售票演出的专业戏院。设有内厅、楼座,可容观众600人,舞台近百平方米,灯光采用煤气灯照明。1949年秋停业。
  1950年,人民政府投资在苏仙路(今人民东路)新建一座砖木结构的郴县大戏院,有座位1090个,舞台150平方米。1952年9月,改为郴县人民电影院。1951年,豆腐商黄克南等人筹款,在裕后街将一旧旅馆改建成一座砖木结构的戏院,取名民间戏院。设厅座、楼座900余个,舞台100余平方米,后改名大众戏院。1953年,县财政拨款3万元,工商界投资1.8万元,在文化路新建文化戏院,有座位986个,舞台260平方米,1954年2月开业。1957年秋,大众戏院职工并入文化戏院统一领导,共有职工25人。1962年9月,工人文化宫建成开业,大众戏院同时停业。1964年,工人文化宫上交专区管理,后改名为苏仙影剧院。1977年,文化戏院因白蚁危害,鉴定为危房,于12月停业。市人民政府投资50万元,易地在国庆南路新建一座影剧院,1978年动工,1980年元旦开业,命名为郴州影剧院。面积2600平方米,有座位1501个(厅座908个,楼座593个),舞台面积350平方米,可供大型剧团演出。既可演戏,又可放映电影。
  二、剧种
  京剧 1955年,益阳市艺友京剧团来郴演出。翌年,申请在郴定居,改名郴县京剧团。1960年夏,专区艺术剧院成立,将剧团上收,改名郴州专区艺术剧院京剧团。1962年夏,专区艺术剧院撤销,剧团下放市管理。其优秀剧目有《绿珠陲楼》、《驱车战将》等。1964年,演现代戏《八一风暴》,连续演出1个月,共30场,场场满座。1969年,地区成立文艺工作团,京剧团再次上收,改名地区文艺工作团京剧队。1970年,地区文艺工作团撤销,京剧队与祁剧团合并,定名京剧队。1971年11月,以原京剧队为基础,吸收祁剧团部分演员,组成地区京剧团。1978年1月,地区再次将该团下放市管理。1984年4月,根据文化部有关规定,撤销市京剧团,成立市京剧团留守处。
  祁剧 1955年7月,新中祁剧团来郴演出。1956年,申请在郴落户,改名郴县新中祁剧团。1960年,更名郴州市祁剧团。经常演出的剧目有《闹严府》、《二度梅》、《岳飞传》、《嫦娥奔月》、《金沙滩》等数十出戏。1963年,曾抽人整理一批祁剧传统剧目,并创作现代戏。1969年,上收为地区文艺工作团祁剧队。1970年,地区文艺工作团撤销,祁剧队与京剧队合并,1971年11月组成地区京剧团。
  歌舞剧 1959年1月,成立郴县专区文工团。1960年,首次排演大型歌剧《两个女红军》演出成功,从此剧团以演歌剧、歌舞剧为主。1962年,更名为郴州专区歌舞团。1963年,在工人文化宫公演《红岩》(上下集)、《抓壮丁》、《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受到专区领导和行家赞誉。1964年,移植湘昆剧《腾龙江上》,获省专业剧团汇演优秀剧目奖,并赴广州参加中南区汇演。“文化大革命”中期,该团与湘昆剧团合并,编入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2年,原湘昆剧团成员分出,重建地区歌舞剧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剧团的创作、表演水平均有提高。该团荣培羽、邹影燕编导的舞剧《红烛怨歌》,获省创作、演出二等奖,音乐、舞美奖和3个个人表演奖。由舒柯、冯之编写的现代无场次轻歌剧《公寓·13》,于1986年6月在省歌剧、话剧观摩演出中获演出、创作、导演、舞美、设计、表演6项二等奖;同年12月,参加全国歌剧交流汇演,获创作、演出等5项奖;1988年12月,参加首届中国戏剧节演出,在首都民族文化宫、中南海礼堂演出时,中央顾委常委杨得志、肖克、伍修权等接见剧组全体演职员,并获得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杯”,主演郭卫民获全国戏剧演员最高奖——梅花奖。
  湘昆剧 1960年1月,专署建立郴州专区昆剧团,为全国5个昆剧团之一。1961年11月,团长刘殿选带领部分主要演员赴北京,向北昆表演艺术家白云生等拜师求艺,经与北昆交流技艺,应中国戏剧家协会之邀,他们在中国文联大礼堂演出《挡马》、《醉打》等折子戏,戏剧家田汉观看后,赞誉“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1964年9月,改名湖南省湘昆剧团。1965年3月,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陶铸在郴州观看湘昆折子戏《琴挑》、现代戏《琼花》后,称赞“湘昆有继承,有改革,艺术很美。”1966年3月,改名省昆剧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停演。1969年春,剧团解散,大部分演员下放农村,少部分演员调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1年11月,重建地区湘昆剧团。1981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部副部长肖克在郴州视察工作,观看该团演出后题诗:“昆剧兰花艳,湘昆别一枝。几阵严霜后,亭亭发英姿。”1984年5月,该团改名为湖南昆剧团。
  1985年10月,被文化部列为保护的全国5个专业昆剧团之一。1987年5~10月,该团青年演员张富光等参加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戏曲艺术片《疯秀才断案》,湘昆艺术第一次搬上银幕。同年底,该团进京参加全国抢救继承昆剧传统剧目汇报演出,两进中南海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及直属机关作专场演出,《武松杀嫂》、《折梅》、《金盆捞月》、《一天太守》等剧目,受到文化部部长王蒙、戏曲艺术大师俞振飞的好评,俞振飞特收张富光为“关门弟子”。至1988年,该团共挖掘、整理、演出湘昆传统剧目《连环记》、《牡丹亭》、《桃花扇》等30多本,折子戏70多折。学习移植南北昆曲大戏《十五贯》、《宝莲灯》等26本,传统折子戏50余种。创作现代昆剧10余个,保留剧目179个。
  第四节 群众文艺活动
  一、管理机构
  民国28年(1939),在郴城建立郴县民众教育馆,设有总务、教导、艺术三个组,开展书报借阅,举办以识字为主的民众学校,组织公务员开展体育和宣传抗日的街头演讲、演出活报剧、教唱歌曲等活动。1950年,县人民政府接管民众教育馆,改为郴县人民文化馆。1952年,改名为县文化馆。1960年,移交郴州市,改为市文化馆,时有工作人员6人。1963年,在市郊和许家洞人民公社首办文化站。1968年11月,镇文化馆撤销,业务合并到镇革命委员会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大部分工作人员被下放。1972年,恢复镇文化馆。1974年,又恢复和建立市郊、许家洞、五岭、北湖4个文化站。1976年,文化馆配备有文学、美术、音乐、摄影、舞蹈、表导演、文物考古等各项专业干部,业务经费突破万元。1978年,市文化馆迁往文化戏院,人员达11人。1985年1月,成立郴州市演出管理站,专门负责各种演出活动的管理。1987年6月,改名为郴州市社会文化管理站,管理范围扩大到演出管理、营业性文化项目管理及音像发行管理等。为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监督,1989年9月成立郴州市文化稽查队,行政由城市管理监察大队领导,业务由市文化局指导。至年底,全市有基层俱乐部和文化室158个。
  二、文艺宣传
  20世纪50~60年代,郴城有学校、厂矿、居委会的文艺宣传队20余支,运用快板、对口词、小演唱等形式,在街头巷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中心工作。1954年和1955年春节,由政府拨款,文化馆具体负责,从郴州师范、县第一中学(今市一中)各挑选30余名学生,排练文艺节目,组成春节文化服务队深入农村,白天到贫下中农家里访贫问苦,帮助挑水、搞卫生,晚上进行文艺演出。1955年8月,文化馆吸收社会青年,组成一支30余人的农业合作化文化宣传队,爬山涉水2个月,走遍50余个乡镇,白天举办农业合作化图片展览,晚上进行文艺演出,深受农民欢迎。农民主动派人接运展品和服装、道具,并鸣放鞭炮迎送。许多年逾六旬的老贫雇农,一辈子未看过戏,看过演出后,激动得热泪盈眶,感谢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由于城乡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1958~1959年,城乡普遍建立业余文工团。60年代初,因国家经济困难,部分业余文工团被撤散,但各单位文艺活动仍然活跃。1962年春,市第二中学文艺宣传队演出《七姐妹闹春耕》、《十绣农业大丰收》等7个反映新人新事新面貌的文艺节目,深受群众欢迎。1973年,镇工业局、城建局、商业局与龙门池、渔场大队等文艺宣传队,排练小型多样的文艺节目,除在市内多次演出外,还应邀到邻县各大中厂矿企业演出,受到好评。80年代,文化服务活动日益兴旺,每逢节日均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文艺宣传队大多配合计划生育、法制教育以及各部门的纪念、庆祝活动,上街宣传。1989年止,全市有业余文艺宣传队36个。
  文艺宣传的另一种形式是展览。1952年“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运动中,文化馆组织学校美术老师和业余美术爱好者,绘制一批以“土改”和“三反”、“五反”为内容的连环画和图片,先后在文庙、文化馆等处展出。同年,在文化馆展出抗美援朝图片,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53年冬,郴县中苏友好协会先后在城区乌石矶和郊区许家洞三合煤矿,举办“苏联建设成就”图片展览。1954年,在城区举办郴县首届美术作品展览。1956年,在城乡巡回展出全县各项建设成就图片。1964年,在文化路郴州图书馆举办社会主义教育图片展览。1965、1966年,在护国街和地委招待所三楼举办社教成果展览。1952~1989年,全市先后举办大中型展览113次,其中80年代97次,内含美术作品展览23次,摄影作品展览12次,书法作品、教育、科技信息、科技墙报、矿产资源、工农业产品展出43次,每次展出时间最短一周,最长半年。
  三、文艺汇演
  1955年,郊区龙门池等业余剧团,首次参加在良田镇举办的19个业余剧团的分片汇演。1957年,在城区举行全县第三届职工业余文艺汇演。1958年10月3~6日,在城区举办全县群众文艺调演,9个代表队参调节目35个。1964年秋,举办镇首届职工文艺创作节目汇报演出,演出节目14个,均为业余作者创作,歌颂郴州新人新事新面貌。其中歌剧《贵客临门》、《园林姑娘》和表演唱《歌唱卫生红旗建设里》等8个节目,受到地、镇有关领导和行家的好评,分别获得节目创作奖和演出奖。1974年与1975年,分别举行全镇创作戏汇演和春节业余文艺调演,各为期4天,演出10场,参演代表队48个。1976年,郴州镇代表队参加地区厂矿、农村文艺调演,受到地区各界人士好评。1977年,举办全镇业余文艺调演,参演540人,演出节目52个,内容丰富,题材新颖,演员、乐队阵容整齐。1978年12月,经调演选优组成市代表队,参加地区在嘉禾举行的民歌演唱会,郴州市参演的《接表妹》、《村里来了个新机器》、《桔子打花》、《螃蟹歌》等列为优秀节目专场演出。1979年11月,市职工业余文艺代表队,参加省总工会在湘潭举行的10市职工文艺汇演,花鼓戏《刘二嫂挂牌》获创作奖和演出三等奖;童话小歌舞《金锄》获二等创作奖和演出三等奖;民歌联唱《湘南暴动》和对口快板《父与子》获创作三等奖和演出奖。1984年,地区举办首届“五岭戏剧节”,郴州市参演的花鼓戏《村边有栋新瓦房》,获创作二等奖和演出奖。1986年10月,开展全市文化活动旬,从汇演节目中,选出五台优秀节目售票公演,受到省、地文化主管部门表扬,《湖南日报》为之作了专题报道。是年12月,在地区第二届“五岭戏剧节”中,郴州市参演的独幕讽刺话剧《平安有事》获创作二等奖;瑶歌剧《这里需要阳光》获演出二等奖。1987年10月,市委、市人民政府举办首届“南国郴州文艺节”,为期10天,演出10场,节目51个。同年,郴州市代表队参加湖南省首届“洞庭之秋”演唱会,有6名代表获奖,其中一名获少儿歌手演唱二等奖;5名获民问歌手演唱三等奖。1989年9月,举办第二届“南国郴州文艺节”,参加单位400多个,演出28场,400多个节目,从中筛选104个节目,分台在郴州剧院演出,参演2000余人,为期9天,每场座无虚席。
  四、其他文娱活动
  民国时期,郴城酒馆、茶楼和郊区村头、禾坪均有说书、打渔鼓等文化娱乐活动。1953年,中共郴县县委宣传部在义帝祠(今文化路)举办为期半月100余人的民问艺人学习班,互相学习技艺,交流经验,并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新的内容,更好地搞好文化服务活动。此后,群众性的艺术汇演、展览、诗歌创作等活动十分活跃。“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演“样板戏”,各种文娱活动均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百花齐放”局面,群众文娱活动形式不断增多。1984年后,文化部门协同北湖公园、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区,每年分别举办中秋赏月晚会,仅苏仙岭风景区,就有万余人参加赏月活动。1984年,出现营业性舞厅2家。至1986年6月,全市有歌舞厅10家、音乐茶座8家、桌球室10家。随着社会文化市场的形成,出现非法经营文化项目和黄色书画音像增多的现象。市社会文化管理站每年都开展文化稽查工作。1989年,市人民政府组织文化、工商、公安、广播电视、城管大队、各乡镇街道文化站等部门,联合对全市社会文化市场进行整顿,查处各种非法出版和淫秽书刊画片等12万多本(张),录像带460多盒,录音带3200多盒,取缔无证经营20多家。是年,全市文化市场已发展到音像、书刊、演出、字画工艺美术、文化艺术培训、展览等6大类,23个项目,416个网点。有录像发行放映56家,录音磁带销售63家,舞厅8家,歌厅2家,卡拉OK厅3家,电子游戏室44家,桌球室12家,旱冰场2家,书刊销售68家,印刷、打字、复印64家,字画销售6家,工艺美术58家,电脑咨询1家,电视摄像3家及其它一些项目和网点。还有临时性的民间演出、文化美术培训、展览等。
  第二章 电影 录像
  第一节 电影
  1951年,湖南省电影工作总队派出2个放映队来郴进行巡回放映。1952年9月后,境内影片发行先后由专署文教科和专署电影放映管理站主管。1961年,各县成立电影事业管理站,郴州市因系专署所在地未另建站,其电影发行仍由专区电影事业管理站负责。
  1976年3月,镇内电影院增至6家,成立镇电影管理站。1978年改名为市电影管理站,主要工作是统计数据,协调关系。
  一、放映
  民国23年(1934),郴阳戏院雇请长沙电影商首次来郴放映无声黑白电影片《火烧红莲寺》,因社会秩序混乱,数月后停演。后,又在江西会馆(今市第五完全小学)露天放映《荒江女侠》、《八宝图》、《乾隆皇帝下江南》、《七剑十三侠》等无声黑白电影片。民国25年,省教育厅第一、二、四、五电化教育队在郴城放映无声影片多次。1949年前夕,肖明韶等4名商界人士合股购买无声电影设备1套,在中山公园(今地区行署院内)搭简易棚子办露天电影场,观众自带凳子,观看无声黑白无字幕片。观众不多,影业不旺。
  1952年9月,郴县大戏院改名郴县人民电影院,为郴城首家电影院,请苏联专家安装“天极牌”30毫米提包机,首次放映有声黑白影片。1954年,在电影院旁增辟露天电影场,可容观众2000人。1956年,该院又先后购置16毫米和35毫米2种放映机,组成2个电影队,到农村、厂矿巡回放映。1962年9月,工人文化宫(今苏仙影剧院)在南街建成开业,有座位1554个。其间,铁路俱乐部建成开业,影剧两用,有座位1314个。
  “文化大革命”初期,影院停映。1970年,恢复放映,但仅上映一些经审查认可的影片。为满足下湄桥工业区职工和市郊农民对电影的需求,1971年,镇革委投资20万元在下湄桥新建工农电影院,有座位1291个,1973年11月14日开业。12月,镇人民电影院因白蚁危害停映,后投资28万元重建,于1977年5月1日开业,有座位1520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电影事业进入全盛时期。1979年,市人民电影院完成工作日349天,放映1993场,观众达278.15万人次,放映收入33.28万元,发行收入17.23万元。与1970年比,放映场次增长35%,观众增长36%,放映和发行收入各增长22%,实现利润7.2万元,被评为省电影工作先进单位。同年,北湖电影院开业,座位784个。1980年,许家洞镇电影院开业,有座位706个。市郊第二电影放映队、许家洞镇黄草电影放映队、安和乡电影放映队、郴州麻纺厂俱乐部电影放映队,均相继成立开业。1983年后,电视机进入家庭,集体、个体录像厅日益增多,电影上座率下降。1984年,郴州影剧院增开35毫米放映机的放映业务。同年7月,市人民电影院投资33万元,安装一套50万大卡的冷暖空调设备,改善了影院条件。1985年,苏仙影剧院与市人民电影院先后安装立体声像电影银幕,上座率回升。是年,下湄桥工农电影院因107国道线扩建易地新建,总投资125万元,安装20万大卡的空调设备,是一座内设放映厅(座位997个)、录像厅、舞厅等的多功能电影院。1988年10月建成开业,改名下湄桥电影院。1986年2月,市总工会新建多功能的工人文化宫开业,对外放映电影。1989年7月,市人民电影院投资45万元,进行立体声像改造工程,引进美国WS系列声像设备,安装立体声电影设备,1990年5月正式放映。观众厅座位1368个,全用高靠软沙发,内部装饰焕然一新,成为郴州地区第一家高档次35毫米立体声像电影院,为全省3家“甲级立体声影院”之一。
  1989年市内有9家影(剧)院和对外开放俱乐部,座席1.19万个,比1952年增长10.9倍。是年,市内22个放映单位共放映电影11998场,观众达34.63万人次,完成放映总收入147.37万元,发行收入77.51万元,人均电影消费水平6.55元,居全省县、市之冠。
  二、电影宣传
  50年代初期,电影宣传主要以字画、壁报和幻灯为主,宣传影片内容,帮助观众看懂电影,受到教育。
  市内各影(剧)院门前均设有宣传栏(窗)。影片上映前,运用图片和文字,介绍影片内容、上映日期,张贴演员剧照、剧情精彩镜头等。重点影片或新片上映时,在主要街道悬挂、张贴影片彩色宣传画。主要路口设固定电影广告牌,每日一换,预告今明两日上映片名及放映时间。各影(剧)院还编印《影讯》小报和影片介绍说明书,赠送给各单位和观众。同时,定期出壁报,刊登观众观后感及影评文章,市人民电影院自1979年以来,创办《电影与观众》月刊,刊登影星介绍,拍片花絮,观众影评和影片安排等内容。1987年冬,市人民电影院被树为湖南省电影宣传先进典型,在全省电影工作会议上推广。至1989年底,《电影与观众》共出刊125期,受到各界好评。
  市内各影院在放映影片前,一般进行3~5分钟幻灯宣传,配上声响和音乐,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和影片内容简介以及新片预告。1989年3月,全市开展计划生育幻灯竞赛宣传月,8家影(剧)院以计划生育为题材共制作幻灯片159块,放映690场次,观众达18.27万人次。市人民电影院美术技师张华武创作、绘制的《十唱计划生育》,图文并茂,并以民歌形式演唱,深受观众喜爱,获得一等奖。是年3月29日、4月5日《湖南人口报》,5月8日《中国人口报》,分别刊登过这组幻灯片的图照。5月13日,省电视台“湖南新闻”节目中也作了播放。
  第二节 录像
  1980年,录像设备和音像制品开始进入市区文化市场。1982年,市广播局始在郴州剧院公开放映录像。随后,经营录像放映的单位越来越多。1983年7月3日,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录音录像制品管理若干规定”的布告,由市广播局管理音像市场。1985年4月,成立郴州市音像发行管理站,具体负责音像制品的发行和管理工作。随着市属及驻市较大单位纷纷开办单位内部闭路电视,放映录像日益增多,至1989年全市有录像放映发行场点56家,闭路电视73家。录像放映场点逐步转向为个体经营,录像市场的管理又呈现出多渠道的形势。市文化局、广播电视局,地区文化局、广播电视局,县文化局、广播电视局,地区电影放映发行公司等都参与市区内录像市场的管理和录像带的发行。全市年录像带发行达3000盒。闭路电视则因有线电视的开通而呈下降趋势。
  第三章 图书
  第一节 发行
  清光绪年间,郴城有2家影响较大的私营书局:华国堂书局,址设北街,经营发行《四书》、《五经》等古籍;本禹堂书局,是从江西迁来北街。
  民国7年(1918),北街私营文魁书局开业,经营发行古典书籍。并从上海等地商务印书馆购进新书和教科书,批零兼营,是郴城发行新书最早、营业额最大的书局。民国26年,私营晓白书店在中山西街开业,专营医药、工业等专业书籍。民国27年春,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中央派王涛从延安来郴,以新四军驻郴州通讯处主任的公开身份,与国民党郴县党部宣传干事曹维荷等10余人合股建立牖智书店,址设中山北街62号(今63号)。同年3月开业,经营发行进步刊物,共销售各种进步书籍3.98万余册。同时,以书店名义建立“五岭救国图书室”。民国28年,书店被反动当局查封。40年代,郴城共有私营书店15家,经营图书发行。
  1949年12月,组建郴县人民书店,址设中山北街。1950年迁中山西街14号和16号,为专区首家地方国营书店,定名“郴县书店”,编制4人。8月,上收新华书店总店湖南省分店,定名“新华书店郴县专署支店”,为全省8个中心支店之一,有职工13人。1958年7月1日,改支店为郴县新华书店。8月,在文化路口新建四层营业与职工宿舍大楼。
  1959年3月,郴县、资兴合并,原县书店部分职工、设备迁资兴城。剩余人员、设备,转给从郴县析出的郴州市,并于1961年1月成立市新华书店。7月,撤销市店,人员、设备上收,改为专区新华书店。1968年11月21日,撤销专区新华书店,并入地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69年撤站,恢复地区新华书店,与郴县书店两家共同担负市内批零兼营的图书发行业务。全市因未设书店,并在10家国营商店中附设经营图书的专业柜,开办集体书店23家,个体书店12家,个体书摊56家,以满足市场需要。1988年,全市年销售图书60余万册,销售金额447万余元,平均库存总额96.89万元。
  第二节 馆藏 借阅
  民国20年(1931),建立郴县图书馆,址设城内关帝庙(今中山北街)。民国21年,省教育厅长黄士衡捐赠《万有文库》一套11095册。日军侵郴时,损失8880册,仅存2215册,后全部散失。民国29年2月,成立县民众教育馆,与县图书馆同址。内设图书室,开展借书、阅报等活动。日军侵郴时,图书大都散失。
  1956年,新建郴县图书馆,址设苏仙路(今人民东路),配员3人,馆藏图书万余册。有借书室、阅览室,按时开放。1958年初,迁中山南街工人俱乐部内,借房2间,开展借阅活动。1959年,在文化路新建一栋面积为1016平方米的楼房,有藏书、藏报(刊)库、阅览室、借书室和8间职工宿舍。1960年9月,更名郴州市图书馆,配员4人,直属市文教局领导。1963年,政府下拨业务经费6721元,订购全国发行的报纸33种、杂志133种、画报10种,馆藏图书增至43918册。当年来馆借阅图书达23060册(次),日均来馆阅读报刊的人数约400~500人次。为提高广大读者阅读和欣赏水平,还与市文化馆多次联合举办《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战斗的青春》、《三家巷》、《苦斗》、《播火记》和毛泽东主席诗词的专题讲座,很受读者欢迎。“文化大革命”期间,馆藏不少图书被诬为坏书、禁书而被查封,人员被抽调。1966~1972年,仅留一人守屋,经济收支由单独核算改由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统一管理,图书、刊物大量丢失、损坏,借出未还者近万册。1973年5月,恢复机构业务和单独经济核算,改名“郴州图书馆”。1977年12月,恢复郴州市图书馆。至1986年,有藏书万余册,全年接待读者21.5万人次,日均700余人次,年借阅书刊资料34.76万册次。同年12月,因馆舍破旧狭小,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将馆房以45万元售予郴江信用合作联社,加上各方筹集资金140万元,在城郊万花冲征地16.84亩,易地新建馆舍。1988年3月,馆迁新址。因主楼尚未建成,借阅活动暂停。1989年止,馆藏图书总数达10.18万册。其中古籍线装本8000册,占7.86%;近现代出版的新书9.38万册,占92.14%(内哲学、社会科学占70%,自然科学占21%);馆藏报纸61种,杂志328种。
  此外,市属和驻市单位亦逐年兴建了一批图书馆。郴州师范专科学校,1988年新建一栋五层楼的图书馆,面积达4757平方米,内有8个阅览室,藏书26万册,是市境最大的图书馆。1989年止,市境已有32个图书馆,共有藏书76.5万册。其中5万册以上的有市第一中学、地委党校、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地区卫校、地区商业学校等5个图书馆。此外,还有基层单位的图书室158个。
  第四章 档案
  第一节 馆务建设
  市档案馆 1959年12月,市人委会设档案科,辟有一间6平方米的办公室作档案库房,仅有7个单面立式柜。1961年,从郴县档案馆接收原郴县城关镇、环城乡和郴县郴州市委、市人委、市农药厂等机关单位档案1166卷,加上市委、市人委现行机关档案435卷,共达1601卷,为郴州市贮存最早的档案。1962年,因“备战”,档案科所藏的环城乡和城关镇等单位的档案被鉴定销毁。1963年12月,建立镇档案馆,接收22个直属机关的档案744卷,馆藏上升到3704卷。1965年,与基建科合建一栋面积为165平方米的档案馆,地下室用于贮存档案。是年,根据上级“少而精、少而全”的精神,全镇73个单位大规模清理鉴定档案,共有5897卷文书档案、1133卷技术档案被销毁。镇档案馆销毁2434卷,仅余1270卷。“文化大革命”期间,档案业务停顿。
  1978年,恢复档案馆工作,陆续清理部分馆藏。1980年,副馆长李才喜组织10余人,在潮湿霉变的地下室,对不规范的档案和4立方米的文件材料,进行一年零三个月的全面整理,重新立卷2316卷。1982年12月,扩建档案馆舍,库房置于地面二楼,改变了档案保护不利的环境,库容扩大到70平方米。1985年,新接收全市47个单位的档案2767卷,馆藏档案6972卷,资料10223册。1987年11月,市人民政府拨款16.5万元,新建总面积为1345平方米的档案馆大楼。建筑形式采用架空地面和屋顶、环形走廊,具备防潮、隔热、防盗、防尘、防火等功能。馆内逐步添置去湿机、暖风机、温湿度自测仪、吸尘器、复印机、照相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等档案防护和办公设备。档案箱柜达109组,512个。至1989年底,馆藏新中国建立后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10477卷。其中文书档案9977卷,占档案总数的95.2%;专业档案498卷,占4.75%,还有少量声像档案。馆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工具书,以及部分报刊杂志及名人手迹等资料,共23类9668册,其中科技资料5864册,占资料总数的61.19%。1988年,市档案馆被评为省四级档案馆。1989年,升为省三级档案馆。
  市城建档案馆 1960年10月,市委决定城市基建档案由市基建局统一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此制度未能执行。1981年8月,市城建局设立城建档案管理股,担负全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1985年2月,改为市城建档案馆,为全区首家专业档案馆。同年,建成面积为320平方米的馆舍。至1989年,全馆有档案资料8235件,分为城市勘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市政工程、公用设施、交通运输、工业和民用建筑、名胜古迹、园林绿化、环境保护、人防军事设施、城市建设科研、声像资料等13类。
  第二节 档案管理
  民国时期,郴县政府秘书室下设管卷室,由一人专司档案编存和保管,但管理混乱。新中国建立后,档案工作由县人民政府秘书科集中管理。1958年,在“以利用为纲”的方针指导下,郴县郴州市委建立档案室,清理新旧档案。1959年12月,市人委会设立档案管理科,对全市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由档案科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全市档案业务工作。各机关、厂矿、学校随之建立档案室,配备兼职档案员,归口各单位办公室管理。至1961年,档案室由7个增加到67个。全市档案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档案管理陷于瘫痪。1970年,镇革委会在上级“清、精、轻”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发动全镇对档案材料进行所谓清理鉴定,仅镇生产生活服务站及所属单位通过精减,档案由156卷压缩至60卷,使全市保存下来的档案不及正常产生量的三分之一。
  1978年7月,全市重新建立档案集中管理制度。1980年5月,市革委会根据中共中央16号文件精神,建立市档案局,明确档案管理体制,开展档案恢复整顿工作。全市行政、企事业及街道居委会、公社大队等235个单位设置档案室,使档案事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至1983年底,有194个档案室取得《合格证》。尔后,农业区划、山林定权、会计、教学、落实政策、人口普查等专业档案的建档工作相继开展,改变全市档案工作的落后面貌,市档案局多次被评为省、地、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1987年5月,市委、市人民政府下达《关于改革档案管理体制的决定》,各单位均建立综合档案室,单位内的文书、科技、会计、人事、专业档案和科技图书、情报资料等,由分散管理的传统做法改为集中统一管理,综合档案室成为单位的直属部门和职能实体。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后,全市档案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1988年10月,市二轻局、商业局、房产公司、黄麻纺织厂和市自来水公司档案室达到档案管理省级标准,成为全市首批上等级单位。至1989年,全市档案室上等级的单位已达62个。
  第三节 档案利用
  1962年,市档案科提供利用档案900余卷,利用1153人次。1980年后,全市各档案馆、室建立档案利用制度,并逐步开展编研工作。1984年后,市档案馆已陆续编制《郴州市历届党代会简况》、《郴州市历届人代会简况》、《郴州市行政区划演变年表》、《郴州市各街道乡镇行政区划演变年表》、《郴州市自然灾害年表》、《郴州市历代职官录》等资料。市内各档案室也编制《机关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和《基础数据汇编》。1988年11月,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年满30年以上的档案204卷、资料372册。1989年12月,再开放档案59卷。至此,全市档案门类发展为文书、科技、会计、人事档案及诉讼、文艺、医疗卫生、教学等专业档案。据市属单位96个档案馆室的统计,3年间共提供利用档案11380卷,利用13128人次。解决生产问题444个,工作问题1659个,处理纠纷271起,挽回经济损失94.49万元。黄麻纺织厂利用档案解决土地纠纷和黄麻航运失火索赔案,挽回经济损失近30万元。市档案馆1981~1989年向社会提供利用档案资料14655卷册,利用4363人次。其中为编修《郴州市志》提供档案4568卷,利用1763人次。档案在经济建设、落实政策、编史修志等方面收到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五章 新闻媒介
  第一节 报刊
  一、报纸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长沙人曹典球“以开通风气为己任”,在郴城独办《政学征信报》,为郴州报业之始。该报木刻毛边纸印,3日刊,每刊4页,约5千字。每月合订册,分上谕、馆说、奏议、时论、格致、时事等栏目,立论均主张君主立宪。除馆说外,几乎全部转载外省报纸。据《湖南官报》光绪二十八年四月号报道,该报“持论明达,湘粤两省购者已不少也”。
  民国6~9年(1917~1920),张敬尧治湘,湖南四分五裂。湖南督军谭延闿以郴州为据点,与张敬尧对峙,先后在郴城出版的报纸有《国民日报》、《新湖南报》、《民言报》、《湖南时报》、《大中华日报》和《民意报》6家。驱张以后,谭延闿第三次督湘,郴州的《国民日报》、《新湖南报》、《民言报》相继迁往长沙。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民国15年4月,国民党郴县县党部创办《郴县民报》,址设中山北街(今市第六中学对面),编辑主任由中共党员李一鼎担任,主要报导工农运动情况。该报曾两次停办、复刊,且版面不一,均用石印。辟有“转载”、“本省新闻”等专栏,抗日战争时期多为战讯政情内容;解放战争时期多为所谓勘乱建国内容。民国38年9月停刊。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民国27年,中共郴城地下党组织以《新华日报》读者会名义创办《老百姓周刊》(小报),宣传抗日。每周一期,每期4版,分送到郴州6县。次年停刊,共出版30期。民国28年7月,郴桂十县人士集资创办《震南报》,址设郴城学后巷(今市第九完全小学后面)。董事会成员有袁南枝、李达九等20人,日报4开纸正反2大版,铅印。内容多为抗日战讯,辟有“各地战报”,报道各地抗战消息;还辟有“有暇就写”栏目,发表拥护抗日,反对投降的文章。停刊日期不详。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办报工作。50年代,境内先后创办《郴州群众报》、《郴县报》、《郴州新闻》。60年代前期均奉命停刊。80年代后,报业再度兴起,《郴州科技报》、《郴州体改》、《郴州广告信息报》等先后创办,《郴州报》复刊。这些报纸为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郴州报》 始名《郴州群众报》,为中共郴州地委机关报。1950年4月创刊,3日刊,址设地委院内(今人民东路28号)。社长唐麟,总编辑雷天一。1952年10月,因郴县、零陵、衡阳三专署合并而停刊。1954年7月,恢复郴县专署,8月1日复刊,改为双日刊。1956年6月16日因各县办县报,再次停刊。1958年7月1日又复刊,仍为双日刊,社址迁东门口(今郴州地区美术印刷厂内)。同年8月1日改为日报。翌年10月1日,改名《郴州日报》。1963年,奉中共中央中南局关于地、县不办报纸的指示,于4月1日第三次停刊。此报始终均为四开纸中版,系综合性的通俗报纸。内容以农业为主,兼顾工业、商业、文教卫、党群等各个部门,发表过一些有影响的报道,对指导全地区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了一定作用;但在50年代后期,因受“左”的思想影响,也发表过一些报道失实的文章。发行量每期3万份,最高达4.8万份。
  1989年7月1日,再次复刊,定名《郴州报》,为中共郴州地委、行署的机关报,址设苏仙路40号地委机关院内。四开纸四版,始每周一期,后增至二期,每期发行一万份。主要宣传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地委、行署为办好改革开放试验区的重大政策,动员组织全区人民为尽快振兴郴州而拼搏。报社设采编13人。
  《郴县报》 为中共郴县县委机关报。社址先设在郴州市中山西街110号(今郴县新华书店),后迁中山北街(现郴县邮电局处)。1956年7月1日创刊,共出版719期。始为七日刊,八开纸二版。同年8月5日改为五日刊,后改为三日刊。1959年3月1日改为双日刊,均为四开纸四版。一版为要闻,二版为农业,三版为党群、文教,四版为时事。编辑人员初为8人,后增至14人。发行量初为每期3000份,后增至6000份。1961年5月19日停刊。
  《郴州新闻》 为中共郴州市委机关报。1960年4月3、7日试刊两期,于同年4月11日出版发行,翌年11月27日停刊,共出版144期,为四开纸四版,双日刊,铅印。一版要闻,二版经济,三版文化、教育、卫生,四版国际时事。采编初为8人,后增至10人,杨德昭任社长兼主编,社址设在市内龙骨井45号(今市教委院内)。办有印刷厂,发行量每期2500至3100份。
  《郴州科技报》 地区科委主办。1982年2月25日创刊,始为半月刊,在郴州地区公开发行,1985年1月扩大到省内发行。翌年1月,改为旬刊,发行量初为3200份,1988年增加到1.45万份。社址设在市苏仙路30号地区科委院内,为全区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报纸,四开四版。一版为要闻,二版为种植业,三版为畜牧、水产和林业,四版为科技信息、乡镇企业、卫生、科技与生活、广告。1988年定编8人,主编陆幕超。1990年4月改为《湘南科技报》。
  《郴州体改》 1~7期为《体改通讯》,由市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其任务是为各级领导提供信息,与省内外有关部门交流体改信息,是一种无偿赠送的内部刊物。1985年1月8日创刊,月报,四开纸四版,每期印数2000~2500份,设有“改革要闻”、“改革呼声”、“改革论坛”、“改革探讨”、“改革信息”、“改革新人新事”与发表文艺作品的“南大门”等专栏。主编张聪蓉。共出版60期,1990年3月5日停刊。
  《郴州广告信息报》 系市广告公司主办的月刊。1985年5月创刊,以传递经济、产品信息、刊登广告为主。四开纸四版,印数6000~10000份,内部赠阅。
  二、刊物
  民国20年(1931),郴郡联中学生会编辑《郴中学生》,半年刊。民国25年停刊。民国28年7月,县教育局创办《郴县教育月刊》(内部发行),作为“本县人士研究教育之工具”,出版9期后停刊。民国38年,郴桂十县同学学术研究会编著《郴桂学生》,双月刊,同年10月停刊。
  1987年1月,中共郴州地委组织部、宣传部合办《郴州党建》,双月刊,32开本,每刊48页,铅印。内容主要反映郴州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党的建设情况,辟“先锋之歌”、“党内新风”、“党员教育”、“党建动态”、“领导艺术”、“知识窗”、“警钟长鸣”等栏目,图文并茂,发行全区各基层党支部。主编吴合生。同年,市工商银行主办《郴州金融》刊,16开本,铅印,出版3期后停刊。
  第二节 广播
  一、收音站
  民国22年(1933)10月,郴县政府集银洋300元,奉命派收音员一名赴南京中央广播电台收音训练班受训,结业后带回中波干电池收音机一台,随即在县城设立收音室,开始广播收音,每天印发收音消息一期,供行政长官参阅决策。1949年5月,中共领导的湘南游击队南区指挥所收抄新华社新闻广播消息,油印传发,鼓舞斗志。
  1950年12月,成立郴县人民政府收音站,址设中山西街110号(今县新华书店处),收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油印发到城镇居委会,供出黑板报选用。1953年,改油印为铅印,扩大发行到乡政府和农业合作社,供读报和出黑板报用。同时,县人民政府还要求有收音机的单位都要配一名兼职收音员,组织群众收听广播。
  二、广播站
  1956年3月,郴县人民广播站在城区成立。1959年2月8日,郴州市广播站开始播音,址设龙骨井45号(今市教委院内)。设备只有一台150瓦扩大机,一台美多牌收音机,以及电唱机、话筒等,机房面积14平方米,广播线路2公里,在闹市区设5只高音喇叭,每天广播3个小时,早、晚转播中央台和湖南台节目,中午播记录新闻和自采自编节目。1960年,址迁中山南街(今苏仙影剧院斜对面)。1961年,迁市委机关院内(人民西路3号)。自办“本市新闻”,每天中午播出10分钟,晚上重播2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市内新闻与典型经验。
  “文化大革命”初期,自办节目停办,每天只转播中央台和湖南台节目。1968年,镇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恢复自办节目,开办“本镇新闻”、专题和文艺节目。1970年,城乡广播线路总长达440公里,郊区78%的农户和城区1/3的居民家庭安装了广播小喇叭,农村公社(乡)、大队(村)和机关、学校、厂矿等近百个单位建立广播站、室,并与市广播站联通,初步形成以市站为中心的广播网络。1978年,农村广播喇叭入户率达98%。1979年,市广播站举办青少年教育节目,受到省广播事业局和团省委的表扬,省广播工作会议印发了此节目的典型材料。1980年,市人民政府拨款6.5万元,在山川塘征地建房。1982年,建成水泥杆双线传输广播线路389公里,机房设备得到更新。市级广播站扩大机总功率达4100瓦。1983年2月15日,市广播站迁入山川塘新机房播音。电视进入家庭后,有线广播日渐减少。到1986年,全市只剩下184公里广播线路,2776只广播喇叭。
  三、广播电台
  1986年11月24日,省广播电视厅批准郴州市建调频广播,频率为88.6兆赫,功率50瓦。经过半年多筹建,1987年7月1日建成试播成功。是年12月17日,经省广播电视厅验收批准,市广播站改为市广播电台。主要设备有调频发射机2台,637录音机4台,221录音机2台,调频收转机2台,大路增音机1台,播控桌1张,稳压电源1个,三层振子调频发射天线1付,17米铁塔1座,机房面积62.64平方米,能基本保证节目正常播出。每天早、中、晚三次播音,除转播上级台重要节目外,其余全部是自己采编的节目。至1989年底止,已播出文字稿2160组,17288条,423万余字,播出文艺节目13万余分钟。自办节目以新闻为主体,每天播一组“本市新闻”,每组10分钟,重播2次;每周播一组“郴州地区新闻联播”,每组15分钟,重播2次;每周播一组“一周要闻”,每组10分钟,重播2次;还有不定期的“快讯”,播出当天最新消息。专题节目设有“郴江南北”,采取主持人与听众谈话形式,回答听众提出关于理想、前途、工作、婚恋等问题,为听众排忧解难,每周二、五播出,每次10分钟;“幸福时光”是一组生活知识性节目,主要根据时令季节和乡土风情,向听众介绍衣、食、住、行、育儿、防病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每周一组,10分钟;“知识天地”节目包括工农业生产、天文地理、名人名著、奇闻趣事等,每周播一组,10分钟;服务性节目有“信息广场”、“郴州地区天气预报”、“今晚电视预告”、“广告”等栏目;文艺节目有“南塔钟声”,播送本地作者创作的文艺作品,每周播一组,10分钟;其它有“音乐”、“听众点播”、“立体声音乐欣赏”、“戏剧欣赏”等栏目。至1989年,市台所播稿件,有18件被省、地评为优稿,获25项奖励。其中获省一等奖的作品1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3件。
  第三节 电视
  一、电视差转台
  1978年9月28日,地区在北湖岭建成10瓦小功率电视差转台,转播中央台和湖南台的电视节目,部分单位和家庭开始购置黑白电视机。1979年起,彩色电视机逐渐进入单位和居民家庭。1983年1月,地区苏仙岭电视转播台建成开播,电视覆盖面扩大到郊区农村,市内收看效果比以前更好。1986年10月,该台进行调整,除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目外,还增转中央电视教育台节目。是年,全市有黑白电视机27720台,彩电9030台。
  1989年,全市有闭路电视73家,地面卫星接收站25座,居民除收看中央台和湖南台电视节目外,还可收看到贵州、云南、西藏等电视台的节目。
  二、电视台
  1986年11月,地、市委研究决定,在市内兴建电视台,由地、市合办,以市为主。1987年3月19日,经中央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同意建立电视台,呼号为“郴州电视台”。是年3月,地、市联合成立电视台筹建领导小组,开始筹建工作。工程总投资118.1万元,其资金由市财政拨款82.5万元,驻市和市属213个单位集资35.6万元。集资最多的有郴州麻纺厂、郴州碳素厂,各3万元。1988年1月13日建成试播,9月29日起每周星期四定期播出,1989年1月3日改为每周星期二、五播出。每次播出时间增加到300分钟,每次播一组15分钟的“郴州新闻”,每天重播一次,主要报道郴州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的政策、先进典型、经验和建国40年来的成就等。一年多来,共播出稿件118组,1642条。其中有9条被中央电视台、157条被湖南电视台采用。该台采拍制作的《解甲后的长长短短—军队转业干部生活见闻》和《郴州市西街陈家巷56号17户居民和睦相处17年》两稿,获1988年全省优秀电视新闻三等奖,《郴县发展农村教育系列报道》获1989年全省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在先后播放的32个专题片中,有“国庆四十周年专题展播”。播出了《湘南一方好山水》、《迈向2000年的郴州》、《地下的春天》、《郴江新意无重数》等15个反映郴州建设成就的专题节目。1989年10月12日,成立郴州电视台地区节目部,址设地区7601台职工生活区(白鹿洞),每周一、四播出。电视台发射塔与苏仙岭电视调频转播台共用。此塔高90.7米,发射机功率300瓦,9频道播出。采拍和制作设备有摄像机4台,录像机10台,字幕机1台,编辑机2台,调频特性测验仪1台,电视台标发生器1台,播控机房62.64平方米。开播时每次播出160分钟,除转播中央台和湖南台新闻联播节目外,自办了新闻、专题、文艺和广告节目。1991年11月,郴州电视台收归地区管理,台址先迁北湖岭,后迁商业大厦。
  三、有线电视台
  1991年9月,经省广播电视厅同意筹建湖南有线电视台郴州台。11月18日,市有线电视工程动工。工程总体设计为28个节目频道,35000家用户。总投资700万元,资金主要来源于用户。工程前期开通12个电视节目频道,架通主要干线38公里,支线110公里,开通用户20000家。为保证有线电视工程建设达到广播电影电视部规定的技术标准,总前端采用西德卡特莱因公司300MC邻频传输系统,主支干线放大器采用加拿大林塞公司产品,主干线采用美国MC2-500型电缆。节目制作设备先后购进配置摄像机7台、编辑机5台、字幕机2台、特技机1台、录像机17台、监示器20台及节目带近万盒。1992年春节期间试通,5月1日试播。已开通中央电视台第一、二套,中国教育台第一、二套,湖南电视台第一套,云南、贵州台,四川、西藏、新疆台,香港卫视中文台,郴州电视台,郴州有线电视台第一、二套等12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其中,有线台自办节目两套,全天播出。第一套为综合型节目,每天播出16个小时,栏目有“郴州有线新闻”、“有线大看台”、“观众点播”、“周末七点半”、“天气预报”、“动画片”、“故事片”、“专题”等。“郴州有线新闻”试播初期每周星期六播出一组,星期日重播一次,每次10分钟;8月11日起,每周星期二、四、六播出,星期三、五、日重播,并加强现场报道和言论报道,重要新闻加字幕飞播,从而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第二套为文艺服务型节目,1992年7月14日开始播出,每天播出13个小时,开设了“卡拉OK音乐歌曲”、“家庭影院”、“文艺专场”、“戏剧欣赏”、“曲艺欣赏”等各类服务性节目。
  第四节 通讯报道
  1950年《郴州群众报》创刊后,报社派一名记者驻郴县,组织通讯报道工作。建市后,通讯报道工作归口市委宣传部,配一名专职通讯员,负责为新闻单位写稿,组织发展通讯网,并为外来采访的新闻记者提供服务。1960年3月,市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建立通讯员队伍的通知》后,部分基层单位挑选政治思想好、热爱新闻工作、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人担任通讯员。年底,全市发展通讯员50多人。尔后,队伍不断扩大。1969年后,全市的通讯报道工作一直位处地区前列,被地区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的稿件,每年都在100篇以上。李芝生、张聪蓉与《湖南日报》记者合写的《个体贩运大军搞活湘粤赣边境流通渠道》一稿获1986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为郴州地区首次获此殊荣者。1989年,全市骨干通讯员发展到287人。驻郴记者站有《湖南日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电视台》、《科技信息报》、《企业报》、《中国化工报》、《中国市容报》、《湖南农业》、《湖南林业》等8个。市内各新闻单位对通讯员建立档案卡,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新闻业务,评选优稿,通报报道意图。通讯员的稿件占市境新闻单位稿件的80%以上,有效地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